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05|回复: 58

[古典吉他教学] 卡尔卡西25首练习曲之12的简析与演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17: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卡尔卡西25首练习曲之12

                                                                                                                                                                                                                                                  木子吉他


  1、本曲是卡尔卡西25首练习曲中的第12首,没有跌宕起伏的旋律,更缺少变化多端的节奏,但对很多偏爱练习富于旋律性的吉他作品的琴友来说,似乎更有练习的价值。

  2、D大调、稍快的行板,分解和弦织体,A+B+C三段结构。

  3、练习目的。分解和弦织体的控制练习;强化右手大拇指等手指的拨弦能力;换把练习;横按练习;进一步认识ABC三段结构。

  4、音乐的进行过程。

卡25之51.jpg
卡122.jpg

  A段:D大调,计2个乐句。
  第一句。以第1转位的主和弦为基础写成,低声部为主要声部。前半句从Ⅰ6开始,上行到高八度的6,下半句逐步下行到原位主和弦。演奏时要突出下声部的进行,并据此做出音色和力度的变化。全曲的右手指法都可以参照谱上的标注。
  第二句。音乐转为A大调,但仍然是以D六和弦为基础,先是不断的下行,然后通过一个复式终止结束在A大三和弦上。另外,由于这2个乐句的连接比较紧密,也可以当做一个大的乐句来看。要注意是,有的版本的本乐句第1小节的第三拍的第2个音是#C,建议改成本版本的C音。

  B段:仍然是分解和弦织体,但由于调性变化比较频繁,与A段形成了一定的对比。计2个乐句。
  第一句。从音乐的进行上来看,是对A段第一乐句的重复,但乐句的调性从一开始的A大调转到了B小调。
  第二句。该乐句是在E小调上的呈示,但结束在A大三和弦上,为下一段重新回到D大调做好了准备。要注意本句的倒数第2小节的最后一拍的#D音最好改成D音:
卡123.jpg


  C段:音乐又回到D大调,在高八度的D六和弦的基础上下行,最后在一个复式终止中结束全曲。

  1、部分练习提示:

  (1)、作品的结构。本曲是A+B+C的三段结构,也可以把C段划为B段中,这样就是A+B二段结构,只不过B段就成了带一定再现因素的段落了。A段的第一拍的D六和弦是全曲的基础音型: 卡124.jpg
,A段就是在这个基础音型上构建而成;B段的第一拍其实是A段基础音型的重复,只是转换了调性而已:
卡125.jpg
,B段就是在这个基础音型上构建而成;C段的第一拍仍然是A段的基础音型,只是提高了一个8度: 卡126.jpg

,在这个音型的基础上结束全曲。因此,这个D六和弦的基础音型是本曲呈示、变化、再现的核心,是它构建了整个作品的框架,并贯穿于全曲的始终。

  (2)、关于本曲的和声进行。有的学生在第一次对这首练习曲进行和声分析时,往往会很诧异的问我:老师,这首曲子的和声进行很多地方为什么不是主、下属、属、主的功能进行呢?的确,除了在主要的结构位置体现了这种功能进行外,这首练习曲的很多地方只是级进式的和声连接,没有体现出传统和声中的功能关系。我想就这首练习曲来说,可能最起码有二个原因:一是作曲家为了让左右手的指法更有规律,便于集中练习和解决问题;另外就是为了增加作品在吉他上的可弹性。从卡尔卡西创作的吉他作品来看,结构清晰、节奏规整,大部分在吉他上都是比较容易演奏的,与古典吉他家索尔的作品有明显的不同。从总体上而言,索尔的吉他作品哪怕是一首很短的小品都会比较难以演奏,这是因为索尔在创作时可能更加注重去严谨的遵循古典作曲的法则;而卡尔卡西的作品相对自由一些,给人比较清新、比较容易演奏的感觉,卡尔卡西更加注重吉他作品的可弹性、练习价值与音乐性之间的平衡,这也可能是人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卡尔卡西的音乐性不够深入的原因之一。无论如何,通过对本曲的和声分析,我们会更加灵活的看待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不会被教科书中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一切以具体的作品为出发点,最后起到帮助我们理解作品、演绎作品的目的。

