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34|回复: 28

【技术讨论】电吉他木质如何对电吉他音色产生影响,是从那个方位去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9 14: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电吉他拾音器和人声话筒原理不同,里面说白了就是一个线圈,依靠琴弦的震动切割磁力线产生一定的电流,经过放大,还原成声音信号,它和话筒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电吉他可以做成很多形状甚至连内部谐振音箱都没有的原因,它不是靠MIC来采集吉他发出的声音,采集的是琴弦的震动。 ”

   上面那段话是我在某地方查到的·资料,也就像文章所述~~~电吉他拾音器依靠琴弦的震动切割磁力线产生一定的电流。也就是说拾音器是只从上方的琴弦部位拾音,不从下方和拾音器周围的琴体部分拾音。那么不少资料上也说明琴体、指板木质肯定对电吉他音色有影响。我在思考是怎么影响的呢?我想的是也许是木质能影响琴弦的震动状态,然后这种木质给予琴弦的震动状态又会从琴弦方位影响到拾音器,从而影响音色。这是我的推测,但不知道对不对。  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不同的木质又如何来影响拾音器的拾音呢?


[ 本帖最后由 老潘 于 2010-11-19 14:35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19 15: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小弟我说几句。
表面上看是那样,拾音器拾取上面弦的震动,转成电能,放大,出声音。
但是拨动琴弦,琴弦震动,琴弦震动时把能量传给琴体,琴颈,琴体琴颈又将能量反馈给琴弦。。。。。。这样就产生了味道(音色)。木料的的不同(木材自身的特性,硬度,纤维走向。。。。。。。。。)琴的结构的不同将影响反馈给琴弦震动。这样由于木材的不一样就产生了不同木材的不同的音色。
这样音色就出来了
木材自身的品质,配件,拾音器,结构。。。。。。。。。。。。。又对震动有影响。。。。。。。。。
其木材的品质,配件的品质就产生了不同质量的声音。。。。。。。。
这样声音的品质就出来了。
给一把ST换上LP的拾音器ST不会变成LP的声音。给一把LP换上ST的拾音器也不会变成ST的声音。
给一用锯末做的ST装上美产ST的拾音器及全套配件,这琴充其量也就像ST的声音。给一美产ST装上一套很便宜的ST配件(拾音器,桥,扭什么的 。。。。。。全套150块)他也会发出ST风格的声音只不过不够ST而已。。。。。。

就算某人挂上一把和某大师一样的吉他,那声音最多也就像那大师而已。

个人意见!

[ 本帖最后由 修理工 于 2010-11-19 15: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5: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修理工 的帖子

GC视频号
这个回答很专业,也很有道理,既然那么多大师和知名吉他手都在注重木质,那么木质肯定有一定的影响。
发表于 2010-11-19 19: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有一点我没弄明白,是金属弦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还是线圈里的导线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9: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应该是金属弦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
发表于 2010-11-19 20: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说电流在弦上面产生了,弦没接到电路里面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犀利爷 的帖子

不是的,哥们你误解我的话了,拾音器的结构式线圈绕在负载着磁铁的金属棒上,而拾音器上方有一条磁力线,我们肉眼看不到,琴弦的位置正好在磁力线中央,而琴弦波动后左右摇晃时就正在切割磁力线了。而拾音器就是通过这种类似感应的方式吧琴弦的震动转换成电流传输到效果器或者音箱前级里。
发表于 2010-11-19 21: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拆了一个拾音器研究,估计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中学的物理课上没深入介绍罢了。

哈哈。
发表于 2010-11-19 22: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修理工 于 2010-11-19 17:23 发表
小弟我说几句。
表面上看是那样,拾音器拾取上面弦的震动,转成电能,放大,出声音。
但是拨动琴弦,琴弦震动,琴弦震动时把能量传给琴体,琴颈,琴体琴颈又将能量反馈给琴弦。。。。。。这样就产生了味道(音色) ...


恩。

琴体质点分布位置不一样同样也会影响音色。

通俗点说,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琴体形状不一样也会影响音色。
发表于 2010-11-19 22: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最简单的一个实验:在一块铁板上架起一根(或几根)琴弦,另外在一块木板上(大小与铁板相同)也同样架起一根(或几根)琴弦。(这里除了底板材质不同外,其余条件都相同)。这时分别弹拨两块板上的琴弦,发出的音色绝不一样。由此可以看出琴体的材质对音色绝对是有影响的。
还有就是拾音器的问题,大家都说磁力线,不过我觉得确切的说应该是磁场。琴弦本身也是有磁性的,由于琴弦的摆动造成了PU磁点上端的磁场改变,进而改变整个PU线圈电流磁场的波动。--以上只是个人的观点,兄弟们一起研探讨。
发表于 2010-11-20 01: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切割磁力线。是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981838-1-1.html
发表于 2010-11-20 09: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切,的说。。是由于弦的震动,改变了磁场。线圈固定,磁场交变,自然产生电流。自然信号就有了。。

