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26 11:5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 吉他作曲的技巧和方法
2012-06-26 21:54:43
http://tieba.baidu.com/p/1229657974
初学作曲(一)曲式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对专业要求比较少,只要知道一些关于调性的东西就可以了,不像对位法,死难死难的,科班的都学不好。好了,现在开始。再重申一下,我不是专业,所以我讲的就是经验之谈,不是书本知识。(当然,也有来自书本的经验)一首乐曲中,最小的单位是什么?音。废话!不过单音没有任何意义,也就省去了,放到旋律的写法中来讲。在创作中,最小的单位应该是动机了。所谓动机,就是展示你旋律特征的一到两小节的短旋律,不要求完整,只是把鲜明的特征表述出来即可。一个模进的旋律就是由一连串动机构成的。动机是构成音乐的基本素材,无论是呈示,还是展开,都要用到这样的素材作基础。各个段落以及乐章之间的紧密联系也都是和动机分不开的。一部音乐,最重要的主题,没有主题的音乐好像没有脑袋的人(嗬嗬嗬,有点儿荒诞吧?),是不可理解的。主题的定义很模糊,魏纳。莱奥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总之能让听者进入状态的就是主题了。主题也有好多的结构呢,从最简单的乐句到复杂的综合乐段,都是主题。大家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挑选着用,我来一一描述一下:
乐句:一个完整的句子,就像写文章一样,一直到让人产生"句号"的感觉(也就是终止)为止。乐句的终止可以是完全终止(结束在主和弦上),也可以是不完全终止(结束在属和弦上)。甚至可以不用终止,直接进入下一段。这时没有终止的乐句就称作开放式乐句。比如钢男的那个impromptu的中段(Trio,三声中部,一会儿会讲到。)就是一个开放式乐句。重复乐句:超级简单,就是把一个乐句重复一下,不改动或者作一些修饰性质的改动。mozart特别喜欢用这种重复乐句。
乐段:也是由两个类似的乐句构成,不同于重复乐句的是,在终止上作了本质的修改。最普通的做法是前乐句不完全终止,后乐句是完全终止。这个非常常见,在mozart等人的sonata里面经常出现,大家应该有所体会。另外在前后乐句之间可以插入短小的动机作为连接。重复乐段:不用我再废话了吧?两个一样的乐段。在小步舞曲(menuetto)当中大量出现。
三部乐段:呵呵,这个有些像元曲当中的"鼎足对",就是把原来两部分的东西变成三部分了。分成前乐句,中乐句和后乐句。这时三个乐句的终止式就非常微妙,有兴趣不妨琢磨一下。beethoven在处理时意外地把中间的的乐句转到下属调上,然后在下属调上面用了个完全终止。
复合乐段:就像把乐句攒成乐段那样,就可以把乐段攒成复合乐段。
综合乐段:如果乐段前后乐句在材料上(也就是动机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或者说前后乐句用的不是一个材料,这样构成的乐段就是综合乐段。这种乐段会让你的作品更加富有变化。
三部综合乐段:三部乐段,其中每一部分都是不同的素材,就是这种乐段。这是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因为,三个部分可以是乐句,也可以是乐段,也可以交替使用。 注:乐段也可以是开放的。
这些其实是一些基本的主题结构,魏纳。莱奥之所以讲了许多是因为后面他要分析beethoven全部的32部sonata,在我们业余爱好者来说,不必了解的那么精深,大略知道一些就足够了。下面开始讲真正的重头戏--曲式。从二部曲式开始吧。这个可是最最基础的曲式了,可以说一切的曲式都是从这个演变来的。因为在最初写作的时候,作曲家最简单的方法不过是把曲子分成两部分,随后这两部分就逐渐有了定型。单二部曲式的结构是(A B),也就是两个部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划分,而是互相有联系的。通常A段是以不完全终止结束,然后B段用A段的素材在变化和弦,通常是七和弦或九和弦上开始,最后再用相似的材料在完全终止上结束。
