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54|回复: 18

刚整理完 西方音乐通史导航——中世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4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整理完 西方音乐通史导航——中世纪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中世纪音乐
时间:4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古代文化复兴。
人类历史的三阶段:古代、中世纪、现代
七艺:语言艺术的三艺(语法、修辞、逻辑)数学艺术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中世纪分为三个阶段:1约5-10世纪,音乐以即兴和口头传诵为主;格里高利圣咏的产生
                    2约11-13世纪,是中世纪音乐的盛期,浮雕音乐得到很大发展;经文歌产生,世俗音乐活跃。
3        14-15初,“新艺术时期”,是新旧音乐冲突和替换的时代
中世纪教会礼拜音乐
格里高利圣咏
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也成为素歌。
形成
背景:当时西欧流行的重要圣咏有:罗马的古罗马圣咏;米兰的安布罗斯圣咏;西班牙、葡萄牙一带的莫扎拉比克圣咏等。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以罗马礼仪为基础,融合高卢地区的礼仪最后影响到欧洲其他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它是罗马教会和世俗王权相互利用的结果
圣咏的记谱在高卢比罗马发展得更早
特征:1无伴奏的纯人生(男声)歌唱单声部音乐形式;拉丁文为歌词,即兴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自然音阶基础上。
      2个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还有非圣经的
      3歌唱方式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
      4礼仪歌唱有三种类型:音节式、纽姆式、花唱式。
      5固定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和赞美诗。
圣咏在礼拜仪式中的运用:
弥撒在音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天主教会最重要的崇拜仪式。
分为专用弥撒(随年历的不同时节,每一条具体歌词内容发生变化,代表有福音礼仪中的“升阶经”和“哈利路亚”)和常规弥撒(歌词不变化)
教会的音乐理论
音乐美学:中世纪最具权威的音乐理论家是波埃修斯,著有《音乐的体制》,它把音乐分为三类:宇宙音乐;人的音乐和预期的音乐。
记谱法:早期使用简单的“纽姆谱”——一种符号谱。11世纪线谱得到广泛运用。意大利阿雷佐地区的僧侣规多总结出四线谱
教会调式:11世纪,8个教会调式理论基本确立,用罗马数字来表明调式,但人们习惯于使用古希腊调式名称——四个正调式(多利亚、弗里几亚、利底亚和混合利底亚)四个副调式加前缀“Hypo”表示“副”例:副利底亚。
六声音阶:规多给予每个音一个唱名——ut、re、mi、fa、so、la
          “规多手”书22页
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
附加段:在原有的格里高利圣咏基础上进行附加或插入新的材料。
继叙咏:开始在“哈利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最后脱离哈利路亚,成为一个独立的形式。
宗教剧:产生于弥撒仪式中《进台经》前的附加段。
多声部复调音乐的兴起
早期复调音乐
奥尔加农:是西方有记载的最早复调音乐。约公元9世纪末,《音乐手册》对这种复调形式有描述。有两种:平行奥尔加农(四度或五度平移,变化型是奥尔加农复合形式)和华丽奥尔加农(12世纪左右的新变化,特点:花唱式、华丽、即兴和自由、没有明显节拍特征;活跃、华丽的上方声部与下方缓慢、静止的声部形成对比)。
节奏模式:11、12世纪左右音乐中发展出来一套节奏模式,这些节奏模式的节奏类型与诗歌韵律音步的节奏特征一致。(图示见书27页例18的Ⅰ和Ⅴ)
第斯康特12或13世纪初,开始逐渐具有重要影响
特点:第斯康特是音对音的织体形态,运用节奏模式,乐曲整体上显示出分句的结构特征。
圣母院乐派的复调
    12、13世纪巴黎圣母院的复调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圣母院复调有两种风格:华丽装饰的奥尔加农和节奏规整的第斯康特。
莱奥南和佩罗坦
是圣母院乐派涉及到的两位中世纪音乐的最重要人物。
莱奥南:诗人、作曲家,作有《奥尔加农大全》他为礼拜仪式创作的音乐中,自由、华丽的奥尔加农和节奏鲜明的第斯康特交替出现。
佩罗坦:他的复调特色主要体现在第斯康特,在发展有节奏的音对音作曲技术方面具有贡献。他的第斯康特节奏运用更加复杂多样;创造了一批三个乃至四个声部的复调音乐。
孔杜克图斯:不再依赖圣咏;以自创的旋律为基础;常用三声部;各个声部节拍基本相同。
经文歌
克劳苏拉——经文歌的前身。
在二声部的克劳苏拉的上声部加上歌词就变成了经文歌。
1260年左右,弗朗科在《有量音乐艺术》中提出“有量记谱法”。
