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 Electronic推出RH450已经两年了。09年刚刚推出的时候,我也很有质疑的感觉,这么小的一个东西,看起来,怎么也无法和我喜欢的big bass tone联系到一起。可是两年间偶然使用过那么几次,并且看过我师父南瓜老师带着它在录音棚、体育馆、Live House等不同地方的表现,毅然决定入手一台。
为什么选RH450?
入手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我忍受不了很多排练与演出的地方提供的W牌、H牌以及低端A牌的音箱头,可是往往这些地方都不能按照我的需要去提供我要的amp(当然我的这些要求在其他人看来往往也是极为无理的)。我需要怎么去解决这件事情?让我买一台DB750那样的顶级货每次不管大事小事都带着,实在是不可能做到的,并且我家的空间也小的可怜,不可能给我有地方放一台4个U大的音箱头。所以我只能从市面上可以买到的那些小型的音箱头里去挑选。
另外,很多国内的录音棚往往不会单独为Bass Player配备一台专门的高级的preamp,而尤其是中小型录音棚里通常也不会有特别昂贵的那种接bass声音好过用专门bass preamp出来的mic pre,所以通常我们都会带Active的贝斯,或者是带有bass专门preamp的DI盒去录音棚。可是小型的preamp/DI往往不是品质不够高,就是声音太过特点,虽然便于携带,有的时候也会面临尴尬的情况。在D类功放应用到贝斯放大技术之后,显然这样的问题被很好的解决了。甚至我在家也可以使用这样的一台音箱头的preamp部分输出到Pro Tools里面(因为我家的面积太小,是绝对无法在家使用U箱或者标准的rack设备的,只能用半U大小的桌面式设备或者体积更小的盒式或者踏板式设备),在家也可以录制很好的bassline了,有些录音工作可以在家做了!!
当我在很多不同场合试过了TC以及其他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同类产品之后,感觉TC的RH450无论是声音、性能、和操作及适应性方面,都胜出其他同类产品很多,同时价格又不是非常的昂贵(以其声音品质来讲简直算是便宜),于是入手的目标当然就锁定了RH450。
实战中的体会
现在不仅是演出,连排练我也会带着这台RH450(又不重)。它的提手设计的非常好,这样我甚至都很少将它装进琴包里(它的体积可以塞进琴包里!!),总是一只手拎着就出门了,非常的方便。
RH450有一个方便的特点是提供了3组参数的预设。我刚好有3把贝斯,每次出门都会选择带其中的一或两把。在家里面,我就已经为我的每一把贝斯设定好了音箱的参数,当然是听贝斯用它的DI输出到录音设备,再由监听设备返送出来的声音来设定的,这样做会比较方便我在不同的排练场地和演出场地,根据不同的声场环境和提供的箱体来做细微的调整。第一组分配给了我的Atelier Z M#245custom,第二组分配给了我的MTD535,第三组分配给了我的YAMAHA BB2025x。在现场的时候,我只需要根据带出来的不同的贝斯来调用参数,然后再做均衡与输出上的微调就好了。
RH450提供的可调节参数分别有前级放大的gain,压缩,四段参数均衡,以及电子管模拟和后级放大的音量。由于考虑到体积问题,这么多的参数调节要全部独立的放在面板上是很难做到的,所以RH450采用了stack knob的方式来实现所有参数的调整。由于是数字技术,所以虽然功能上是与传统的stack knob一致,但是并未采用真正意义上的stack knob,而是采用了shift按钮切换knob的功能的做法,让面板看上去简洁大方。这个设计是我非常喜欢的。在普通模式下,可以调节的参数分别是前级增益,四段均衡的衰减与增益,电子管模拟在信号中的比例;而shift模式下就分别变成压缩的力度,四段均衡的峰值频点,电子管模拟的力度。而控制这些参数的旋钮是带有刻度的,可以准确的控制参数的增减。后级的总音量是采取模拟电路控制(后级是D类放大,并非数字放大,只有前级的某些部分是数字电路),没有采用带刻度的电位器和shift功能。
另外,RH450还带有一个内置的调音表,非常准确和灵敏,在mute的时候可以显示cent。这个功能非常的实用,起码可以节省我多插一条连线,这样在工作的时候不仅会节省时间与空间,也使得通过连线损失信号的几率变小。看似不起眼的设计,在实战中帮了我的大忙,因为我一直苦于不愿意使用pedal tuner,但是每次先接入我的korg dt-7把琴tune好再拔下连线接入音箱系统确实是一道繁琐的工序。我喜欢内置tuner这个设计。
