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98|回复: 41

麻烦大家给这个国产琴给点意见,帮忙提点意见我好改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1 23: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说国产的吉他是怎样怎样的差,怎样怎样的不好。我相信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听了这些话心里都十分的不自在。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有自己的好品牌好乐器呢。我也只是一个吉他爱好者,从去年开始筹备做这个琴到现在已经有点大概的样子出来了,也算是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但是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自己一个人的脑子还是考虑不了很全面。我也是只是想做出来货真价实的吉他,适合我们大家的吉他。所以我想在这里向大家征集大家的意见,能让我们一起来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吉他。多谢大家,很感谢大家能给我们这个吉他提出些自己的想法,我们会总结大家的意见努力的做好每一个细节,希望能给大家做出来点经济实用的琴。多谢大家了
具体现在样品的制作过程和细节图片在微博里,我的微博地址是http://t.sina.com.cn/1910907435
再次感谢大家,多谢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1 00: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00: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额`多谢支持管制`````````````````
发表于 2011-2-1 00: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我不会玩微薄,所以看不!!!

[ 本帖最后由 antonfung 于 2011-2-1 00: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00: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额,这个不是我做的,我也只是找琴厂按照我的想法来做的,我要求的量非常少,所以比较好控制用料和做工。而且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我比较穷玩不起大的哈哈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1 00: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00: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LS给出的意见,我的琴对木材的要求非常高,以后的每批的琴的每块木头都会是我自己亲手挑选出来,光是琴颈由于木纹和木节的关系到现在已经劈了很多不合格的拿来烧火了
发表于 2011-2-1 0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凡我支持你!希望可以早日用上你造的琴!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00: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xlgt 的帖子

快了,我还指望你给我做新疆区的代言人呢哈哈,我现在只能是一点一点的改进争取做的更好点
发表于 2011-2-1 12: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不喜欢这琴头,不过我一向对DIY很感兴趣的。
顺便问一句:压弦条斜着有什么作用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9: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am79 的帖子

压弦条斜着其实就是平衡弦的拉力,事实上其实基本没用
发表于 2011-2-2 00: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一看就知道LZ 不是摇滚乐迷……不了解文化底蕴内涵6这样是永远做不好吉他的……

1:BODY是TELE的修改造型,而且改得很难看,缺角的地方很恶心,失败!
2:TELE BODY配双排弦纽的琴头?设计者是不是吃错药了??失败!
3:TELE 配穿体的LP琴桥,又一个失败的地方!
4:上漆,配件颜色跟琴体上漆的颜色搭配,金属琴的颜色力求简洁!金属3原色:黑,白,银!
5:琴头LOGO缺乏视觉效果!失败!

总结:做双双的金属TELE,就得看看JIM ROOT跟JOHN5的签名款,LZ不知道他们是谁吗??


这把琴的设计按市场商品定位来分析,对经典TELE过度改造,可以说完全就是把一无是处毫无根据的垃圾。
难道LZ又是江西的曾大师???求你们别再浪费木头了,好不???

[ 本帖最后由 pear 于 2011-2-2 01: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1:5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pear 的帖子

什么都是需要尝试的么,我就想尝试下这样是否可以,多谢提出的意见
发表于 2011-2-2 1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716 于 2011-2-2 11:56 发表
什么都是需要尝试的么,我就想尝试下这样是否可以,多谢提出的意见


尝试当然可以,但做来不是你自己弹的…………
如果做成商品来卖,就要考虑市场因素,如果LZ对自己的尝试很有信心,就建议放到2手区或商贩区去做个限时0元拍卖,看最终卖得几个钱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12: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pear 的帖子

其实刚开始本来就是我准备自己用的哈哈,等慢慢改完了再卖,大不了损失点钱,现在还太不完善了很多地方,我现在也就是装出两只做视听用,后面每只每只慢慢改改
发表于 2011-2-2 19: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2楼的家伙说话真恶心
谁说一定得是摇滚乐迷才能做琴,世上这么多制琴师难道全是摇滚乐迷
经典可以拿来模仿
但是要超越,就一定是有创新才能叫超越
LZ别理那些叽叽歪歪的人,多积累经验多进步

[ 本帖最后由 maoya 于 2011-2-2 20:1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2 2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maoya 的帖子

多谢LS的,其实大家只要是能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都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我现在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我也会一直努力在大家的质疑中逐渐进步的,多谢大家的意你们的意见就是我进步的动力,谢谢,今天大年三十,祝大家 节日快乐 身体健康 琴越弹越好
发表于 2011-2-3 07: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12樓說的有道理 12樓說的是樓主應該改正的 經典款式改造的話也應該保留其基本特點 想esp改的lp rr sg款式都保留了經典款式本身的特點 并加入了自己的東西 建議樓主去學習
不適當的改造讓琴變得不一不二 失去了其本身的價值 希望樓主聽取建議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1: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bloodua 的帖子

