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pjh

[古典音乐茶座] 《大家一起弹古典》征询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4 19: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5、奖?这个其实无所谓。但建议每年设一个奖,奖给参与次数最多的朋友。
6、还可以有一个二进宫的玩法:比如现在,“官方”正式邀请曾参与了第一期的朋友,再来演奏第一期,前后对照看有何进步。当然,网友们随时可以自己“二进宫”、“三进宫”。。。。。。
发表于 2013-7-24 20: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7、关于“名家讲解”的问题,可以靠自觉,也可以靠拉郎配。嗯,不提名人,勉得不好意思来。就说是“老师点拨”吧,现在老师都成官称了,一是热情的朋友自愿分析,二是拉人来分析,每期同一个小品,最好有7、8位大家的讲述,这样对网友可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13-7-25 16: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多谢以上几位的宝贵意见!
发表于 2013-7-25 23: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说句实在话吧,这个栏目真没有必要搞了。最好的方式,我最想看的帖子,是那些坛友们上传的视频,比如塞2,从他的视频中发现他有一个好可爱的调皮女儿。。。可惜他也潜水了。。。
发表于 2013-7-26 11: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都会,关键人做的人少。愿意参与轮流主办的请跟帖举手,看看就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8-26 10: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7-26 11:24 发表
说都会,关键人做的人少。愿意参与轮流主办的请跟帖举手,看看就知道。


看来还是要请您继续主持.
发表于 2013-8-26 12: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加过第一和第二期的活动,可是从第三期(好像是高艺老师示范的《丑角之舞》),无论如何也跟不上了,业余就是业余!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不足)。 学习过程是快乐的,练习的过程也也是快乐的,可是每到交作业录音(录像)时,就是最最痛苦的! 与其上气不接下气也交不了完整的作业,还不如不做固定的作业,做自己想做的。。。
---- 一个支持【大家一起弹古典】,但是又无力参与的吉他爱好者的现状
发表于 2013-8-27 01: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jh 于 2013-8-25 21:53 发表
看来还是要请您继续主持.


愧对pjh兄,您是最认真最坚持的一位!众口难调,可能和《大家一起学古典》结合效果会好些,这样从头开始大家都能参加,程度好的琴友也可以帮助新学的琴友,教学相长,一起进步。您觉得呢?

原帖由 福多嗓 于 2013-8-25 23:51 发表
...与其上气不接下气也交不了完整的作业,还不如不做固定的作业,做自己想做的。。。  


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3-8-27 14: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8-27 01:50 发表


愧对pjh兄,您是最认真最坚持的一位!众口难调,可能和《大家一起学古典》结合效果会好些,这样从头开始大家都能参加,程度好的琴友也可以帮助新学的琴友,教学相长,一起进步。您觉得呢?

不要客气,从头开始学习一套教材应合理,《大家一起学古典》琴友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应是本论坛所希望的.
发表于 2013-8-27 18: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福多嗓 于 2013-8-26 12:51 发表
学习过程是快乐的,练习的过程也也是快乐的,可是每到交作业录音(录像)时,就是最最痛苦的!  

俺也是这么认为滴。
发表于 2013-8-29 23: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大家都没谈过的   都几十年了还那些曲子  丢人不?    这个论坛好久不愿意来  没什么新意    弹点JAZZ的  哪怕弹不好大家都学习了    也了解了音乐的其他形式      中国的古典吉他是翻译有误的   我们弹的是经典吉他   演奏世界上的经典音乐
 楼主| 发表于 2013-8-31 08: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丹东吉他 于 2013-8-29 23:55 发表
弹大家都没谈过的   都几十年了还那些曲子  丢人不?    这个论坛好久不愿意来  没什么新意    弹点JAZZ的  哪怕弹不好大家都学习了    也了解了音乐的其他形式      中国的古典吉他是翻译有误的   我们弹的是经典吉 ...


