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17 0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回答一下。
楼主引用的这句话或许是口语化的原因,个人认为比较不规范。
第一句话貌似在说调高的问题,实际意思想说歌曲写出来的调的高低不一定适合所有演唱者的音域。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奥运主题曲《我和你》,刘欢和杀了不来慢所唱的旋律其实是一个旋律,但两人由于男女声区不同的原因,所唱的调高是不一样的,这个容易理解,只要不改变音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节奏,大家就能分辨出来一首旋律。比如有些歌手嗓子疼,高音唱不上去,就降一个调两个调唱。旭阳的《春天里》和原唱汪峰的《春天里》一听都是春天里,前者则低于原唱(E调)两个半音唱的(D调),就跟有些家用卡拉OK影碟机升降调一样。原调唱不上去就降几个调唱。类似小沈阳这种高音还有富余的,就可以把张雨生的《大海》唱成海啸。第二句有关调性的说法就有误导的问题了,调性是作品完成以后就确定的,不是你改变了调高就能把大调变成小调的,该是大调是大调,该是小调是小调,这是调性的核心,如果一首歌的调性被改变了,听觉上引起的变化是十分巨大的。当然在旋律创作中,本身就会经常有转调的情况,比如常见的同名大小调,爵士乐中甚至一个乐句就要转调好几次。但这和调高不是一回事。
选择调高尤其是吉他伴奏歌曲的调高是很讲究的。一是为了充分发挥演唱者的优势音区和音色,二是利用某个调在吉他的特定把位上能够编配出非常好听和流畅的伴奏。典型的例子就是《外面的世界》,齐秦用降A调演唱,而吉他用G调指法进行编配,所以完全忠实原唱的还是要在一品夹个变调夹。
[ 本帖最后由 骑的摩托拉的羊 于 2011-3-17 02:1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