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80|回复: 7

【乐评】转beyond世纪末最精彩演唱会——1999 GOOD TIME 演唱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7 2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http://www.56.com/u69/v_NTY2MTQwODA.html
post-455078-1167522696.jpg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三子时期一场特殊的演唱会——99 goodtime。本次演唱会是beyond在1999年12月于香港会展中心所举办。
本次演唱会之所以特殊,同以往beyond演唱会相比有很多不同:
1.曲目编排上,基本上以三子时期作品为主,原先的经典老歌只是以串烧或者不太重要的位置安排出现。

2.整体氛围上,本次演唱会不同以往beyond演出,和观众交流方面明显缺少,而且交流多是那些不太重要的话,过于应付、不够真心(具体可参考文章后面的附文)

3.串烧的加入。以往beyond演唱会中开场会安排歌曲联唱,但毕竟不是串烧的形式,而本次演唱会中,则是安排了3大串烧,确实是本次演唱会中的一大亮点。

4.组织与准备的特殊。本次演唱会按照官方的说法是取消了座椅,所有歌迷都是站着观看整场演出,这个也是历年beyond演唱会中的一个特例。三子的想法应该是想把演唱会打造成西方摇滚的那种疯狂的场面吧。

5.争议比较大的一次。关于本次演唱会的争议我总结下应该是几大方面:A.音响问题,大家看到的视频版本可能不同,造成了这种误区,其实我在上面分享的版本应该效果还可以,大家可以参考下。B.关于beyond解散的消息。此时三子已经提出分开发展的想法,所以在很长时间内并没有出版相关的专辑,这对于歌迷肯定是难以接受的现实,所以这层因素也属于一方面。C.艳舞女郎的加入。Beyond演唱会中一般只安排女性作为和声,而本次主办方却破天荒的安排了艳舞女郎,这确实有点不伦不类。D.最后就是关于摇滚与流行的争议,在当时这个话题对于beyond心情影响比较大,在各大媒体对于beyond的讨论也是基本上演变为骂战,大家通过视频中也可以体会出来,三子对于这些还是受到影响的。 接下来是本场的曲目和视频。本次的整体编排和原来有些变化,正文还是按照本视频中曲目的顺序进行分析、评论,和以前不同的是,本次会主次分明,也就是说原来提到过的曲目,原先已经写过的曲目可能会减少篇幅,一些亮点性的歌曲会花大篇幅。提前和大家声明一下。

0.开场部分:
本次演唱会的开场同beyond三子时期其他演唱会的开场模式基本上相同,都是在一段富有特色音乐的衬托下,三子登场,引发歌迷的尖叫。伴随着几声鼓点,本次演唱会拉开了大幕。

1.串烧A:打救你/教坏细路/爸爸妈妈/醒你/崇拜/无事无事/昔日舞曲
随着本串烧的开始,本次演唱会也拉开了帷幕,第一段串烧整体上以批判N部曲为主体而组成,这也是beyond第一次在演唱会中以大串烧的形式作为开场歌曲进行演绎,下面将分别对下列作品进行分析:

Ⅰ.打救你:本曲是三子时期《二楼后座》专辑的作品,也是beyond时期又一以批判为主题的歌。由刘卓辉作词,家强作曲。歌词中也有多处体现了本曲的主体思想,也是二楼后座专辑中风格比较独特的一首曲子。.本次演唱会中beyond选择的部分是本曲的(intro+chorse+intro+verse),基本涵盖了曲子的全部元素。编曲方面tempo 110,本次演出调整了本曲的演绎顺序,先是前奏吉他slo,之后是家强直接进唱副歌,后面才是原版歌曲的正常顺序——前奏和段落部分。前奏部分的solo的编排是个小亮点,由3连音组成的节奏型,加上贝司的附点节奏,显得非常有跳跃感,而且在世荣的鼓点配合下,听上去更加有气势。在家强演唱完副歌后是重新的前奏,之后就是曲子的正常顺序了。Verse部分的两把吉他节奏是完全相同的 ,都是A5、E5两个和弦下的金属闷音,到了段落后半部分的时候一把吉他变为了分解加花。Chorse部分基本延续了段落的特色,和原版不同之处在于,本次演唱会更加突出了鼓的效果,虽然整体上比原曲在气势上强了很多。其实本曲的间奏solo也是很大的亮点,只不过本次演唱会中没有涉及,所以就不进行讨论了。

Ⅱ.教坏细路:本曲是三子时期《SOUND》专辑的作品,是beyond抨击电视节目中的一些不良信息,误导小朋友的现象。“细路”就是小朋友的意思。本次演唱会中选择的部分是intro+verse1+chorse,由家强演唱。前奏不同于原版之处在于是将前4小节的贝司solo删掉,直接是bass与吉他同时起音,瞬间制造出一种紧张又略带刺激的气氛,电吉他失真色彩极浓,体现了beyond音乐中那种爆发感。编曲方面:tempo 100,intro部分的编排是在金属强力和弦中增加了根音的音阶加花,同时辅之以推弦的效果,听上去音乐虽然很懒散,但是层次感更加分明了。贝司在此部分的演绎也十分精彩,少见的也用到了推弦的技巧进行贝司solo,这种编排在beyond音乐中确实不常见,但是效果非常好,与吉他的效果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Verse部分编排较为简单,就是很标准的金属节奏,相对于chorse部分音色听上去较为单调了。副歌之所以也是本曲的亮点之处就在于加花的使用,不仅吉他的失真加花十分给力,家强的贝司加花也十分精彩,虽然节奏并不快,只是简单的八分音,但是在音阶的编排下体现了乐曲的整体感以及气势感。唱完副歌最后一句后,下一首歌曲应然而至。

