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扩声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把舞台上的音乐信息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层次分明,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要达到其实很困难。
国内的摇滚现场音响效果比较差,先不谈技术上的原因,调音师的观念可能就有问题,一味追求高声压级,有时甚至达到了人耳的痛阈,听现场不是一种享受而成了一种折磨,出场之后会长时间的耳鸣。一味追求重低音,低频太多、很浑浊,根音走向听不清楚,而且把很多其他声部的细节都掩盖掉了。感觉就是图了一个“躁”。现场变成了“看”的而不是“听”的:看看乐手的形象、舞台动作、灯光之类就完了。
中国摇滚的受众扩展不出去,和这个也有关系。对于那些听过很多摇滚唱片,对摇滚乐编配很了解的人来说,在现场都很难分辨出音乐的内容和细节,而对那些接触摇滚不多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团巨大的、浑浊的、刺耳的噪音,你怎么让他们下次还愿意掏钱来?
当然,扩声不仅仅是调音师个人的问题,它是所有环节的综合。首先乐手本身的技术、设备、经验决定了声音的源头。设备太次、或者不会使用、或者使用有误,出不来好的音色,音源本身不好,后期再做也无济于事。其次,扩声系统的质量和搭配是否合理。再次,演出场地的声学条件如何。室外基本没有反射的影响,但是就怕大风天气,这种情况下离舞台远一点的地方声音就是一团糟。室内来说,声学设计,声音反射、扩散、吸收的情况如何,这些都对声音有很大影响,而且基本上不是调音师所能改变的。如果场地内声压分配不均,想要后排的人也能听见,功率就要推很大。而且一般调音师都在场子最后面,他只管自己那里听着爽就行,前几排的人可受不了了。
扩声如果只就调音这个环节而言,其实和混音本质一样。只不过在现场没有条件做那么细致的调整。调音师如果解决了设备操作上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音响观念如何,哪种风格应该出什么样的声音,要细致的话,哪首歌的哪个部分、各乐器声部间的关系应该是如何。国外大牌乐队为什么要自己专门的扩声团队,甚至要求自带所有音响设备,因为这一套东西是他们经过多次演练的,很熟悉,调音师熟悉他们专辑的混音,知道他们的声音应该是什么样。调音师不可能在很短的试音时间内,就把一个自己没听过的乐队调好,更别提那些拼盘party了,一晚上七个不知名的小乐队,一下午的走台时间,怎么可能弄好。
在演出之后,很少看到有人评论音响效果。如果听众自己的都不在乎,主办方当然懒得在这方面投入更多。如果听众的素质逐渐提高,对音响效果有更高的要求,也许能促使主办方和相关人员更重视扩声,大家才能得到更好的享受。毕竟这是音乐演出,音乐才是最根本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