本人瞎扯一下。。大家不要丢砖头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02:2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道理,欢迎大侠们继续讨论,不管我们在座的各位懂的有多少,相信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一定能获得更多更多正确的信息。
发表于 2010-11-21 15: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点东西跟大家讨论讨论,拾音器的主动和被动的区别真正在哪些地方啊?求各位大哥教育教育!
发表于 2010-11-21 19: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动,需要电池供电,被动不需要。EMG是主动拾音器的代表,噪音低动态大,但是在国内被妖魔化,2手价钱很低,超值。
发表于 2010-11-21 21: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修的结论和我想的差不多。
弦振动带动整把琴的木头,配件,结构以及琴上所有一切振动,再反馈到PU的磁点上;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用AMP将电流放大,形成“音色”。
我曾试过很多把琴,总结一点是:干琴不插电,好琴弹上去会感到整琴体包括手指尖都会感受到那种微妙的震动。
这个可能是与木材的风干以及它的琴枕琴桥材质有很大关系吧。
让小弟不解的是,吉他并非构造相当精密的仪器,但是同样的材质做出来音色为什么会差别那么大呢?
可能就是木材的风干程度以及琴颈内部钢筋构造等等有关系吧。
最后,个人愚见是:FENDER GIBSON之类由于有历史沉淀,以其作为一个标准来拓展而已,所以人们常常以其作为参考。

冒昧了,个人愚见,还望各位师傅指点!~
发表于 2010-11-24 0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做琴的,对木头和琴一无所知,从总的方面来看,国内琴不好有客观原因的,主要是购买者对价钱和音色的比例期望值,说明白点就是性价比,国外月收入平均3000美金,一把芬达也就1000美金,我们平均月收入1500人民币,芬达卖15000,,,,,,无疑,800元的琴是最好销的。

还有就是文化沉淀,吉他是外国乐器,审美观点都掌握在老外手里,他说这个音色好,就是标准,我们的琵琶是泡桐木面板的,仍然不妨碍是最标准的音色。

谈到具体做琴方面,非常敬佩这里的几个大师的精神,这么热诚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和金钱,虽然目前回报的确不太好,看到小黑,修理工等等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不放弃,用别的收入来养DIY,,,,,,让人肃然起敬,真心希望你们能用这个东东赚点钱,有这么好的手艺,至少家里有5-6把高端琴,2-3个好音箱才对得起手艺啊。
发表于 2010-11-24 00: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聊几句,从SX的bass可以看出,不一定是名贵木材才能出好声音,一旦掌握了核心技术,一般的木头也能出过得去的声音,市场绝对有这个空间,而且这个空间越来越大,现在的人懂音色,在乎音色,追求音色又买不起高端琴的人越来越多,希望你们能尽快掌握核心技术,用音色占领这个市场空间,多赚些钱。
发表于 2010-11-24 00: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聊几句,从SX的bass可以看出,不一定是名贵木材才能出好声音,一旦掌握了核心技术,一般的木头也能出过得去的声音

你的这句话就是我想说的。。。
所以要顶。。
很多观点我也想说说但是想想觉得还是少说多做吧,免得浪费精神去做口舌之争。
我亲手玩过,亲眼看过一个朋友用非常规的木料做的燕尾的琴,想要出LP的声音,结果是做到了可以说比LP还有LP的味道。这个不是我说的是经过几个很NB的乐队使用以后的结论。
发表于 2010-11-24 05: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犀利爷 于 2010-11-24 00:28 发表
再聊几句,从SX的bass可以看出,不一定是名贵木材才能出好声音,一旦掌握了核心技术,一般的木头也能出过得去的声音,市场绝对有这个空间,而且这个空间越来越大,现在的人懂音色,在乎音色,追求音色又买不起高端琴 ...



问题是SX本身也没有工厂,而且工厂的选择也非常多非常普通。琴的规格有时候除了琴头形状,很多都按照生产工厂自己的规格。比如SX比较高档的东西才在星辰厂做。但是我现在听到说SX怎么牛逼,但是却没听到有人说星辰有多好。具体很多时候还是一个品牌和信仰啊!!

当你不了解事情的事实的时候,你有的只是一个估摸的模糊的主观的概念,不代表你找到了真理。

[ 本帖最后由 antonfung 于 2010-11-24 05:35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24 08: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楼上我的大哥若松是 那么的有魅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24 10: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0-11-24 11: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此一看,此帖当顶,太热闹了。以下个人意见。
拾音器方面:琴弦振动时,会干扰磁场,也就是切割磁力线,于是发出电流,因为电流根据琴弦振动不一样而发生同样的不稳定,就是信号了。发电机原理就是这样,用动能(如水下往流)使物体(一般为金属)在磁场线圈内运动,从而线圈产生电,电动机正好相反,但也是一样。用电使它运动。 有点乱了哈。我表达能力有限哇。
木头对于音色的影响:不如说成木头对于振动的吸收。
比如琴弦振动时,会产生一个波,在有效弦长内来回,一秒钟多少次,比如440HZ,就是一秒钟440次。每当一个折回的时候会被琴枕琴品和琴桥传到指板和琴体上,如枫木密度相对大,气孔小,传下来的振动会小很多,也就是吸收掉的能量不多,导致能量在琴弦上比较多而推动琴弦振动出来的音色比较清亮。桃花心因为气孔大(这也是为什么风干的为什么好过烘干的,风干的里面是空洞烘干的里面有树脂),传下来的振动在孔里面很易共鸣,也就是吸收掉的能量比较多,导致留在琴弦上的能量比较少,那么琴弦的振动会出来的音色会比较厚重。两个极端会比较好想像,比如在钢板下装上琴弦和在泡沫上装上琴弦,钢板会是叮叮,泡沫会是噗噗。那么拾音器得到的音色其实就是经过木头吸收过的。所以木头会对音色有影响。
各种材料都会有很多不一样,所以出来的音色不一样。
我表达能力有限,不对的地方正在学习中。