Ⅲ.爸爸妈妈:本曲是四子时期《乐与怒》专辑的作品,是beyond创作一首偏爵士风格,并且融入了很多管弦乐器的音乐。也是一首ZZ性的歌曲,背景情况这里就不多说了。本次串烧中beyond选择的部分是本曲的chorse+verse1。编曲方面,tempo 90,贯中作词、家驹作曲,由贯中来演唱。本次演唱会将原版爵士味更浓的风格换成了更加金属风,增加了乐曲的气势。其他方面由于演唱的部分比较短,所以就不再展开评述了。

Ⅳ.醒你:本曲是三子时期《二楼后座》专辑的作品,是三子批判娱乐圈中的不良气氛以及大众迷失自我盲目崇拜偶像的行为。本次演唱会中的串烧部分选择的是本曲的(intro+chores+verse+chores),整体结构和打救你相同。编曲方面,tempo 100,林振强作词、家强作曲、并由家强演唱。前奏部分的贝司solo是本曲的一大亮点,以往beyond前奏贝司多为加花或者根音,但是自从三子时期以后贝司solo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作品中。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技巧主要是连音与附点节奏,虽然技巧并不算丰富,但是效果却非常好。段落部分贯中弹奏的吉他效果还是金属失真,而贝司则变成了根音为主的节奏。到了chorse部分也基本保持这种形式不变,整体上本首歌在编曲方面除了前奏的贝司solo外,并没有太多的亮点,也相对简单,而副歌部分歌词所唱到的“Wake up Wake up Wake up!”,确实令人十分深思。

Ⅴ.崇拜:本曲是三子时期《不见不散》专辑的作品,世荣包办了词、曲、唱。这也是三子时期世荣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这种迷幻电子金属风格也成为了三子时期世荣作品中的主旋律。本次演唱会选取的部分是(chorse+verse+chorse)。编曲方面整体上编曲还是遵循了电子乐的整体风格而进行,tempo 100,电吉他的失真效果担当了乐曲的主体特点,电子鼓的节奏也为本曲添色不少。本曲和无事无事都是世荣在三子时期的重大突破作品。

Ⅵ.无事无事:本曲是三子时期《惊喜》专辑的作品,同样也是电子气息比较浓的一首曲子。世荣作曲、黄伟文作词、世荣演唱。本次演唱会选取的部分是(intro+verse+chorse)。编曲方面:tempo 110,电子鼓在开头营造出来急促的鼓点主导了歌曲风格,中间部分编排带有迷幻色彩的吉他失真音色也成为本曲的重要元素之一。吉他节奏型方面编排了略带funk风格的节奏,也为整曲的迷幻色彩添加了不少要件。本曲的几个加花也编排的很有水平,无论是贝司的音阶solo还是吉他的分解和声,都为本曲添色不少。演唱方面世荣也采用了略带懒散的嗓音,唱出了歌曲中想要表达的那种嘲讽意味。

Ⅶ.昔日舞曲:本次大串烧的最后一首歌是出自四子时期《阿拉伯跳舞女郎》专辑的作品,本曲也是很好的体现出了beyond早期作品的特点,欢快的节奏以及轻松的曲风带给人特别的感受。虽然后来三子在03年《together》专辑中翻录了一遍,但此次演唱会中还是遵循了原版风格。在本次演唱会中虽然还是原版的歌曲,但是经过beyond重新编曲后,原曲的那种曲风已经有所变化,显得更有rock风。由于选取的是歌曲intro+chorse部分,所以原曲那个弗拉门戈风格的间奏我们就没机会看到了。编曲方面:tempo 90,家驹的词曲、家强演唱。原版中前奏是吉他一把扫弦、一把加花,而本次演出中则换为了一把失真效果,一把进行和弦扫弦。贝司依然是是附点节奏型,鼓点还是和整个串烧中前面节奏相一致的风格。其他部分由于本次演出编排的原因也与前面的相一致,所以说,单从这个角度来说本次演唱会演奏的也是本曲的第三个版本效果吧。随着最后A5和弦的出现,结束了本次串烧的演出。

3.缺口:
在大串烧之后,beyond安排了出自《sound》专辑的一首代表性作品,缺口。本曲是由贯中作词、贯中作曲的一首歌,出自三子95年专辑《sound》,也是本张专辑唯一一首怀念家驹的作品。与之前《二楼后座》专辑中的那种单独的思念与悲痛感情相比,这首歌中体现的情感已经完全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所以这也是本人十分喜欢本曲的一个重大原因。本曲整体上较为通俗,旋律琅琅上口,也是大家认可三子时期作品的一个代表性之作。编曲方面tempo80,本次演唱会依然有贯中来演唱。Intro部分虽然编排十分简单,仅仅有很常规的C调和弦与8小节的音阶solo来组成,技巧也只是小推弦而已,但是这段旋律却是编排得十分经典,从乐曲的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听众的心里,仿佛告诉我们三子已经从家驹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正在寻找自己新的音乐道路。

Verse部分继承了前奏的特点,中间的贝司加花与吉他失真分解的加花,为乐曲的整体性埋下了伏笔,也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为副歌部分打下基础。虽然两声Fm和弦的失真声音,本曲来到了chorse部分,本部分节奏吉他继续以扫弦为主,而旋律吉他是以金属失真与金属节奏交织而成,这种安排就突出了副歌部分编曲的厚重感,增加了编曲的丰富性。在第二遍verse与chorse结束后,迎来了本曲的另一亮点之处——间奏solo。本部分是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部分是标准的十六分音符的上下行音阶走势,尽管编排简单,但听上去很舒服也很悦耳;第二部分是在音阶基础上的连续推弦,其中尤以三弦7品的连续推弦与二弦20品的连续推弦最为精彩。在这段solo之后是本曲的高潮,也是重复了chorse部分的编排,最后结尾是沿袭了专辑原版的风格,在C和弦的扫弦后结束。很多朋友对于本曲的歌词也情有独钟,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从没妥协纵有荆棘铺满在路途”,我想这个思想应该是延续了beyond音乐精神,也是将beyond这种精神最好的发扬光大吧!