我会听取的谢谢
发表于 2011-2-3 21: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不是作琴的必须会弹琴,这与造飞机的不一定会开飞机是一个道理。不过你的作品出发点很重要。要看是注重模仿还是注重创意。如果是模仿为主,那越接近原型越好。如果是注重创意,那形式上可以随意,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设计的合理性。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22: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时在人 的帖子

其实这个就是现在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所在,我分开说,第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的工匠并不会弹琴也有很多更本不懂琴,这就注定了做出来的东西肯定在使用者眼中有很大的缺陷,我们现在也就只能说是弹琴的和做琴的相互沟通来慢慢完善。第二个问题,我是真的不想模仿,但是自己设计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不足,所以我就从一个基本型入手来进行变形,前期肯定是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也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地方,所以我在这里就是为了听取大家的意见来进行改正,其实单缺角的吉他整体看来就好象是从TELE到LP型的变形过程,当然其中细节的变形处理缺角处理腰部处理各有不同,但是都要的是单缺角琴体的共振特点和其所达成的音色。多谢大家提出的意见,多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22: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一个,我没说过我不会弹琴啊,好歹弹了十几年了,我只是想在这个上面把自己一些比较喜欢的东西加在一起,也许就是个四不象,但是我想尽量把她改变的越来越完美。嘿嘿
发表于 2011-2-4 09: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716 于 2011-2-3 22:27 发表
另外一个,我没说过我不会弹琴啊,好歹弹了十几年了,我只是想在这个上面把自己一些比较喜欢的东西加在一起,也许就是个四不象,但是我想尽量把她改变的越来越完美。嘿嘿

从琴龄上判断,咱哥俩岁数也差的不会太多。如果说琴的外形对音色一定有影响,那么我认为外形可以随意设计。比如说fender-st的外形所体现的音色,不一定是你的最爱,而你自己随意设计的一个独特琴形,却有可能恰到好处的满足你对音色的要求。包括琴的用料也是这样。所以到底哪一种最合适,还是多尝试才能知道,只凭想象及理论是不行的。
发表于 2011-2-4 11: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716 于 2011-2-3 22:25 发表
其实这个就是现在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所在,我分开说,第一个问题,现在很多的工匠并不会弹琴也有很多更本不懂琴,这就注定了做出来的东西肯定在使用者眼中有很大的缺陷,我们现在也就只能说是弹琴的和做琴的相互沟通来 ...

还没学会走就想跑.模仿没什么不对,小日本就是模仿起家的,ESP,TOKAI,GEREO,FERNANNDES……

从模仿到创新到超越……,就从TELE的基本型,除了F自己的诸多TELE型号外,诸多大品牌都有改良的TELE ,LZ是

否又深入研究过呢?

还有LZ应该是BASS手吧?如果要考虑市场因素的话,BASS跟吉他之间的文化差异还是设计理念是有很大不同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1: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时在人 的帖子

就是就是,这个还是需要去继续尝试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1: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pear 的帖子

如您所说的很多大品牌的TELE比如ESP,jackson和一些美国的小厂牌做的都很好,但是都是基于原型基础外观不变只是在部分细节上进行改动的,那一些深缺角单组穿体琴桥我就是从我一把喜欢的美产JACKSON的设计上扒下来的,还有拾音器位置的排布,至于背面的设计也是按照esp的设计来处理的。咱比方说啊,深缺角只是为了能够高把位好弹一些,至于用的单组穿体,这样的桥必须搭配后倾的琴颈插接这样的话可以有效的通过琴桥调整琴弦的拉力,大家很多玩金属降弦都会晓得,降弦以后的琴弦拉力是最让人讨厌的,这个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穿体也就是为了补充插接琴颈的延音而已,这个事实证明还是非常有效的。不过说实话啊,那个缺角我也是感觉很不满意,但是原版的缺角又太过宽大了,现在正在修改中,至于双排的琴头,是我自己的设计,我倒是挺喜欢这个设计的,至于双排琴头陪TELE太多先例了,我倒是觉得这个倒是不是什么大问题。LOGO其实没有设计过,当时着急做我就直接让琴师上了个字母上去,这个正式的LOGO也正在设计中。多谢大哥们给提出的意见多谢了,另其实我是弹吉他的,贝斯只是在一个乐队帮忙打酱油使的,虽说这个酱油一打两年多哈哈
发表于 2011-2-4 12: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图片供LZ参考,那个缺角把弧度修圆,这样外观会更和谐
15.jpeg
8.jpeg
12.jpeg
PT.jpeg
10.jpeg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pear 的帖子

