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0|回复: 31

对“开声”臆说的质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21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开声”臆说的质疑。。。。。。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关于“开声”的一点看法。。。。。。

      听到好多人说起“开声”了,私下里颇感怀疑:
     1. 如果准确地对比同样一把吉他在新琴、一岁后、两岁后、三岁后。。。。。。前后的音色差距,这需要鉴定者有极好的音色记忆能力,就是说在一年后、两年后。。。能够把储存在自己记忆中的一年前、两年前这把琴的音色调出来对比;说实在的,偶认为在世界上具备这一功能的人是几乎没有的,不仅业余音乐爱好者中没有,就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音乐家也未必有。
      2.  一把新琴,刚开始使用时,必然对它的性能,特点不熟悉,就是说不能马上完全地控制它,自然不能把这琴的最佳音色发挥出来,而当使用一年甚至两年后,不仅熟悉和完全控制了它,而且只要坚持练习,演奏者的技术总会多少有进步,因此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吉他声音好了些。
      3.  有人说“开声”跟木材的干燥有关,其实也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一把正常使用的吉他,它的木材干湿度会随当地的气候变化随时变化,水分从木板里渗进渗出是随时发生的事情,大家可能有这种经验,就是当阴雨连绵是吉他音色会暗淡和浑厚些,而当气候干燥时音色又显得亮丽了些。。。。。。
     4.  “开声”这种说法,就是真的有也是很微不足道的,一把琴在新琴是如果音色不理想,就不要指望它会在几年后好起来了。。。。。。
     5..“开声”一说对商家显然是有利的,因此有被人为夸大的趋向。
     6..偶见过、用过的万元以上的琴并不太多,但万元左右的却不少,并未见到有那把琴音色上在逐年变好,仔细回忆起来,也实在没有变好的佐证。。。。。
     7.  音色上的变化可能会有,但并不能证明音色会越来越好,所谓“开声”之后,音色越来越差也是可能的,因为既然是变化,就不能武断地认为会越来越好。
     8.  或许会有人讲从制作上讲什么面板会越来越松弛啦,内应力会逐渐消除啦等等,但是,作为制作家,难道非得把这些问题留给不可预知的实际使用中去????为什么一开始不把它作好呢????真正的好琴其音色一开始就非常棒又是怎么回事???
     9..据偶推断,“开声”一说源于吉他商家,在我国有很多经营国外三流小作坊琴的商家,他们进口了一些并不怎么样的琴,以“世界名琴”的幌子高价出售,谋取举额利润,但当买家试琴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那琴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符合它的高昂价格的惊喜。。。。。。。于是“开声”臆说应运而生。。。。。。
      个人见解,欢迎讨论,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我刚开始学吉他的时候是84年左右,那时还没有什么开声的理论,也许有但还没有引入国内。这几年有点空闲时间,上网之后,了解一些国内的古典吉他资讯,突然发现了吉他有“开声”之说,第一感觉是自己多么的无知和落伍,因此就抓紧时间补上这一课。但对此了解越深之后,我突然发现对“开声”的崇拜就如同练了“法楞功”一样走火入魔。曾经有一琴友,在网上和我探讨开声的说法,我感觉他对开声的痴迷以及那些理论如同神话故事一般。后来,我才终于发现开声的理论实际是被国内的某些琴商加以扩大和利用,目的无非是对爱好者的欺骗更隐蔽点罢了,真是应了无商不尖这句话。客观的说,开声在吉他上是存在的,但起效果决不会使琴产生本质的变化,一把琴的好坏决定在于制作期,而不是寄托在今后的开声上。广大爱好者还是头脑清醒点吧,别在被云里雾里的开声所迷惑了。另外,多说几句,前几天看一个帖子,居然国内有人在鼓吹几千元人民币的进口手工琴,几千元人民币如果可以买到进口的手工琴,制作家早就被饿死了。一把真正意义上的手工琴仅材料就要上千美金,爱好者还是别听那些琴商无耻的鼓吹了。当然如过你认为,琴钮是手工上上去的就是hand made,那不骗你骗谁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刚买回来的琴肯定和几年后不同,这个也是反复弹奏和放置造成的,个人认为就是破杂板也会,这个在我最早的国产金鹊,月光牌上得到充分的验证。好个break in,与其说开声,那按照英文老外的说法就是“适应”这个琴的特性而已。找到了自己比较适合的驾驭方法,如果那样,只是人变了,叫开人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偶刚听到“开声”一说也是奉若真理啊,不过听楼主这么一说,又觉得挺正确的又如POGPOG大哥所说的“刚买回来的琴肯定和几年后不同,这个也是反复弹奏和放置造成的,个人认为就是破杂板也会,这个在我最早的国产金鹊,月光牌上得到充分的验证。