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ARTH70,YD15,YD25,LX1,S6 SLIM,ST-CRD
周末闲来无事,约上好友去新街口转悠了一下午,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手里有一把Martin 000-15M,考虑弄一把普通的面单用来聚会外带什么的。
本来是想看看录音王的RD-07,无奈此琴的口碑和做工实在是伤人,于是试了CORT的70,雅依丽的15和25,YAMAHA直接就没试(我买东西的原则是,一个品牌专注于做一种产品,像什么美的的电器啊,LG的牙膏之类的从来不考虑,YAMAHA同理可得),小马丁LX1也试了,还有海鸥的S6 SLIM,木博士的事放在最后说。
CORT的70给我的感觉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也没有什么亮点,就像每天的青岛大优。
雅依丽的15总体的均衡还不错,音色也稍暖,因为是桃花芯的背侧,感觉像青岛纯生,喝了不上头。
雅依丽的25特点鲜明,低音很猛,略微影响到了整体音色的均衡。不知道是不是刚好我试的那把琴有瑕疵,从6弦2品开始到5弦1品这几个音的延音非常差,就像刻意在弹哑音似地;后来在另一家试的25并没有这个问题,这样看来应该不是通病。但是个人感觉25的品丝太高,品冠也修的不好,滑音的时候非常蹩手指,对弹奏的影响还是不小的。总体感觉这个琴像10度老珠江,浓烈的口感让人怀念。
小马丁LX1来了,一直对这个琴寄予厚望,还想着让朋友从国外背一把回来,但是,但是,真的让我大失所望。一拿起琴第一感觉,重!为了外出携带的耐用性用了相当厚的木料,这可以理解。然后拉开架势,发现…………拉不开,太小了,弹奏的姿势很别扭。再拨弦,妈呀,这是吉他吗?而且还是一把马丁?个人感觉声音更像一把UKULELE,失望如怒海狂潮般袭来,硬是忍着又弹了一会,但真的是让人爱不起来。这个琴就像普通餐馆里的普京(普通燕京),名气很响亮,喝了很失望。
SEAGULL的S6 slim,音色清亮均衡,高中低频清晰可辨,扫弦的音色很适合背景音乐,不飘不散,但又不会咣咣咣的冲到人声的前面。同样,均衡的音色在指弹中的表现更是出众,每个音的响度和延音都能在手指的控制下精准呈现,很像我手里的000-15M,但是,但是,这个价钱买把面单,还是觉得贵了点。就像嘉士伯的CHILL,好喝又不上头,却偏贵了。
到此,常提到的几把琴也就试的差不多了,再转来转去在各家试的也还是这几把琴,还简单摆弄了两下backpacker,这个东西我说就是用来出差还扔不下琴的人练手的,但是也不小,而且你要真像听点声就得插箱子,那你出差再背个箱子?此处省略若干字……
注意,惊艳的东东要来了!
就在准备撤退到老西安饭庄吃羊肉泡前进的最后一家店,我已经不打算再试琴了,跟小二闲聊几句,我说想瞅一把云杉面单,玫瑰木背侧的琴,照例拿了一把YD25,我随便弹了弹,这把不是问题琴,呵呵,但品丝依然高,这应该是通病了。然后我说就云杉面单,玫瑰木背侧的还有什么推荐,小二还没接上茬,刚好老板进来了,说要什么,我又重复一遍,老板依常规报出25,70等,然后说:“还有这个,木博士,加拿大牌子(这个问题上老板有点儿编了),中国制造”。于是从墙上拿下一把DR WOOD-ST-CRD。我也没太当回事,抱在怀里随便走了几个和弦,突然觉得跑了一下午,口干舌燥之时,一瓶哈尔滨冰纯摆在我的面前。然后认真的弹了起来,分解、扫弦,指弹,SOLO,低中高把位,通通过了一遍,大半瓶冰纯已经下肚,舒爽之情溢于言表,这时候才想起来仔细端详一下这瓶美酒。先看面板,比一般的云杉颜色暖一些,我跟小二说,这是雪松吧,小二一点不含糊:“云杉”,我怎么看怎么像雪松,但是这个牌子从来没有关注过,也不好较劲,就继续观察。面板很薄,目测应该2mm的样子,通常都会用3mm左右的面板,这也是这把琴音色清亮的一个重要原因。漆面、胶合处等做工都不错,品丝的镶嵌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陷,指板的纹路也没有明显的瑕疵,演奏手感算顺滑。另外旋钮的做工也算合格,琴头和指板的镶嵌相当华丽,闪的人眼晕,个人感觉有点过了。最后,关键是他的价格,掌柜报出的价格比淘宝实惠不少,最后临出门的时候又报出一个真要拿琴的价格,个人感觉很已经超值了。这就是木博士的ST-CRD,犹如哈尔滨冰纯,清新爽口,口感均衡,不上头,价格还实惠。
回家后做了点功课,CRD确实是雪松的面板ST-CRD= solid top-cedar rosewood dreadnough
看了这个品牌还有SR,SS分别是云杉+玫瑰木和云杉+沙比利,价格比CRD依次递减,看图片SR比起CRD更朴素一些,没有过多的镶嵌来炫耀自己的暴发,所以决定下周有空再去转一圈,争取能试到dr wood-st-sr,毕竟手里的马丁是全桃花芯的,均衡的暖色已经令我沉醉,搭配一把云杉+玫瑰木的用来在音色上做出区别再合适不过。
好啦,先写到这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