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摇滚为什么不行啊?”——由梦剧院罢演引发的一些思考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657386/note/212128527/
本文的写作初衷是源于梦剧院罢演事件,当时我在吉他中国论坛,建议他们今后还是多花些精力推广下本国的摇滚:这些发达国家摇滚大佬太难伺候,何必老干那热脸贴冷屁股的事,而且客观说人家也根本不缺中国这点市场。结果很多人留言,对中国摇滚表示彻底的鄙视和否定,其实这样的腔调我之前也见过不少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中国摇滚的乐迷(同时也是乐手),我想乘此机会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此文主要是针对两种人,一种人现在很常见:崇洋媚外、彻底否定中国摇滚。另一种人虽然支持中国摇滚,但是他们也困惑,不知道中国摇滚为什么和发达国家差距那么大,尤其是在他们看来,中国摇滚也有过一阵子盛世,可现在为何沦落到这样?这部分我后面会提到。
先说说主观方面吧,虽然这不是本文的重点。我找人组队八年了,见过、试过、换过无数乐手,对于很多“从业人员”的不认真、不努力、不负责、不钻研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但是仅仅谴责这一点,也不够全面。人是环境的产物,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必须把客观因素也考虑进去。
既然你要拿中国摇滚和发达国家比,那就必须看到历史背景,否则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因为远远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现在几乎所有的音乐理论和音乐规则,全是西方近现代的产物。从17世纪开始,西方的音乐理论就逐渐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西方的音乐文化开始有了大幅度的进步。摇滚乐,是西方工业文明和现代文化发展到相当高度之后的产物,二战之后才出现。而中国,连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革命和思想启蒙都没有完成。
发达国家的音乐产业、音乐教育水平和人民的音乐素养,比中国领先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我们比较熟悉的发达国家80年代出来的摇滚人,是听着他们60、70年代的摇滚乐长大的。而中国呢,就在不远的30年前,全国人还只能允许听到八部革命样板戏。人家从小听着摇滚唱片,看着摇滚演出长大,生活在那样一个氛围里。现在活跃的发国摇滚明星,父亲那辈的就已经玩职业乐队,出过专辑,都已经是“摇二代”、“摇三代”了。而我们小时候只有民歌、红歌,整个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非常贫瘠和匮乏。国外那些牛逼的吉他手,几乎都是出身音乐家庭,至少父母哥姐会乐器,7、8岁就开始弹吉他的也不少见,如果他们想要好好学音乐的话,很容易找到好的教学资料,好的老师,好的学校。而我们很多人接触摇滚,接触吉他已经很晚,相关资源又十分匮乏,得不到系统、正规的训练,走了太多的弯路。同样的实际情况,可以推及到创作、设备使用、录音、混音等所有方面。举个设备方面的例子吧,2000年左右的时候,一个505二代还要卖到六七百,国外品牌琴的最低端型号也要卖到两三千,大部分爱好者用不到好的设备,而且连对设备的正确认识和使用的知识的了解渠道都没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发达国家有相对最完善的音乐市场、音乐产业,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最成熟的音乐制作工艺,最丰厚的利润回报体系。他们如果有人显示出有职业发展的潜力和商业价值,很容易被纳入音乐产业的制作链条,会有一系列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员提供从设备、到制作、到包装、营销、推广、运作的一条龙专业服务。成熟的市场,和乐迷的消费能力,会让有才华的音乐人得到丰厚的回报,然后再投入到音乐制作中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我们所接触到的商业音乐,都要由这一系列的链条作为基础,没有这样的土壤,怎么结出果实?就算偶尔会出现极个别出众的、超越环境和条件限制的天才,也难以持久,中国摇滚这样的例子还少吗?或者说,曾经的“中国摇滚盛世”,也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有才华的个人能力合并后的灵光一现,并不是在一个非常坚实、深厚基础之上所自然产生的常态。
而今天的中国原创音乐,正处在一个绝对的恶性循环中。首先,基本没有版权保护可言,唱片产业已经覆灭。音乐人的应有利益得不到保障,好的人才也很难得到发掘和资助,人才大量流失。其次,ZF的**和限制,这个不需要我再多说了吧。再次,就是听众的接受程度、消费能力以及消费观念。可以说,中国摇滚乐已经到自生自灭、自娱自乐的境地了。现在比较活跃的“地下大牌”们,你去看,基本都是出道十年以上,都是在中国还有唱片业的时候出道的。自2007之后新组的乐队,能有持续性发展、被大家熟知的,有几个?新乐队是越来越多了,但是都是昙花一现,组建的多也解散的多。可以说,近几年中国新加入的做摇滚乐的人,完全都是在凭着爱好在做,一切环节都得靠自己,没有多少获得收入和回报的希望,纯粹是往里砸钱。
歌迷群体里则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免费下载了一堆发达国家的音乐之后,就觉得自己欣赏品味高的不行了,可以更有资本蔑视本国的音乐了。我们说消费者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一点没错,可是中国的很多歌迷,真的都算不上是消费者,他们自称喜欢音乐,但真正消费了多少?更别说,他们消费的那一点点,有多少回到了创作者的手里,能够鼓励乐队继续创作。中国从没有正式引进过梦剧院的专辑,我们都是通过D版或者免费下载欣赏他们的音乐,他们不能在这个市场通过音乐版权取得收入,仅仅是几年一次的演出,还不如人家在发达市场里赚的零头,所以他们根本就不重视中国市场。这次梦剧院罢演事件,其实应该能让某些自以为品位非常“发达国家”的歌迷意识到,你们在发达国家摇滚大佬的心目中地位如何。对比一下,日本的音乐市场的消费能力,是众所周知的,假设是日本的主办方晚交了一天签证,梦剧院会这样“迫不及待地”、决然取消演出么?
中国摇滚自身确实有很多问题,这大家都知道,包括一开始我提到的很多乐手主观上的不求上进。但尽管大环境如此之恶劣,还是有一些人在努力,只是也许你没有去关注,没有看到而已。他们必须要付出比发达国家同行多得多的努力,才能达到比较接近的技术和水平。而且他们中的很多都得不到发掘和支持,最后淹没在人海中。作为一个长期以来的中国摇滚的聆听者,我必须说中国摇滚出过一些相当优秀的作品,虽然从技术角度而言没有发达国家摇滚大腕那么成熟,但是它们毕竟表达了在这片土地上,在这个环境下成长的一些人的特别经历,这些东西是你在发国摇滚里找不到的,因为他们的生活确实和我们不一样。其实我们对发国摇滚的很多理解,也是一厢情愿的误读和意淫,除非你从小生活在他们的环境里。可悲的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成了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彻底否定中国的一切,总是带着深深的成见来看待问题。当听到希望他们多关注和支持一下中国摇滚时,他们说了:就你们中国摇滚做的这种作品还好意思让我们掏钱?但是我说:不好意思,如果再这样下去,连“这种作品”也会没有了。
在我们由于历史背景和其他原因,和无法和他人抗衡之前,确实需要自己人的扶持和保护,否则各国还要关税做什么?这对所有行业而言都是一样。日本、韩国的某些产业在具备和西方国家一较高下的实力之前,都有长期的本国政府的政策保护和本国人民的支持。中国现在最大问题,或者说近几十年来统治者所造成的最大伤害是,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逐渐丧失,对一个民族来说,这是最要命的东西。自轻自贱、自暴自弃,当然最终也被外人所瞧不起。不过对于那些已然没有民族身份认同感的人来说,我说的这一切都不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