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和弦、和弦转位与低音的进行
1、 大家已经知道什么是七和弦了,那么在常用的七和弦里,主要有以
下的几个主要的和弦:
(1) 自然大调中为:
① 主音七和弦(大大七和弦)=do-mi-sol-si
② 上主音七和弦(小小七和弦)=re-fa-la-do
③ 中音七和弦(小小七和弦)=mi-sol-si-re
④ 下属七和弦(大大七和弦)=fa-la-do-mi
⑤ 属音七和弦(大小七和弦)=sol-si-re-fa
⑥ 下中音七和弦(小小七和弦)=la-do-mi-sol
⑦ 导音七和弦(减小七和弦)=si-re-fa-la
(2) 自然小调中分别为:
① Ⅰ=小小七和弦=la-do-mi-sol
② Ⅱ=减小七和弦=si-re-fa-la
③ Ⅲ=大大七和弦=do-mi-sol-si
④ Ⅳ=小小七和弦=re-fa-la-do
⑤ Ⅴ=小小七和弦=mi-sol-si-re
⑥ Ⅵ=大大七和弦=fa-la-do-mi
⑦ Ⅶ=大小七和弦=sol-si-re-fa
2、常用在乐曲中的变化和弦,除了临时转调或者转调,还有一些是为了制造和
声效果为目的的。而变化和弦使用最为广泛的就是大小七和弦了:
(1) 譬如在C自然大调中的重属七和弦(re-升fa-la-do),它的升fa
明显地倾向于sol。因此,通常情况下是向属和弦进行解决。又譬如在a自然小
调中,属和弦mi-sol-si-re解决到主音时我们看到很多音乐作品会在sol上将它
升高,变成mi-升sol-si-re,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这个和弦产生一个倾向于主音
的进行,从而达到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渡。
(2) 减七和弦的应用:这个和弦所产生的色彩是非常具有不稳定的性
质,听起来总是觉得它需要有下一个走向。减七和弦是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人
为地制造一个小三度(通常是变化而来的),它的进行通常是向外或者向里倾
斜。譬如C自然大调的导音减七和弦,向外解决可以很轻易地转向了a小调(或
者A大调)主和弦,向内解决则可以进行到C自然大调(或者c小调)的主和弦,
还可以进行到降E大调的主和弦的第二转位,而通过将减七和弦进行转位后,所
得到的解决路径就更加多了。总之,减七和弦是个非常暧昧的和弦,它左右漂
移非常的具有不稳定性。
(3) 以上讲到的两个七和弦是我们接触的最多的两个和弦了。在我写
的乐谱示例里请大家仔细看看,相信能够悟出一点道道来。
3、和弦转位和低音进行的关系:为了求得更加完美的和弦进行效果,我们都发
现现在许多的歌曲作品在配和弦上的一些独特技巧。这些技巧突出表现在低音
的进行上,它们越来越旋律化,而这些进阶似的进行都是靠将和弦进行转位得
来的,这里就经常需要使用到七和弦了。
(1) 低音由高到低向下阶梯式的进行。例如:周华健的《浓情化不开
》、刘若英的《为爱痴狂》、齐秦的《大约在冬季》、零点的《爱不爱我》、
谭咏麟的《忘不了你》、张学友的《还是觉得你最好》等等。这样的低音进行
让我们感觉上有一种非常平稳的和弦走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希望能够继续
的渴望。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掌握和弦的转位尤其是七和弦的转位,那么在即兴
伴奏中就能够随心所欲地运用这种伴奏技巧。相反,有没有低音是又低到高的
进阶式进行呢?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样的进行在和弦转位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而且,还有可能由于功能进行的原因到中途发生变化。但这并不是说这种进
行不是不可行的,关键还取决于乐曲本身能否给我们创造这样的条件。例如:
童安格的《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这首歌曲虽然没有一个完整的音阶上行,
但是从中我们也发现,要完成这样的进行如果没有先决条件(也就是乐曲本身
不具备这样的和声进行)。那么生搬硬套必然会造成非常不良的后果。
(2) 低音由高到低向下三度的进行:关于这个部分的内容大山老师在
和声研究的文章中讲得非常透彻,大家分析一下大山的谱例:Ⅰ-Ⅵ-Ⅳ-Ⅱ-Ⅴ-
Ⅰ的部分即可一目了然。
(3) 低音由高到低向下半音阶的进行。例如:童安格的《忘不了》
到此为止,关于钢琴即兴伴奏的全部内容我已经说了不少,基本上讲完了。最
后我讲讲有关在三和弦或七和弦上的外挂音的问题:
我们见过许多伴奏、和弦标记或者钢琴音乐作品中出现了很多和弦以外的
音符,譬如:C9、Csus4(11)(13)、、等等的标记,这些实际上还是和弦的结
构部分。但是在实际演奏中我们不会把全部包含的音符都弹出来,这里有一个
如何省略某些可以省略的音符的问题。详细内容请看乐谱的《和弦外挂》的谱
例。
这里我同时也附上有关钢琴即兴伴奏的一篇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
钢琴即兴伴奏基础篇
序言
钢琴即兴伴奏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科一门将钢琴演奏技能与即兴伴奏理论融
于一体的课程。高等师范院校要求学生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整体的课程设
置应体现出师范院校所需要的科学性、师范性和合理性。围绕这一中心思想,
音乐系科开设有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钢琴、声乐、钢琴即兴伴奏
、和声、中外音乐史、旋律作法、复调、配器、作品分析、合唱指挥等专业课
程,这些课程为塑造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技能和知识
