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3-6 22: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也觉得折腾拾音器能解决根源问题,但后来折腾完毕发现能影响的范围没有想象的大,关键问题是无法从根源解决你说的音色“趋向”的问题,音色的总体轮廓几乎可以说是由音箱决定的。
1、关于EJ两种音色的问题
EJ清澈水灵的干琴来Fender Twin+SCF;
温暖的琴桥过载来自老款Marshall开大音量以后自然的过载;
如果想在低成本的范围内近似达到EJ的“趋向”,应该去找以上两种设备的音箱模拟器,如果你已经有了音箱模拟器,又有了Fender的单线圈拾音器则要仔细调教。
2、RG350模仿Vai的问题
基本可以参考上一个问题的答案。
如果非要换拾音器的话,ToneZone、AirNorton、PAFPro这些大众情人都能做出那种腻腻的带鼻音的中频音色,但这几块的价格其实没比EVO便宜多少,就像你说的,国内DiMarzio就是这个价……
3、关于DiMarizo的问题
大部分DiMarzio的大众型号(TZ、AN、PP、EVO之类)放到椴木上都比较对路,DiMarzio细腻的中频正好可以中和椴木略显干涩的味道;SeymourDuncan的大众型号(59、JB之类)用在椴木上声音会比较干,这也许是有些人说“浪费”的原因?但至于说“SD比DMZ好”,逻辑上推导不出来……
价格方面我觉得有渠道的原因;
![](static/image/smiley/gc/em07.gif)
[ 本帖最后由 tensu917 于 2012-3-6 22: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