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三指轮三声
不用右手大母指,只用右手a、m、i依次向上勾一弦获得三声(朝6弦的方向钩一弦),不断地重复这个三连音的动作,并使得同一循环之内,a指勾弦发出的声音时值与m指勾弦发出的声音时值相等;相邻两次循环之间,i指勾弦音时值与a指勾弦音时值也相等。
这样奏出的颤音称为三指轮三声演奏法,熟练后可以在任何你想要的时候一边轮指一边同时用大母指拨低音弦进行伴奏,并且母指的伴奏音时值可以是任意的;也可以ami三指同时轮12弦、23弦、34弦、45弦或56弦,即轮双弦,这就是殷彪版彝族舞曲轮指的演奏方法。
2、三指轮四声
只用右手ami三指轮一次得四声的奏法称为三指轮四声演奏法。
(1)食指起板
i指先弯曲成约90度(指中间那节和靠近手掌那一节的角度,指尖那节和中间那节约120度,且大、中、小三个关节都要放松),然后i指以中关节瞬间向下发力(朝地面的方面)弹一弦得一声(i指的指尖运动轨迹是以中关节为圆心的不到四分之一圆弧,此后i指约成伸直状态后各个关节就马上要放松);紧接着ami三指向上(朝6弦的方向)勾一弦得三声,一共发出四声,也称为“扫轮”。不断地重复这个四连音的动作,使两次循环之间,i指向下的弹弦音时值、音量、音色与ami三指向上的勾弦音相同,就可以得到象琵琶那样均匀而密集的轮指效果。
(2)无名指起板
ami向上勾一弦得三声,紧接着i向下弹得一声,共得均匀的四连音,也称为“轮扫”。
以上三指轮四声的方法只适用于一弦,不适用于二、三、四、五、六弦。
3、四指轮四声
(1)小指起板
右手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由约成伸直状依次向上(朝六弦的方向)弯曲成90度勾一弦共得均匀的四声。这个方法只适用于一弦,而且只能轮一次,轮多次不容易保持时值的均匀和音量的平衡。
(2)无名指起板
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向上(朝六弦的方向)勾一弦紧接着母指向下(朝地面的方向)拨一弦共得均匀的四声,不断重复这个循环就可以得到象琵琶那样均匀而密集的轮指效果。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弦,但要注意使母指拨弦与ami三指勾同一根弦在音色、音量上要平衡。
(3)母指起板
母指向下(朝地面的方向)拨一弦紧接着右手无名指、中指、食指向上(朝六弦的方向)勾一弦共得均匀的四声,不断重复这个循环就可以得到象琵琶那样均匀而密集的轮指效果。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弦,但要注意使母指拨弦与ami三指勾同一根弦在音色、音量上要平衡。
最后谈一下这些轮指的应用:
例如 彝族舞曲
开头的装饰音22116----
可以这样弹:
一共五个音,有多种弹法,这里举最顺手的两种弹法:
第一种是:用小指起板的“四指轮四声”勾一弦的2211四个装饰音,然后母指马上拨二弦弹主音6,这是殷彪的演奏方法;
第二种是:用食指起板(也可以用无名指起板)的“三指轮四声”弹、勾一弦的2211四个装饰音,然后母指马上拨二弦弹主音6,这是我采用的演奏方法。
彝族舞曲中间部分“扫~、轮勾~、扫~”,其中的“轮勾~”琵琶上出轮奏法是食、中、无名、小指由半弯曲向外伸直弹弦得四声马上食指向内勾弦一共得均匀的五连音;下出轮奏法是小指、无名、中、食由弯曲向外伸直弹弦得四声马上食指向内勾弦一共得均匀的五连音。这是殷彪的演奏方法,不过即使是殷彪弹杂音也较多远达不到琵琶那样珠落玉盘的清晰演奏效果。杨雪菲的此处的演奏方法是用食指起板的三指轮四声得四连音代替琵琶的“轮勾”五连音,音响效果更清晰、颗粒感更强、杂音少,更接近于琵琶的演奏效果,这也是扬雪菲版有许多人更喜欢的原因。不过总体上我个人更喜欢殷彪的版本,但“扫~、轮勾~、扫~”部分我采用了扬雪菲的处理方法来演奏。
另外,彝族舞曲后面部分,右手ami轮高音,母指拨低音伴奏的部分,也可以用三指轮四声的方法来弹,音响效果更均匀和密集,更接近于琵琶的轮指效果。。。。。。
[ 本帖最后由 bingding 于 2012-1-17 17:4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