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ysc666

[原创文章] 北京片区的琴友们!都没事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3 20: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都是胡闹和瘟神 搞的鬼
发表于 2012-7-23 20: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7-23 12:37 发表

呵呵,上天有眼,南水北调啊



咋没调到你家去,还上天有眼,做为一个版主怎么能这么说话呢,找喷啊 ,鉴定完毕
发表于 2012-7-23 20: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7-23 12:37 发表

呵呵,上天有眼,南水北调啊


真棒 作为一个斑竹公然这么说话
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还特么感觉很娱乐是吧
37双眼睛在后边看你呢你信么
牛逼你来封我
发表于 2012-7-23 20: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QQ截图20120723205140.png 人家楼主一个温情的帖子,让你们给折腾变了味儿,居然还是个版主,我不知道说你啥了……

[ 本帖最后由 BD0FD 于 2012-7-23 20:42 编辑 ]
发表于 2012-7-23 20: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楼 只信上帝 的帖子

南水北调  版主的文化层次就是不一样
发表于 2012-7-23 20: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Diy区的怎么也往这调了?

看了下回骂也没几个是北京的,就都消停消停别来事了,我们北京本地的都还没说什么,谢各地朋友关心了~
发表于 2012-7-23 21: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了三十多人了,
市政建设太到位了,
好多地方下点小雨就发河,
发表于 2012-7-23 21: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没什么不可能.....

十年,没什么不可能.jpg
发表于 2012-7-23 21: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调侃的是一些机构和官员意不在百姓。
发表于 2012-7-23 2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楼 zheng60 的帖子

百姓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真正的北京人不是在周口店么,现代的北京人只有驻在海里的才是嘛。
发表于 2012-7-23 21: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7-23 22: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小海子都是人造的。
发表于 2012-7-23 22: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朋友有点误解版主。 大家不妨看看版主29楼说的话!那是发自内心的!

我深深理解版主为什么说话带情绪......从08年起,炎黄子孙经历一次又一次磨难,我们的同胞大难走、小难走、下场雨居然也走......有的还是几岁的孩子......
发表于 2012-7-23 22: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人还在!
发表于 2012-7-23 22: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
发表于 2012-7-23 22: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不版聊也不成!看见帝都朋友都齐了才能罢休。
记得感动,动动下水道吧。.jpg
发表于 2012-7-23 22: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0721_170052.jpg L1070509.jpg
发表于 2012-7-23 22: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于也受惊了,也在有惊无险。

[ 本帖最后由 k827 于 2012-7-23 22:39 编辑 ]
37人的禁忌.jpg
发表于 2012-7-23 22: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827 于 2012-7-23 22:34 发表
老于也受惊了,也在有惊无险。


真是惊着了,去抗洪抢险了。。。。还好,没什么事。
发表于 2012-7-23 22: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京老于 于 2012-7-23 22:43 发表


真是惊着了,去抗洪抢险了。。。。还好,没什么事。



朋友们的帖子周末都没怎么回复,待我压压惊先,逐一回复。
发表于 2012-7-23 22: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楼 k827 的帖子

这些资料是真的吗?也太愚蠢了吧!调侃。

[ 本帖最后由 zheng60 于 2012-7-23 23:15 编辑 ]
发表于 2012-7-23 23: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灾难说明了什么?浮燥,面子工程等,表面上看是发展了,城市也扩大了,可经不住龙王爷一个喷涕。这还只是一个局部灾难,想想其它的面子工程特别是所谓的什么城市化,在还没有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实施恐怕更大的灾难还不只是水灾火灾,一系列的社会性灾难更可怕。
我想帮主的话是以另一种方式批评当今的一些现象。(个人所见)
发表于 2012-7-23 23:5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1961 于 2012-7-23 23:35 发表
这场灾难说明了什么?浮燥,面子工程等,表面上看是发展了,城市也扩大了,可经不住龙王爷一个喷涕。这还只是一个局部灾难,想想其它的面子工程特别是所谓的什么城市化,在还没有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实施恐怕更大的灾难 ...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3: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还好!都齐全了!
于老发的那几张图的景象壮观啊!那种路上还敢行车?
云南的驾驶员怕都不敢开啊!
就好比你们的驾驶员来到云南不敢开一样!
10年前,俺这里没高速路,全是曲曲山路,本地县医院购置一台大型医疗设备!北京的技术人员来安装,派上一张救护车到昆明机场接人,回来的路上,技术员开始坐在副驾位置,大约行车30多里,打死不敢再坐副驾,跑最后面坐克!
俺这里有一山,日:马头山,山路全长12公里,曲折如麻蛇盘山,上山一般要30分钟始到山顶!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3: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K这个硬是没整明白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12-7-24 00: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sc666 于 2012-7-23 23:54 发表