在bach和haydn的作品中(haydn限于早期,因为晚期他已经把奏鸣曲式发展出来了),有大量的这种曲式出现,但是稍有不同。在B段的末尾有大量的A段素材出现,造成了结构听上去像(A BA),这样的二部曲式称作带有再现的二段曲式,比通常的更加完善一些,这种结构也直接导致了三部曲式的出现。三部曲式中,(也叫三段式,不过名字听起来有些。。。想起亚理士多德和卢卡西维奇来了。)三部曲式的结构为(A B A),和带有再现的二段曲式很像,但是不同在于B段相对独立,可以完全使用新的材料,也可以继续使用A段的材料。而且再现A段相对完整,而不是只有一个A段特征的小乐段加上一个完全终止。这里的再现A几乎可以和呈示A一模一样。重复一般为(||:A:||:B A:||),也有省略前面或者后面重复的。A或B只有一个乐句或者乐段,不可再分的,称作单三部曲式。有单三部曲式,当然就有复三部曲式啦!如果A段或B段本身又是一个二段或三段式,整个乐曲就是一个复三部曲式了。这是乐曲的结构已经相当丰富,完全可以作为套曲的一个乐章了,这就是第三乐章,小步舞曲(menuetto)或者谐谑曲(scherzo)。回头要说。现在研究研究复三部曲式的调性和结构。复三段式的中间B段在早期作品中一般以三重奏(Trio)的形式出现,称作三声中部。大多数情况下三声中部用另外的调性,这样可以让听众不至于在长大的作品之中感到烦躁。当然也可以不转调。至于转向的调性,通常有以下几种:
1、属调:颜色更加明亮。 2、下属调:颜色更加柔和,这是速度宜放慢,要是保持速度不变的话至少也要把节奏放慢。 3、同名大小调:颜色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4、上方大三度的调性:色彩忽然闪亮。 5、下方大三度的调性:色彩忽然变得柔和,有圆号的感觉。
另外复三部曲式结构还可以加以变化,比如前面加引子,后面加尾声,或者使用多个三声中部等等。两个三声中部的结构如下:A:二段式主题--B:三声中部I--A:二段式主题--C:三声中部II--A:二段式主题。这时至少要有一个trio转调,否则就会使乐曲枯燥无比,即使是催眠曲也将不会有这样好的催眠效果。
j。s。bach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部最后乐章就是复杂的复三段式,结构为:A:二段式主题--B:Trio_I--A:二段式主题--C:波兰舞曲--A:二段式主题--D:Trio_II(这个我在共享区上传过)--A:二段式主题。长大,没有转调,但巴赫借助乐队的变化避免了枯燥。复三部曲式经过进一步变化之后,发展成了两个非常常用的复杂的曲式--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吗,自然是在奏鸣曲里面大有用武之地了。九成以上的奏鸣曲第一乐章都是奏鸣曲式的。在这种优美的曲式里面,对称的美与不对称的美做到了统一,规律与变化达到了和谐。奏鸣曲式的大结构是这样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括号里面的可以省略。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结构:
呈示部:主部主题--(连接部)--副部主题--结束主题群。 展开部:相当自由,没有什么限制。 再现部:主部主题--副部主题--结束主题群。
现在研究一下调性。 呈示部:主部主题自然出现在乐曲的调性上,副部主题就要转调了,而且这个转调在呈示部是必须的。一般大调转向属调,或者上方大三度(比如贝多芬<黎明>,C转E),有时也往下属调转;小调最常见的是转到关系大调(如c->C),同名大调(如c->bE)或者是属调。可以直接转调,也可以通过一个插部来过渡。跟在副部主题后面的,是一个一个的结束主题。主题的数量是乐曲规模的标志,一般在三四个左右。mozart的曲子里面结束主题排列有序,整齐化一,是标准的参考资料。呈示部一般重复一遍。
展开部:一般来说展开部没有什么限制,素材可以从呈示部或引子里面拿,也可以出现新的旋律。但是也不是一点限制都没有,所谓调性的自由是指要不停地转调,转调,转调,一直到转的彻底晕菜了为止。等到实在不行了,再把调性引回来到再现部。
再现部基本上是呈示部的重复,不过有些人喜欢在主部主题把调性转到下属调上去。这一次的副部主题不能再转调了,因为乐章接近结尾,要把调性稳定下来了。小调奏鸣曲的大调副部主题要改回小调,并要在乐章的调性上面。结束主题也要力求平稳,可以做同名大小调的变化,但不可有太大的动作。在协奏曲的奏鸣曲式中,再现部结束主题的末尾部分可以安排一个长长的大三和弦,然后可供独奏者演奏华彩段。可以加入尾声,尾声可以向下属调离调,是很不错的处理方式。