可以推介曲谱,最好上视频,让大家先了解下.
发表于 2013-8-31 14: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魅力非凡。请务必继续
发表于 2013-9-1 00: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丹东吉他 于 2013-8-29 10:55 发表
弹大家都没谈过的   都几十年了还那些曲子  丢人不?    这个论坛好久不愿意来  没什么新意    弹点JAZZ的  哪怕弹不好大家都学习了    也了解了音乐的其他形式      中国的古典吉他是翻译有误的   我们弹的是经典吉他   演奏世界上的经典音乐


论坛欣荣靠大家,如果都不来也就没论坛了。 欢迎您常回来参与。

中文翻译没错,英文也是一个意思,也有同样想改“古典吉他”为“经典吉他“的人,Aaron Shearer 先生就专门说明了他改Classical Guitar为Classic Guitar(在他的教程里)。其实,在这里的音乐学院古典吉他就叫吉他,因为民谣吉他,爵士吉他,电吉他等等都是由这吉他演变而出。

几十年或几百年“还那些曲子”一点儿也不丢人,这不正是证明了这些曲子是经典吗?现代也有很多好曲子,日后也是经典。旧日留下的那些经典当初也是流行音乐。应了小兵那句话:沉淀下来的是精华。
发表于 2013-9-24 15: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7-26 11:24 发表
说都会,关键人做的人少。愿意参与轮流主办的请跟帖举手,看看就知道。


楼主“征询意见”,一时兴起提了7条小建议后,看到版主“说都会。。。。。。”,羞的脸红2个月没敢答腔。
(委曲地小声嘀咕:楼主征求意见就是让“说”的嘛)

这两天突然对一首极简的小曲感兴趣,正好也有相关素材,如果琴友们不怕被误导,申请主持一到两期(应该误导不了什么吧?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有不妥之处提出来正好共同提高)。
发表于 2013-9-24 16: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一起弹古典一开始我也是积极参与的,后来经常弄一些练习曲上去后,感觉对自己是一种束缚,对于学习一段时间后的爱好者来说,弹练习曲开始有了针对性,练习曲拿来搞普遍化是会让一些人不舒服,比如我自己,还是希望像当初一样,发起人弄一些经典的小品,然后对小品的作者以及乐曲的背景、要点做一些介绍,这样大家还是有兴趣参与的,说的多了点,见谅
发表于 2013-9-24 2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指上听 于 2013-9-24 02:59 发表


楼主“征询意见”,一时兴起提了7条小建议后,看到版主“说都会。。。。。。”,羞的脸红2个月没敢答腔。
(委曲地小声嘀咕:楼主征求意见就是让“说”的嘛)

这两天突然对一首极简的小曲感兴趣,正好也有相关素材,如果琴友们不怕被误导,申请主持一到两期(应该误导不了什么吧?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有不妥之处提出来正好共同提高)。


别委屈,那样说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琴友参与主持活动。 您来主持大家一定会支持,请!

原帖由 Ruyo 于 2013-9-24 03:58 发表
大家一起弹古典一开始我也是积极参与的,后来经常弄一些练习曲上去后,感觉对自己是一种束缚,对于学习一段时间后的爱好者来说,弹练习曲开始有了针对性,练习曲拿来搞普遍化是会让一些人不舒服,比如我自己,还是希 ...


很好的建议!不过不完全排除练习曲,有些练习曲也很美很动听。
发表于 2013-9-25 09: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13-9-24 21:42 发表


别委屈,那样说就是希望有更多的琴友参与主持活动。 您来主持大家一定会支持,请!


今天作点准备工作,不日起动,正好作为10月份的曲目。进程方面的安排是革命性的,当然效果如何、是否被接受还要看实践结果,算是一个探索吧。
发表于 2013-9-27 09: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梳理一下我设想的玩法,是不是更好玩?
主要思想是“一鱼多吃,层层递近”。
也就是,一首曲子,朋友们分不同的阶段练习并录制、上传视频(当然,只录制、上传一次也欢迎,取决于琴友自己的想法与兴致)。具体为:

我提供一首乐曲,非常简单、非常优美。——也可能不是想像的简单,但一定会是想象中的优美。


阶段一(5-7天):我只提供曲谱,没有任何指法、情感标记,甚至没有曲名,就称为“小曲”,朋友们按自己的想法来安排指法、乐曲表现。感觉到基本表达出了自己的设想时,录制、上传“小曲阶段一”。

阶段二(5-7天):提供详细的曲谱标记,包括详细的左右手指法、详细的乐句划分、乐曲背景、示范录像。朋友们在这些提示下对照自己第一阶段的成果,看是否有新的想法和可改进处,并练习,等到自己基本满意时,录制、上传“小曲阶段二”。看是否比阶段一进步。

阶段三(5-7天):提供详细的乐曲演奏分析。琴友对照后看以前的演绎是否有可改进处。达到自己要求后,录制、上传“小曲阶段三”。看是否比阶段二进步。

阶段四(5-7天):回顾,我个人会对本曲的意义、演奏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根据自己业余级的理解做点业余级的点评。当然也欢迎大家各抒已见。琴友们在此启发下练习、录制、上传“小曲阶段四”,看是否比阶段三进步。

尾声(时间琴友自定):若干时间后,琴友感觉到对此曲有了“最终”理解,录制、上传“小曲大结局”,并回顾、总结:通过些曲,在指法按法方面、在乐曲理解方面、在演奏感觉方面、在乐曲表达方面、在对“一首乐曲”如何练习和演奏方面、特别是对“练习的本质”方面,是否有收获?