还好!还好!都齐全了!
于老发的那几张图的景象壮观啊!那种路上还敢行车?
云南的驾驶员怕都不敢开啊!
就好比你们的驾驶员来到云南不敢开一样!
10年前,俺这里没高速路,全是 ...


应该是小意思了。。。

593e4f9djw1dt7nfnhy9ej.jpg

593e4f9djw1dt2yhuasqjj.jpg

[ 本帖最后由 北京老于 于 2012-7-24 00:1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0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楼 北京老于 的帖子

原来是从世界屋脊上回来滴!
发表于 2012-7-24 08: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鞭击金属头 于 2012-7-23 20:40 发表


真棒 作为一个斑竹公然这么说话
一点同情心都没有还特么感觉很娱乐是吧
37双眼睛在后边看你呢你信么
牛逼你来封我

是啊,版主也是人,也会说错话,也是可以犯错误的;但就是不可以滥用职权!

我15楼的发言表面上看是幸灾乐祸但实质是对现如今官员不作为和掩盖真相的一种讽刺。如果您对我15楼的发言是持前一种理解方式,那您骂我就骂对了。而这样的骂声您认为能封聊吗?能堵住吗??如果这也封、这也堵只会遭来更多善良人们更大的围攻与谩骂,这样的后果与北京、天津和什邡现如今所出现的天灾人祸又有何区别呢???

所以今天您(包括还有几位网友)对我的谩骂与质疑我不但不能封、不能堵,而且应该得到表扬!是非黑白自在人心,白的不用描,黑的不能描!!因为黑的只能越描越黑!!!
发表于 2012-7-24 08: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楼 北京老于 的帖子

我说呢,老于的琴声有种意境和思想,原来确实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
发表于 2012-7-24 08: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4楼 鲁西亚 的帖子

同意,鲁评委正解
发表于 2012-7-24 09: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最不惧暴雨的城市,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而是青岛。
早在100多年前,德国人就为这个沿海小渔村,设计了足够使用百年的现代排水系统,其中雨污分流模式,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中国城市未能做到。

  南都周刊主笔_杨猛 青岛报道

  曾有人问:“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如何分辨它是否发达?”

  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如果用龙应台的标准衡量,那么青岛在100年前就进入先进行列。

  1898年德国殖民军登陆青岛,立志要把这个只有2万人口的渔村,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当他们调集了当时德国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和建筑设计师来到青岛,按照19世纪末欧洲最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实地勘察设计,形成了青岛的城建规划。17年后,战败的德国人给日本人,留下了一座号称“东方瑞士”的现代化城市。其中,极具现代意识的城市下水管网,让100年后的青岛人依旧受益。

  在青岛的老城区,光滑的马牙石铺成的道路旁,被踩得斑驳的“古力盖”,乌黑发亮。我们仍然能看到德国人留下的“古力”。古力是德语“Gully”的音译,意思是指带有可供人出入井盖儿的地下雨污水坑道。这些古力盖中心,大都有一个“K”,“K”代表“KIAUTSCHOU”,意指胶澳。

  对于在暴雨前接连失守的都市,青岛德式排水,对今天有哪些经验可资借鉴?一批近年来整理的德占领时期档案,揭示了其中的奥秘。

  德国人考虑到百年之后

  夏季暴雨,对地处季风区的中国城市是家常便饭。

  5月17日,一场从前一天就开始下的大雨,在缓解青岛旱情的同时,也考验着市区的排水能力。当天,青岛市排水管理处,启动了防汛抢险二级预案。此前,青岛市政部门已经进行了77处积水点改造。