4.时日无多:
接下来的一首是出自于《不见不散》专辑中的时日无多,许多歌迷对于此曲并不太熟悉,尽管他有流畅的旋律、励志的歌词,也具备流行与通俗的一些特点,但是歌迷并没有将这首歌列入心目中的经典,这也是其中的一个遗憾吧。其实仔细品来,本曲在编曲中还是有诸多亮点的,下面我们会具体讨论。本曲tempo100,家强包揽作词作曲,并在演唱会中亲自主唱。Inrto部分其实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贯中弹奏的以A调和弦切分音主导的节奏部分,接下来伴随着鼓与贝斯的加入,将前奏引入了第二个部分,吉他加花的运用也是本曲中的特色,编排上还是beyond非常习惯的推弦加音阶的组成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家强贝斯在演奏中切分节奏的使用,也贯穿整首曲子而进行,也十分有效迎合了本曲的编排动机。

verse部分基本依照了前奏的整体特点,一把负责切分节奏,一把负责吉他扫弦。到了chorse部分一把吉他则变化成为金属失真音,增加了副歌中的厚重感,同时贯中演奏中的技巧也是节奏与加花并存,使得听上去十分悦耳,很有味道。家强的演唱也表现的不错,由于没有太多高音的阻碍,家强对声音的控制轻松自如。间奏solo部分的编排还是延续了前奏中加花的特点走势,同时贯中在演奏中还加入了点弦技巧。在bridge部分之后,迎来了乐曲的高潮。伴随着chorse段的两次重复后,本曲最终结束在了A5和弦上。

5.预备
本曲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三子时期作品,同时也是一首典型的英伦摇滚风格的歌,由香港著名词作家林夕填词,在99、03演唱会中beyond都曾演绎过。所以也算是大家接触三子作品、喜欢上三子作品的入门曲吧。编曲方面,tempo80,G大调和弦编排,更是英伦风的突出表现。本曲和弦编排十分简单,前奏G、Am、C、D的组合已经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同样solo也是十分简单,小滑音符点的加花也十分符合本曲的曲风。整体上此曲还是吉他扫弦为主导,在verse 2部分加入了分解成分(同样也是简单的符点分解音),十分有效装饰了本曲。间奏的安排也遵循了英伦作品的风格:由小音阶与三弦14品的推弦组成,同时还加入贯中喜欢的三连音节奏型。本曲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符点装饰音的使用,感觉十分舒服,给人以轻松、欢快的感觉。这次演出相比于97年高山剧场那次的演唱效果要好很多,家强的声音没有那么闷了,所以整曲的演绎效果也是很不错。

6.雾
接下来的一首是出自97年《惊喜》专辑中略带迷幻色彩的“雾”。这首歌对于很多歌迷来讲可能并不陌生,本曲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他的编曲意外,就是那十分具有意境的歌词了。下面分开进行介绍,先说编曲方面,tempo120,黄伟文作词、贯中作曲、并由贯中演唱。Intro部分亮点在于引子的电子鼓效果,给人以清澈迷幻的感觉。前奏的整体编排是由吉他扫弦与键盘和声共同组成,同时在扫弦的过程中加入了分解加花,也丰富了编曲的整体效果。段落部分编排则相对简单,仅仅是吉他扫弦作为主体,辅之以贝司的切分节奏,鼓的编排也十分中规中矩。表面上看,这种编排显得很简单,并且略显枯燥,但是仔细听上去却很舒服,再加上贯中演唱中那种略带松散、冷郁的嗓音,更加有特色了。Chorse部分编排同前面基本相同,尽管和弦只是很简单的G、D、Em、Bm四个非常常见的和弦,但是组合起来的效果确实非常赞。

insert部分加入了十六分音符的音阶加花,而此时电吉他的音色已由前面那种飘渺迷幻变成了清亮和凌厉,显得十分有味道。尾奏中的加花再次使用也为本曲画上了圆满句话。下面再谈一下本曲的歌词创作,黄伟文先生的填词每次都会给人们带来惊喜,这次也不例外,“白看白听白说白干白过的岁月”,“是近是远是爱是怨,如雾里风景,从没有风声”,“将彼此盖过,还没有时间问为何,日月便过”,“轻舟早已过,才目送人间那烟火,将彼此盖过,还没有时间问为何,日月便过”这几段歌词中虽然是在描写爱情,但是大家可以感到,当中已经不是很表层的爱情描述,而是略带哲理、诗意的比喻,词和曲有机的结合,给歌迷带来了着实不小的惊喜。

7.请将手放开
下面一首歌是beyond97年《请将手放开》专辑的同名主打歌,中心主题大家也都很清楚,和同专辑的“大时代”所表达基本相同,讲述港人对于回归的一种冷漠与麻木,同时在歌中也体现出了港人面临着国家身份的认同的无奈。我在之前的帖子也说过,由于涉及到敏感话题,估计在大陆的发行会有一点困难,但结果还算是完全保留了,也算是本曲的幸运吧。本曲是贯中所创作的一首英伦曲风的歌,由于在97、05演唱会上都演绎过,大家可能对于此歌还算比较熟悉。再加上上口的旋律以及欢快的曲风,比较容易令大家接受。编曲方面,tempo90,前奏是很富有英伦风的节奏同时加入推弦、滑音技巧,编排上应该是一个小推弦+四分音符+四分符点滑音+四分音,从而使得乐曲的刚一开始大家就被吸引住了。Verse部分主旋律基本延续了前奏的节奏型,亮点在于bass的音阶加花,细心的朋友可以仔细研究一下,很有学习、借鉴的意义。在四声鼓点过后,歌曲进入了Chorse部分。本部分首先变化在于是吉他失真扫弦,而贝司则变为了八分音符的节奏型,从而产生前后的反差,突出副歌部分。这种编排很符合英伦摇滚乐的特点,所以说本曲还是很有代表性的。

间奏依然是贯中的showtime,本曲的间奏部分也是英伦乐的特色——前半部分是以击弦为主的小加花,后半部分是标准的快速音阶。在最后说下歌词部分,由于大家对于这个比较关注,我就列举一些大家可以大致推理下:片段A:“终要离开始终有障碍”、片段B:“请将手放开不要回来,不想更改遥远的将来,亦想热爱却满载悲哀。”这两个片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歌词,大家可以结合开头我分析的背景情况,自己体会一下!

