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12-28 11: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简介 米虫学名为米象, 常在谷物中被发现,因为繁殖速度快,为谷物中主要的害虫。
特征 卵:约长0.6mm,乳白色半透明,外形为长椭圆形,一端稍大。 幼虫:体长约2.5-3mm,身体为乳白米虫色,头部淡褐色,口器黑褐色。无步足,腹部肥大但腹面平直,背部弯曲如弓形,有13节体节,各节有许多横绉纹。 蛹:幼虫在成蛹前,胸节会膨大而腹节缩小且伸长,此时色为乳白色。成蛹后长约2.9-3.7mm,初化蛹时呈乳白色,吻下弯贴于胸部下方,头胸腹三部区分明显,触角、翅及足均裸出。 成虫:体长约2.5-3.5mm,呈圆卵形。头小,口吻细长如象鼻,雌虫的口吻较细长,稍向下弯曲,有光泽。雄虫口吻较粗短,不弯曲,吻背有纵向隆起线及明显小刻点,无光泽。触角呈膝状,前端如棒状,前胸较头部宽大,翅鞘与前胸背部密布圆形刻点,翅鞘上有2-4个浅红或橙黄色斑纹。
习性 米象每年约有8~9个世代,一世代约20-50天,在高温下繁殖较快,32℃时一世代只需25天。成虫平均寿命达3个月,几乎以稻米为食,因而得名。
成虫用口器将糙米啮成深孔,并产卵于孔内,通常1粒谷粒产1卵,数量依谷粒大小而异,在谷中亦曾发现虫卵。幼虫孵化后以谷粒为食,将谷粒蛀穿成弯曲隧道,并逐渐啮成中空,虫粪则排于谷粒外。幼虫在米粒中结蛹羽化为成虫后具有飞翔能力,便会离开并开始交配。
在大米和面粉中生活的米虫一生都不要“饮水”,也吃不到含水量丰富的食物,可它们仍能正常生活,其原因是米虫在代谢中产生水。
米虫喜欢煤气味道,有时会钻入煤气灶出气口结网……
米虫在低温时进入假死状态,恢复正常体温后恢复活行,所以大米不会放入冰箱储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