  幸好天公作美,雨水持续了一天就停了,并没有给这个城市带来多大的麻烦,改造似乎起到了效果。望着减退的雨水,一位在老城区大港二路附近执勤的警官说:2007年下暴雨的时候,这里的积水都能淹到腰部,“都可以游泳了,现在经过改造,情况好些了。”

  在地势低洼的青岛老城区,这样的积水路段每年都会出现。原青岛图书馆馆长鲁海埋怨说,积水是青岛河被填造成的。“老城区原本有条青岛河,天然起到泄雨水的作用,德国人就没在附近修暗渠。到了上世纪80年代,青岛河被填,上面盖起了高楼。雨水只能顺着地势,汇流到青海路等低洼地带,将近1公里的路段于是经常积水、被淹。”

  “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宽阔到可以跑解放牌汽车。过去老城区下完雨,地面就干干净净的。反倒是新修的新城里的小区和街道,常听说‘古力盖冒溢’的新闻。”像鲁海这样的“老青岛”,总习惯拿现在的城市规划,和德国人占领时期的作个比较。从1898年占领青岛开始,到1914年被日本人赶走,德国人实际统治青岛17年,但德国人留下一座运转自如的城市同时,也让青岛人对城市建设有了挑剔苛刻的眼光。

  《青岛晚报》编辑王占筠,从小就住在老城区鲁迅公园对面。“我的同学曾经下到德国人修建的地下暗渠,里面很宽敞,大人能都站立,就像一个庞大的迷宫,跟电影《巴黎圣母院》的下水道那样大。”

  鲁海和王占筠都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在他们的生活印记中,对“德国制造”很早就耳熟能详。青岛被公认是中国最干净的城市之一,很多青岛人认为,这是德国人便捷的排水系统遗留的财富。除了海洋气候,青岛石头路上基本没有裸露的尘土,完善的污水和雨水管道设施,对市容市貌的改善功不可没。

  2004年10月,青岛档案馆人员在德国发现了一批记录青岛城市建设的原始档案,其中一部名为《胶澳发展备忘录》,系当年胶澳总督府组织编写。自1898年10月起,每年一记,直到1914年,不间断记录了17年,完整记下了当时德国殖民者建设地下管网的意图、理念及施工进度。

  按照和清政府的租借条约,德占青岛99年。所以,德国殖民者登陆之初,它的城市规划建设几乎按照100年的高标准设计、施工。1914年德国人败走青岛,带走了全部青岛城建档案,其中包括所有的上下水管网分布图纸。生活用水在战事中遭到破坏,日本人自己修不了,只得专门招募德国技工修复上下水管网。在青岛主权被中国收回之后,德国政府才把这些档案图纸交还中国。

  青岛历史学会副会长于佐臣说:“我第一次感觉到德国人对青岛地下水网的重视,就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在德国人看来,这不单是市政建设,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关系的层面。”

  德国人之所以在青岛煞费苦心是有原因的。于佐臣说,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德国力图把青岛建成一个样板殖民城市,显示自己的强大,以此与英法竞争。因此不惜代价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国家干预及军队管理,在市政规划、行政管理、路网建设、卫生保健等方面,都采取了若干新政策。“这对青岛形成现代化城市起到了重大影响。”

  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看待的下水道

  按照《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最初德国人在青岛铺设地下水网,是作为公共卫生问题考量。

  在德占青岛之前,青岛只是一个只有2万人的自然渔村,没有地上水管,更没有下水道。为改善糟糕的卫生环境,登陆之初的德国人,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城市改良计划,他们要把青岛建设成为“接待南部欧洲病人的疗养地”。

  初来乍到,殖民军水土不服。1898年10月,进入雨季后,德人中间经常发生肠炎,此病在欧人区和驻军中多有发生。备忘录显示,德国人认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流行,可能是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土壤和饮用水污染、居住环境的拥挤。“由于土壤污染,伤寒病菌得以通过低洼处和颗粒空隙涂层,侵入地下水和水井中,而这些水井又是青岛唯一的水源。特别是倾盆大雨时,污水流入水井中,被污染的水是造成大肠杆菌的主要原因。”