还有一种简单的小奏鸣曲式,就是用一个经过句代替展开部。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就是mozart<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回旋曲式。回旋曲叫Rondo,源自欧洲的一种乡村舞曲形式--轮舞。这种曲式的特点就是有一个风格鲜明的主题,反复出现,至少三次以上。最适合用作套曲的终曲。海顿创立的原则就是最后一个乐章为乡村舞曲风格的Rondo。回旋曲式有两种形式,下面容我一一道来:第一种:简单回旋曲式。这个有点像经过扩展的复三段式,结构为主题--插部I--主题--插部II。。。--主题--(尾声)。不同的是插部的体裁不限,不一定是trio。而且主题每次出现都可以做各种修改,甚至调性都是自由的,你可以来回来去地改变调性,只要在结束的时候改回来就可以了。插部的安排,调性的变换,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这种结构通常用在第二乐章慢板和终曲当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mozart的弦乐小夜曲einklein nacht musik, kv525的终曲。调性变换非常频繁。
第二种:奏鸣回旋曲式。呵呵,这个有些像回旋曲,结构是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怎么一样呢?!嘿,细节不一样,来看一下:
呈示部:主题--副群--(主题)。所谓副群就是副部主题加上结束主题,有时只有副部主题。要是没有那个括号里面的主题不就是奏鸣曲式了吗?没错,可是这会的括号里面的主题很少省略。调性吗,副群转调啊,其他都在本来调性上。
展开部:这次可更加自由了,不光能像奏鸣曲式那样乱转一气,还能用类似复三段的trio来代替展开部。更有甚者,还可以用更加自由的幻想曲来代替展开部。至于其他形式吗,看作者的喜好了。不过要避免重复,因为Rondo本来重复就够多的了。
再现部:主题--副群--主题+尾声。最后的尾声和主题是很紧密的,而副群也回到了原来的调性。
嘿嘿,这不就是奏鸣曲式多出现一次主题吗?没错,所以叫奏鸣回旋曲式。很工整。下面来看一下完整结构:
主题--副群(转调)--主题--展开部(或trio,或fantasy)--主题--副群(不转调)--主题+尾声。
再对比一下普通回旋曲:主题--插部I--主题--插部II--主题--插部III。。。主题+尾声。 呵呵,原来就是一种特殊形式啊。不错,这样的曲式在终曲里面应用最广。如beethoven悲怆奏鸣曲的终曲,中间用的是trio。 最后一种,变奏曲式。这个不难,首先有一个主题,一般是二段式,速度中庸。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发展出无数的变奏,一般调性不发生变化,最多就是同名大小调之间的变换。不过速度和风格可一定要有丰富的变化,否则本来主题和变奏就很像。。。当然,还有一种不规则的变奏,无论是和声还是调性都可以与主题相去甚远。在结尾一般有一个尾声,或者快速的变奏,要么就是把主题再现,然后加上尾声(常用)。
看一看结构:主题--变奏i--变奏II--变奏III。。。(主题)+尾声。代表作:舒曼的<交响练习曲>,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变奏,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一共十几个。尾声写的漂亮极了。
1. 怎样写旋律
其实流行歌很好写。光让我写旋律的话,我一天能给你出十好几首“琅琅上口”的东西。如果哪位MM你让你的男友为你写首歌他以没有灵感为理由推脱,那么你完全可以认为他没料,他不行。我也没受过什么专业训练。只要你有一丁点的和声知识,看完我这些较土的心得以后都会写得比他好,出得比他多的(当然我有时也会推脱,那是因为我写歌词太屎了!这里就说曲)。不过,我觉得写一些流行口水歌是不需要什么专业训练的。有人说那些东西是糟泔,我赞成,的确是(绝大部分都是),但如果真写得那么口水可以赚零花钱嘛。现在在这里写一些我写流行曲的心得,主要是关于和龘弦运用和进行,其实这是最重要的。这东西出来了旋律就出来了,糟泔嘛。再说咱们在这里先不谈太多编曲的事(但毕竟会有一点点,因为有的时候写旋律和编配是关联到一起的)。其中举到一些例子,为方便说明问题和比较,全都用C大调或者A小调。其实我也是听多了以后把人家的进行记下来,多练,就会了。那么现在就拿一些例子来说说事。现在我列出几个非常非常常用的和龘弦进行,尤其是大陆港台日韩这边的歌差不多都用这些。
1。C-Am-F-G。我并不是说整首曲子中都只有这个进行,不过如果你就想写一首流行朋克的曲子那这个足够了。当然这不是死的,有可能你在编的时候会变成C-Am7-Dm7-G7。但这可以是一个基本骨架。后面说到的东西也是同理。姑且认为这个进行的BASS是i-6-4-5吧。其实从前这个进行通常是i-6-2-5,因为6级和龘弦正好是2级的属和龘弦,2级和龘弦又正好是5级的属,然后再回来,因为5级是1级的属和龘弦。
举例:安立奎Enrique Iglesias的Hero大家肯定都听过吧(没听过就下一首听去哪都有)。这歌就两段。我记得好象是G调的,如上面说过的,为了好说明问题就改成C调来说了。第一部分的进行就是C-Am-F-G的重复,对不?
