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又一次的杀回了乐器行业,在10次面试4个offer中我还是选择了吉他和音乐。AXL,如果说得不够明显,那么我可以换成上海超音,或者中国的Fender,PRS,Cort等等等等,但是不管是什么,我觉得如果我想要的在这里都找不到,那么可能就真的找不到了。
尝试了好几次,要将这段时间想的很多东西码出来,那些辛苦,期待,委屈和展望,那些经验,改变,成熟和信仰。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做,写了又删删了又写,想想算了,既然人都走了,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点,那么好或不好都是过去的事情,多说无益,我已经用脚投了票,再说任何什么反倒显得婆妈,我想我是成熟了。
昨天晚上看了Beck的真人版,悲催的画质和小雄被消掉的人声都不能阻止我去怀念大学那个有着乐队和兄弟的时代,很多时候会梦到兰州,梦到学校后街那条崎岖的路,梦到马路旁边我们的排练房和在无数个昏暗的早晨漆黑的夜晚我们走在那条路上所说所做的一切,这些东西对我比对他人有着更加深厚的意义和影响。毕业了以后大家各奔东西,有了各自不同的追求,但是我依然不甘心。我所要的永远是比金钱和物质多的一些东西。所以几经辗转,几座城池都没有放下手中的吉他,没有摘下头上的耳机,我的生活是Oasis,是Damien Rice,是Radiohead和Smashing Pumpkings,还好,到了这里,我们的手机铃声是The Strokes,是AC/DC,是谢天笑是博多之子,哪怕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甚至平时见面都仅仅是点头一笑而不做交谈,但是我清楚的知道,这些人和我是一样的。
公正地说,怀念的与其是地方,不如说是时光,怀念的与其说是作品,不如说是那个时候的心境。可能性总会有无数种,譬如如果我当初不在兰州,而在别的一所随便什么大学,在随便一个城市,可能我此时怀念的梦到的就完全是别的地方别的街道,如果《Beck》不是在当初组建乐队得时候被我发现,并且满怀憧憬的介绍给兄弟们,那么很可能是《Check》《Deck》或者随便神马别的作品,但是如果你问我有什么事情在大学时候是不会变的,譬如有9999个平行世界平行宇宙,里面都有一个我,那么我想说的就是爱上摇滚乐,以及遇见你,是的,关于这点,我和另外9999个我都深信不疑。
日本ACG产业向来是漫画>动画>电影版,受篇幅和经费,技术力等不可跨越的因素影响,漫画的真人版几乎没有超越原作的先例,尤其是《Beck》这样如此细腻的刻画了一个乐队成长过程的漫画,虽然电影时长接近两个半小时,但是剧情明显还是太突兀了,很多的地方如果没有看过原著或者动画版,单凭电影版是绝对单薄和不合逻辑的,很多桥段的过度十分生硬,上一分钟还是这样,下一分钟就怪里怪气的成了那样,不解释没理由,单从电影来看明显是不合格的,但是还好,这是动漫改编真人版,大家不是来看剧情看特效,不是来震撼心灵的,如果把原著中的感觉较好的传达了出来,那么就是合格的。
一个简单的问题,看这部《Beck》真人版,你High了吗?我High了。
先说演员,因为我是美剧控,所以对岛国男女优不甚熟悉,但是我还是要说这是我看到过水岛宏扮相最好的一部戏,基本上就是我心中的南龙介了,帅气但不俗气,不是只会卖弄脸蛋的简单角色,拿起LP来还是颇有风范的,不管是solo还是气场都透着一股不屑,飘逸的头发和弹琴的样子都感觉很动漫,动漫的不真实,满意度100%。
电影版的千叶绝对是超越小雄的存在,因为神话一样的小雄在电影版是不出声的。作为唯一一首歌曲的演唱者,完美的达到了动漫中千叶的效果,High到爆,鲁莽率真敏感到爆,更别说长相了,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存在,桐谷健太是个好演员。
阿平,基本上还原了原作,但是我认为还可以更酷一点,阿樱,其实真的可以再稳重一点,这个阿樱怎么看怎么靠不住啊…………
不满意的,首先是音乐,对于一部描写乐团生活的电影,竟然没有一首好听的慢歌做压轴……不,其实是有的,但是是TMD伴奏带,还不如没有。观影过程中第一次消音我想导演处理得好啊!就该这样,让小雄的声线不要这么快的出来!!第二次消音我想好啊!让小雄的声音再晚一些出来!!第三次消音我想好啊!让小雄的声音在最后一刻出来!!结果尼玛啊!!!第四次在Greatful Sound表演你丫该让小雄唱了吧!!好让我们听一下整部影片都在描写的究极宇内风云变幻震聋你狗耳的天籁到底是闹哪样啊!!结果尼玛啊还是没有声音啊!!!尼玛啊没声音还把歌词给我们了啊!!这就好比高潮本来差一秒就特么要来了结果提前缴枪放炮了那么的悲催和让人不爽,无数次铺垫起来的情绪就尼玛被单声道正太对嘴形毁掉了,虽然是漫画作者作石亲自要求将声音消去,为的是突出“不同的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完美声线”这样的感觉,但是作为电影,这个方法绝对是不成熟不成功不可理喻的,不为别的,就为扫兴。
再来,真帆在原著里与其说可爱不如说是Sexy要多一些,电影版的真帆实在没有气场,实在是可爱有余性感不足,压根不像归国子女,反倒像是正在努力备考GRE努力让自己和美国范儿接轨的预备留学生,结果这个轨接的还有点歪。
最后,Eddie和小雄是我最失望的两个角色,Eddie在《Beck》中的地位就犹如Kurt Cobain在很多摇滚乐迷心中的地位一样,是结合了外貌,个性,音乐天赋和戏剧性的人生等种种因素的综合体,他们已经远远大于自己本身而成为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但是电影版中的Eddie不管长得如何,就是没有气场,像个琴还没怎么弹好的怕事的孩子,远没有了被杀死时还带着笑容的Eddie的大度和仙气。小雄,哎,没有了声音的小雄还能算得上是小雄吗?身材瘦小受人欺负毫不起眼的他,正是因为拿起了吉他,自己写歌唱歌才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当然人们听到小雄的歌声的时候确实应该像电影版中那样,震了,吓到了,觉得世界被改变了,可惜,特么的我们是听不到了。
《Beck》和《灌篮高手》的原声,是我到现在为止都认为最好最完美的动漫原声,不但是音乐,还有记忆。电影版《Beck》是我认为把亚洲乐队拍的最帅的商业电影,当然,同《Almost Famous》相比还少了很多东西,但是说句不好听的,在摇滚乐确实指望不了中国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只能指望指望日本了。
总之,这部电影还是蛮好看的,我想对那些曾经或者现在依然深爱着摇滚音乐的人们说,去看看吧,看完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还是有个乐队好。
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些在《Beck》里传承的摇滚精神,兄弟,我们一起来组个乐队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