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25|回复: 35

[古典吉他视听] 开心考试题,欢迎大家参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31 11: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大家开心一下,这三首曲子是谁弹的?骨灰级别的琴友应该能听出来。回答正确的加10分(或者斑竹给点奖励?嘿嘿)。一周后公布答案。

第一首沉稳、信步甚至有一丝幽默,清晰的、充满节奏的自主变化,感觉是一种“另类”的传奇。每次一听,就让我发现技巧不是第一,速度也不是第一,而是综合的表现力才是第一。
第二首气势恢弘,颗粒饱满,速度与力度和技巧完美的结合。叹为听止。每次一听,就让我不想弹吉他了。
第三首独特的扫弦、娴熟的特殊技巧和夸张的节奏表现,实在让人仰慕。每次一听,就让我神魂颠倒,恍惚不知该怎么弹吉他了。


第一首:
[wma]http://ly.jgjl.cn/jita/Asturias-1.mp3[/wma]

第二首:

[wma]http://ly.jgjl.cn/jita/Asturias-2.wma[/wma]
第三首:

[wma]http://ly.jgjl.cn/jita/Asturias-3.wma[/wma]

[ 本帖最后由 孤独伤心的狼 于 2012-3-31 11:27 编辑 ]
发表于 2012-3-31 13: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我觉得塞戈维亚弹得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盘,要人命啊!
发表于 2012-3-31 14: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塞戈维亚,杨雪霏,威廉姆斯?
发表于 2012-3-31 15: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播放器上可以看到演奏者的名字

在注意到这点之前,最喜欢第一个。总觉得第二个有用力过猛的感觉,也许是楼主说的气势恢宏,个人口味是不太喜欢。

[ 本帖最后由 pajaro 于 2012-3-31 15:19 编辑 ]
发表于 2012-3-31 15: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我的口味杨雪霏比其他两个弹的强多了...
发表于 2012-3-31 15: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jaro 于 2012-3-31 15:09 发表
播放器上可以看到演奏者的名字

在注意到这点之前,最喜欢第一个。总觉得第二个有用力过猛的感觉,也许是楼主说的气势恢宏,个人口味是不太喜欢。

有名字吗?我怎么找不到?不过三种风格我都喜欢
发表于 2012-3-31 19: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31 1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3-31 19: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jaro 于 2012-3-31 15:09 发表
播放器上可以看到演奏者的名字

在注意到这点之前,最喜欢第一个。总觉得第二个有用力过猛的感觉,也许是楼主说的气势恢宏,个人口味是不太喜欢。

我不懂英文啊,惭愧!
希望除楼主外有朋友能够猜出答案;楼主说了有奖哦,呵呵
发表于 2012-3-31 22: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待专家
发表于 2012-3-31 2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回来一上坛,就见楼主“找回”自己的“吉他之魂”大举重返论坛,作为观者,心中感概无比:是人,都无法忍受没有灵魂的生活……在下所有的迟到喝彩,在此一并献给楼主了

回头再说楼主奉献的《传说》三个版本,也有些“闲话”,与楼主及各位琴友交流:

1,的确,音频都有演奏者名字了,好像就不用猜了啊,哈哈……

2,从技巧上讲,没人可以从这三个版本找到什么可称为“毛病”东西;

3,从音乐诠释上讲,应该说各有特点,虽是同一首曲子,但可以从中听到三种不尽相同的东西,视听者自己的口味,亦会各有所好,或者随着自己的心情,一时好此,另一时好彼……可以争取到更多喜好者,或者更多时候能够令人喜欢的,也许可因此视为音乐上更“高”一些?或者,坚持个性,就认定一种是“好的”?……各人都会随自己的阅历性格等作出不同的选择……

4,所以,在下根据自己的喜好以为:第一版的表现方式和风格本更具风情,更强调乐断之间的对比呼吸,意图突出其中的戏剧性效果打动听者;第二版本,完全没有毛病,所以也缺少些自己的性格;第三版本表现手法稳重深厚,不显山露水,深意在音乐之后。

要鸡蛋里挑骨头,从负面的角度去找缺陷的话:

第一种似有失稳重,打动听者的手法有点那种卖艺人的“讨好”的味道,乐段之间的呼吸和“顿”夸张了一点,那种乐曲的紧张感是在“面上”的,也就是说,以个人的口味去看,手法嫌“俗”了那么点。也许,演奏者是根据听众的构成以及自己某一时候特定的理解判断,特别做出如此处理,是音乐表现手法某一次两次选择上的事情。要在那么多次的表演和录音中做这种选择,而且众口难调,当然总难免有得有失,所以即使有“不足”,自然就不是音乐理解把握上的问题了,与“功力”无关。