  或许从这一年开始,德国人意识到了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因此《胶澳发展备忘录》明确提出,“通过中央输水管道提供保证安全的优质饮水,扩建下水道网,以及清运中国人的垃圾等,都是面临的紧迫任务。”

  这是《胶澳发展备忘录》第一次提到筹划中的青岛下水道建设,并且在今后每年度的报告中都作为重点项目陈述总结。此后10几年间,关于饮用水和地下管网的建设,一直未有中断。

  鲁海说,德国人采取的措施是带有歧视性的:禁止中国人在欧人区落户。青岛被划分欧人区,鲍岛则划为华人区。而地下管网的铺设工程,首先在欧人区开始。

  这是青岛第一次大规模铺设下水管道的开端。青岛地势南低北高,丘陵地貌,这条线顺山势集中在南部老城区沿海一线。主要是在地下埋设暗渠。从1899年开始铺设,一次就铺了3500米。

  鲁海记忆最深的是,在沿海栈桥两侧挖了雨水排泄口,直径2米,大人都能钻进去。为了防止海水涨潮倒灌,利用了地势坡差,出口高于水平面。曾有市民跟随向导顺利穿越暗渠,“但现在已经严禁出入了,尽管还能排水,但—般人连入口也不知道在哪里。”

  按照熟识青岛历史的于佐臣分析,德国人修的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是管道和暗渠,地上是明渠。第一批修建的暗渠集中在龙口路、江苏路、安徽路、中山路一带。德人总共修了12个排水系统,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暗渠总长度为5464米。

  档案显示,暗渠都是埋在地下2米,直径最粗半米,细的如同手腕粗;管道则是用烧制的陶瓷管,每截2米左右,带螺丝口。管道接口麻纱外面沥青封口,一般多为一米半到2米长的短管,方便检修。明渠和暗渠,每隔50米就修道挖隧道,用雨篦子分流,挡住随雨水冲刷而来的泥沙。这套系统基本覆盖了青岛老城区,现在在青岛西部老城区,100多年前修建的暗渠至今还管用。

  雨污分流,今天很多城市做不到

  显然,最早修建的下水管道,主要是为了排雨。

  《胶澳发展备忘录》1899-1900年度报告提到:目前完工的下水道仅供疏导雨水之用,而粪尿等还要靠粪桶清除。“华人清理者没有完成好他们承担下来的工作。他们要对及其杂乱无章和肮脏的环境负责。但是,若要至于更严格的要求之下,他们索性就不干了。”暂时安排的清运方法是,用马桶倒入铁罐再拉走,计划将来把粪便、家庭污水与雨水分离,并由下水道排走。

  这是德国人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雨污分流的概念。

  青岛污水治理专家、麦岛污水处理厂总设计师姜言正评价说,雨污分流的规划是非常先进的,修建单独的污水管道,进行分类处理和排放,保障雨水管道的畅通,尤其是100年前能意识到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即便在今天,国内很多城市也做不到这一点。”

  雨污分流的工程从论证到完工持续了5年之久,德国人显示了特有的耐心。1901年的备忘录记录:粪便和污水依然直接排放到海中,而污水下水道已进行了招标,计划施工。

  而下一年的备忘录显示,这项工作终于有了眉目:把排放污水和建造下水道的工作,交给了一家德国公司。建筑工程大约需要2年时间完成。与此同时,“雨水下水道与街道扩建同步”。

  “德国人的规划很长远,目标明确,提出了地上和地下同步进行的概念。”这让姜言正很感慨,目前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小区或者道路建成了,才想起地下没有铺设管道,不断地挖,被民间笑称“扒路军”。

  1905年,雨污分流的下水道投入使用。备忘录显示,光本年度,就“铺设了670米的水泥下水道,2296米的蛋形型材管水泥管道,1144米的陶管管道,将116座楼和院落接入了下水。”