结构而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最终目的是从整体上解决对音乐教学的融会贯通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在所有这些理论课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一般说来,高师的钢琴教学多侧重于技能的训练与传授,有着循序渐进的曲目
和教材,对于学生系统地掌握钢琴演奏的能力无疑是必要的,但钢琴教学却替
代不了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实际上两者之间还有严重脱节的倾向。比如,有
的学生已具备了演奏高难度乐曲的能力,却不能为一首简单的旋律即兴地配伴
奏,这种看似高质量的“钢琴教学”,实际上严重脱离了高等师范音乐教学的
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钢琴即兴伴奏的
教学就是为了适应培养合格音乐教学人才的需要,既具备较好的钢琴演奏能力
,又能够在各种需要的场合进行即兴式的钢琴伴奏,这样的毕业生常常受到中
小学师生的格外欢迎。为了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在这门
课程中加强音乐理论课程的综合运用是极其必要的。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本身就是包含着多种音乐理论以及钢琴演奏技能综合因素的
一门课程。要掌握好钢琴即兴伴奏,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有
良好的和声理论基础,辨别音响的敏锐听力,有欣赏音乐的高度修养,还要有
一定复调水平及作品分析的能力,这样的要求,既是高师院校专业音乐教学整
体水平的体现,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同时,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与钢琴演
奏以及和声、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作品分析、复调等理论课程有着极其密切
的内在联系。学好钢琴即兴伴奏必须重视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否则,就
会像一条链条缺少了中间环节一样,无法形成连贯、流畅的整体。
一、扎实的钢琴演奏技术是学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
1.钢琴即兴伴奏是通过钢琴弹奏体现出在旋律基础上进行创意性的即兴伴奏过
程的,因此,较扎实的钢琴演奏技术自然是必备的条件,它与钢琴演奏的区别
在于作为伴奏必须服务于歌唱的需要,在旋律旋律基础上,充分利用作曲技术
理论知识即兴地弹奏出伴奏织体,同时更加强调移调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键
盘上熟练地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及和弦连接,并能快速移调,是
钢琴即兴伴奏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移调弹奏能力是即兴伴奏中一项难度
较大的技巧,需要长期磨炼,教学中应反复强调其重要性,为即兴伴奏的学习
打下良好的基础,使钢琴教学和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两门课程协调地沟通起来。
2.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中的骨架
和声设计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具有“灵魂”地位的重要部分。和声选配是否恰当
直接影响到整首旋律伴奏处理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完美性。在一般性的旋律进
行中,运用调内正三和弦便能大致保持主旋律的和谐、流畅以及织体的丰满效
果,但在旋律的高潮段落和转调部分,和声手法的运用与处理却要求体现出特
定的效果。例如:旋律《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是一首颂歌,它以
宽广雄伟的旋律,坚定有力的节奏,歌唱和赞美充满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祖国。
全曲有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二句为并列句,第三句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如果
这里仅仅配置调内和弦,和声的力度较弱,很难推动旋律情绪的进一步发展,
如果在高潮段落恰当地运用不稳定的变和弦,便增强了和声的倾向性,加大了
和声的力度从而有效地推动旋律向着激昂、辉煌的情绪发展,充分展示出这首
旋律的感情色彩。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把和声理论和实践结合起
来,不能恰当地选配和弦,这在钢琴伴奏教学中也应予以弥补,让学生多弹和
弦及和弦连接,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感受更多的音响效果,也可建议和声课
中适当地加入旋律和声轮廓的写作,掌握和弦在实际作品中的运用,在完成书
面作业的同时,加强键盘和声的训练,增强实际音响的感知能力,这样有利于
学生在钢琴伴奏中和声设计能力的提高。
二、作品分析能力是设计钢琴即兴伴奏的前提
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设计将会产生更富于整体性的效
果,这是由于作品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旋律的结构和风格:但在音乐专业课程
安排上作品分析课往往晚于钢琴即兴伴奏课,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有
目的地讲授一些必要的作品分析与曲式结构的知识及旋律的曲式规律:比如,
伴奏的旋律是一段体还是二段体?二段体中是对比式的结构还是平行式的结构?
