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29 00: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把87年的红棉琴,那时还弹的不也乐乎!呵呵,感谢资讯发达的今天,才晓得这是红棉的练习琴--全合板,古典样式还带钢弦那种,有商标没有型号!
我窃以为有两点原因:
1.吉他琴毕竟是洋血统,在中国历史不长,好象二十世纪初才从国外引进的.做吉他--琴弦,木材,胶水,面漆,结构工艺等等我们太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人才队伍.再一个,国外,人家是满世界寻找做吉他的材料,这点我们没法去比.
2.肯定的是,红棉吉他在中国普及吉他琴还是作出了贡献的,改革开放前,有多少国人晓得有MARTIN这样的吉他呢?!那时,就算晓得的国人又有几人买得起呢?!因此,低廉的红棉吉他迅速占领了中国市场,改革开放后,国人认识提高,财富逐渐增多,而红棉生产技术跟不上,甚至去全国各地到处搞套牌生产!(其实,这是中国企业的悲哀,不仅仅只是一个红棉,象自行车类永久.凤凰等等都是这样).真正是自毁长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