缺点:似乎有点紧张,琴友也可不每阶段都录制上传,看自己的情况吧,可每阶段都上传,也可自己有兴致时只上传一次,自主决定。

奖励:请版主考虑设置“积极参与奖”、“进步显著奖”、“最佳演奏奖”、“初生牛犊(最小参与者)奖”、“黄忠(最老参与者)奖等“荣誉称号”,当然,个人也在考虑提供实质性的奖励。

目前素材准备中,我要把所有阶段的乐谱和文案全部完成,才会开始按阶段上传,以免出现因工作忙碌而无以为继的情况。

(免责说明:本人业余弹琴、业余教琴、业余做琴、业余译著,眼光业余、见解业余、文字表述也业余,如有误导,概不负责[em28] )

[ 本帖最后由 指上听 于 2013-9-27 09:24 编辑 ]
发表于 2013-9-27 09: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楼 krbdzsdf 的帖子

这个建议符合我目前的状况,业余的爱好者普遍应该是基础部分比较弱,往往在弹一些包括优美小曲的时候,左手技巧就是一个问题,往往影响对曲子表现。本人就是这个情况,一首(美隆伽)弄了一个月还没整完整。左手很多问题尤其突出。这么多资深琴友热心这个事情,真的是好感动。
发表于 2013-9-27 10: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上次有人调查时候有人提过

把名曲大曲拿来,切成小段,分期进行,这样即有吸引力又可以慢慢消化,新人也可以觉得可以跟着老手弹一样弹难一点但是又有名的东西,参与度会提高,我觉得这个提议挺好的

当然分期后,内容要重点在讲解和分段的要点,不能随便放个谱放个演示就让人自己去琢磨了
发表于 2013-9-27 10: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参加这样的活动,有切磋和对比才有提高。
发表于 2013-9-27 1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equestdenied 于 2013-9-27 10:13 发表
记得上次有人调查时候有人提过

把名曲大曲拿来,切成小段,分期进行,这样即有吸引力又可以慢慢消化,新人也可以觉得可以跟着老手弹一样弹难一点但是又有名的东西,参与度会提高,我觉得这个提议挺好的

当然分 ...



目前准备的是极简单的一首小曲,全曲16小节。所以不是每期一段,而是每期逐步加入更多的讲解。每阶段在乐曲上都是完整的,期待的是每个阶段对乐曲的认识和演奏都会有提高,期待不同阶段是提高的过程。——体验演奏和认识进步的过程,以避免弹了几十首,首首都一样的,只是演奏曲目增加,演奏和认识却没增加的情况。
发表于 2013-9-27 11: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楼 指上听 的帖子

我说的是上次有一个针对改进节目的投票

投票里有一大部分结果证明曲目不够吸引人,之后才是方法

http://bbs.guitarschina.com/view ... amp%3Bfilter%3Dpoll
发表于 2013-9-27 14: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4楼 requestdenied 的帖子

看到投票结果了。前四位是:
第一位是“需要加强教学的篇幅”,本期“教学指导”的份量还是到位的。
第二位是“难度合适”,本期选曲超简单,但简单的曲子有多少人能弹好,难说。
第三位是“曲子不够吸引我”,看来要对乐曲作些提示,知道了选曲目的,也许吸引力会大些。
第四位是“宣传不好,不知何时开始结束”
发表于 2013-9-27 14: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5楼 指上听 的帖子

期待啊
发表于 2013-9-27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的建议很好
如果像前期那样大家都那么腼腆......
我并不乐观
希望大家踊跃支持!!!
发表于 2013-9-27 15: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7楼 魔鬼胡安 的帖子

回任兄,我也不乐观。但我不腼腆 我勇于上视频,但我学会的时间有点长啊…………
发表于 2013-9-27 16: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yduht 于 2013-9-27 15:19 发表
回任兄,我也不乐观。但我不腼腆 我勇于上视频,但我学会的时间有点长啊…………

说实话
这档节目原来我很看好
我曾经提议大家主持就是希望提升参与热度
但!可能我思路短路而事与愿违
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1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