[ 本帖最后由 喻波 于 2010-11-24 11:25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24 15: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王老大现身了!顶!~
发表于 2010-11-25 19: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松哥的业内信息,sx的bass稍有好评,源于老外论坛上的几个长贴,本来想收一把的,看来还是算了。这价位的量产琴想弄好想必是不可能了。

也和几个琴厂的人聊过,还有卖琴的商家,他们的结论是国内买的人大多不懂音色,都是盲目崇拜,都不愿意从音色角度来做,估计也有生存的原因。而弹琴买琴的人整天都在谈论音色,都在骂国产琴垃圾,,,,,,供求双方有很大的误会,所以我一直认为手工琴有很大的空间。

至于音色,的确不是一两年就能说懂的,涉及到积累和沉淀,大多数弹琴的人都在用505加电脑箱听,如何能听的出好坏?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场也慢慢的变化,这情况和德国原装啤酒一个道理,100多一罐,早几年是没什么人明白好喝在哪里,现在慢慢有了。

这里的手工琴作坊,如果能每把琴都录个单独的,软硬件条件好点的试听,并且有相同条件下名牌琴的对比,同时能控制品质,相信会慢慢的建立口碑。好像手工琴师傅们对这个不太稀饭。
发表于 2010-11-25 21: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SX(乐盟的牌子,CNB吉他袋子配件什么的也是乐盟的牌子),farida(全丰的牌子),J&D brothers(侑成的牌子),
这三个企业都是台湾佬的,都是姓蔡的,同一个祖宗(有些是上一代,有些是上上一代)。

SX在乐器行业只是做贸易,交易数量的规模在全球来说全十名应该不在话下,但是他们自己不做实业,没有工厂,这样打的需求当然是无数的工厂接他们的订单了,说明吉他没有那么神秘。SX在国外消费者群众比farida有名气多了,所以很多人以为SX很不错。

吉他呢,UTW大叔说了,”木头对吉他的影响很微”,这个有道理。而喻波老伯说的“比如在钢板下装上琴弦和在泡沫上装上琴弦,钢板会是叮叮,泡沫会是噗噗”这个也没错。

我说了,UTW大叔说木头对吉他影响很微前提是,假设吉他都是用木头做的,这情况下对比拾音器啊,线路啊,设计啊那些来说,的确是很微小。喻波老伯说的的确真真切切,但是理论意义更大一些,毕竟没有人把弦安装在泡沫上。

审美方面看来,对于物理音色的影响量化和这个变量在审美中的价值变化不是直线关系。
比如说两块翡翠,不就是差异一点点吗?那块稍纯净一点的毕竟在人的审美里面,感觉差别很远了。所以这个关系是一个开口向上的半截抛物线,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变量边际是很大的。

另外,认为认为木头影响很大的人,前提是用了某样特点的配件,而不是这样质量和那样质量的配件对比,是因为他们普遍觉得配件容易量化,比如拾音器设计好了,估计生产出来质量几乎没相差,材料固定了,大家都按同样的尺寸,松紧,绕同样的圈数。他们想法,这是一个定量的前提下,那么影响的唯有木头了。另外木头的研究,物理特性特别是音响特性的量化上,可能不是那么直观,或者自然生产的东西多少都有些差别,同样的一座山,可能山腰和山脚长的都有差别。他们自然会吧木头的差异无形看的很大了。本身这些人就是玩音乐的多,感性的人多。自己无法量化一样特征的时候,就会产生神秘感,发展到崇拜也是有可能的。当人类原始的时候,不了解太阳的时候,就来了一个太阳神。

所以说有些人认为影响不大,有些人影响很微,为什么几十年都有人争论这问题,说明大家都有道理。如果答案很显然意见,很明显就不会存在这个争论了。

一句话我说明白了吧,大概的经验,做琴的人或者会认为木头影响不会很大,弹琴的人特别是器材派永远认为木料对音色的影响很大。好比一般HiFit发烧友都是听歌的,而不是做音响的。做音响的当然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理解消费者的价值观,但是他们看东西还是根据比较理性的直线价值观,就因为他们是搞物理的而不是搞心理的。

以上当然是很混乱的随便扯扯,不负责任的。

[ 本帖最后由 antonfung 于 2010-11-25 22:0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26 03: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芬达拾音器装在鲁芬上的人,前仆后继,无一例外的失望,只能怪木头和制造技术了吧?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26 09: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0-11-26 1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5 02:5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