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英雄
UID120453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5932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4-10-27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5-3-5 1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一下zz德彪西和福雷共同的情妇
缪斯女神或许是作曲家共同的灵感泉源,不过德彪西和福雷所共有的却不止如此:他们还有共同的情妇(虽然交往的时间不同);芭尔黛克(Emma Bardac)在1903年开始与德彪西交往,1905年生了克劳德-艾玛(Claude-Emma Debussy 小名 裘裘Chouchou),德彪西的《儿童园地》(Children's Corner)就是为她写的,三年后变成第二任德彪西夫人。在遇见德彪西之前,芭尔黛克曾和福雷在一起,福雷的连篇歌曲《美好之歌》(La bonne chanson)便是提献给她。 交响音画《大海》,作于1905年三月,初演于1905年十月。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关于本曲,曾有这样一段逸话。本世纪初,巴黎有一位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大海的绅士,在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仿佛真的看到了惊涛拍岸、浪花飞溅的大海景象,这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后来,当他到海滨旅游时,见到了真正的大海,反而觉得有些"不够劲"了。待他旅游归来,得以再次欣赏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时,才找回当初的感觉。此时他不禁惊叹道:"哦! 这才是大海啊! " 德彪西言论撷摘
我企图衡量所有作品的灵感脉动
与它们的内在生命
这不是比将它们扯碎
当做奇妙的手表来观察
显得更有趣吧?
精确的训练只能于自由中求得……
别听任何人的开导
只消倾听微风掠过
述说着世界的历史。
——德彪西
“我越来越相信音乐由于本性使然, 绝不可能被局限于传统与固定形式的巢臼中。音乐是颜色与韵律的组合, 其馀皆为那些趴在作曲大师背上, 而不知变通的白痴所写的劣作, 连那些传闻中的大师, 大多数都不过创作些能扬名于一时的作品而已。唯有巴哈除外, 也唯有他略知真理为何物。”
“先前在纯音乐领域中钻研的经验, 让我憎恶起古典的曲式发展,因为它的美只是技术上的设计而已, 也唯有知识分子才会对他产生兴趣。我希望为音乐带来比其他艺术更大的自由, 因为音乐并不仅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自然与想像的神秘结合。”
“我理想中的剧本不会强迫我营构冗长又沈闷的音乐, 反而会提供我地点与角色都不定的剧情, 让我自由发挥, 剧中的角色不与天争,不怨天尤人, 反而顺天应命。”
“钢琴的琴韵应该听起来像是发自于‘未设琴锤的乐器’, 而轻拨慢敲的手指, 也应该‘贯穿入音符之中’, 所有效果都能经由踏板的使用而获得--‘仰息裕如的踏板’
“我所尝试的, 是一件不同于寻常的事--一种事实的效果, 不过却为某些愚昧的人称为印象主义, 此一名词经常为人误用”
德彪西论传统
德彪西这样概括了他自已的音乐态度:
"我越来越深信:音乐,由于其性质,是不能纳入传统和固定形式中的。它是由色彩和节秦组成,其余则是由骑在大师背上的呆滞冷漠的低能儿发明的一大堆谎话。只有巴赫知道一些真理。”
穿皮衣戴头盔
作为一个地道的法国人,德彪西跟一般法国人一样,不喜欢德国人,他曾大声埋怨过法国人太容易受“单调乏味的条顿人”的影响。他用一句生动的话语表明了他对瓦格纳的《指环》套曲的反应:“亏他想得出一出戏分4个晚上演出!能够允许这样唱,特别是这四个晚上你听的都是同样的事情?……天哪!第四个晚上这些穿皮衣戴头盔的人那么令人难受。”但是,不接受《指环》套曲并不等于不接受它的创造者,德彪西是承认瓦格纳的天才和影响的。
音乐家、映像和母牛
在德彪西最著名作品中有两套为钢琴而写的《映像》,第一套是1905年写的。当他和他的出版商通信时,德彪西评论了这些作品,并以母牛与音乐家作对比:
“你弹奏过《映像》吗?……并非不自量力,我认为这三首曲子不错,会在钢琴文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舒曼在左边,或者在肖邦的右边……随你怎么摆布。”
“请接受我对贝埃巴特庄园上母牛的致意,背景是多么漂亮的一幢房子。如果是跟这些母牛而不是跟音乐家在一起,那该是多么惬意!”
“快点告诉我你的消息,请接受我的情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