经文歌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理性作曲意识的发展。
中世纪单声歌曲
拉丁歌曲
孔杜克图斯是拉丁歌曲的一种,它既可以是复调也可以是单声形态(音乐是自创的,不借自圣咏)。在歌词上,一般限于严肃的诗歌,可能具有宗教性质。
    戈利亚德歌曲为当时一群自称“戈利亚德”的游荡诗人所作。
方言歌曲
早期:最早的方言歌曲称为“英雄业绩歌”,歌手常是游吟艺人。
法国游吟诗人:中世纪方言歌曲的重要成就体现于法国游吟诗人歌曲
             游吟诗人被称为特罗巴多(南部)或特罗维尔(北部)
             游吟诗人的构成包括宫廷贵族和骑士阶层,甚至一些帝王,还有许多有才华的下层诗人音乐家。
             爱情题材的歌曲有:宫廷之恋、康佐、晨歌、田园歌
             中世纪的著名游吟诗人是南方的贝纳特.德..文塔多恩和北方的布吕勒。
其他地区方言歌曲
德国:抒情方言歌曲,歌手被称为“恋诗歌手”。
意大利:方言歌曲文献出现在13世纪,来源于法国吟唱诗人的影响和意大利本地的舞蹈歌曲传统。
西班牙:流行一种叫坎蒂加的单声歌曲,现存两类:爱情和宗教内容。
中世纪器乐:中世纪最典型的拨弦乐器是竖琴;琉特琴;管风琴是允许使用于教堂的中世纪乐器;“维埃尔”提琴在中世纪很流行;这些乐器大都是即兴演奏。
14世纪法国和意大利音乐
背景:14世纪是中世纪末期,是个不安定的时代。
“新艺术”:兴起于14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来自一篇论文的题目,作者是维特里。
“古艺术”13世纪的音乐。
与法国新艺术有关的最早乐谱见于一本叫《福维尔传奇》的书。
新艺术音乐的特征:    新的记谱方式(代表“古艺术”的弗朗科“有量记谱法”有三种节奏符号——长拍、短拍、次短拍的三分法,被称为完整派划分。1320年左右,出现新的记谱原则,与旧的相比,新原则最大的特色是增加更小的音符。)
                      等节奏(是克劳苏拉中固定旋律声部组合节奏型的扩展。特征是通常在低声部利用固定因列、固定节奏这两个要素周期性反复出现,使经文歌建立于一种统一的逻辑结构。)
                       新的对位音响(在复调中较多使用变化音)
马肖的音乐创作
马肖是法国新艺术音乐的最重要人物,主要有经文歌、弥撒和大量世俗歌曲。
经文歌:他共写了23首经文歌主要是三声部的,持续声部是器乐,上两声部是人声歌唱。
弥撒曲:马肖志写过一部弥撒曲《圣母弥撒》,对弥撒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世俗歌曲:马肖的创作中最有影响的是世俗复调歌曲,主要体现在14世纪法国诗歌和音乐的三种“固定形式”­——维勒莱、回旋歌、叙事歌(是他的歌曲创作的重要体裁)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
这时期的音乐有个专有名称“Tre cen to Music”
重要体裁:
猎歌:描绘打猎和吆喝的情绪或集市等其他富于动感的场面。
牧歌:多为田园诗和爱情诗;与法国复调音乐的不同是第一部分为主体,用同一旋律唱两到三段不同的歌词,然后接一段“利托奈罗”
巴拉塔:原指舞蹈伴唱歌曲,14世纪出现复调的形式欧卸任妒嫉。
兰迪尼:14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盲人音乐家,他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巴拉塔。他的音乐甜美抒情。
兰迪尼终止:是13-15世纪六度到八度终止式的变化处理,体现了兰迪尼的独特风格。
听辨
27《音乐史谱例选集》   30《赞美至贞的圣母》  
33《有些人妒忌——爱情伤害人心——慈悲经》
38《我看云雀扑打着翅膀》   39《我的生命此刻充满着喜悦》
47《美好和慈祥的面容》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背景:古希腊文明史发源于爱琴文明,它的地理位置使它处在东西方文明交汇的特殊地位。      对古代音乐的了解主要通过文字记载、瓷器装饰、绘画浮雕等历史遗迹。      公元前6-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                     古希腊音乐希腊神话中的著名神阿波罗、雅典娜、狄俄尼索斯都是艺术之神,也是传说中音乐的最早创造者和实践者。    与音乐有更密切关系的竞技会是产生于前586年的皮底亚节,专为纪念阿波罗战胜蛇神而举行。古希腊乐器管乐器里拉(阿波罗崇拜)与弦乐器阿夫洛斯(酒神狄俄尼索斯)。基萨拉琴属于里拉族乐器,从里拉发展而来。诗歌的繁荣古希腊诗歌与音乐是联系在一起的。荷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公元前8-6世纪,抒情诗歌诞生,常用里拉伴奏。古希腊戏剧产生于希腊宗教神话,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人开始崇拜酒神狄俄尼索斯.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的酒神颂。公元前5世纪左右,悲剧得到很大发展。                 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两个方面:1音乐材料和构成方式(音程、音阶、调式)          2音乐的本质(哲学、艺术美学)音程和音阶理论毕达哥拉斯是西方第一个一理论方式说明和解释音乐现象的人。