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9-13 18: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有哥们说的好,一个F的琴头就值得某些人这么怀疑国家民族了???
谁弹过了?谁对比测评了?
其实大家没有集中在一个点上来讨论,各执一辞,本无可厚非。但那位可以拿老外护照的哥们有些话听起来就是别扭。
不在于你举的例子和事实有误,确实许多国人在外面素质不高,惹人讨厌,但你言语间透露出来的妄自菲薄和单点否定全民族的味道,确实让人不爽。
观点一:这琴到底怎么样,其实要看F老板的意思。老板是责任人。
他定位是低于日芬还是墨芬,还是高于?如果是低,基本上SQ没法卖了。我看可能是替代日芬或者墨芬在品牌线里的位置。
成本决定一切。话说水来,这琴性价比如何,值不值,责任不在代工厂,更不在工人如何偷奸耍滑(上面谁那一句这个意思?),而在于F总部。
德国车国产也没原产好,但差别肯定小于日本车国产与原产(俩田的例子不用说了),为什么?德国人和日本人的民族性决定的。所以再差请不要怪咱中国工厂和工人。这是商界的定律。有问题找老板去,去查查德国人如何全球监控品质的。
第二:做工好不代表音乐品质好。日芬比美芬做工好多了这是常识。但为什么价格和评价不如美芬?声音不行。除了木头拾音器硬件差别外,还有工人对音乐的理解在里面。美国老厂随便一个工人大妈拿起来就是一段BLUES什么的,日本人怎么比?中国人怎么比?乐器是一门手艺,需要时间积累和代代传承。中芬也许比不过墨芬,但美国佬做旗袍烤鸭子造官帽椅比得过我们么?无意找优越感 ,我的意思是正视乐器制造有差距这个现实,我们认了,但决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看不起自己,更不能上升到民族素质上去,你还不如赶紧移民,别写汉字说汉语了。至少李宗盛在努力带一帮江浙木匠探索。
第三:中国加工制造业尤其代工业不易,我无意为差的吉他辩护,那必须声讨,但不必全盘否定。全球产业链里我们是最末端,以污染和人口红利博点GDP,可悲不说,人民币升值死掉多少毛利不到5个点的加工企业?08年一拨东莞死了过半,现在活着的都在悬崖边上,政府全部倒向地产金融等投机行业,资金大面积撤离实业,这是退向一个万劫不复的悬崖。你想想,日本与德国的GDP哪里来的?不都是靠科技专利与实业在拉动么?如果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未来还能走这个出路,说不定就是今天还在生产低劣吉他,仿制汽车的土企业们。国家大势如此,问责第一责任人是谁?政府。然后才是行业,企业,才是人啊!
第四:生产中芬至少对消费者是好事情。对企业也是。墨芬也是芬。印尼SQ也是F的音色,如果更多的孩子第一把拿起的是中芬,而不是假琴,我想我们的音乐也会好起来。当然如果纯内销,我想他不会很贵,如果在SQ和墨之间的价格,我双手赞成。对企业也是好事,和世界一流品牌学技巧品质,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成为下一个CORT、IBANAZ、本田、现代????
对现状失望很容易,灰心也很容易,但你为这个悲哀的国度做过什么?你为自己的尊严做过什么?尊严是我们自己的,脸孔口音我们无法抹去,但我不能为这个民族可怜的口碑雪上加霜,那样我会鄙视自己。人人可以提意见,不是人人都能提建议,更不是人人都能做点有益改良现状的事情。
我希望F总公司和中国公司及工厂的人能看到这个帖子。他们会有所思考。GC大家都值得好好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