RH450的压缩是TC的专利,被称作“SpectraComp”的设计。这个压缩有何与众不同?虽然只有一个力度调节,但是其实它根据不同琴弦的输出,设定了不同的预设压缩参数。也就是说,通过琴弦震动的频率来启动不同的压缩参数,这样绝对不会有在其他压缩效果器上面因调节不当使得音色变得不均衡或者不好听的情况出现,无论在效果力度设定多大,音色都不会变的难听或不自然。当SpectraComp的压缩力度越大的时候,只是会感觉贝斯上所有琴弦的音色会越来越相似,但是完全没有不自然或者动态被压掉的感觉。如果我们需要强调每一根琴弦的音色不同的时候,只需要把压缩关小或者关闭就可以了。我通常喜欢开一点点,使得声音听起来有力但是又会强调每一根弦的音色。
均衡部分对于贝斯来讲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像是我的每一把贝斯都有自己不同的声音特点,就像是人一样,特点越明显的琴,优缺点就会比较明显。均衡部分就是为了提升优点,弥补缺点而使用的。在均衡上,我一直比较喜欢参数均衡或者半参数均衡的设计,这样可以对音色控制的非常细微。RH450上面提供了4段参数均衡的设计,分别为bass, lo-mid, hi-mid以及treble,但是实际上这4个频点的范围是可以调节至非常接近的范围的,分别是71-1120hz,100-1600hz,200-3150hz以及400-6300hz,除了400-6300hz的增益大小范围为-24到+12db外,其余三个频段的增益大小范围都是-24到+15db。四个频段在正中央的位置分别设定为280hz, 400hz, 800hz以及1600hz,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将低频的频点设定在更低的频段,高频的频点设定在更高的频段,中频预设的两个频段不动。由于最多可以到衰减24db的调节量度,所以想要得到非常夸张的音色也变得不是不可能。但是实战中我还是喜欢尽量少的去调节增益部分的参数,只是对于提升或衰减的频点峰值做调整。
电子管模拟“tube tone”也是TC的一个专利设计。与往常的电子管模拟技术只是模仿了电子管前级放大特点不同,TC的tube tone是同时模拟电子管前级与后级的音色。与其它品牌的所谓电子管模拟那种被衰减掉了高频的温暖浑厚的声音不同,RH450的tube tone是我听到过真正做到了模仿了电子管放大的温暖饱满声音的产品(饱满与浑厚其实是两个概念的)。虽然真正的电子管音色是需要靠电子管线路去实现,模仿的再像也只是“像”而已,不过RH450的tube tone真的是值得一听的。
RH450的后级放大部分也很值得称赞,因为我使用了某些品牌的D类放大的体会是它们带超过一组410的箱体是很吃力的,可是RH450面对不管是W牌,H牌,Peavey或者是Ampeg的一组410加一组115或者一组810(曾经搭配过ampeg classic810演出),都可以轻松的推动,大的音量与饱满的动态,实在想象不出是来自这么小的一个脑袋。基本上任何的演出场合都足够胜任了。
拥有这么多的功能,无论是在排练或者是演出的场合,我都可以很方便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声音。这种以往从未感到过的便利性,使得我对于RH450的喜爱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加固。尤其是去年的某些演出,在设备条件很差的时候,我能够听到我的贝斯音色可以一如既往的让我满意,这就多亏了RH450的适应性与便携性。
声音的特点
就像是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音箱都有不同的声音特点一样,RH450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温暖和准确。基本上,它的声音非常接近电子管线路的声音,那种真实的温暖感觉不知不觉让人感到心里很甜。另外,它对于低频的反映速度非常的快,并没有像是低端pre或者是那些廉价的数字产品总是觉得低频憋在什么位置上,所以对于演奏的力度反映的非常到位。总体上,RH450声音偏向温暖、甜美与干净,用来演奏jazz, latin, funk也好,或者是rock, contry, pop,都非常的合适。不过由于输出功率只有450W,即使很容易也可以推的动810的箱体,它的感觉还是温顺了一些,想要演奏更加激烈的金属音乐的朋友不妨考虑下TC新出的BlackSmith吧。。。 |
-
经常用到的设备就摆在桌子上了
-
-
有人说这么看像是台XBO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