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音乐与宇宙天体存在类似,因此音乐可以最好的说明宇宙现象。他们注重音乐的理性思辨。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代表理性思辨的倾向,著有《和谐的要素》,核心理论是基于四音列。古代关于旋律、音阶、调式都建立在四音列上。大完整音列体系和小完整音列体系(见书6页图示)古希腊调式体系是以古希腊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古希腊以字母和符号分别记写歌唱和器乐演奏。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情感相联、可以影响人的道德理想。可分为多利亚(与阿波罗联系,多用基萨拉琴)和弗里几亚(与狄俄尼索斯联系,多用阿夫洛斯管)两大系。古希腊思想认为音乐是净化心灵,教化品行的重要手段。                       古罗马音乐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实用化、典仪化发展,集体性的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手段:扩展乐器体型,增大乐器音量,有大号、水压风琴等。公园1-2世纪基督教产生,发展出一种新的音乐观:世俗的娱乐性音乐遭到排斥,音乐集中于教堂和修道院,成为精神拯救的工具。教会礼拜音乐主宰着中世纪的大部分时期。
发表于 2004-12-24 2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要加精,献花一朵.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可惜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太大放了几次没上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12-24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洛克时期音乐概述:时间:大约1600到1750年,也叫通奏低音时期。      分三阶段:早期   1600-1640是巴洛克风格的形成期;                中期   1640-1690是巴洛克风格的定型期                晚期   1690-1750是巴罗的风格的盛期,也是完善期背景:(兴起的原因)这种风格的重要推动力是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潮。科学和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实验科学的进步。宗教仍然很兴盛,新教和天主教的斗争都在利用这种新风格为其服务。具体内容:               巴洛克音乐的主要特点共六点1.           两种作曲常规蒙特威尔第提出“两种常规”思想。即“古代风格”为第一常规,他自己的新手法为第二常规。这种思想像根源于柏拉图,强调音乐要为歌词服务。2.          通奏低音是一种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织体的主调和声织体。起源:16世纪末教堂管风琴音乐中应用的“管风琴低音”声部实现:至少两种乐器;1演奏和弦的基本乐器2演奏低音部的低音乐器。第一个提出通奏低音这个名词的人是 维亚达纳意义:通奏低音的运用贯穿于整个巴洛克时期,成为巴洛克音乐的一个最重要的技术特征。3.          情感论4.          调性和声与对位大小调的调性和声体系在巴洛克时期趋于成熟。第一部调性和声语言完全成熟的音乐作品是意大利作曲家科雷利创作的。首次对这种和声体系做出理论解释的是法国作曲家拉莫,著有《和声学》于1722年在巴黎出版。5.          节奏与记谱音乐史上,通常节奏变化会导致记谱变化。典型的巴洛克及走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非常规整的;另一类是非常自由的。巴洛克时期出现了小节线并被系统的使用于有规律的节拍之中。作曲家在作品的开头标记一个谱号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做法。6.          声乐与器乐巴洛克时期器乐与声乐的发展是并行的。声乐:单声歌曲这种新风格的出现,歌剧,清唱剧,康塔塔诞生。器乐:纯器乐的体裁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乐器制造:小提琴家族形成;晚期,最初的钢琴出现;管乐器得到发展。            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时间:1600年前后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定义:歌剧是一种用音乐来表现的戏剧。是一种集美术、音乐、文学、戏剧、舞蹈等相关艺术的综合艺术形式。第一部歌剧的产生与佛罗伦萨的“卡梅拉塔”活动直接相关。形成:古希腊时代就有了与音乐有关联的悲剧;中世纪的教仪剧是一种歌唱的戏剧;文艺复兴时期,带音乐的戏剧更充分的发展起来,出现牧歌剧;15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些宫廷里出现了幕间剧(所有的幕间剧都是带音乐的,大部分是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构成)。