  在青岛市博物馆2楼,一段在城市管网改造中挖掘的蛋形型管材,已经作为文物展出。蛋形型管材截面形似鸭蛋,高约80厘米,宽约40厘米。上宽下窄的设计,保证排水通畅,污水无法积存在管内。管道的上半部分是水泥,下半部分则在水泥上贴了层瓷瓦,可以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姜言正说,通过比较可知,德国人修建的管道,比如今城市大多数管道胸径都宽大。现在城市的问题是,“道路太拥挤了,不可能加大管道胸径专门用于排水。”他建议,可采用另一种方法,多建水处理厂,加大污水分流。

  网络上有研究者指出,实际上,这截贴上了德国制造标签的管道,完完全全是“MADE IN CHINA”,采用的材料是地道中国生产的,施工的工人是地道的中国人,当时在青岛的德国人,除了住别墅的就是住军营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做基础工作的技术和施工人员。他们所带来的,只是认真而又富有远见的设计理念,以及为达到设计目的而严守的施工质量而已。也许这才是,我们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人之间存在的差距。

  据报载,前几年青岛城市施工,在老城区挖出的一段德制下水陶管居然砸不破,而后期的管道已经锈迹斑斑。包括古力盖,德国时期的至今完好如初,并且设计巧妙,不易被盗。这成为德国制造质量可靠的又一佐证。

  类似的细节还有,德国制造的雨水管道带有反水阀,这样一来雨水冲刷的脏物只能进入雨水斗,而不会进入管道,因此不会造成管道堵塞,脏物也便于清理。管道堵塞的少,古力冒溢的就少。反水阀还能避免管道里的臭气散发到空中。

  此前,无论雨水和污水,德国人是直排式的,直接加压排放到远海。1905年的备忘录则提出改变这一状况,特别提到,随着污水的积累,开始建立污水收集,并且建立了排水泵站。当年德国市政当局在青岛西部城区共建了5座泵站,太平路泵站是现存唯一的一座,除更换了一些老化的配件外,从水泵到房门、青石台阶等都还是原来的样子。太平路泵站至今仍可手动操作。
发表于 2012-7-24 10: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楼 只信上帝 的帖子

“……是非黑白自在人心,白的不用描,黑的不能描!因为黑的只能越描越黑……!!”

——————
发表于 2012-7-24 10: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楼 dindin 的帖子

谢谢!全文拜读!!
发表于 2012-7-24 10: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有功夫上天 造军船军机 没功夫 修建排水设施俺弹奏一曲天宫舞曲 已祭拜37位亡灵..

[ 本帖最后由 oo零 于 2012-7-24 10:35 编辑 ]
发表于 2012-7-24 1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于从世界海拔最高处回到了“最低处”,没事就好!
发表于 2012-7-24 10: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o零 于 2012-7-24 10:24 发表
为什么有功夫上天 造军船军机 没功夫 修建排水设施

为解放全人类呗!
发表于 2012-7-24 10: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只信上帝 于 2012-7-23 19:18 发表

是啊,版主也是人,也会说错话,也是可以犯错误的;但就是不可以滥用职权!
我15楼的发言表面上看是幸灾乐祸但实质是对现如今官员不作为和掩盖真相的一种讽刺。如果您对我15楼的发言是持前一种理解方式,那您骂我 ...


任版胸怀坦荡,大家不要误会了(请仔细看看他前面的每一个发言)!
发表于 2012-7-24 11: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2-7-24 10:54 发表


任版胸怀坦荡,大家不要误会了(请仔细看看他前面的每一个发言)!

感谢姜兄声援!!!
发表于 2012-7-24 11: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兄不必客气,俺是实事求是而已。

这3天在一个音乐界的年会上瞎混,没多少时间上网,刚刚才看到这些新的回复。有些朋友还不了解您,可能是光看字眼产生了误会。
祖国历经天灾人祸,痛心啊!
发表于 2012-7-24 11: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0楼 JiangYing 的帖子

呵呵,这很正常。网友的批评意见是正确的,只不过理解不同而已,相信这只是我们汉语缺乏逻辑所造成的不同理解,呵呵
其实大自然本身是有自愈能力的,人为的对自然环境的迫害才造成今天大自然超负荷的自愈能力
就像节约用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自然界的水是不会消失的,不要节约,空气也一样;而保护水源不被人为污染才是我们当今的科学命题
然而这些天赋人权的自然资源却在天朝无情地被国有化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11 20:0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