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9-22 2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你的看法理性上表示同意,因为我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
但是后来想想,everyone is only one,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不同于别人之处。3子毕竟是3子而不是黄家驹,他们有着自己不同于黄家驹的风格与个性,有些家驹的作品其实非常不适合三子的声线,本着尊敬和怀念的态度演唱家驹的作品这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想想早先4子时期,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每个人演唱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的风格,也很细腻干净。到了三子时期专辑里唱他们自己作品的时候也一样非常有特点,也一样细腻干净,而且音乐方面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家驹生前的音乐作品是必须得到BEYOND的延续的,所以三子每人出一份力去负责分担家驹的作品,这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他们自己的演唱特点,在BEYOND3子的现场中每次都要同时演唱家驹时期和3子时期的作品,因此VOICE部分的感觉有点矛盾,有点乱,说句不好听的甚至有点分裂!
我相信假如过3子在现场中一直是只需演唱自己创作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作品,肯定也一样会一直保持住个性和特点,不至于把弄得声音那么矛盾!
家强的嗓原本很适合英伦POP风格(《厌倦寂寞》《冷雨夜》《麻醉》《褪色》等作品非常喜欢),却必须勉强硬着头皮去唱《我是愤怒》《岁月无声》《海阔天空》来满足答谢歌迷,日积月累结果现在累得的连自己的作品都唱不好了,说句实话他那嗓子现在根本不适合唱歌了。
这有点让我联想到了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家强明知自己的嗓音很难长期撑得住家驹的作品,但只要站在台上就尽200%的努力去唱,说实话96年最后的《海阔天空》固然催人泪下,但开场《我是愤怒》的那个神似家驹的逼人气势更加令我感慨!家强凭借自己嗓音条件居然能演绎到这种水准,假如他有般富九的声音条件,我想96版的《我是愤怒》绝对会超越家驹生前的演绎水准!
至于PAUL的嗓唱自己的作品一直都是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是具有相当演唱水准的。但后来也是总唱《长城》什么的把嗓子扭曲得那么粗,那么别扭(早期他唱回自己的作品的时候还会很舒服,最近的个唱大概是因为状态的原因吧,演唱的时候感觉有点心不在焉,希望今后可以慢慢找回状态),但是PAUL对家驹某些作品的演绎还是非常有特点的,96,03的《情人》,05的《赤红热血》等等!
世荣在3子时期很少唱家驹的歌,《LOVE》《无助》等作品还是非常有自己的特色的,后来《无事无事》《崇拜》开始尝试玩儿电子,刚发专辑那功夫起初听时感觉挺新鲜,现在再听觉得还是不太适合他!03演唱会世荣唱了一首家驹作品《无声的告别》,当时头一次听世荣唱这种歌很是惊喜!但到后来05BEYOND解散以后,世荣跑到内地来也开始不断唱家驹的歌情况就急转直下,现在嗓门儿的确是练得比原来大多了,但演唱的美感照从前实在是差远了!
我想其实三子现在的嗓音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尽力为了家驹离去后BEYOND尽可能长时间地延续家驹的温度才“殉难”掉的,而绝不是因为他们的不思进取造成的,家驹离去后三子的努力大家有目共睹!因此,纵然三子现在的嗓音已不再完美,但如果是那为了家驹,就一个字儿,值!
[ 本帖最后由 albert120 于 2012-9-22 22: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