好个break in,与其说开声,那按照英文老外的说法就是“适应”这个琴的特性而已。找到了自己比较适合的驾驭方法...”想起似乎二手的小提琴价格挺高的,当然,我是指本身就是还过得去的琴。只是不知道二手琴的涨价是跟年份有关还是因为以前的钱“更大”,呵呵,很小的时候我大舅就跟我们吹牛说他用了几年的那把小提琴一朋友愿意出双倍价钱买下我对小提琴是一窍不通,不知是否用过的小提琴更值钱?(指同档次的)如果是真的就好了,我现在得倾尽所有买上几把高档琴,天天在家弹啊弹过一年卖了,挣老钱了不过,二手的东西,不管是什么,一般都不会更贵的,比如电脑你搬回家,只用了一天就要卖的话,也只能当二手机卖,那可是要跌三分一的,手机不也一样,呵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各项指标应当是在您首次弹奏时就能给您以明显的震撼,而不是“感到也就那么回事。。。。。。”然后傻乎乎地去盼着它“开声”。。。。。。。       中国尚封闭些,这给很多不法商人提供的可乘之机,有人甚至拿国内制作的琴(比如一些国内制琴师作的高级琴)冒充进口货。。。。。。。价格可是成倍甚至十几倍地翻番。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这个帖子对所有打着开声旗号卖吉他的是一个打击,呵呵.我听说一些买了进口吉他的有开胶的,商家说是南北方气候的问题,不知道是借口还是真的是质量的原因,另外一个疑问就是明知道是气候问题,那为什么卖东西给不能适应这个吉他的买家那?希望知道的朋友帮解决一下我的疑问.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类似的多着呢。有的夸大湿度干燥度等。如琴有问题。也可以说是你保养无方照成的。一把琴不能接受正常而又普通的气侯条件。那琴也太娇气了。连家具都能放他几百年,琴就难说了。音色变差还可理解,高挡的面板莫名其妙开裂那是为何??除非抱着琴去沙漠或去南北极弹,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毕竟面板和背侧板是只有几个毫米,从结构上就决定了这种乐器的娇气,因此必要的保养是必须的,特别要注意湿度。比如在北京,秋季和入冬供暖后,湿度非常低,只有20-30%,这对琴的确非常危险的,加湿是完全必要的。但在南方和西南相对要好多了,基本可以放心使用。我曾见过一把南方琴友的音乐会琴,琴颈发生变形,影响到正常使用,这实际是制作过程或材料上的问题,但在与琴商交涉后没什么结果,琴商自然要把责任推到个人的保养上,琴主也只有哑巴吃黄连。所以大家买琴的时候别听信琴商满口保修的承诺,实际出了问题,责任肯定会被琴商推到你自己身上。我还没听说国内哪把出了问题的琴,琴商主动出来承担责任。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居然有人举例说新琴就象个新生儿,没有父母的调教就不会说话,说什么必须天天弹,按小时弹才会使吉他“会说话”。。。。。。。。。。。。。还说什么同一把琴在不同人手里用过后声音本质上会完全不同。。。。。。。。。       真是神秘化、愚人化、胡说八道。       拿诸位爱好者当  sg  耍呢??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连调弦都说需要学一辈子呢,这里补偿,那里补偿,律制,粗细,呵呵。。。。。。。。。调律师们可怎么过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就是,如果真的象某些人说的要注意在“开声”期间要演奏不同风格的乐曲,不同音区、不同力度。。。。。。。           那么所有新琴最好都送到约翰--威廉斯那里,让他老人家帮助弹上一年半载,保证每把吉他都变成“四摸满”。。。。。。。。。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贴子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开声”这种莫须有的神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广大琴友的实际经验看,开声是存在的,但绝不会是使丑小鸭变天鹅的灵丹妙药。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N年前, 我也算个音响发烧友, 在一起玩音响的朋友当中, 有一些是天天比动态范围, 比解析力, 高音怎么样, 低音怎么样, 天天就听些摔酒瓶子, 闪电打雷, 拉屎放P的效果音. 说是为了给音箱开声. 哈哈. 这帮人听了10年音响, 据他们自己说都能听出放P的味儿来, 但对音乐还是一窍不通, 但是, 这帮人当中, 也有是地地道道的音乐发烧友, 他们对硬件并没有走火入磨, 但现在的音乐鉴赏能力绝对不一般了.在有限的时间里, 不能舍本求末. 这些舍本求末走火入磨的人当中, 初级爱好者占绝大多数. 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古典吉他。你好!非常赞同你的帖子!向你致敬!我以前一直认为有“开声”之说,自从我的一位朋友自己做了一把纯手工琴后,目睹了制作全过程,并在新琴的阶段演奏过;音色相当不错!我现在完全不相信商家所谓“这把琴现在是新琴,需要一年多的开声,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鬼话!相反,我的朋友的新琴没有很多时间去演奏,但让人惊奇的是,音色的变化很快!音量也逐渐大了!音色越来越好,,,,,,,值得探讨的话题,谢谢老古典吉他!