第二种版本,还是那句话,因为完全没“毛病”,所以因此也很难听出自己的性格。听者有种被完美技巧“轰炸”和“征服”的“赞叹不已”,但心灵就还没有被震撼。换句话说,“抽疼”了我的皮,但未至“伤”了我的“心”。说得更严重点,夸张点去“挑”,就是略失于“花哨肤浅”,除了乐谱上的东西外,很难听得出演奏者自己到底在哪个地方被这首曲子感动了:只能完美演练眼花缭乱的套路,就还不能算江湖上真刀真枪的“高手”;还醉心于,或者只敢于去准确翻译乐谱,就离“大师”还有那么点距离。

第三种版本,以个人喜好,倒是最喜欢的一个,乐曲的紧张感不在表面上的某几个冲击力极强的小节和处理上,而是浸在整个音乐里的……有深度。

再打个比方:如果听现场音乐会,我会选第一个人,因为觉得个性上讲,更有感染力和魅力,更容易令人在音乐会那个特定的一小段时间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愉悦,可惜生不逢时,没那机会了……如果在家慢慢欣赏CD,我会选第三个人,那种深度,只有独自慢慢体会,才最淋漓尽致,不过要是现场演奏会,我会担心那么多有深度的东西,在那段时间和环境里,会不会全部都出得来……如果要学习这首曲子,我会找第二个人的演奏做参照,因为乐谱上是怎样的,你听到的可能就会是怎样的,完全不会出现“惊喜”或者“迷惑”,很利于学习。

作为生存法则,那说法很厉害: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作为爱好者和音乐面前的一个人,技巧上会赞叹甚至膜拜,但音乐上就会自主自在,我就是我!

音乐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丰富多彩的,要不,世界上就只要一个演奏家和一个听者好了……
发表于 2012-4-1 09: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我的口味杨雪霏比其他两个弹的强多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0: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细心的朋友很容易发现演奏者的名字,目的就是大家开心的欣赏一下大师们的作品。
对于这三位大师,我只有敬佩,尽管也有自己的一点看法:
塞老成名早,名气大,水平自然不用说,不过未必演奏的所有曲目都完美。所以我个人并不喜欢他的传奇,但是又经常听,是因为想欣赏他的其它东西。
威老是我最崇拜的男性演奏家,对他来说,对于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任何评价几乎都是多余的。
杨妹妹的演奏水平,在我心目中几乎是唯一的,个人认为她的传奇,是我听过的所有版本中我最喜欢的,喜欢得发疯!她本人就是一个传奇。传奇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没有气势恢弘的演绎没有果断纯正、震撼而又清晰扫弦,就不叫传奇了。至少你随便找10位大师的传奇来听,至少多数都不会没有气势没有速度没有、、、。

还是那句话,萝卜白菜,各喜各爱。大家欣赏了,就够了。

[ 本帖最后由 孤独伤心的狼 于 2012-4-1 10:25 编辑 ]
发表于 2012-4-1 10: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谢信鸿 的帖子

分析得太好了!
发表于 2012-4-1 11: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谢信鸿 的帖子

评点的多好,不过正是因为个性差异才能产生出同曲不同味来,所以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
可能是我的浏览器用的不同,所以没注意,今天一看,果真不用楼主揭穿谜底了,谢谢楼主提供了欣赏的机会
发表于 2012-4-1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谢信鸿 的帖子

比喻深入浅出、词语运用得体,中心思想鲜明 ,古典版拟授予谢南海童子“戈培尔”荣誉勋章一枚……
发表于 2012-4-1 11: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谢信鸿 于 2012-3-31 22:28 发表
刚回来一上坛,就见楼主“找回”自己的“吉他之魂”大举重返论坛,作为观者,心中感概无比:是人,都无法忍受没有灵魂的生活……在下所有的迟到喝彩,在此一并献给楼主了

回头再说楼主奉献的 ...

谢兄的诠释,见解独到,妙
发表于 2012-4-1 11: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杨mm!
发表于 2012-4-1 19: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一个演奏好比演戏,演什么像什么才是好演员,演什么都像自己是风格未免太单一。
有自己的风格是也要和作品的主题搭边,比如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写的是战争,有对战争的描写,有对战后的描写。愿意体现出战争的恢弘还是惨烈或是战后的宁静或是凄凉可以看演奏者的理解,但演奏得欢快甚至幽默就太“混搭”了。

老塞的技术本身就有问题,第17小节开始用小指按一弦,第25小节开始扫弦的时候会出现那么长的停顿除了手慢不知道还有什么理由解释。而且弹的也慢吞吞的,完全听不出战争的感觉

威廉姆斯演奏的最照本宣科,听他弹琴的感觉是二分音符就是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就是四分音符,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强弱和音色的处理也不太多。这样会显得很稳重,但是不生动。这里附带一个gtp导出的传奇,大家可以听听和威廉姆斯弹的是不是挺像的。