歌剧最直接的来源是16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宫廷娱乐活动和在这种活动中产生的幕间剧。早期的歌剧:《达夫尼》是利努契尼写的一部田园剧,科尔西为它谱曲,佩里花了三年时间将它完成,1598年上演。           《优丽迪茜》是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由佩里和卡契尼作曲,利努契尼作脚本。卡瓦里埃利也是最早的歌剧作曲家之一。早期的歌剧中,一些重要角色通常是由阉人歌手担任,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莫扎特 、格鲁克、梅耶贝尔的时代。    在唱诗班里使用阉人歌手的做法直到20世纪初才被教皇正式禁止。蒙特威尔第与《奥菲欧》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早期的一位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是从文艺复兴晚期通往巴洛克的一座重要桥梁。    1601年他建立起自己的名声,在贡扎拉宫廷被提升为乐长。    1607年2月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在曼图亚上演。现存作品有:三部歌剧,一部芭蕾,十二卷牧歌,五部宗教音乐作品。 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是《波佩亚封后记》《奥菲欧》       共五幕,纯粹的宣叙调占的比例较小,而是大量的运用了牧歌、单声歌曲、咏叙调和各种器乐形式。明显的体现了蒙特威尔第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他用音乐刻画性格的能力。              虽说这不是最早的歌剧,但却是早期歌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罗马、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的歌剧罗马背景:歌剧在罗马主要通过富有的教会人士的兴趣和赞助来发展作曲家及作品:阿加扎利《尤米利奥》              兰迪《奥菲欧之死》《圣阿莱修》              罗西《魔法宫殿》              卡瓦里埃利《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威尼斯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作曲家及作品:曼内利《安德罗梅达》              卡瓦利的33部歌剧大部分是在威尼斯上演的               《卡利斯托》《基亚逊》等              切斯蒂 《金苹果》那不勒斯17世纪末,那不勒斯的歌剧创作和演出活动日渐繁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形成了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标准形式:两种不同形式的宣叙调:1干唱宣叙调,用于较长的对白或独白,独唱声部只用通奏低音伴奏                     2带伴奏的宣叙调,用于富有情感性和戏剧性的紧张场景中,独唱由乐队伴奏。返始咏叹调得到了很大发展。斯卡拉蒂著有115部歌剧和多部清唱剧,康塔塔。代表作有《格丽塞尔达》、]特点:他的歌剧中,神话题材较少,他喜欢情节严谨的历史题材;主人公大多是经历爱情风波的贵族,结局通常是大团圆;他一般使用干唱宣叙调来处理那些对白较多的叙述情节的场景。斯卡拉蒂的乐队编制:弦乐器,通奏低音乐器,双簧管和大管,偶尔使用小号或圆号。法国、英国和德国的早期歌剧法国背景:有深厚的戏剧传统;杰出的戏剧家高乃伊、拉辛、莫里哀     有悠久的芭蕾舞传统;意大利歌剧的影响。作曲家及作品:法国早期歌剧的主要代表是吕利,共有13部歌剧(抒情悲剧),代表有《阿尔米德》《阿尔采斯特》他的歌剧序曲被称为法国序曲(有两部分:1是慢板,主调风格;2是快板,赋格风格)1669年,法国的第一座公众歌剧院在巴黎建立。英国英国歌剧受法国和意大利的双重影响。《围攻罗德》通常被认为是英国的第一部歌剧。完整保留至今的有约翰.布洛的《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和亨利.普塞尔的《迪多与伊尼》(他是英国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这是他唯一的一部真正的歌剧,故事情节以迦太基女王迪多的悲剧为基础)德国海因利希.许茨是德国宗教音乐的重要作者。1678年,在德国北部的汉堡建立了一座公众歌剧院。作曲家及作品:汉堡最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是凯泽,1696-1734年见他共写了75部歌剧在汉堡上演。其他还有马泰松、泰勒曼、亨德尔等                其他大型声乐体裁清唱剧清唱剧是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它源自教堂会众在仪式中劳达的歌唱,几乎和歌剧同时产生;大部分清唱剧是宗教内容的,在教堂或音乐厅演出;它有一个叙事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除了合唱,还采用歌剧中使用的各种咏叹调、宣叙调和咏叙调;创作清唱剧最重要的作曲家是卡里西米。