8.夜长梦多:
在前面几首歌之后,beyond安排了几首不插电作品。不插电的形式是beyond演唱会每次都要表演到的,本次演唱会也不例外。第一首不插电作品是出自96年精彩专辑的“夜长梦多”。本曲在三子作品中相对陌生一些,传唱度也并不太高,但是整体编曲却十分简单,整体演奏过程中意境的阐释还是不错的。Tempo90,刘卓辉作词、贯中作曲,由贯中演唱。前奏部分是很干净、明亮的吉他扫弦,和弦也只是简单的Em和F构成,虽然只有两个和弦但是这两个和弦却给本曲整体上定了格调,使整曲充满了阴暗与颓废的特征。段落与副歌部分也很简单C、F、Bm、Em四个和弦主导了整首曲子,副歌贯中略带嘶吼的嗓音以及世荣和家强的和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是很完美的阐释了本曲的特点。最后尾奏的吉他solo应该是本曲的一大亮点,与前面整体节奏不同,此部分突然加速,随着连续的几声很有气势的鼓檫,以布鲁斯音阶为主体的这段solo展现在大家面前,在solo的最后还加入了快速节奏,从而更好地映衬整曲的特色,将那种阴暗、压抑的氛围推向高潮。

9.牺牲
第二首不插电作品选自98年专辑《不见不散》,虽然也是相对冷门的一首歌,但整曲还是非常轻松、悦耳的,很容易吸引人,也是三子时期相对通俗的作品。编曲方面:tempo 100,由周耀辉作词、家强作曲、家强演唱。本曲的亮点在于intro悠扬清脆的笛声的编排,使人不禁想到了光辉岁月的那段间奏,听上去十分有感觉,令人陶醉其中。而且笛声与吉他、贝斯、鼓的有机结合确实从乐曲的开篇就吸抓住了听众的心。Verse部分一把吉他负责分解,贯中弹奏的则是节奏扫弦,和弦方面也是C大调编排而成。

Chorse部分基本同于段落部分,而本部分的亮点在于家强的演唱,客观讲这也是难得家强将演唱与乐曲结合这么完美的一首,听上去正如歌词中所描述的那样“深呼吸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此部分的鼓点也相比于段落部分发生了变化,鼓点更加密集,力度更加强烈,充满了节奏感。后续部分基本是前面的重复,看似整体编曲十分简单,但就是那段笛声的加入,为本曲添色不少,不仅丰富了编曲的多样性,而且增加了乐曲的意境感,确实是精彩之笔!

10.无助
接下来的一首是出自1997年《请将手放开》专辑中的无助,这也是世荣全部包办词、曲、唱的一首歌。之前我在1997高山剧场演唱会中写过这首歌,不过这两个版本确实有很大变化,我个人更倾向于这个不插电版本演绎得更加完美一些。世荣的演唱在本次演唱会中也更加贴切作品的整体风格。编曲方面,tempo90,鼓点基本上是以三连音节奏为主,前奏是很简单的过渡组成。Verse部分是一把琴负责分解,另一把负责扫弦,扫弦的节奏也是和三连音的鼓点有机进行结合。chorse部分应该是和97版本与专辑版本变化最大的地方,原先的失真效果没有了,变成了贯中的吉他加花,虽然贝司没有编排太多的加花,但是三种乐器 相互结合起来却是很完美。间奏和尾奏还是由贯中负责的音阶solo,这个版本在不插电的效果下明显比专辑版和97版好很多,听上去十分舒服,尽管情绪上还是偏低沉。说实话刚开始听这首歌的时候感觉确实很普通,但是听过本次演唱会的版本后就发觉还是很有亮点的,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这种体会与感觉呢?

11.想你
最后一首不插电的作品是出自96年《精彩》专辑,也是beyond时期很经典的一首乡村民谣风格的曲目,很多人都很喜欢此曲,尤其是他借鉴了很多芬克技巧,也令许多弹吉他的歌迷将本曲作为练习曲目。编曲方面,tempo 80,由周耀辉作词、贯中作曲、贯中演唱。前奏与段落部分都是吉他扫弦与芬克切分音组合进行,均是十分简单的和弦编排。Chorse部分是一把负责节奏,另一把吉他负责加花。专辑原版中此部分的加花是失真效果的,而本次演唱会中由于是此曲不插电所以没有了原来的失真效果。同时演唱过程中的和声也是演绎得完美无缺,三子的声音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本曲的另一个亮点在于间奏solo,和原版又有所不同,原版是带有切分音的上下行音阶,而本次编排则是芬克节奏为主的音阶,更加突出了节奏感,而减弱了原先的技巧性。乐曲结束部分也是发生了变化,原先尾奏是扫弦节奏与分解节奏并行,而本次则将其省略,但是并没有影响整体效果,因为最后贯中英文的演唱以及世荣与家强的和声将这个缺陷进行了弥补。从整体上看本次演唱会的想你更加突出了唱以及节奏感,而减弱了原版中的技巧性。

12. 串烧B:真的爱你/声音/管我/不再犹豫/永远等待/长城/岁月无声/光辉岁月/灰色轨迹
从本串烧开始,演唱会进入了第二个部分,也就是下半场。本场演唱会的第二个大串烧的编排堪称beyond历年演唱会中的经典,将那么多令人难忘的歌曲以串烧的形式并到一起,呈现给大家,令歌迷大呼过瘾,所以也被称之为“Rock Melody”!这也是beyond在本场演唱会中的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创意吧,而且效果十分不错。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A.真的爱你:这是一首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歌了,所以其他话也不多说了直接进入编曲方面。随着贯中弹奏的经典三个音符,大家都知道beyond是在演绎哪首歌了,但是4小节过后,beyond却给人们带来了惊喜,tempo 70变成了tempo 90,贝司的节奏也是标准的金属风格——十六分音符主导的特色,鼓点也变得更加密集与激烈。本此演唱会选择的部分是原曲的(intro+chorse),也就是在前奏之后直接是副歌部分家强的演唱,吉他节奏也由原版的扫弦变成了金属连复段。正在大家听着连呼过瘾的时候,A5和弦的出现却打破了这个规律。