都要根据不同特点加以分别处理。学生在钢琴即兴伴奏设计时先对旋律的曲式
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弹奏时就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
合理的整体布局。同时,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多数要从事于中小学音乐教
育工作。在钢琴即兴伴奏的曲目选择上也应多注重优秀的儿童旋律作为重点。
使学生熟悉儿童旋律的风格特点。在儿童合唱旋律中,曲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和富于变化,以三部曲式居多.钢琴伴奏也需要更注重对比性的效果和更加引
起少年儿童听觉兴趣的手法运用。总之,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对于钢琴即兴伴
奏在旋律整体的框架建立上能够达到较准确的定位,无论在结构的逻辑发展以
及风格特色的处理方面的能达到较为理想的境地。
三、恰当地运用复调手法
在钢琴助兴伴奏中,应当根据不同旋律体栽特点和歌唱的对象分别加以处理。
一般说来,抒情旋律和艺术旋律的伴奏手法应该更加精致而富于色彩,往往需
要恰当地运用复调手法加以润色,以增强伴奏音乐的艺术表现力。艺术旋律的
演唱,歌唱者有较大的个性发挥余地,在歌唱进行或间歇的全过程中钢琴伴奏
都应当成为有机的整体加以烘托,其中复调手法的运用更能衬托出艺术旋律演
唱的光彩,表现出更加细腻的内心感情。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可以经常用于钢
琴即兴伴奏织体之中,比如,旋律《小白菜》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抒情旋律,
演唱中感情起伏很大。为这首旋律编配伴奏时,就不妨采用复调伴奏织体。旋
律开始部分用强力度的和弦引出如泣如诉的歌唱,在主旋律几次出现时可以根
据演唱者不同的感情需要或配以模仿复调。以烘托歌唱者在这首旋律中表现的
特定思想感情。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手法运用是多样化的,无论和声式的主调伴
奏织体,或者对位式的复调伴奏织体,各有各的独特表现,关键在于恰当地使
用。采用复调伴奏手法,对学生则是提高自身钢琴伴奏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中多分析钢琴正谱伴奏是一种典范式的学习方法。正谱伴
奏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精心构思的,表现手法精湛,艺术感染力极强,甚至
伴奏部分与旋律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正在于“即兴
”,它是在没有正谱伴奏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为旋律即兴编配伴奏织体
,要求凭借伴奏者的智慧与灵感在极短的时间内构思出合乎逻辑的伴奏方案,
保证演唱的顺利进行,有时,灵感横溢时的钢琴即兴伴奏还能弹奏出比正谱伴
奏更有光彩的效果。因此,即兴伴奏者应当具备较为丰富的作曲理论知识,厚
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
配。钢琴即兴伴奏和正谱伴奏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一种伴奏方式,两者具有同样
重要的地位,原因就在于伴奏者能够在丰富经验基础上加以即兴发挥,伴奏时
能够深刻理解与把握旋律的风格内容,掌握熟练的钢琴技巧和各种伴奏织体手
法。但多分析正谱伴奏,借鉴正谱伴奏规范的创作成果,丰富而细腻的表现手
法,掌握常用的伴奏织体以及和声手法,对于有效地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无
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无可辩驳地将讲法:就是要将一名普通的钢
琴演奏者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音乐家。
钢琴即兴伴奏初步(一)
