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UID3954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165663
阅读权限225
注册时间2002-4-24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13-1-23 0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蔷薇处处开》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蔷薇处处开》是四十年代上海摄制的同名电影中的一首歌曲,后来成为舞场、歌厅中的热门曲目之一。我在下面剖析这首歌时,以四十年代的原版为根据。因为现在又在传这首歌曲,既有完全按照它的本来面目演唱的,又有一种是经过改头换面的版本。由于这首歌过去在城市中疏传较广,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已经成为历史事实,即使改头换面,也不可能磨灭这一历史事实,更不可能改变它过去在人民群众中所形成的印象。况且,我门今天谈论这首歌曲,是为了认识它的真正面目,为比。也不能以改变面目的新版为依据
这首歌曲从旋律结构看是三段体的曲式,由于采取返始演唱的记谱方式,因而歌曲的前十六小节(前奏除外)实际上就是它的始段和末段。和这里的旋律相对应的就是歌词的始段和末段。末跳词中的“天公要蔷薇处处开,也叫人们尽量地爱”可以说是全曲思想内容的总结。人类之爱是多方面的,在这首歌里说的是男女两性之爱。我们不能一般地赞同或反对歌颂男女之爱,问题是看你提倡的是什么样的爱。
歌曲的中段(17-34小节)说明了这个问题:“春天是一个美的新娘,满地蔷薇是她的嫁妆,,只要谁有少年的心,就配做她的情郎户这里采取比喻的手法,说的是春天,实际上指的不是大自然的春天,而指的是某一个女性。因为,歌曲的主旨是歌颂人们尽最地爱,这里所说的当然就是人们之间的爱,不是人对大自然的爱。如果只是表现一个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也完全没有必要用做“情郎”来比喻,这种比喻根本不能正确表达人们对于春天的感情。因此,这里的“春天”,只不过是一个女性的特殊的名词而已。对于这个女性,不管是那一位男子,只要他有所谓“少年的心,,就可以做她的情郎。这就是歌曲中所宣扬的爱情。这是什么样的爱情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来者不拒。因为,按她提的条件,如果有多少人有“少年的心”,就有多少人可以做她的情郎。
这样的“爱情”能算得上是什么真正的爱情吗,它只能算是当时都市生活中的丑恶一面的写照。一方面有被迫出卖肉体的妇女,一方面有依仗自己饱满的钱袋来寻欢作乐的男性,这就是产生这样的歌曲的生活基础。尽管它用美丽的蔷薇装饰起来,你如果仔细辨别一下,你就不难看出那用粉红色的帷幕掩盖着的污秽的交易。
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只是歌词的内容呀,它和曲调有什么关系呢?它的曲调不是也很好听吗了
这首歌曲的曲调,正是在表现这种思想感情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的。它以比较婉转流畅的旋律,刻画一种柔媚之情,特别是在“就配做她的情郎,一句的“情”字上,用了一个回转型的拖腔,表现出有点羞羞答答的样子。这种种表现,都是为了造就一种诱惑感和整个歌曲的内容是一致的。
如果这样的歌曲,它在音乐表现方面使人一听就感到厌恶、感到难受,那就不可能实现原有的创作意图。正因为它具有使人还感到“好听”的因素,就有可能使人在这“好听”的直感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它的影响,思想感情进人它所创造的意境之中。糖衣裹着的毒药,就是让人们在甜蜜的愉快中吸收它的毒性的。 近一时期,白于从外面渗入的资不主义文化的影啊。由于我们许多青年对我国音乐的历史缺乏了解,缺乏鉴别音乐的美与丑的知识和能力,因而三十多年前曾经起过消极作用的黄色歌曲,以及继承它的衣钵而以新的面目出现的黄色歌曲,竟然在一部分城市青年中传播,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自然。听了一首坏歌,不一定就会受它的影响,思想感情马上就被毒化。但是,如果对于有害的音乐没有批判的能力,没有抗拒它的腐蚀的力量,这类歌曲听多了,尤其是你衷心地喜爱它了,你就必然会受它的影响,思想感情就会被它潜移默化过去
黄色歌曲的传播,对我国青年的身心的发展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而,它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有害的东西。我们对它应该有正确的认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