B.声音:伴随着一声A5和弦的金属效果,此段串烧中的第二首曲子就已显现出来——95年《sound》专辑的主打歌“声音”。这首歌是beyond对“红馆分贝限制令”的批判,通过整曲的编曲也可以看出这些特点,尤其是96演唱会中贯中那撕心裂肺、天裂地摇的那种呐喊以及后来怒砸吉他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对于政令不满的表现。本次演唱会选择的是(intro+chorse),前奏是标准的金属连复段开篇,两个四分音符+四个八分音符组成的引子,听上去十分有气势,配上A5这个金属强力和弦确实很给力。副歌部分的搭配显得十分自然,更加突出了本曲所表达的那种情感。

C.管我:接下来的这首歌是大家相对陌生的管我,出自《惊喜》专辑,它的粤语版是“别怪我”。批判的具体对象应该是香港唱片公司的决策层对于糟蹋好音乐的一种唾弃。歌词中“唱你爱听的歌,讲你爱听的假话,慢慢去把我训练成哑巴,我快被你逼疯”都体现出这些含义。本曲也是贯中一人包办了词、曲、唱,本次演唱会中选取的部分是(intro+verse+chores+outro),tempo也是100,前奏部分的节奏型和声音一曲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本曲是一个四分音+6个八分音组成,另一把吉他是带有布鲁斯风格的音阶加花。Verse部分基本上与前奏相一致,加花的处理也基本延续了前奏中的特色。Chorse部分的亮点在于小推弦的使用,一般的推弦都是全音推和半音推,但是本次演唱会中阿贤弹得那个加花感觉与众不同,显得很有味道。尾奏部分与前奏部分的加花solo基本上保持了风格的一致,这也算是曲目前后之间的有效呼应吧。

D.不再犹豫:这又是一首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曲子了,本曲基本沿用的是国语版(候诊室)的编排,和原版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本次演唱会选取的部分是(intro+verse+chorse)前奏部分还是大家很熟悉的那个经典solo,到了verse部分后就是全部的金属连复段的声音了,在bridge部分的时候,世荣的鼓算是个小亮点,连续密集的鼓点节奏,将歌曲带入了一个充满爆炸的世界,也为副歌部分的到来埋下了伏笔。打了副歌肯定是全场大合唱的时间,大家通过视频中也可以看到歌迷在此时也是相当的high,伴随着此曲的进行,本串烧进入了一个高潮阶段。

E.永远等待:正在大家都以为不再犹豫之后本串烧就要结束的时候,beyond给我们一个有力的答复——这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一首歌是beyond早期经典作品永远等待。由于是串烧的原因,本此演唱会只选取了本曲的chorse 3部分,也就是“永远地等待 永远地等待”那处,确实没有将原曲的特色全部展现出来,也算是个不小的遗憾吧。所以在03、05年的演唱中beyond都演唱了本曲的全版,也算是弥补当时歌迷的一个遗憾吧。

F.长城:正当歌迷高呼不过瘾的时候下面一首歌肯定会再次勾起歌迷的激情。伴随着G5和弦的金属节奏型的出现,tempo也突然转换成了90左右,很多歌迷都听出了其中的奥妙了——那就是长城的前奏部分的后半段,所以歌迷们又准备好了大合唱的来临。众所周知长城这首歌吸引人的地方主要还是在于前奏键盘发出的那个飘幻、诡异的声音,然而本次演唱会演绎长城的时候却将前奏略掉,直接就是金属音,感觉效果也十分不错。突然的一个停顿,大家以为是从段落开始,然而一句“笼着耳朵”,却将歌曲带入到了副歌部分,带给了歌迷更直接的冲击力。正当歌迷还在陶醉长城一曲的快感时,又一个熟悉的声音出现了。

G.岁月无声:G5强力和弦的出现再次掀起了歌迷新一波的呐喊。在那个熟悉的四分音+两个八分音的节奏型出现,大家都听出来了是岁月无声的前奏音。岁月无声这首歌对于beyond来讲也是意义很重大,也是这么多年beyond演唱会中出现频率前5的作品,可见这首歌的重要性。本次演唱会选取的部分是(verse+chores+insert),即便没有前奏那个熟悉的五声音阶solo,但是并不妨碍歌迷的万人合唱。本次演唱会中的编曲虽然是节选,但还是基本遵循了原曲的编排特点,由家强来演唱。熟悉的riff、熟悉的solo、熟悉的歌词,使得歌迷们听了大呼过瘾。

H.光辉岁月:在岁月无声的E5和弦音之后,一个小节中7个音符的出现又带给了歌迷美好的回忆,又一首经典作品出现在大家面前——光辉岁月。本次演唱会中对于本曲在有两个方面的调整:首先是节奏方面,原先tempo 80左右的歌曲,变成了tempo 100,虽然节奏变快了,但是并不影响演绎的质量。第二个就是金属连复段以及贝司金属节奏的出现,原版的光辉岁月大家都很熟悉,基本上是原声的吉他扫弦,贝司是音阶加花,但是本次的编排为了照顾串烧的整体风格与效果,使用了更多的金属色彩的音符,也是一个细节上的特点吧。

I.灰色轨迹:本串烧的最后一首落在了灰色轨迹一曲上。本次演唱会选取的部分是chorse段落,主要的变化是将原版的那种干净、清新的吉他声音变成了金属失真效果。随着贯中演唱的“woo…不想你别去”之后,本次串烧演绎结束。