旋律的即兴伴奏是指在不用正规伴奏谱的情况下,即能弹奏出与旋律内容相吻
合,能够突出、深化主题,对歌声起到烘托、渲染作用的即兴性的伴奏。
即兴伴奏的要求
即兴伴奏是演奏者一系列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应用于实践的具体体现。它要求
演奏者具有:
一、一定的钢琴技巧:
学钢琴即兴伴奏的人应具有“车尔尼599”中、后期的水平。钢琴的演奏技巧与
钢琴的即兴伴奏是不同的两方面内容:钢琴技巧以机械练习为主来再现乐谱内
容,即兴伴奏则以创造性的劳动来完成旋律伴奏的任务,并与歌声成为相辅相
承的整体。在学习即兴伴奏时应注意与钢琴技巧的同步发展。
二、应具有较好的和声基础:
旋律的即兴伴奏是和声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即兴伴奏者和声水
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伴奏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对旋律的表现力。
三、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即兴伴奏是一门应用的技术,它除要求具有钢琴技巧、和声基础外,还要求:
1、伴奏者应掌握较多风格、较多类型的伴奏织体。
2、具有良好的旋律分析、判断能力,能较有创造性地选择好、设计好织体,并
应用到伴奏中去。
3、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应变能力。
四、伴奏织体的基本类型
根据旋律的内容、情绪等设计、选择适当的伴奏织体是即兴伴奏成功与否的关
键。因此,要求伴奏者应掌握各种风格、各种情绪的伴奏织体:
(一)、柱式和弦;(基本的表现特点一一坚定有力、气势磅礴、庄严宏伟)。
1、节奏松驰,较安静平稳。具有烘托的背景作用。
2、节奏短促紧凑。积极主动的表现特色,有较强的动力。
3、短促、跳跃、节奏鲜明,具有舞蹈特点。
4、锣鼓式节奏,擅长表现热烈欢腾,动感较强的情绪。
(二)、分解和弦:(基本表现特点一一抒情流畅、委婉深情)。
1、深情、委婉,亦可欢快跳跃。
2、抒情流畅、富有歌唱性,具有动感。
(三)、分解和旋:(基本表现特点一一欢快跳跃、节奏感强)。
1、因低音减少变得平稳,具有抒情性。
2、微微起伏摇荡又平稳安静,静中有动。
3、节奏鲜明、形象生动,具有新疆舞蹈特点。
以上三种形式是伴奏织体的基本形式,也常常在伴奏中使用。当然,它还可根
据旋律表现之需要进行变化,产生出更多、更适合的音型织体。伴奏音型的使
用应统一中求变化。单乐段可只用一种织体,其他曲式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织体,以求得伴奏织用三种或更多的伴奏织体,以免杂乱无章、弄巧成拙。
(文章选自《艺泉》)
钢琴即兴伴奏初步(二)
一、熟悉、分析旋律:注意旋律的风格、情绪、调式、高潮等方面内容,把握住
旋律的内涵,对旋律有总体的了解。
二、和声布局:根据对旋律的理解及和声进行原则开始总体布局。
首先进行开始部分、高潮部分、结束部分的和声安排,注重和声的功能性及色彩
性,安排好半终止及终止式。然后根据和声进行的规则及效果安排其他和弦。安
排和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以正三、三度叠置、原位和弦为主,副三、转位、变音和弦为辅,多用第一、
四、五级的连接。
2、旋律开始部分以主和弦为主,以强调调式,高潮部分选用不稳定和功能性强的
和弦、变音和弦,以增加动感。
三、选用适合的和声伴奏织体:
根据旋律的需要,选择好与之相协调的伴奏音型。
1、一般说来,进行曲区格的选用坚定有力的柱式和弦型,欢快风格的选用轻松活
泼的半分解和弦型,抒情风格的选用和弦或流动的分解和弦型。
2、应注意伴奏音开型间的对比。
四、旋律中重点部分的处理:
1、长音地方应进地填空:(a)、把旋律进行加花。(b)、把伴奏音型及和弦
进行理复。
2、高潮部分应加强处理:(a)、反向的八度、音阶、半音阶进行。(b)、根
据风格使用震音、琶音等。(c)、选用动感较强的变化和弦、色彩和弦以加强
紧张度、烘托气氛。
3、对前奏、间奏、尾声进行较细致的处理。
[注]:以上所讲的旋律可以统统解释为单一的旋律谱。比如:小提琴独奏谱
、声乐谱(包括简谱)、以及所有的器乐独奏谱,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