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神
UID4010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32441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2-4-2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3-8-5 21: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爱病人(2)
2013-08-05 Dr.Smile 张强医生
【张强医生公众微信账号:drsmiles】
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于莺大夫、周乐今医生一道,做了一场演讲。昨天分享了演讲的第一部分。今天分享第二部分:初进职场。
----------------------------------------------------
如果在20年前谈微信,几乎是天方夜谭,几乎不会有人相信这玩意儿会挤掉电话机。同样,人们很难预料到20年后的医疗是怎么样的。我很幸运地看到并亲历其中。
 
1992年,我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有幸到当时还很有争议的浙江邵逸夫医院工作。所谓争议,是一家完全颠覆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化医院突然出现在中国,从文化和观念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当时邵逸夫医院开张前五年是由美国琳达大学医学中心托管,从院长到科室主任、护理部主任都来自美国。当然也有许多从其他附属派来的中方专家。
 
在20年前,我们第一次看到一家没有酒精气味、门诊大厅里摆有鲜花和植物的医院。而那时候,老百姓心目中的医院形象是:上白下绿的墙壁,充满酒精气味。
 
曾经员工们(包括我)抱怨医院太浪费。在门诊大厅放置那么多盆景和植物,病房走廊里的灯大白天都亮着。然而,美国院长说:医院的环境要比病人家里还要温馨,病人才会感到信任和心情放松,对疾病的恢复也有利。
 
在20年前,我们第一次懂得病床之间需要用布帘相隔开以保护病人的隐私。第一次知道检查女性病人的时候必须要有女护士在旁。而在当时,别说病床间的布帘,连有些国内著名大医院还有男女混住的病房。
 
在20年前,我们第一次知道应用偱证医学对于病人治疗结果的重要性。
 
说到偱证医学,我们的观念改变经历了一个痛苦的漫长过程。
 
一直我们的查房,说得最多的是:“以前我用了什么方法治好了一位病人,所以这个方法是好的。”这让美国医生很担心,因为个人有限的经验可能会误导年轻医生。正如一个人从三楼跳下没有死,并不代表大部分人从三楼跳下没事。
 
而经验性的行医理念,在中国还是根深蒂固。在中国,治疗普通感冒的经验有上百种,除了输液、抗生素,还有搓手心、捏耳朵,甚至放血。而偱证医学告诉我们: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饮水、休息,绝大多数会自行恢复。
 
也就是说:无论你是捏耳朵和捏屁股,感冒都会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我们觉得很新鲜的理念,后来也慢慢成了国内医院的常规。
 
我也慢慢地体会到:我们用来给自己找理由的所谓“文化和背景”,其实大部分只是处在不同的文明进程阶段而已。
 
【待续...】
-------------------------
了解张强医生:回复"S"
了解文章目录:回复''T"
了解静脉曲张:回复"V”
血管疾病咨询:回复"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