  (3)、速度的把握。本曲的速度标记为Andante mosso,稍快的行板。行板的速度是多少呢?是按照节拍器所标的速度吗?不同的节拍器可能会有不同的标记,哪个合适呢?稍快又是多快呢?因此,这里的速度标记可能只是作为一个大概的参考,更多的是对我们所做的音乐情绪上的暗示,演奏时要根据音乐本身来确定相对合适的速度。从音乐的进行来看,本曲是用分解和弦织体写成的,非常简单,甚至有点单调,这就决定了演奏的速度不能太慢,否则就会给人以松散的感觉。可以以每分钟7080左右的速度演奏,或者更慢、更快的速度都可以,但练习时一定要先从慢速开始,在兼顾到很多要素后再逐步提高速度。随着速度的提高,演奏难度将越来越大,对双手的训练也会有更大的价值。每练习到一个临界速度,双手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等到再减慢速度演奏时,会感觉到双手控制能力的进步。

  (4)、织体的呈示。分解和弦织体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会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多样性,并不仅用来表达主调性的音乐进行,有时声部的运动中会包含一定的复调性质,因此在面对用这种织体写成的音乐作品时,需要对织体中每个声部的进行做认真分析。本曲的分解和弦织体由低中高3个声部构成,但由于中声部和高声部都与低声部保持着一种平行的关系,独立性很弱,因此,这是一个以低声部为基础的分解和弦织体,低声部是主要声部,需要强调这个声部的进行。

  (5)、右手的基本指法练习。从诠释音乐的角度来看,在大部分小节中,右手使用pmip是非常理想和自然的指法
卡127.jpg
。强壮而有力的大拇指在下声部演奏是非常得心应手的,同时16分音符与8分音符的连接对提高大拇指的灵活性又有极高的价值。通过pmip指法的练习,相信大拇指的演奏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6)、右手指法的变化练习。在以上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本曲的练习范围会大大提高练习价值,更全面的提高演奏能力。比如:用pamp指法,加入a指,加强无名指的拨弦能力和独立性;用iami指法,提高食指演奏主要声部的能力等等。

  (7)、重音位置变化的练习。把重音位置从低声部分别移到中声部和高声部:
卡128.jpg 卡129.jpg

同时再结合各种不同的右手指法进行练习,练习效果将会更好。

  (8)、音型的变化练习。可以对基本音型做些改变,从而进一步扩大练习范围,比如: 卡1210.jpg 等等。

  (9)、换把练习。从表面看,本曲的换把难度好像不大,其实这是忽略了音符的连接,对演奏中出现的问题是充耳不闻。当低声部的16分音符与8分音符的连接在都是非空弦音,并且需要换把的情况下时,16分音符很容易断掉。因此,在练习时一定要从很慢的速度开始,在很清晰的听到这个16分音符时再换把。这样,通过系统的训练,换把的时间会越来越短,直到达到16分音符与8分音符的流畅连接的程度,然后逐步提高练习速度的等级。总之,换把练习时要在大脑的控制下,用耳朵倾听自己的声音连接,有意识的逐步缩短换把时间,换把技术一定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0)、横按练习。本曲的横按不是很难,但需要提醒的是,横按时一定要满足声部进行的要求,先出现的音符在横按时一定要优先考虑,要保证横按既能满足音乐的需要,又能够让左手有条不紊,不至于手忙脚乱!


