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26 07:5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楼 bingding 的帖子
您说的“古典吉他要雅俗共偿、兼收并容才有出路。。。”我非常赞同。
关于“古典吉他有个硬伤:音量太小了,不利于在大众中推广。”我个人认为是目前对古典吉他认知上很大的一个误区。
古典吉他相对于钢琴、小提琴音量小是事实,但不是推广不利的原因。民谣吉他在音量上与古典吉他相当,但学习者众。国内外在大广场大舞台上表演民谣的多了,音量小都不成为问题。周华健、王杰、齐秦、许巍...等歌手在各种演出场合,手持民谣吉他弹唱也没见他们说吉他音量不合适。而贝斯、电吉他更是没有电箱连音都发不出来,但流行乐队里从没少这两个。。。。
我接触到的一些古典吉他手非常注重琴技名琴,却从不在音响效果上考虑投资。他们选琴可以是上万甚至几万的琴,但是却从来没想到过配一个合适(不是贵)的拾音器(或MIC),老兄您还配了一个。能给自己配上一个电箱的更少,再配上DI的就更更少。。。。一把吉他+20-30W的电箱,已经能适应所有的场合表演,小场合用电箱,大场面用MIC在电箱前拾音,还能保证监听。这样的小组合,在音量上完胜钢琴、小提琴,在体积上也完全不是一个负担,这样的组合是专业贝斯、电吉他手必需的,而古典吉他配的电箱如果用充电移动式的更好。就算是没电了,一样能保证演出。琴技再高,没有好的音响效果,也是失败。演出是需要舞台经验的,音响效果就是一种舞台经验,许多吉他手室内练习好好的,一上舞台就反映不佳。。。。古典吉他手能上大舞台的机会太少,有许多古典吉他手完全没有舞台表演经验,一些人换个场合就发挥不好。。。。
古典吉他手的舞台演出也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不知道老兄您表演的是什么曲目。我个人认为在单位的演出,就不要弹太深的太难明白的演奏会作品,而选择吉他小品更好,越是大家熟悉的越好。比如《伟大的独奏》这类就远不如弹个《雨滴》好,而《雨滴》不如《天空之城》。在形式上是否有创新?比如弹个《爱的罗曼史》,能否加上一个女生的伴舞?比如您弹一曲《斗牛士》,能否找个人帮你打个手鼓?又比如,能否与一个口琴合奏一曲?还比如,能否找个《镜中的安娜》的乐队伴奏,一曲优美的《镜中的安娜》我想难度不大,也应该能打动听众。。。当然好节目的前提是,先把音响效果解决。。。
[ 本帖最后由 hongsyustar 于 2013-1-26 08:1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