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014|回复: 21

[古典吉他教学] 古典吉他教学杂谈(二)——起步教学之乐感训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6 09: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读的太累,边听边看吧。。。。我自己录的《十三月的某一天》和自己改的久石让《人生的回转木马》哈哈哈哈



起步教学之乐感训练之前一篇杂谈提到琴行或者培训机构,对于业余爱好的吉他学生需要音乐和技巧同时学习和进步。

我觉得我的语气却是感觉像在批判,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出谋划策。但是对于学校音乐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都有所划分,前一篇杂谈只是点出了几个概念性的问题——何况即使是在国外,这些情况也经常出现,不是今天说了明天就能够达成。我只是希望我有心成文,也让有心人能有机会细细品酌。那么我所研究的吉他教学法,也许将会给你带来非同一般的教学享受和快乐。


前天发文后,主要回馈了3个问题:
1.  如何鉴别学生的音乐水平,从而找到适合学生的音乐。
2.  如何解决教材匮乏的问题。
3.  实际教学当中的两者平衡问题。

关于这三个问题,我将做以下解答。

首先,我觉得根据现在大部分学生的音乐素养来说,基本可以定为初学。对于流行歌曲,我后来的思考认为,流行歌曲的旋律虽然优美,但是由于其情感的感染力由于歌词的影响而大大减弱了其音乐本身的美感。况且现在的流行歌曲90%表达的是爱情,10%表达的是变向的友情——虽然以我对流行歌的了解,这有些偏颇,但是我的中心思想是认为流行歌曲对于情感的表达面太窄,不适合作为古典吉他起步教学范例来给孩子们学习。

排除流行歌,那么对于14、15岁左右或者以上的学生学琴,其熟悉和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起步练习范例,可以来自于电影音乐。电影音乐的好处——学生熟悉,旋律感染力强,配合电影情节,音乐的具象已然呈现,有描写风景的、描写人物心情的、或者旁白配乐,这些既是给初学音乐的学生学习,画面也可以对培养学生的乐感起到辅助作用,并且感情渲染到位,完整,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并不是所有电影音乐都可以作为教学范例,老师这时候可以有选择性地选出一些旋律速度较悠缓,音高跳动幅度不大,音符少一些,并且乐句走向明显的曲子。比如《海上钢琴师》的主题配乐play love的旋律,就是很好的例子;反例为《辛德勒名单》主题曲旋律,虽然旋律感染力强,但是开头有八度的跳跃,跨度过大,对于学生初学会遇到五线谱视谱的音符混淆、左手按弦位置混淆、右手跨弦拨奏和音色的控制等诸多问题。因此老师可以在选择曲子的时候对这几个要点进行考察,并提取旋律,配上和弦备用,之后我将会提到详细的操作步骤。一旦老师收集了5首这样的旋律,那么对于初级教学,就已经绝对够用了。

对于年龄再小一些的学生,如6-13岁,音乐的选择相对就更加简单一些,童谣和儿歌作为主导,如果小孩子的认知能力较强(简单的说就是早熟!),那么也可用适宜的简单乐曲和电影音乐来代替。在此我不推崇《爱的罗曼斯》,即使孩子再认为好听,再要学,也因为曲子本身对于初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很可能控制不了音色,弹的断断续续,从而影响了音乐的美感。孩子如果勉强弹下来,音色一塌糊涂,旋律的音符之间连接不上(从1-12品的大范围换把,我认为有些老师都不一定能保持旋律的不中断,何况学生!),那么对于学生用耳朵听到的吉他所发出的声音,将缺乏基本的美。

在此注意的是:不管是电影音乐或比较流行的旋律或者童谣、儿歌,此旋律中的一段或者全部需要能够在原把位,也就是吉他第四品以上的位置弹奏。

那么接下去怎么练?一条单旋律能给学生带来什么?


