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在本板块的学习以及两把diy的实践,特做出总结,总结内容属个人偏好,存在一定局限性,望板块内各大高手纠正及补充,在此谢过。
Bass选材个人总结
(属于个人偏好,有一定的局限性)
琴颈(只谈种类,产地不谈):
宜选用硬度大、稳定性高的木头,重量不宜太重,否则容易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一片式震动传导最佳,但缺点是不稳定易变形,所以有加其他种类木材做加强条的例子,有三片式、五片式甚至七片式。
规格有“c”形和“u”形等,前者厚度较薄,适合速弹和手掌较小的亚洲人,而后者适合节奏型和手大的欧美人种,以上观点因人而异,不作为定性。
结构方面大体分三种:BO、NT、SN。第一种是用螺丝连接。这种造价最低也最常见,造价低不代表不好。它的特点是音头较足,颗粒感强,但不足之处就是延音较短。第二种是通体结构,也就是琴颈整条贯通琴体直到末端。造价较高,优点是三种结构中延音最好的,缺点是音头相对没BO的好,也有人认为这种结构虽然延音好但声音没特点会比较缺乏灵气,但个人认为要看木头等级和做工如何。第三种是插接式,就是和第二中有点像,不过不是贯穿整个琴体,而是大概到琴桥拾音器的位置,琴体末端的木头封闭成完整的琴体。这种结构可以说把前前两种的特点以及缺点很好的平衡了,个人认为这种结构才是造价最高的。还有一些是用琴体的前面或后面再或者前后两面的贴面包裹NT或SN形成筒状结构,不过结构还是大同小异。
品数,一般少品数的例如fender的20或21品则有更多空间让右手进行SELP演奏。而24品的则能在SOLO时让乐手有更大的发挥,但很少弹到,通常最高弹到19或21品。
关于木材选用方面,80%是选用北美硬枫木作为琴颈材料。
枫木偏中高频,硬度、强度优秀、中等重量,手感顺滑。音色具有独特的轻微压缩感。一片式的震动传导最佳,有用枫木反向三拼的,反向是为了平行木头的应力,让琴颈更稳定,但分成了三份则共振传导会减弱,这方面可以用等级高的、风干好的木头弥补。也有用胡桃木、桃花芯木、文格木等材料做加强条的,优点是木头稳定性不一样能更好平衡应力还有就是弥补枫木的低频不足。常见是3片枫木2片其他的组成5拼结构或4片枫木3片其他组成7拼结构(常用于6弦琴)。
文格木,价格贵且手感没枫木好,但稳定性比枫木高一点。比较稀缺的昂贵木材。通常不用整块的,使用几拼的(成本问题)。
爱里古伊苏木,WARWICK常用(貌似只有WARWICK在用)3拼为主(价格问题)。
岑木,基本上除了FODERA外没见过用岑木做琴颈的,也是3拼的。
玫瑰木,特点音色温暖,基本上很少用作琴颈,但SPECTOR的定制款全玫瑰木琴颈SELP音色相当出色,但其稀缺程度造成了它天价的形成。另外它的重量相当大。个人考虑如果做成3片枫木2片玫瑰木的5拼琴颈会相当赞。
桃花心木,GIBSON、PRS的吉他还有bass琴颈都是用它,特点是中低频较足,硬度稳定性也不错,多数是一片式的,价格和枫木差不多或略贵一点。
其他木头。近年好多厂家向各种木头投向了目光,目的是找到新的音色,好多做家具的木头被应用,但相对于在琴体的应用比琴颈多。
新材料,其实也不算新了,有几十年历史了,只是相对于木材新而已。碳纤维琴颈、木头琴颈内含石墨加强条、碳纤维木屑混合复合琴颈等等。特点是稳定性超高,不用钢筋调节。但成本较高,手工加工难实现,音色没有木头味(这不一定是坏事)。
琴颈的震动传导占据整体的70%以上,所以一条好的琴颈至关重要。
指板(只谈种类,产地不谈):
主流的是枫木和玫瑰木。
枫木音色偏亮。枫木指板有粘贴在琴颈上的和指板琴颈一体两种,第一种可用在各种琴颈上,而第二种只能用在一片式枫木琴颈上(这种琴颈是在背后开槽埋钢筋的,再用玫瑰木填槽,玫瑰木起到的作用可以说是加强条)。
玫瑰木音色温暖中低频好,种类很多,价格较枫木贵。
乌木,硬度超大,加工不容易,稳定性高,比玫瑰木贵,但声音没有玫瑰木温暖也没有枫木明亮。无品bass常用的指板材料,因为琴弦直接与指板接触使指板容易磨损,所以这种硬度大、不易磨损的木材成为不错的选择。
文格木,WARWICK常用。
琴体(只谈种类,产地不谈):
一个好的琴体不仅美观、震动好、背起来还要舒服,这涉及到木头特性以及人体工程学的知识。
木头一定要选风干程度好的。琴体长震动好,琴体太小太短震动也短。一片的震动传导最好,但不建议,因为成本高除外还容易变形。常用的2片对拼或便宜一点的3片拼接,再多拼就不建议了,震动有一个原则就是越多拼就越减弱震动。
琴体的形状会影响到使用舒适性,常见形状的背带角会伸长到琴颈12品处(例如fender),否则易造成“头重脚轻”除非琴桥后还有一大段的琴体来平衡琴头和琴体的重量比(例如SPECTOR、WARWICK等的NS款琴体)。琴体的边缘流线型(导圆)越大背起来越舒服。还有很多非常见形状的琴体,要求设计者考虑各处重量比比较严格。
琴体最常用的木头是桤木和岑木(沼泽岑木),椴木价格低而且音色平庸所以一般出现在低端琴上。
桤木对于各个频段反应都良好,重量适中,价格合适。颜色浅黄褐色,靠油漆来体现其美观。做出的琴体音色比较全面。
岑木相对桤木高频反应好,重量较轻,颜色浅,奶油白,但有年轮的黄褐色木纹,上有色或无色透明漆非常大气美观。有加贴面的,但个人认为加不加都一样出色。
胡桃木的高频明亮(没枫木亮)中低频突出,厚实。颜色深,褐色或巧克力色,有华丽的木纹。少用于琴体,常用作贴面。
桃花心木音色温暖厚重但高频不足,重量高,常加上一个高频突出的木材做贴面,例如枫木。
枫木琴体较少,但它的高频和压缩感令它成为重金属的高档选择。
同样也有其他木材做琴体,但上面是较常见的琴体木材。
贴面:
枫木(絮状枫木、虎纹枫木、鸟眼枫木、沼泽枫木等)
黑胡桃
洋槐木
絮状桃花芯木
红木(球纹花梨木、鸡翅木等)
黄金樟(缅甸三大国宝之一)
贴面除了平衡音色(实用性)还有华丽的外观(美观性)。但贴面厚度要达到8mm厚或以上才有平衡音色的效果,否则不明显。
琴桥:厚重的震动传导、稳定性好,单薄的较VINTAGE。穿体式琴桥有加强延音的效果同时也减弱了音头,建议只在BO结构的琴上使用穿体式琴桥。
琴枕:塑料的太次了,较好的有金属的和牛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