发表于 2004-11-21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声,就是烂琴也有开声的.我是学木头的,多少知道一点纹路.听吉他也一样,一些老吉他开声了,比同一类型的吉他音的穿透力好多了.你这把老吉他开声开了很久了还说没开声.真是奇怪.找老布什讨论讨论,他的意见也许和你相同.也就是说,你找到知音了.
发表于 2004-11-21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老古典吉他  ,篇幅不小!!!先顶后看!!!!!!!!!!!!!!!!!!!!!!!!!!!!!!!!!!!!!!!!
发表于 2004-11-21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琴买回来后每天都弹,手上功夫强了,所以声音大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1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吉他岛上看到了关于“开声”的理论,令人感到可笑,荒唐的理论。那理论让人想起北京的“京片子”跟外乡人吹嘘时的丑态。。。。。。。。。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11-21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11-21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4: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开声”臆说的质疑。。。。。。听到好多人说起“开声”了,私下里颇感怀疑:
     1. 如果准确地对比同样一把吉他在新琴、一岁后、两岁后、三岁后。。。。。。前后的音色差距,这需要鉴定者有极好的音色记忆能力,就是说在一年后、两年后。。。能够把储存在自己记忆中的一年前、两年前这把琴的音色调出来对比;说实在的,偶认为在世界上具备这一功能的人是几乎没有的,不仅业余音乐爱好者中没有,就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音乐家也未必有。
      2.  一把新琴,刚开始使用时,必然对它的性能,特点不熟悉,就是说不能马上完全地控制它,自然不能把这琴的最佳音色发挥出来,而当使用一年甚至两年后,不仅熟悉和完全控制了它,而且只要坚持练习,演奏者的技术总会多少有进步,因此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吉他声音好了些。
      3.  有人说“开声”跟木材的干燥有关,其实也是没有多少道理的,一把正常使用的吉他,它的木材干湿度会随当地的气候变化随时变化,水分从木板里渗进渗出是随时发生的事情,大家可能有这种经验,就是当阴雨连绵是吉他音色会暗淡和浑厚些,而当气候干燥时音色又显得亮丽了些。。。。。。
     4.  “开声”这种说法,就是真的有也是很微不足道的,一把琴在新琴是如果音色不理想,就不要指望它会在几年后好起来了。。。。。。
     5..“开声”一说对商家显然是有利的,因此有被人为夸大的趋向。
     6..偶见过、用过的万元以上的琴并不太多,但万元左右的却不少,并未见到有那把琴音色上在逐年变好,仔细回忆起来,也实在没有变好的佐证。。。。。
     7.  音色上的变化可能会有,但并不能证明音色会越来越好,所谓“开声”之后,音色越来越差也是可能的,因为既然是变化,就不能武断地认为会越来越好。
     8.  或许会有人讲从制作上讲什么面板会越来越松弛啦,内应力会逐渐消除啦等等,但是,作为制作家,难道非得把这些问题留给不可预知的实际使用中去????为什么一开始不把它作好呢????真正的好琴其音色一开始就非常棒又是怎么回事???
     9..据偶推断,“开声”一说源于吉他商家,在我国有很多经营国外三流小作坊琴的商家,他们进口了一些并不怎么样的琴,以“世界名琴”的幌子高价出售,谋取举额利润,但当买家试琴时,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现那琴并没有给自己带来符合它的高昂价格的惊喜。。。。。。。于是“开声”臆说应运而生。。。。。。
      个人见解,欢迎讨论,指正。
发表于 2011-10-28 14: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巧了,俺也是84年开始学琴滴。90年代初放下,整整二十年再没踏入这片江湖。近几个月刚拾掇起来,到网上一看眼,真个是“桃花源中之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竟生出了这么多搞不懂的现象!楼主提到的这事也算一个吧。
发表于 2011-10-28 15: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827 于 2011-10-28 14:45 发表