对于低年龄段的学生,情感的丰富程度上不及较高年龄段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往往对于情感没有形成直观的感受,如果强加一些较“成熟”的音乐——包括电影音乐,那么反而起不到效果。但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接受能力较快,体现在对一些节奏明快,旋律活泼的音乐的非凡音乐记忆中。这些旋律,往往能够带给他们最简单的音乐具象,比如《小星星》、《樱花》、巴赫的《小步舞曲》等等。

低年龄段的学生的音乐情感激发,老师要直接关注学生情感共鸣所带来的具象,而不要去引导他去激发感情,激发了也不懂。具象是什么?《小星星》就是小星星,《樱花》就是樱花,《小步舞曲》就是“小朋友在拍手跳舞”,等等。到这里,就够了,不要再过多地追求。

关于对乐感的训练,对年纪小的孩子主要是在节奏感上。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发现,为什么孩子唱歌的时候都会拍手,然后晃小脑袋,或者忍不住要跳舞?那是他/她在自然地跟着音乐的节奏;或者为什么有些孩子在唱到音高较高的音的时候,忍不住要去喊????因为孩子们对于音程的概念在脑子中具象的直接体现——他唱小星星的开始1155665,从1到5,他可能理解是“1层楼到5层楼”那么高,我不喊,小星星上不去!可是理论他不懂,老师也务必请不要较理论,不要扼杀他们的想象力。

他们大部分的动作,都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处理,通过一些具象化得引导,音乐对他们来说会变得非常表象易懂,因此最好的引导方法是跟孩子们“玩”到一起,通过拍手、“摇头晃脑”,唱歌,跳舞来帮助孩子记忆音乐的节奏和节拍。然后通过给每个音符取名字(音符由低到高,动物的个头由大到小),一首《小星星》就那么些音符,他们一下就能记住。音色控制,不管多小的孩子,我仍然推荐老师要给他们修好指甲,让他们从开始就养成对音色的要求的好习惯。音色的训练,可以通过简单的游戏,比如说:“来,老师弹一个声音,你尽量弹出和老师一样的声音好不好?”从而慢慢来激发孩子的音乐潜能。
在学习完这段旋律之后,音色调整好,并且左手按弦大致到位的时候,就让孩子们跟着弹奏的旋律唱出来,根据每个音符的高低,让他弹奏出音高在音阶中位置的不同的强弱高低。并且要让他们弹奏的“好听”,别把星星吓跑了。
具体的训练,需要围绕之后的感性动作训练。因为低龄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群体。教学方法上可以细致化,个性化、人性化。


总体来说,这么做的好处,是能够让学生由脑中具象化的场景或事物通过音乐的的刺激,来激发出情感的共鸣,让这些情感自然地带入到接下来要弹的这些旋律中。那么接下来的教学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此强调,这里的情感是广义上的情感,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个音乐能否产生情感共鸣的决定因素是这个音乐能否给他充足的想象空间,来放进他日常见到的事物、以及他想象出来的事物。



对于13-16岁之间的学生,选择电影音乐。首先要确认学生知道这个旋律,哪儿来的,表达了什么?如果学生知道电影情节,没关系,先来做个游戏活跃气氛——老师用歌声来唱出这个旋律(或者放原声录音给学生。我坚持认为唱歌好的老师这里很占便宜,如果能够唱好旋律的起伏,会让学生放松下来,当然,这个是要以老师理解这个旋律的情感,和起伏为前提。),然后让学生站着,闭上眼睛回忆电影情节内容,进行描述:风景,就描述风景;对话,大致说个经过;人物,就描述这个人物的状态,或者神情——要注意,所有这些描述,都必须带有感情!当然,学生刚开始会不好意思,让学生放松,你可以先开始哼旋律,引导学生开始。那么这里就有一个要求了,老师要唱的投入,并且做手臂上抬和手掌下压,来示意学生渐强或减弱;并且要求学生根据渐强和渐弱,来调整语气和声调。并且,鼓励学生做一些肢体动作(感性动作),来帮助情感的激发。