康塔塔康塔塔既可以使用宗教体裁也可以使用世俗体裁,有小型和大型两种。罗马是早期康塔塔创作的主要中心。两位多产的作曲家是罗西和马拉佐利亚.斯卡拉蒂是最重要和最多产的康塔塔作曲家(约600首)宗教康塔塔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了一个完美的顶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体裁1650年,德国出现了一种清唱剧式的新型受难乐。协奏风格的宗教音乐是一种声乐和器乐结合在一起的作品重要作曲家许茨 《扫罗.你为什么要迫害我》《圣诞清唱剧》《大卫诗篇》(他的第一部宗教作品) 器乐的发展诞生了赋格曲、奏鸣曲、和协奏曲博洛尼亚乐派背景:博洛尼亚的公众音乐生活是以当地的很多教堂为中心的。  圣彼特罗尼奥教堂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处;   著名的博洛尼亚乐派就是从这开始的。奏鸣曲在巴洛克时期泛指器乐作品,康塔塔泛指声乐作品。1600年前后,奏鸣曲被分为两类: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17世纪奏鸣曲的特点:1大部分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                     2一种独特的奏鸣曲在1700年后逐渐流行                     3无伴奏的独奏奏鸣曲和乐队演奏的奏鸣曲作曲家及作品:卡扎蒂、维塔利和科雷利              科雷利是巴洛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家,他几乎只为弓弦乐器创作,其中大部分是当时流行的三重奏鸣曲。《f小调三重奏鸣曲》                    各国的键盘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键盘音乐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类德国管风琴17世纪管风琴音乐与制造业最发达的地方是德国,大部分著名的管风琴作曲家都集中在信仰路德教的德国中部和北部地区。体裁:有三种——托卡塔,赋格曲和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以众赞歌为基础的音乐有四种:众赞歌赋格曲;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变奏曲;众赞歌幻想曲。 17世纪初荷兰的斯威林克和德国的沙伊特是重要的管风琴作曲家。17世纪末成就最高的德国管风琴音乐家是布克斯特胡德。古钢琴包括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体裁: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赋格曲;变奏曲;组曲;奏鸣曲;其中最重要的是主体与变奏和组曲这两种。组曲:来自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包括阿拉曼德舞曲;库朗特舞曲;萨拉班德舞曲;基格舞曲。作曲家:弗罗贝格 出版过三卷古钢琴组曲 他对巴洛克组曲的标准形式的建立做出了贡献。意大利和法国17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最重要的键盘作曲家是弗雷斯科巴尔第。他最重要的作品集是《音乐之花》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弗朗索瓦.库普兰,代表作有四卷古钢琴组曲还有两部理论著作《伴奏的规则》《羽管键琴演奏艺术》                      协奏曲巴洛克的器乐协奏曲有两大类:大协奏曲(器乐协奏的一种最早的形式)和独奏协奏曲1682年前后,科雷利在罗马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是影响最深远的一种形式。安东尼奥.维瓦尔第强化、完善、扩展了巴洛克协奏曲的风格。                  巴洛克晚期的几位大师让-菲利普.拉莫他是法国18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理论家和键盘乐器演奏家。主要作品:4卷羽管键琴独奏曲;1卷室内乐作品;约30部舞台作品特点:他的歌剧从吕利的传统中继承了很多东西,加强了戏剧效果,使用大乐队伴奏和更旋律化的宣叙调,合唱与每幕中娱乐性的歌舞场面篇幅更大他的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1722年发表的《和声学》他的功能和声理论不仅对当时的作曲实践作了总结,而且对随后两个世纪的和声理论产生了影响。多米尼科.斯卡拉蒂代表作有:555首键盘奏鸣曲,都是单乐章,每一首都类似一首练习曲,要求演奏者从中解决一定的技巧运用和音乐解释方面的问题。,多用再现二部曲式。格奥尔格.弗利德里希.亨德尔1685年2月23日出生于德国哈雷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创作歌剧,大约40部,首创英语演唱的清唱剧他的写作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代表作:《水上音乐》《弥赛亚》(以《圣经》和英国国教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分三部分,分别叙述了耶稣的诞生、受难、复活。)