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個人的小小心得,給吉他初學者的一些建議。
□吉他的選購
●吉他初學者總是會問:
第一次買吉他倒底要買一隻入門的吉他還是買好一點的吉他呢???
答:這只有一個答案,看自己的預算來挑選吉他就好。
●首先,玩音樂是一種情緒上的活動,所以先不要管別人說這麼多,
先問問你的預算可以買到的吉他有哪幾種型號,
然後再用眼睛挑一把最符合自己感覺的吉他,包括外型,顏色等等。
●拿起自己認定的吉他,先用手握住吉他指版,
感覺一下自己的手跟吉他指版大小握起來舒不舒服,
吉他指版有寬一點跟窄一點的,手感一定要用自己手去試,不能讓別人幫忙。
●坐下來,把吉他抱身上,看看吉他的大小跟自己合不合,
挑一把適合自己的吉他,不要讓自己去適應吉他,
太大太寬的吉他往往會毀了剛開始學吉他的熱忱。因為抱不住,不好彈。
●檢查一下吉他外表的每一個部份,看看有沒有生鏽,有沒有傷痕,
常常吉他的傷痕都很微小,用手在吉他表面摸一摸,手的感覺會告訴你。
●有時候老闆會先把吉他全部調降半音,這樣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所以一定要堅持先用調音器,調成標準的音才開始檢查。
●先把吉他調好音,再彈看看吉他,感覺一下弦好不好按,會不會太高。
這個步驟可以請會彈吉他的朋友幫忙。
●現代樂器最重要的就是音要準,吉他也是,先把開放弦調好音,
然後開始爬格子,同時調音器檢測,看看每一個格子的音準不準。
(記得是每一弦的每一格,至少要到15格吧。)
●在檢測音準的同時順便聽聽每一格的音有沒有打弦,這個時候要專心聽,
因為有時候只有一兩格會有雜音(Buzz),如果不小心就漏掉了。
●先把開放弦調好音,用12格5格7格的泛音來檢查音準,
然後聽一聽聲音的共鳴是否持久好聽,聽一 聽低音是不是飽滿,高音是不是明亮。
●彈一下高把位的單音,高把位的和弦,聽一聽聲音會不會一下就沒了,
最好也是能延長持久。
●接下來看看弦紐(有六個)有沒有生鏽,轉看看是不是好轉,
有的時候弦紐會有一個很鬆或很緊,要調整,不能調就是壞了。
還有就是轉弦紐的時候彈彈吉他看看弦的音到底有沒有變高或變低。
有的根本壞了,轉了也沒作用。
●看看吉他接縫的地方有沒有龜裂,或是縫隙,如果有,問題就大了,
建議從第一個步驟開始重選一隻。
●把吉他指版橫過來,從吉他的下面往吉他頭的方向成一條直線看指版,
指版要直(或稍稍微往弦的方向彎,注意只能稍稍微),
指板不可以彎曲,要調整,如果不能調。換選其他的吉他。
●看看銅條(Fret),是不是每一根都很平滑,銅條的兩邊要用手摸一模看看有沒有超出吉他,
每一根是否都完全跟指版密合,如果銅條有問題,以後練琴會吉他弦卡在銅條外,
變成吉他卡卡。會很不開心。
●看看吉他上漆是否均勻,可以利用光線反光來檢查。如果漆真的上很厚或不均勻,
太厚可能代表吉他木頭很差。
可以從響孔往裡面看,就可以看到木頭的紋路是不是真的很爛。
不均勻會導致吉他音色不平均,彈起來聲音怪怪的。
●如果是附有插孔輸出的吉他,一定要接到音箱上發音然後依照上面的方法聽音色。
●挑選高級吉他就必須了解吉他的廠牌,材料,拾音器的種類。
中低價位的直接聽音色選購就好。
●每一把吉他都有一個廠牌與型號,問好老闆價錢以後,去別家樂器行或是網路訪價,
看看哪一種管道最便宜。
●古人有說過,一分錢一分貨。挑選吉他要看情況,有限度的容忍。
不然~~可能會永遠選不到或是要增加預算了。
●有時候只看一兩次會有一些小問題不能發現,
所以最好是常跑去樂器行彈彈自己想買的那隻吉他,多彈幾次,
確定都沒問題了才帶他回家好好練習。
(注意,是自己選的那隻,不是同款同型的其他隻,因為即使同一型號,
每隻吉他的聲音也都會不同,有時候剛好會有一隻特別好聽,
被你選到了,好玩就在這,不然為何這麼累要選這麼久。)
□吉他的保養
●不要放在溫度很高的地方,例如戶外陽光會曬到的地方,車子後車箱裡。
也不要放在太潮濕的地方。一段時間沒彈可以先收在吉他盒子或是吉他袋子裡,
吉他盒子或是吉他袋子裡可以放一個乾燥劑保持乾燥,
準備一個吉他架(Guitar Stand),平常就放在吉他架上,
如果不得已要靠在牆壁邊,記得吉他要面向牆壁靠著。
●拿吉他的時候正面用手握住指版跟琴身交接的地方,才不容易撞到或刮傷。
萬一撞傷或是刮傷,小傷就認了,不要自己點漆或是上膠,大傷就拿去店家修理。
●每次練完琴,就用一塊乾淨的布(柔軟的絨布或棉布),
把吉他弦,吉他格子,琴身擦乾淨。
(記得找一條會吸水,不會掉毛屑的布)
●吉他弦不用天天放鬆,如果很久不彈才需要將弦放鬆,但是也不要全部鬆掉,
大概降低一個全音或是更低一點就好,突然全部鬆掉有可能會造成吉他柄彎掉。
●吉他琴身上貼貼紙或是畫圖寫字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有的貼紙的膠會腐蝕琴身。
●吉他木質的部分可以用木頭專用的清潔劑擦拭,但是不要用太多。
●吉他最好的保養就是常常彈,常彈吉他可以保持正常的狀況,
木頭的共鳴也會因為天天彈音色會越來越好。
※本文發表於 http://bemusic-guitar.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