1、情感投入之后,由此引发的情感共鸣必定给学生带来相应的感情:悲伤、温暖、雄壮、活泼等等。这些感觉,能够直接结合对音色的控制进行右手拨弦技巧的讲解。比如《海上钢琴师》主题曲旋律(女孩对着船舱玻璃照镜子那段),让人感觉到异常的温暖和祥和,这时候,告诉学生如何在吉他上弹奏圆润柔美的音色,用指尖的部分指肉触弦,然后划过指甲(此处省略一万字),我想这些就不用赘述了,老师们都懂。那么和原来单一的右手教学有什么不同和优势呢?首先,用这种拨弦方式发出的音色本身温暖圆润,老师示范后,学生通过情感的直观记忆,能够非常好地将这个音色与“温暖的”情感相挂钩,产生判断力。这点很重要,学生在形成这种判断力之后,会知道自己“想要”这种音色,老师再对拨弦姿势,发力方法进行指导,只是告诉学生怎么去弹出自己想要的音色,从被动变为主动。

2、简单连贯的旋律,对于刚刚初学的学生来说左手负担不会太重,老师同时需要延长2-3节课的时间,来教授半音阶和全音阶,结合基本的五线谱视谱,来让学生熟悉各个把位的音。在这期间,老师就有充足的时间更正学生在左手按弦时出现的姿势、发力、按弦位置的错误。
我在此强调,需要用五线谱!六线谱是指法谱,对于音乐的旋律走向和节奏节拍没有任何标记,有百害而无一利。

3、这些旋律,能够让学生明白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是吉他中非常难的技巧,胆识通过这个简单的旋律弹奏训练,尽量让学生能够把这个旋律弹奏的连贯,养成好的弹琴习惯。

4、对于这些熟知的电影音乐的旋律,在学生情感融入之后。在实际弹奏中,学生可能脑中的这条旋律音乐表现已经相当完美,旋律的渐强渐弱,音乐自然的节拍并且结合情感。但是吉他毕竟是一样入门比较难学的乐器,学生在初期的4-5节课中达到以上3点所说的效果,接下来,就要教授他如何来在吉他上控制强弱。当然,技巧性的解释是必要的,比如,弹响一点,那么就需要手指指尖深触弦,在保持原有音色的同时增加音量,等等。(此处再次省略一万字)。与此同时,在学习这些“机能性”的控制轻响的同时,学生此时很有可能逐渐和脑中旋律的起伏剥离开来,怎么也理解不了怎样在吉他上做出自然的渐强和渐弱。

很多老师认为这很难在初期培养,要有了一定技巧以后才能达成。我认为,这个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人的大脑能够控制一切身体动作,我把身体动作分为两种,一种是理性动作,一种是感性动作。理性动作是经过大脑思考,从而控制技能做出相应指令,比如,老师说“弹响一点,那么就需要手指指尖深触弦,在保持原有音色的同时增加音量。”学生大脑接受这个指令,然后控制右手做出相应的弹奏动作,而这个动作,往往能够较快被学会,因为指令明确。但是我们一般解释渐强渐弱,会说“由轻到响,手指力量逐渐增加。”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除非有哪位能够把渐强渐弱的概念写的详尽易懂——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渐强渐弱在右手指机能控制较好的基础上,靠感性动作来完成。

什么是感性动作?比如生气时气的发抖,拍桌子;给爱人一个拥抱;小到体会温暖的事物,起鸡皮疙瘩,鼻子酸,等等。这些不靠逻辑思维控制,而受情感因素直接影响的动作,我把它归纳为感性动作。

音乐的起伏,进入到大脑后最理想的状态,是直接激发情感起伏。在吉他演奏中,情感起伏不需要很强烈,只要能够带动身体做一些微小的动作,但是首先,要提醒的是,过大的身体动作会影响演奏的稳定性。

这里能够列举几个比较经典的演奏肢体动作是:

1、在弹一个极强音时,演奏家右臂、肩微微一抬,头向左或右微偏,弹下这个音时,头迅速摆正,稍稍一抖(长发飘飘!),身体再次回到自然状态。
2、弹奏舒缓乐段时,头偏向右边,作聆听装,双眼微闭。在每个乐句开始前一刻,身体微微起伏,好像是带出这个音。
3、弹奏雄壮和激昂乐段时,身子挺直,下颚微微用力,在每个乐句开始前一刻,下颚富有力量地稳点,或者稍稍摇头(长发再次飘飘)
4、弹奏舒缓乐段时,身体前靠,头微颔,随着乐曲微微点头。
5、小孩子弹琴时的摇头晃脑。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演奏家个人的“小动作”,在音乐个性区别的同时,这些演奏家的演奏个性也应为这些舞台表现彰显的淋漓尽致。我吧小孩子弹琴时的摇头晃脑也归结为一类,因为他们有自然地去体会音乐的情感的天赋,对他们来说“好听”的曲子,是那些活泼欢快的曲子,那当然不自觉地就会晃起他们的小脑袋了。

有人说这些演奏动作是后天培养的,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不是以培养这些动作为目的。要以激发情感共鸣,来带动这些肢体动作为目的。因为这些肢体动作,对于吉他演奏技巧理论毫无意义,不属于逻辑思维后的理性动作,而是情感自然流露的表现,完全属于感性动作范畴。

那么这对于学生初期的乐感培养有什么帮助呢?并非告诉学生这些感性动作是什么,怎么摇头晃脑。而是,老师要用激发的方法来激发出学生自己在演奏中的感性动作,即使是弹奏一首电影音乐的单旋律,这些感性动作能协助学生体验非同一般的演奏体验。并且,最直观地帮助到学生较自然地作出渐强渐弱——刚开始做的不好没关系,因为手指技能较弱,要鼓励学生,但是大体上的渐强渐弱感觉会深深印在他们的脑子里,通过情感调整感性动作的力量大小,从而把这种强弱的感性概念传输到右手拨弦指上,能够以最高效率让他们理解乐曲的渐强渐弱;以及较自然地跟住乐曲的节拍和节奏——感性动作以呼吸为循环,能够极大地帮助学生控制节奏节拍。
因此老师非常有必要花2节课的时间来教授。

具体方法,我会在下次杂谈中做介绍。希望我能一步一步带大家进入高潮。哈哈哈哈

请大家关注我的新浪博客及微博:http://blog.sina.com.cn/sansiwuwei     关注 我之后的《古典吉他教学杂谈》。


[ 本帖最后由 musicark 于 2011-7-16 10:39 编辑 ]
发表于 2011-7-16 10: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来支持方舟!

吉他中国抖音
发表于 2011-7-16 11: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这个方式好,边听边看,而且弹的真棒!
发表于 2011-7-16 1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老师好像打错了一个字,应该是十“一”月的某天,不是“三”!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
发表于 2011-7-16 11: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7-16 11:33 发表
方老师好像打错了一个字,应该是十“一”月的某天,不是“三”!
————


“艺术是一种想象力…… ”
发表于 2011-7-16 1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1-7-16 11:49 发表


“艺术是一种想象力…… ”

是啊,但也不能想象错了哦,嘿嘿......
发表于 2011-7-16 11: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

发表于 2011-7-16 11: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7-16 11:52 发表

是啊,但也不能想象错了哦,嘿嘿......