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1708年,他在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师,创作了包括《18首众赞歌前奏曲》等的管风琴作品。1718-1723年,他在科滕的利奥波德亲王那里担任乐队指挥,创作主要是世俗器乐曲。有《平均律钢琴曲》第一卷、《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等。1723年5月,他迁至莱比锡,担任托马斯学校的乐监和莱比锡市的音乐指导。这时,他计划为教会年写五套康塔塔,最后完成了两套,现存的巴赫的康塔塔有两百多首。他还创作了两不受难乐——《耶稣受难乐》。这些作品超越了宗教仪式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重要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是他的器乐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作品,各有24首前奏曲与赋格,共48首。向人展示了运用十二平均律便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的转调。           1721年他收集了他的最好的6首协奏曲献给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即著名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展示了他写作大协奏曲的技巧。这部作品规模较大,使用了多种多样的独奏乐器组合。1733年,他创作了《b小调弥撒》晚期代表作有《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4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对巴洛克时期发展到顶峰的赋格曲进行最后总结)巴赫音乐的特点:1作品中广泛吸收了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各种音乐风格与形式,并把它们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2使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3既有十分简洁而有个性的主题,又有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表现,以及异常完美地的音乐技巧本章名词解释与听辨内容:名词解释:现代风格(装饰风格)指在作品中采用无预备的不谐和音或非正规的解决等通奏低音: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上方有比较华利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单声歌曲:17世纪上半叶在意大利出现的一种带通奏低音伴奏的独唱世俗歌曲的总称。宣叙风格:一种近乎语言的音乐风格幕间剧:一种穿插在喜剧幕间表演的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出现于15世纪的意大利宫廷。意大利序曲:被认为是交响乐的前身,包括三个不同的部分快-慢-快,中间是对比性的柔板,最后的快板是三拍子的,带有基格舞曲式的节奏。赋格曲: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破碎风格:一种节奏精致的琶音织体。协奏曲:独唱与合唱、两个分开的乐队、不同的乐器连在一起,协同合作,进行演唱和演奏。听辨:98《冷酷的牧羊女》 103《最奸诈的面孔》112《奥菲欧》116《格丽塞尔达》《阿尔米德序曲》(无谱,小鼓开头)123《迪多与伊尼》132《扫罗,你为什么要迫害我》138《f小调三重奏鸣曲》147《第八托卡塔》158《D大调奏鸣曲》163《弥赛亚》168《马太受难曲》170《音乐的奉献》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时间:1300-1650背景:14世纪,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经院哲学受到藐视;手工业生产获得发展;商业贸易日趋发达。音乐史上,文艺复兴时期一般指1430-1600这段时间人文主义也叫人本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潮流。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音乐风格和创作技法有了新发展;16世纪的欧洲音乐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局面;20年代后期宗教改革使德、法、英等国家产生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宗教音乐;特别对德国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坎英国音乐代表作曲家及作品:《奥尔德霍尔藏稿》是一部英国手抄曲集。利奥纳尔.鲍尔,英国这一时期第一位重要的作曲家。有《圣哉经》约翰.