13.鼓solo
接下来的部分属于世荣,本次演唱会中鼓solo安排到了第二段串烧之后,也别有一番用意。世荣的鼓不同于西方摇滚乐队的鼓击,西方鼓手要么是穿着狂野,要么是鼓点狂暴那种风格的。而世荣这是那循序渐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那种风格,前后呼应,非常有自己特点。细心的观众也会发现世荣脸上流出的汗水,可见世荣是多么用心来演奏。(P.S.本人对于架子鼓理解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指正)

14.冷雨夜
三子时期演唱会中习惯性的安排,就是后半场会安排一些老歌、情歌,增加与歌迷间的互动。果然前奏一响,歌迷反响强烈。本曲是beyond中期经典作品“冷雨夜”的国语版,同时加入了些许修改与变化构成此歌。“冷雨夜”一共有3歌版本:专辑原版是大家最早接触的版本;91演唱会中的经典bass solo想必也是大家心目中难以逾越的经典版本;第三个就是这个国语版。顺便多说两句,03演唱会的那个版本不同于原版,也不同于91版,而正是此版本的粤语版,所以也挺有意思的!编曲方面:前奏和verseⅠ、Ⅱ部分是分解和弦,由简单的F-G和弦和弦开始之后用F大7和弦的效果组成,这部分应该是3个版本基本一致的。副歌部分是吉他扫弦主导,由和弦Dm、G、C、F、Am、E组成。间奏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吉他的分解组成,同时加入了和弦下的击弦技巧,随着几声鼓点后,过渡到了后版部分;后半部分就是bass solo了,由于本版本和03年的是一样的,所以没有91年那么完美的表现,仅仅是在4个小节三连音音阶solo后就结束了。大部分solo是与其他几个版本差不多的,区别只是在上面所说的那些。乐曲尾奏solo是忠于原版所演绎。

15.遥望
接下来是beyond另一首经典情歌,也是家驹时代传唱度比较高的作品——出自《继续xx》专辑的遥望。通过本次演唱会我们也可以推理出来在beyond心目中最经典的情歌作品就应该是这三首了(还有下一首情人)。本曲在编排上也是十分简单,整体编曲的动机是以常规和弦的分解走势为主。但本次演唱会演绎的版本和专辑中还是有一些区别,主要的变化就是鼓的加入,很多人都会习惯性思维觉得这种慢歌加入鼓点可能会效果不好,但是本次演出中世荣的鼓却为本曲添色不少。要说本曲的最大败笔是什么,我觉得是不应该选择让家强来演唱,05年演唱会中世荣将本曲演绎的很完美,但是本次演唱会中家强的演唱确实瑕疵很多,他嗓音的弱点基本完全暴露出来。当然,这些优点吹毛求疵了,希望大家也不要介意。编曲方面,tempo 75,是一首典型的慢歌,乐器是一把吉他、一把贝斯、一个鼓、一个键盘。整体上节奏划分也很明显,技巧方面没有太多华丽的部分,很中规中矩,只有副歌和间奏略有不同。但是看似很简单的编排在beyond音乐中却能带来极大的魅力,这些我在前面也谈过多次了,所以我们不仅要感叹beyond音乐旋律的悦耳性,同时也应该看到beyond音乐中这些鬼斧神工之妙,才能更进一步了解beyond音乐中的真实魅力。

16.情人
这是beyond在本次演唱会中演绎的第三首经典情歌作品。这首歌也是大家非常熟悉、喜欢的作品。本次基本上还原了原版的曲风,比较忠于原版的,只不过演唱者换成了贯中。贯中演绎的情人应该可以说是“非家驹版情人”里最为经典的,虽然这个版本不如03那么经典,但也是很精彩的。从编曲的角度来说,这首歌最吸引人的就是前奏,熟悉的、简单的、悦耳的、动听的键盘独奏,堪称音色绝佳,旋律绝妙。演唱方面贯中给我们展现的柔情、委婉、飘柔,令我们难于忘却。尤其是贯中在chorse2部分的高音后的变音,也为本曲的演绎加入了特殊的成分,有了不一样的效果。此时,我们不得不感叹,beyond仅仅用如此简单的编曲,却写出了如此美丽的音乐,令我们十分叹服。还有一个细节:贯中在演绎过程中出了大量的汗,从脸角、头发上就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也是以往极为少见的,可见贯中注入了多少心血。

17.不见不散
接下来的一首是选自98年《不见不散》专辑的同名曲,同时也是那张专辑的主打歌——不见不散。这首歌应该是贯中创作的一首回忆家驹的作品。三子时期有很多首都是怀念家驹的歌,但是这其中大概又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型,这首歌就是应该算单独的一类,在思想层面更多侧重于回忆,而不同于《二楼后座》时期的悲望色彩,这恐怕也是三子经历了岁月的磨练,已经充满了沧桑与惆怅。如果我们结合当时的背景环境可能更有利于理解其中的奥妙:98年的时候香港已经回归,而三子的许多作品媒体并不买账,当理想却成为遥遥无期的空谈时,人自然而然会产生怀念过去的思忆情怀,所以想到家驹、想到曾经一起奋斗的好兄弟也是在意料之内的事了。作品中歌词也有多处的描述:“理想,或远在无边的远方,还是已淡忘... 我已等到枯干,但未感到绝望,完全是因你,可以在旁。我会奏着哀歌,替你点亮烛光,你纵使一去,不再复返...”从中我们都可以体会到三子当时的心里状态。