    请欣赏一个简陋的视奏: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97f430100ut95.html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11-6-18 22:19 编辑 ]
发表于 2011-6-18 18: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吉他中国抖音
发表于 2011-6-18 18: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沙发后面, [em13]
木字老师的演奏精彩。木子老师有个在左手指上涂指甲油的视频,仿佛几个小红帽在指板上跳舞,可爱及了。[em13] [em13]
发表于 2011-6-18 18: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9: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9: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1961 于 2011-6-18 18:49 发表
沙发后面, [em13]
木字老师的演奏精彩。木子老师有个在左手指上涂指甲油的视频,仿佛几个小红帽在指板上跳舞,可爱及了。[em13] [em13]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9: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曲谱发混淆啦,不知道为什么修改不了,请先对照我博客里的曲谱

[ 本帖最后由 宿州木子吉他 于 2011-6-18 19:30 编辑 ]
发表于 2011-6-18 1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木子老师
发表于 2011-6-18 19: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木子老师给琴友们做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2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21: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tlover 于 2011-6-18 19:46 发表

感谢木子老师给琴友们做贡献!


  谢谢李老师加为精华!也希望李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注意休息!
发表于 2011-6-18 22: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木子老师有时间的话把卡卡练习曲25之11给我们演示和讲解一下,谢谢!
发表于 2011-6-18 22: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宿州木子吉他 于 2011-6-18 19:09 发表


   ,不过曲谱发混淆啦,不知道为什么修改不了,请先对照我博客里的曲谱


支持木子老师!

试试帮您换一下谱。
发表于 2011-6-18 22: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18 23: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18 23:5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19 09: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19 11: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木子老师。
可视频看不到。
发表于 2011-6-19 13: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宿州木子吉他 于 2011-6-18 19:09 发表


   ,不过曲谱发混淆啦,不知道为什么修改不了,请先对照我博客里的曲谱


谢木子老师提示,我马上去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7: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XD0037 于 2011-6-18 22:07 发表
希望木子老师有时间的话把卡卡练习曲25之11给我们演示和讲解一下,谢谢!


  只要精力和时间允许,我会的。由于精力和水平所限,我不可能每篇都能够发到网络中,之所以选择5和12,是因为很多琴友对这2首的认识不足,希望我的分析和演奏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7: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1-6-18 22:21 发表


支持木子老师!

试试帮您换一下谱。


谢谢JIANG的辛勤劳动!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8: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8: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8: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19 18: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老师为广大琴友做贡献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8: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楂树 于 2011-6-19 11:57 发表
多谢木子老师。
可视频看不到。


  是吗,再看看这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597f430100ut95.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8: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一遍哥 于 2011-6-19 13:47 发表


谢木子老师提示,我马上去看看。


尊敬的JIANG版主已经帮我调整过来,和博客里的一样啦!
发表于 2011-6-19 18: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宿州木子吉他 于 2011-6-19 18:13 发表


尊敬的JIANG版主已经帮我调整过来,和博客里的一样啦!


那太好了。

随便问下,您说的J版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现居国外、玉树临风、技艺超群的姜首席?
发表于 2011-6-19 18: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0: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engdf 于 2011-6-19 18:05 发表
木子老师为广大琴友做贡献了


谢谢你的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0: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一遍哥 于 2011-6-19 18:29 发表


那太好了。

随便问下,您说是的,就是他呀!

[em0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2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19 2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膜拜!![em29]
发表于 2011-6-20 03: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6-20 1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老师的原创资料都要收藏!
一并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7: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7: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7: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福多嗓 于 2011-6-20 10:00 发表
木子老师的原创资料都要收藏!
一并感谢!



  谢谢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9: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多琴友在练习时,往往偏向于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其他人喜欢的作品,而不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练习曲自身包含的价值来选择练习曲,最后,最需要的没有好好练习,已经很好的还在一首首练习下去,浪费了大量时间,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最后造成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很多琴友对这首练习曲往往不是不屑一顾,就是走马观花,非常可惜。我对琴友们的建议是:你不喜欢的,可能正是你最需要练习的;你觉的别扭的,可能正是你重点要突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4 16:3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