邓斯泰布尔,是英国这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作品约70首,有经文歌《你多么美丽》勃艮第地区音乐主要体裁有弥撒曲、经文歌和尚松。确立了弥撒曲是勃艮第时期音乐上的一个重要成就。1420年以后将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进行创作的方法被确立起来。代表作家和作品:纪尧姆.迪费:是勃艮第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他的经文歌一般是节奏经文歌,至少创作了9首五乐章弥撒曲,它通过自己的创作真正确立起了定旋律弥撒曲的风格。他是第一位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的定旋律的作曲家。《羔羊经》吉尔.班舒瓦作品《越来越》法——佛兰德作曲家指15世纪出自欧洲大陆北部的作曲家约翰内斯.奥克冈歌唱家、唱诗班指挥、作曲家和教师创作风格:低音向下扩展,简洁清晰。比斯努瓦,音乐家。若斯坎及其同代和后一代作曲家若斯坎若斯坎.德普雷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弥撒曲不仅是15世纪弥撒曲各种创作风格的概括和总结;而且为16世纪弥撒曲的发展拓宽了道路。创作特点:弥撒方面:促进了一些新的弥撒曲类型的发展,有五声部弥撒曲,还有依据尚松作的弥撒曲,称为“模仿弥撒曲”;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也是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的体裁。        他在经文歌创作中运用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创作形式;受意大利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他更注重如何以音乐传达和表现歌词,在复调写作中常用连续的模仿。尚松:模仿手法运用灵活。若斯坎的同时代作曲家雅各布.奥布雷赫特,是同时代最著名的一位,保守风格。海因里希.伊萨克,占有重要位置,欧洲性风格。皮埃尔.德。拉吕,风格远离奥克冈让.穆东,对法国音乐风格有影响。若斯坎后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尼古拉.贡贝尔,继承了若斯坎所开拓的模仿手法阿德里昂,维拉尔特,最早坚持在乐谱上歌词的音节要精确的印在音符下方。16世纪的新趋势 意大利的牧歌及其他声乐体裁15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曼图亚等宫廷出现了新体裁——弗罗托拉,它是分结歌,按音节谱曲。同时,劳达赞歌获得了新的发展。意大利16世纪的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重要的世俗音乐体裁,是以较高水准的诗歌为词谱写的复调歌曲。牧歌的产生与文学诗歌领域的彼特拉克运动密切相关。早期牧歌为四个声部中期以五声部居多,主要作曲家有普里阿诺.德.罗勒,它既采用主调风格,又大量运用复调手法,还探索大胆的和声。晚期牧歌的发展中心转入罗马、曼图亚、费拉拉;发展成一种高度精致的音乐作品;歌词与音乐的戏剧效果得到重视;代表作曲家有贾切斯.德.维尔特、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等。除牧歌外,还有维拉内拉、小坎佐那和芭蕾歌。法国的尚松和德、西、英等国的音乐。法国16世纪20年代,法国作曲家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法国风格的尚松,称为“法国尚松”或“巴黎尚松”特点:几乎都是巴黎周围的作曲家所作,题材广泛,有喜剧性的或严肃的爱情内容;一般按音节谱曲,多为四声部织体。代表作家及作品:克劳丹.德.塞米西,擅长抒情尚松                克莱芒.雅内坎,擅长描绘性的尚松德国德国的名歌手(工匠歌手)始于14世纪,16世纪获得发展。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的复调歌曲是利德。西班牙这时期的体裁是维良西科英国代表作曲家:约翰.塔弗纳、托马斯.塔利斯            伯德:第一位认识到牧歌这种体裁的英国作曲家。英国盛行的另一种体裁是琉特琴歌曲,约翰.道兰德,是一位英国的著名琉特琴演奏家和歌唱家。16世纪的器乐乐器管乐器:竖笛、肖姆管、横笛、小号、萨布克号弦乐器:维奥尔琴键盘乐器:羽管键琴、楔槌键琴16世纪,琉特琴进入黄金时期。器乐这时期有大量舞曲出版:帕凡舞曲和加亚尔德舞曲最常见。出现了即兴风格的托卡塔。16世纪最后30年是英国变奏曲创作的繁荣时代。最重要的是威廉.伯德和约翰.布尔。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音乐宗教改革的音乐德国背景:1517年,德国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引发了宗教改革运动,他的《坚固堡垒》成为象征德国新教精神的战歌。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众赞歌,有以世俗歌词填入宗教的歌词重要音乐家:约翰.瓦尔特 16世纪最后30年众赞歌演变成四部和声的主调和声织体。其他国家宗教改革音乐不同国家、地区、教派的情况不同,法国、瑞士等与德国相反。帕莱斯特利那几同时代作曲家背景:16世纪的第二个25年中罗马天主教开展了法宗教改革运动。    