编曲方面,tempo 75,贯中一手包办了词、曲、唱,整体风格偏大气与成熟,也是三子优秀的作品之一,也具有很强的传唱度。Intro部分分为两个层次:先是吉他的分解与扫弦进行,随着贯中的一句“不见不散”,世荣的鼓开始走起,键盘也随之进入。本次演唱会中键盘的编排不如原版那么优美,可能是故意将键盘乐色降低了,没有原版效果那么突出。Verse部分基本与前奏相一致,贝斯也很中规中矩,完全是根音走势,听不出任何的加花。在段落后半部分吉他的分解由原来的5432\1234的走势变成了2213\3312,也是为了高潮部分埋下的伏笔。Chorse部分是失真色彩引导本部分,从而也突出了高潮的气势。这个失真音色不同以往beyond音乐那样的尖啸,具有极强的冲击力,有的只是略带清新的吉他音色,这也是beyond在编排上特意为之吧。本曲的间奏与尾奏则相对简单,基本上也是前奏的重复版,虽然简单,但是从整体上还是照顾了前后统一、前后呼应的编曲特点,这些也是beyond音乐中一贯的风格。

18.活着便精彩:
本曲也是本次演唱会中的难得的合唱歌曲,出自96年《精彩》专辑中,由贯中所创作。由于其旋律比较流畅、上口,也成为了三子时期传唱度比较高的作品。此歌主要讲的是三子在家驹去世后,表现出依然坚持理想,继续奋斗的精神,从而有效地向外界表明beyond是不会解散的。编曲方面,本曲tempo70,E大调作品,演唱是由三子分别演唱,副歌部分合唱。编曲方面,前奏部分是一把琴负责和弦E、A、升Fm、B7、E、B7的扫弦,另一把则是加入闷音后的分解和弦。贝司与鼓点都是三连音节奏型走势。Verse部分同前奏,并没有太大区别。这种安排在beyond作品中也不太常见的,beyond音乐中的大部分编排多为前奏、段落有区分的,而本曲却是个特例。接下来的pre chorse部分加入了A5、B5、F5、G5的金属失真效果,这种编排是beyond音乐中十分常见的形式,大家比较熟悉的“不再犹豫”、“抗战二十年”都是这种形式。从以上几点也能说明这些作品还是有深深地四子时代的烙印。

Chorse部分是升Cm、B、E、A、B、E的吉他扫弦与金属失真共同进行,贝司和鼓的配合也是基本是辅助进行,总体上此部分在编曲上并无太出彩的地方。歌词中三子合唱到的:“仍然无惧,我有我的根据,是错对也不枉过”,表明了三子的决心,同时也直接点明了主题。间奏部分的编排是一把分解,一把solo,主要还是以推弦与音阶为主,但客观说本部分的编排并不太精彩,亮点不多。本曲的尾奏比较长,其中包含的技巧也很多,有金属音,快速音阶,符点节奏,双音拨弦、泛音效果等。总体上说,本曲还是融合了四子时期与三子时期作品的中许多代表性特点。

19.扯火
本曲选自1998年《不见不散》专辑,也是三子时期相对偏冷的一首歌。关于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曾经有网友说是讽刺之前的经纪公司,事件的由来是关于家驹遗作的创作版权问题。虽然关于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看到比较官方的说法,但是结合歌词中的内容以及歌曲整体气氛略微能揣摩出一些。本曲整体风格方面采用了电子风与金属风相结合的特点进行编排,这种编排可能也与beyond要表达的中心主题有关联。编曲上,tempo 110,这首歌换成了家强包办了词、曲、唱。前奏方面是贯中弹奏带有失真效果的快速节奏与贝司的连复段组成,鼓点基本整曲都保持了一种急促有节奏的风格。
Verse 部分的亮点在于家强贝司连复段作为主音效果的出现,这种编排在beyond以往歌曲中是很少出现的,之前说了由于是家强作曲,所以肯定在这个部分上下了很大功夫,而且听上去十分有气势,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出来家强的手变换还是很快的,在演出效果方面也是很吸引人的。副歌方面也基本与段落相一致,唯一的变化之处就是吉他加花的出现,这种编排也是beyond音乐十分常见的,演出中是贯中与阿贤两把金属音色的吉他轮流进行加花与节奏的弹奏,从而有效的互补,将音色填充的更加饱满。间奏部分也基本与前面一致,家强的英文演唱是本部分的主导。尾奏部分亮点在于贯中半即兴的吉他solo,其中主体部分是音阶主导的连复段,其中又穿插了快速点弦等多种技巧,看上去很爽,听得也十分过瘾。

20.打不死:
下面一首也是三子时期的作品——打不死。创作背景是三子为了表达自己的音乐理念、音乐思想所写的。此曲也被李连杰的电影《轰天炮4》选为了主题曲,可能也更好应征电影中所表达人生在世总要有点骨气,要有一颗打不死的心态迎接任何挑战。由于有了这种主题,所以本曲也是一首很rock的作品,属于电子金属乐的曲风,由贯中作曲,世荣与刘卓辉作词。编曲方面:tempo 是130。前奏的前4小节、后4小节相同,都是滑音接一个符点音阶,其实仔细感觉确实和电影007中的那个前奏有很多相似之处,并且这种效果一直贯穿乐曲全部,很好的营造出了整体气氛。段落部分是强力和弦金属闷音组成;chorse部分加入了金属和弦的失真效果,最后的结尾音安排了推弦上。

之后的间奏是键盘加入的混音与金属闷音共同组成;outro与前面是首尾相呼应的安排形式,这个部分的电子鼓效果更加突出,确实充满了力量感。其实本歌的亮点不仅在于编曲,还在于歌词方面:“不偏不激不反,然而无力救你,不枯不萎不倒,仍然全赖勇气,不屈不朽不嚣,昂然重拾武器,不可不知不懂,随时随地你要,打不死!”我也不过多的解释了,大家都懂得,我只是说,这些歌词已经不是歌词了,它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了! 我想这也是在03年演唱会中, beyond同样选择本曲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21.good time:
Beyond在演唱会的最后安排最后一首完整的歌是99年《good time》同名专辑的主打歌,这首歌应该算是该专辑大家最熟悉的作品了,甚至部分歌迷只记住了这一首歌。所以beyond将本曲安排在最后也是有一定用意的。编曲方面tempo 110,是由贯中一手包办词、曲、唱。随着电子鼓创造出来的强烈鼓点,拉开了本曲前奏的序幕。Intro部分前8个小节是贯中弹奏的低沉快速的金属失真效果最为开端,在此之后是世荣的八连音鼓点作为过渡,接着其他乐器进入,贝斯的节奏编排还是标准的4分音符+两个8分音的组成。Verse部分与前奏基本保持一致,贯中负责节奏部分,和弦是金属乐比较常见的E5、D5、A5、G5,阿贤弹奏的是音阶加花,以及贯中代表性那种颓废的唱腔。