  巧了,俺也是84年开始学琴滴。90年代初放下,整整二十年再没踏入这片江湖。近几个月刚拾掇起来,到网上一看眼,真个是“桃花源中之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竟生出了这么多搞不懂的现象!楼主提到的这 ...

经历咋跟我这么像呢?为弹吉他,工作都差点不要了,到现在一事无成,惭愧。
发表于 2011-10-28 15: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楼主大部分关于“开声”说法,人和琴有一个相互认识的过程,具体需要多长时间,的看个人能力。
琴的各个组成部分也会有一个磨合过程,这个过程可在换弦、打磨琴枕又或者指甲受损等等情况下会有所体会,但是,不会出现所谓“开声”以后带来翻天覆地变化之说。个人理解:你拿到琴的时候,让一个吉他高手弹给你听,你听到的声音和若干时间后听到其他吉他高手弹这把吉他的声音相差无几。
发表于 2011-10-28 15: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人很有意思,明明是自己水平提高了,却谦虚的说是琴开声了;明明是琴的制作水平导致琴变差了,却硬说是自己没保养好。
发表于 2011-10-28 16: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这玩吉他的朋友都有共同的规律?一放下就20多年!混到30-40岁了,又想起了她。
考试,升学,大学,工作,奋斗,成家,立业,终于安静一会儿了,对了!我的吉他搁在哪儿啦?一眨眼20多年就这么过来了!

就当吉他有“开声”吧!这不是对自己手里的破琴,始终还有个期待不是。。。

[ 本帖最后由 福多嗓 于 2011-10-28 16:03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8 20:3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0-28 21: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福多嗓 于 2011-10-28 16:00 发表
似乎这玩吉他的朋友都有共同的规律?一放下就20多年!混到30-40岁了,又想起了她。
考试,升学,大学,工作,奋斗,成家,立业,终于安静一会儿了,对了!我的吉他搁在哪儿啦?一眨眼20多年就这么过来了!

...


呵呵,有同感~不过似乎要好好的从头学起了
发表于 2011-10-28 22: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琴商,但是开声是的的确确存在!