其实上面那堆里我一直都很喜欢那个YAMAHA的1511的角哈哈,而且1511的琴体外观其实拉伸的挺厉害的,我现在在画的琴体就是以这个做蓝本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个才是我心里TELE到LP过度中最完美的状态
截图1296794172.jpg
截图1296794186.jpg
发表于 2011-2-4 12: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716 于 2011-2-4 12:24 发表
其实这个才是我心里TELE到LP过度中最完美的状态


这把已经几乎成LP了,正面带弧度后装上LP琴桥才体现和谐。
按LZ原来的意愿我也改改:
10.jpg
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pear 的帖子

你这样一挖就成了我现在琴的样子了······················我准备加个TELE护板看看有没有改观
发表于 2011-2-4 12: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716 于 2011-2-4 12:44 发表
你这样一挖就成了我现在琴的样子了······················我准备加个TELE护板看看有没有改观

我这个的琴体缺角比你的是往琴颈方向收了一些的,呵呵……

外加些市场商业化的建议:

在中国产品的成功离不开商业化,像比较著名华人吉他手里,黄贯中和孙志群都有使用自己定制的TELE,

这些琴不仅体现了乐手个人特点的需求,同时还有着非常高的出镜率,

如果能加以包装宣传,让其量产化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

[ 本帖最后由 pear 于 2011-2-4 13:41 编辑 ]
30.jpg
31.jpg
27.jpg
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2-4 16: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pear 的帖子

恩呢,在这个方面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量产我到是想了很多,虽说量产确实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量产在国内也代表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个体差异大和品质难以保证,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毕竟我做这个只是个爱好,按我的想法就是以后每年就做20把左右,把质量和细节做上去,不再做像现在这批这样的那种中端配置的东西,一把就是一把,成本高点,我把我的利润降下来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毕竟不是靠这个来赚钱的,我的目标就是做好东西然后打着MADE IN CHINA往国外卖,让大家都晓得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好琴,有能上的了场面的东西
发表于 2011-2-4 23: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716 于 2011-2-4 16:49 发表
恩呢,在这个方面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量产我到是想了很多,虽说量产确实可以降低成本,但是量产在国内也代表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个体差异大和品质难以保证,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毕竟我做这个只是个爱好, ...

我想法却恰恰相反,老外那边有着众多的品牌可选择,而且卖得也比国内便宜,人家有那钱未必会选择你的东西,

反观淘宝上就有着众多的销量好得惊人的的仿琴,价格上虽说没以前那么黑了,,但还是忽略了很多细节做工和实用性,

而许多新手往往就容易上这样的当,后再也不敢买国产的仿货了以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造成国内市场两个极端,

一是大量靠样子赚钱的低品质实用性差的仿琴充斥市场……典型代表为众多的异型,仿7V,无头等小工坊的东西;

二是许多用料做工不错的品质较好的琴却因为造型太差过度对经典改造,又缺乏宣传以至而形成产品积压……典型代表

如法丽达,克莱文等盲目坚持原创自主品牌,以至于迟迟无法打开国内市场以得靠EMO来得以维持……而LZ现在这把就

好比后者;

一是忽略品质注重市场,二是注重品质却又忽略了市场……

对国内厂商而言就好比“子弹”里说的“站着打劫”跟“跪着赚钱”,现在能真正站着把钱赚的还是老外的产品,什么

时候国货能站着把钱赚了才是真的成功……

就像曾经有许多厂商埋怨国人不支持国货,可是他有没想过 ,国人不支持国货又是谁的错……?

[ 本帖最后由 pear 于 2011-2-4 23:4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13: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 pear 的帖子

对,你说的没错。让我好好想想受益非浅
发表于 2011-2-5 22: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回复
记得有个牌子做了个什么FT型的吉他……就是脱离了以前的所有形状自己设计的。销量惨不忍睹啊。
楼主自主设计很好,但是做吉他毕竟是要卖的…还是要考虑市场需求。吉他这东西,一部分卖的是手感和音色…一部分卖得是文化。这样一把特别的吉他,会不会因为其文化显得不伦不类而不被大家接受?
发表于 2011-2-6 2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都挺有见解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17: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回家,加装了个护板感觉好多了
调整大小 IMG_1580.jpg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2-10 20: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2-10 22: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个问题,37楼的大哥专门发过一个关于琴体震动的帖子有兴趣可以翻来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6 17:2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