杨雪霏其实是不太按照原谱演奏的,细心一点可以发现整个曲子的第一个音就被延长了,估计是一个类似弱起的处理为了让开头不太突兀。明显的还有第44节和第45小节的衔接,54和56小节第一个音的消音和63小节开始的大段琶音。其他微小的变化和音色强弱的处理就更多了。
当然不是说处理的越多越好,如果不喜欢她眼花缭乱的处理方式当然没有话说,这是主观的东西。但说杨雪霏只敢或者只会照谱子演奏就可能是没有仔细分析过了,的确她的演奏给人一种“这曲子原本是这样”的感觉,但实际上是这经过了相当多的处理才达到的效果。

austurias.mid

22.18 KB, 下载次数: 11, 下载积分: 金钱 5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4-1 19: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2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clausula 的帖子

十分赞成,顶!
发表于 2012-4-3 09: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纯属个人看法(是偏见也不一定啊……),仍十分谢谢14-17楼各位…… 就是那啥,渔夫兄,不解弟何故被授予那人命名的“奖”啊……

姜版爱杨MM,当然知道啦,哈哈哈……我也“暗恋”的,家里有CD,时不时都会听听,膜拜一番……前几年还有幸在这里听过杨MM的现场演奏,散场后见到,立即大呼其名,看上去杨MM还以为我是某个一时记不起来的“熟人”,于是得握了下“玉手”,备感荣幸,哈哈……

19楼Clausula的评论看了,受教啦…… 已放在心中,高兴自己脑子里又多了一点东西……觉得这样交流很有意义啊…… [em07]

多谢楼主出“考题”! 很有意思啊……如果下次见不到演奏者的名字和任何线索,就更有意思啦……[em07] [em07]
发表于 2012-4-3 22: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谢信鸿 于 2012-4-2 20:43 发表
...

姜版爱杨MM,当然知道啦,哈哈哈……我也“暗恋”的,家里有 ...


我明明说的是“顶杨MM”,怎么到了水塘那边就被您改了个字儿呢?
发表于 2012-4-5 09: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4-3 22:30 发表


我明明说的是“顶杨MM”,怎么到了水塘那边就被您改了个字儿呢?


不“爱”怎能“顶”……在下就是把话给说的/稍微地/清晰了一点点/而已……哈哈 好玩就好
发表于 2012-5-9 17:2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发表于 2012-5-9 18: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狼兄我已经很多年没听这曲子了,甚至于很多曲子名字都忘了,吉他扔了吉他曲也不听了,好像从来没弹过吉他一样丢的干干净净,我听不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0: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eng60 于 2012-5-9 18:21 发表
狼兄我已经很多年没听这曲子了,甚至于很多曲子名字都忘了,吉他扔了吉他曲也不听了,好像从来没弹过吉他一样丢的干干净净,我听不出来。



纯粹一个搞笑的水帖,请看下发表的时间,当时刚回这里,仅仅是热闹热闹。而且音频就显示得有演奏者,热闹而已。何必这样讽刺啊?Z兄,呵呵
发表于 2012-5-9 22: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楼 孤独伤心的狼 的帖子

狼兄见笑了我说的都是真的,我不懂英文,没看日期也注意看播放器上的小字。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2: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楼 zheng60 的帖子

Z兄,你可真坏哈,我可真服你了,还继续骗我,不可能连传奇也忘记吧?
发表于 2012-5-9 23: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楼 谢信鸿 的帖子

高见,惜
发表于 2012-5-9 23: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楼 孤独伤心的狼 的帖子

前些天我看到《传奇》这曲目我想我怎没听过那?听了才知道是被简称了。

[ 本帖最后由 zheng60 于 2012-5-10 00: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08: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楼 zheng60 的帖子

呵呵,是这曲子名字太长,打字累。
发表于 2012-5-10 13: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楼 谢信鸿 的帖子

个人认为老谢分析的太好了,说白了第一首临场感好,第二首教学范本,第三首值得品味.老塞的就象讲故事一下子让所有的人都明白了,杨MM象朗读,老威象说书的.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偏好也不一样.当技术不成为问题时, 表演者,表演家,表演大师的区别只在音乐的表现力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5: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都市蜉蝣 于 2012-5-10 13:39 发表
个人认为老谢分析的太好了,说白了第一首临场感好,第二首教学范本,第三首值得品味.老塞的就象讲故事一下子让所有的人都明白了,杨MM象朗读,老威象说书的.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偏好也不一样.当技术不成为问题时, 表演者 ...



其实大师之间的区别,在于去欣赏他们的广大乐迷。
发表于 2012-5-10 15: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独伤心的狼 于 2012-5-10 15:08 发表



其实大师之间的区别,在于去欣赏他们的广大乐迷。

凝练、深远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5: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渔兄,看来就你我二人的琴该换了,要不明年什么时候一起团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5 12:4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