帕莱斯特利那创作了《玛尔切里教皇弥撒曲》他的作品织体以四声部居多,人生旋律平静庄重,旋律线拱形的起伏舒缓均衡;他精心回避伴音化的风格,各声部疏密控制适度。弥撒曲是他最重要的体裁帕莱斯特利那的同时代作曲家在帕莱斯特利那及其音乐风格的影响下,16世纪末17世纪初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乐派。奥兰德.德.拉絮斯,一生工作和游历的国家和地区广阔,是欧洲性风格的作曲家,有500多首经文歌(这是他的重要创作领域,以音乐生动地描述歌词为特点)它的尚松作品轻快幽默。威廉.伯德的音乐对文艺复兴后期的英国音乐有关键性影响,他的音乐受反宗教改革影响,是保守的。                 威尼斯乐派16世纪威尼斯的音乐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其音乐文化中心是圣马可大教堂,这里举行的既有教会的重要仪式,又有国家的庆典活动。扎利诺是16世纪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有《和声基本原理》    圣马可大教堂以其特有的结构,使威尼斯的音乐家们在不断地培育一种“分开的合唱队”,即复合唱风格。(唱诗班和乐队被分成几组,安排在教堂里相对两侧的长廊,两侧各有一个管风琴)维拉尔特也以复合唱风格为诗篇谱曲。安德列亚.加布里埃利和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使这种风格得到充分发展。在乔瓦尼.加布里埃利作品中,复合唱的规模、音响对比和音色组合的丰富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宏大与辉煌的程度。名词解释:坎蒂莱那风格:指14、15世纪的一种三声部的声乐音乐风格,高声部的旋律更带装饰性,节奏更为流动。圣诞颂歌:一种单声部的舞蹈歌曲,歌词是英文或拉丁文的。福布尔东:高声部是加以装饰的素歌,低音部与高音部构成六度为主的进行勃艮第乐派:因为文艺复兴早期出自欧洲北方的第一代作曲家的活动集中在勃艮地地区而得名定旋律弥撒曲:指在弥撒曲的各乐章中都采用一个相同的旋律作为定旋律,以此作为音乐统一的“轴心”把各乐章联系起来绘词法: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地解释与象征的谱曲方法。利切卡尔和幻想曲:一般由琉特琴或键盘乐器独奏,半即兴的乐曲。帕莱斯特风格:是一种复调风格,作品以四声部居多。听辨:56《你多么美丽》 60《羔羊经》 65《羔羊经》 68《圣母颂》75《我将悲惨的在痛苦中死去》 77《亲切的吻应保存在哪里》87《羔羊经》 91《在教堂里》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4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能上来了,剩下的明年再发
发表于 2004-12-24 2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你认识周耀群吗?
发表于 2004-12-24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的分享精神很值得赞美,不过这种东西最好是买本西方音乐史,趴在床上慢慢读来,哈哈哈。玩乐器看音乐史,听歌剧看圣经,是很有必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5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耀群?不认识啊,这个导航配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的西方音乐通史比较合适
发表于 2004-12-25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认识就算了,他是你们学院的一教授。
上音的西方音乐通史我也有,还有一本浪多尔米写的。
我经常是西方音乐史和阿拉蕾交叉着看。
Amy:请把你的长篇引用给删了,这帖已经够长的了。马上执行。
发表于 2004-12-25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
发表于 2004-12-27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diva在2004-12-25 13:38:17的发言:

Amy:请把你的长篇引用给删了,这帖已经够长的了。马上执行。
我没辙:)
发表于 2004-12-27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5-6-15 14: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容易找到一篇以前的收藏。:P

新的好文章不知道从哪里放进收藏夹?
在控制面板里可以看见
但是怎么放进去?
;)
发表于 2005-6-15 15: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式有些乱,看着不舒服,传个漂亮的WORD文档以供下载的好
发表于 2005-6-17 08: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6-17 1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7-19 22:3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