发表于 2011-7-16 11: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我用错表情了,应该用这个

[ 本帖最后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7-16 12: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7-16 18: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1-7-16 11:57 发表

上面我用错表情了,应该用这个


估计写的太长了一点。。。看着太累吧???下次改正。《十三月的某一天》哈哈,你懂的
发表于 2011-7-16 2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边欣赏音乐边看文章,这得叫配乐文章吧,必须顶,学习了!!
发表于 2011-7-16 2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usicark 于 2011-7-16 18:05 发表


估计写的太长了一点。。。看着太累吧???下次改正。《十三月的某一天》哈哈,你懂的

一般弹古典吉他的基本属于文化人,看这点字不嫌长,没事下次你整长点我绝对没意见,学习!
发表于 2011-7-16 20: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7-16 2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21] [em21] [em21]
发表于 2011-7-16 23: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7-16 2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7-17 04: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3、这些旋律,能够让学生明白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是吉他中非常难的技巧,胆识通过这个简单的旋律弹奏训练,~~~~纠正哈:是~“但是”~

方老师辛苦!这教学杂谈字字珠玑,教学宝典,,,,,,,即便是大志已过初始教学阶段很久了,但也不妨碍反刍哈

1、情感投入之后。。。。。。。。。。去弹出自己想要的音色,从被动变为主动。

2、简单连贯的旋律。。。学习半音阶和全音阶更正学生在左手按弦时出现的姿势、发力、按弦位置的错误。。。五线谱标记着音乐的旋律走向和节奏节拍。。。我们要学习掌握认识

3、旋律,能够让学生明白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是吉他中非常难的技巧,但是通过这个简单的旋律弹奏训练,尽量让学生能够把这个旋律弹奏的连贯,养成好的弹琴习惯。。。。。。。
4、对于这些熟知的电影音乐的旋律,在学生情感融入之后。在实际弹奏中,学生可能脑中的这条旋律音乐表现已经相当完美,旋律的渐强渐弱,音乐自然的节拍并且结合情感。但是吉他毕竟是一样入门比较难学的乐器,学生在初期的4-5节课中达到以上3点所说的效果,接下来,就要教授他如何来在吉他上控制强弱。当然,技巧性的解释是必要的,比如,弹响一点,那么就需要手指指尖深触弦,在保持原有音色的同时增加音量,渐强渐弱在右手指机能控制较好的基础上,靠感性动作来完成。
==========================方老师解析得很透彻!学习中。开篇的两首音乐也很棒!致敬! [em13] [em13]

另外,开篇“对于流行歌曲,我后来的思考认为,流行歌曲的旋律虽然优美,但是由于其情感的感染力由于歌词的影响而大大减弱了其音乐本身的美感。况且现在的流行歌曲90%表达的是爱情,10%表达的是变向的友情——虽然以我对流行歌的了解,这有些偏颇,但是我的中心思想是认为流行歌曲对于情感的表达面太窄,不适合作为古典吉他起步教学范例来给孩子们学习”这样的解说也从学理角度佐证了以前网友鲁西亚撰文批评我让大志用古典吉他弹奏流行音乐的不当做法,,,,,,,,,,方老师这样讲呢我还是容易理解和虚心接受的哈

但是大志学了这么久,也弹了这么长的古典音乐,,可还是挡不住他对流行乐得喜欢,这两天硬要我帮他把周杰伦的《青花瓷》、《《兰亭序》、《七里香》、《东风破》的歌词打印出来,他要唱。。。。。。方老师您说我能不让他唱吗?况且音乐是相通的呢。。。想唱就唱吧况且方文山的歌词蛮有古韵的说。

[ 本帖最后由 大志吉他 于 2011-7-17 04: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07: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志吉他 于 2011-7-17 04:22 发表
3、这些旋律,能够让学生明白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是吉他中非常难的技巧,胆识通过这个简单的旋律弹奏训练,~~~~纠正哈:是~“但是”~

方老师辛苦!这教学杂谈字字珠玑,教学宝典,,,,,,,即便是大志已过初始教学 ...


我对流行音乐不是很懂。况且我说的是初级教学。大志现在已经有很好基础了,可以玩啊。呵呵
发表于 2011-7-17 10: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太好了,可惜国内好老师太少,想找困难啊!有机会真的想跟你学!
发表于 2011-7-17 13: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7-19 11: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9-7 1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这个要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