在verse的最后部分带有标志性的一小节连续的16分音符的快速节奏之后,将本曲带入了副歌部分。在演出中beyond三子配合十分默契,将这个效果演绎的十分到位,从而也很好突出了副歌部分的效果。Chorse部分主体还是歌词所唱的“we have a good time,good time good time!”而世荣与家强则负责给贯中和声。家强的贝司则变成了标准的金属节奏——8分音符作为旋律主导,中间旋律吉他有个很明显的加花,这个加花效果很像卡农里面的那个节奏滑音,听上去很有感觉。间奏solo也是本曲的一个亮点,也是分为两个层次,前半部分是二弦7品的连续小推弦,后面部分是围绕音阶进行的,而且不仅有技巧,在音效营造成来的电子乐氛围中也是很有特色,显得十分流畅。最后连续的8分音节奏下,乐曲停留在了E5和弦上。

22.串烧C:Dancing in the rain/太空/喜欢一个人/Amani/Good Time

A.dancing in the rain:
在本次演唱会的最后安排的是第三个大串烧。第一首歌是dancing in the rain。这首歌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冷雨没暂停的国语版,出自1994年国语专辑《paradise》。整首曲子的主体风格是偏电子化的,有很浓厚的电子乐风格,这也是三子时期风格上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由贯中一人包办了词、曲、唱。本次演唱会选择的是乐曲的前半部分(intro+verse+chorse)。乐曲的开篇是世荣电子鼓产生的特殊音效,为本曲的整体风格奠定了基础。贝司的编排也很有新意,大家通过视频中可以看到家强的左手还是非常快的,音阶加花的使用也是增加了电子乐的色彩。电吉他的风格也采用了快速扫弦进行衬托,失真色彩也显得十分飘幻。

B.太空:
串烧的第二首安排的是太空,本曲也是歌迷非常熟悉、喜欢的一首三子时期作品。作为《无间道2》中的插曲,也是俘获了很多影迷、观众的心。出自1996年《精彩》专辑,刘卓辉作词、贯中作曲、贯中演唱。本曲在编曲方面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失真音色的吉他与贝司连复段的衔接,以及铿锵有力的鼓点的有机结合早就了本首经典曲目。本次演唱会选择的也是乐曲前半部分(intro+verse+chorse),而且和原曲有所变化,相比于96演唱会版本也不太一样,有三个比较明显的不同。首先前奏部分的吉他加花与贝司加花没有了,听上去确实没有专辑原版那么舒服。第二,贝司的节奏基本上维持在根音效果,而且较为密集,原版的那种贝司附点节奏效果消失了,这也是个不小的遗憾。第三,原曲中那种清脆的吉他分解在这种编排下效果很不明显,原先的一大亮点有所丢失。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本次演唱会这种以串烧形式的编排还是给歌迷们带来极大的亮点。随着贯中那句经典的歌词“我要跟你,飞出这个太空,多么的高兴;飞出这个太空,放纵。”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下一首。

C.喜欢一个人
第三首则是比较冷门的作品,出自1998年《打不死》专辑,是由家强包办词、曲、唱的一首歌。本曲也是一首旋律十分欢快的情歌,容易引起歌迷的共鸣。本次演唱会选择的也是歌曲的前半部分(intro+verse+chorse)。编曲上吉他是快速扫弦为主导部分,鼓点也依然延续串烧中前面几首的风格,亮点在于贝司的加花的编排,正是在这个加花下,使得歌曲听上去更加饱满了,音乐元素也更加丰富。

D.Amani:
第四首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歌了,家驹写给非洲小朋友的作品,宣扬了beyond爱好和平的崇高信念。出自beyond 91年商业色彩最为浓厚的一张专辑《犹豫》。本次演唱会将此曲加入到此次串烧中,而且略微改变了风格,从而适应了其他四首的特点,也是beyond在演唱会编排上的一个不小创举吧。选择的段落是原曲chorse 3部分,也就是最后的高潮段落,还是我们熟悉的歌词、还是我们熟悉的旋律,但是在充满电子风的编排下,又赋予了此曲新的内涵。

E.Good time
本场演唱会在good time的歌声中结束,这种安排不仅贴切了演唱会的主题,同时也有利于宣传新专辑的作品,最重要的也表达了beyond的态度——两个时的演出对于大家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时光(a good time)”!最后,伴随着贯中一句“have a good time ,大家”,本次演唱会随之落幕。

[ 本帖最后由 6000000 于 2013-5-7 22:1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2: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这个演唱会好像只用了神童一个吉它手,原作者说用的阿贤。我看的视频是情人在遥望前面……。难道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发表于 2013-5-7 23: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QQ图片20130508001420.jpg
UID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3-5-8 07: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这是QQ号就值钱了。
发表于 2013-5-8 07: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楼 6000000 的帖子

发表于 2013-5-8 09: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面Paul的音色是我最喜欢的。
发表于 2013-5-8 10: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见不散 可以理解为 对理想和信仰的一种坚持 当然 浅表的意义 是对家驹的怀念
发表于 2013-5-9 11: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演唱会其实亮点不多,听久了昏昏欲睡最难受的是一些歌曲改了调,听的和唱的都有一种要死不活的感觉
第一首打救你,唱第二段高潮的时候就完全没原调有感觉LZ没觉得家强唱的一些都跑调走音了吗?昔日舞曲

[ 本帖最后由 paulwong331 于 2013-5-9 11:3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8-23 05:2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