还是在大学的时候,我一个室友买了一把合板琴,民谣的,声音非常烂,当然也只有300块左右,而我们整栋男生宿舍里吉他也有不少,起码6、7把,当时他买回来我们都骂他蠢,声音这么差,还花300块,而我们其他人的吉他都只有一两百,一比较,他那把琴的 声音只能用支离破碎来形容,声音也比较小,他自己也感到自卑,但是2年过去了,也是临近毕业的时候,所有的 人都惊叹他的吉他声音好,简直都不敢相信这是同一把琴,也远远超过了我的红棉,至今我也想不明白,如此差的吉他能开声成这样,而我的红棉虽然也开声了,只是一些微小的变化。
从那件事我深深的明白了开声是的的确确存在的,但是并不是像琴商吹捧的那么夸张。
不光吉他有开声,问了学器乐的专门人士,钢琴、小提琴、二胡、扬琴、古筝、甚至琵琶都有开声现象。
开声里面学问是很多的.
以前我从网上了解到,如果一把已经开声的民谣吉他换成尼龙弦,需要重新开声。为了验证此观点,我专门把我的民谣吉他换成尼龙弦,3年过去了,我的换过尼龙弦的民谣吉他声音变了很多,主要是高频方面,低频中频没有多少变化。
我对吉他有一种痴狂,当听说琴枕的材质、高度对音质影响大,我专门买了驼骨、牛骨、自己打磨,发现,还真有那么回事,琴枕高,手感会差,但声音会变亮,但是太高,声音会变木,骨质琴枕声音远远好于塑料。
开声不能神话,有些吉他会反开声,也就是声音会越弹越差,比如我有一把面单古典吉他,还是国内某名牌,我为了追求大音量,架高琴枕大力拨弦,5年过去了,声音直线下降,音量比买来时大了百分之30,但是声音的清晰度远远下降,几乎惨不忍听,最后送给我堂弟了。
跟大量弹吉他的朋友有过接触,也为一些朋友挑过吉他,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有的吉他开声明显,有的几乎没有变化,或许这真是因为弹奏者不同吧
但我更相信这是因为吉他的做工和材质决定的。
一个明显的感觉,全单的吉他开声潜力大于面单,而面单的潜力又大于合板。
合板又分为纯合板,杂合板,纯合板的开声潜力大于杂合板
比如YAMAYA,标准的高密度纯合板,其面单的声音远远超过国内某些全单,感觉用雅马哈的朋友开声非常明显,当然这个牌子假货太多。
红棉的吉他开声较明显,琴颈不变形,寿命长,红棉的面板密度比较高,但是工艺不行,高音不透。
个人经验,面板薄开声明显,面板厚开声效果差。
面板过薄也不行,甚至会反开声,那些面板凸起的吉他一般是过薄,高音弹出来比较软,这样的吉他,别指望它开声了,而且要尽量避免大力拨弦,否则面板变形会更厉害。
面板厚的吉他,中频低频比较迟钝,但是高频却有开声的潜力,但是这种潜力只是在音量、穿透力的改变,音乐性,歌唱性不会有根本变化,因为工艺、材料对音乐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把吉他长期不弹,声音会回到购买时那个状态,声音会越变越差,我有一把民谣吉他,本来开声了,但是后来又买了更好的,因为吉他比较多,多年不弹,现在又回到原始状态了。
开声对中频、高频有改善,但对低频,确实改善不大。
一把吉他如果在购买时声音太差,一般情况下,开声潜力比较小。
怎样测验吉他的开声潜力呢?
首先是看,木材的纹理是否平直,纹理越密,则密度越大,开声效果越明显,同时面板不能太厚。
另外,检查共鸣。测验第9、5品的泛音,这两品的泛音是一般吉他的软肋,如果吉他共鸣没有问题,通常这两品会弹出仅次于7、12品的泛音,3万以上的国外进口琴在第三品都会有泛音,而且很明亮。因为共鸣完全是工艺决定的,他反映一个制琴师的基本功,与材料的关系很小。
轻敲面板,如果感觉像小鼓一样,声音较大,那么这样的吉他可以考虑。
如果一把吉他刚弹时声音虽小,但是声音是“弥漫”出来,“泛音感”浓厚,那么,这把吉他开声以后潜力是巨大的。
所谓的"泛音感“,是指你弹任何一个品格,好像在弹泛音般空灵而清脆。你感觉到吉他的声音是从面板的纹理上“渗出来的”
差吉他与好吉他的最大差别在于:
差吉他在放大琴弦的音色
好吉他在放大并“修饰”琴弦的音色、
大部分的国产琴,你装爱丽丝的琴弦,你只听到琴弦在响,琴肚子没给力,你装红棉的弦,就只听到红棉的琴弦声音。而你装汉纳巴赫的琴弦,它还吞了一部分音,这样的吉他很难通过开声来改善。
总的说,声音大的吉他开声起来效果明显。
另外一个就是“鼻音感”,很多朋友弹过几年发现自己的吉他有了“鼻音”,这说明面板、侧板、底板对声音的反映由以前的“各自为政”改变为“融为一体”了,就是相互磨合,最终浑然一体,也就是"闷音"味出来的,常常弹电吉他的朋友对“闷音”很有体会,那是一种接近于音箱发出来的非常结实、浑厚,充满张力的声音。
其实认真比较各把新琴,有些吉他高音不甜,低音不潜,但整体上非常均衡。
说到均衡、它又可以分为音色的均衡与音量的均衡,我现在说的是音色,感觉国外进口琴在音色均衡上做的非常好,当然一些国内手工琴在这2方面都做的非常出色。比如3弦到4弦音色的跳跃与衔接,那是一个一直在解决的问题
一把音色均衡的吉他,最终在开声上会完善它“闷音感”,“鼻音感”,如果一把新吉他,你拿到手,你拨几个和弦,力量非常集中,感觉要把你抛起来,那样的吉他就真的值得购买。同样一把新琴,你慢拨几个和弦,感觉声音如五马分尸,每根弦在各唱各的调,虽然琴弦你已经调的非常准,但是大三和弦一扫过去,你听起来像增三和弦或者减三和弦,非常不和谐,那样的吉他最好扔到一边。
总的说,开声是纯在的,不能刻意夸大,一把千元的琴再怎么开声不会达到万元的级别。
琴能能否真正开声也是由琴的个体本性决定的、同时与演奏者肯定有关系。
最后在买吉他的时候,把'开声"丢在一边,只听初始效果就行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0-29 09: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0-29 09: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007 于 2011-10-29 09:02 发表
希望 古典吉他  从今天开始 结束暴利时代


只有大力推广古典吉他,才能结束暴力
发表于 2011-10-29 15: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2-3 1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