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神
UID52005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50576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3-10-13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1-8-4 16: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下边的回复,我们都去死吧:
引用、、的确有很多人拿2500一个月。但是这些人其实本就不是商品房的目标消费群体。拿这些人的收入去衡量商品房的价格,是好比问一个回教徒,这道红烧猪肉排骨是好吃还是不好吃。
那么商品房的消费群体的收入状况如何?人数(需求)又是否够多呢?
我们是一个小小的外资财务咨询公司,毕业生(国内1类大学毕业生,但也不是北大清华那样的名校)的起薪点就是3000元。这属于市场的中游偏下。 5年工作经验的平均月薪大概在8000一个月。 我的属下,5年的工作经验吧,他的大学同学,毕业后当了中学教师,名义月薪是3000一个月。即便不考虑学校的各种实物补贴,她只要靠各种课外补习班的收入,加上家长的送礼,一个月大概1.5万的收入。 这些都是年轻人。
说说我们的同龄人,我们大概是35-40岁这群人。夫妻两个人都打工,月收入一共加起来大概10万左右。这样的人我周围很多。还都是打工的。如果是私企老板,创业者,收入应该更高的多。
更不用说银行,证券,基金,科技公司,和大型垄断型国企等,那些高收入行业的工资了。
此外,中国还有个地少人多的实际情况是美国比不了的。 一个13亿人口,1个才3亿人口。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在两国有天壤之别。自然价格体系是不可同等而语的。
综合而言,我觉得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他的商品楼宇,面对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富有人群。目前的价格,特别是豪宅的价格我觉得是没什么泡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