2。Am-F-C-G。假如你喜欢爱微尔,那么你用这个进行写几个复歌,你会立即把她的盘扔进垃圾筒(我不会,我有张原盘以后还卖呢,哈哈),因为她几乎在每首歌里都用到这个进行,那个Michelle Branch的All You Wanted也是如此。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进行的确是很常用的。Evanescence的Going Under的复歌也是这个进行。
还有!有的时候也有很多用Am-F-G-C的,跟Am-F-C-G差不多流行。比如F.I.R的Lydia(够口水吧不过这歌我觉得的确不错,绝对不在糟泔之列)。第三部分高潮那里就用到了这个进行。
3。F-G-C。这个进行在复歌中非常常用。一首C大调的曲子,比如说一开始第一部分是C,当曲子发展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以4级和龘弦开始。这例子可就太多啦。比如像优客李林的认错。复歌部分是F-G-C-C7-F-G-с-...
也有很多地方用Dm-G-C-...的,那就不光是写高潮部分的了,在过渡段里也更经常的能用到。
4。BASS音阶!这是个重要的规律啊。最常用的是i-7-6-5,那么可以是C-G-F-G,C-Em-F-G,C-Em-Dm-G等等等等...有时候也可以i-b7-6-5,那么和龘弦可以是C-C7-F-G,C-bB-F-G等,如果音阶是i-7-b7-6-...那可以是C-G-bB-F,C-CM7-C7-F等等...另外一个音阶也是非常常用,可以给你增色许多的:6-#5-5-#4-4,那么可以用Am-C#-C-D-F(D也可以换成#Fdim)有时候不完全是半音阶,6-5-#4,这是最常见的,通常都用Am-Am7-Fm7b5(也就是Am6的转位),这个进行可以给歌曲的进行一个起伏的感觉,通常用在一段快结尾的地方,不信试试看。
还有太多太多种,大家自己自由创造组合。有一些不是最常用的,但有的很好听的歌的确用到。有一首美国乡村歌曲,刚出不久的Lonestar的Let''ѕ Be Us Again,如果改在C调的话复歌的和龘弦进行是G-Dm7-Am-F-G... ---ShawnC,这些东西,也许有的人说我全都知道,那么你的确用在你自己的歌曲里了吗?我觉得会用了才算真会了。很多时候从记住理论到学会应用是很不容易的一个过程,我写的这点东西不算什么理论,只能算是我的一些经验,或者说,我是这样来理解理论来应用到我的歌里的。
2. 转调
现在说说转调.在流行歌曲中有的时候转调并不是某段结束时转为另一调再进行同样的旋律,更经常出现的是,出现一个其他调的和龘弦,再经过一个或几个和龘弦转回原调,还是以C调为基准.经常,在一首C调的歌曲里面也会有bB,bE,bA出现.比如Bon Jovi的All About Lovin''You(没听过的建议去下一首,很耐听,如果跟着MV看会感觉更煽情的),以C调来写,前奏就是C-G-bB-F,起始段里也是这样.它的BASS音阶是i-7-b7-6,F也正好是bB的属和龘弦.这些说法都可以说得通.而我觉得bB和龘弦可以被大为利用的地方有两个:
一个是在过渡段中.比如你把一遍又一遍的复歌接在一起也只有2分多钟,那可以在其中一遍之后来个过渡段,过度段结束后可以继续再来几遍复歌,或者升调奏复歌(这是极常用的手法,相信大家已经习以为常).而在过度段中bB也一般作为段开始的地一个和龘弦,会给人一个鲜明的感觉.比如那英的征服.另一个,比如说你的歌曲中某一段是由两段相似的旋律构成的.那么你可以改一下第二段的旋律,让它经过这个和龘弦,比如刚才说的Bon Jovi那首就是,复歌部分的进行是这样的:
C-Em-F-Fm
C-Em-Am-bB-D
干说有点说不清楚,一听那首歌就明白啦.有的时候,bE和bA也用来作为过渡段的开始.但经常bE都是用在F之前,bA是用来接bB再接C.当然这只是一般大陆港台流行歌曲的用法...
转调的时候,常用的手法是从属七和龘弦转.比如.现在在C大调,要转到F大调,那么可以用C-C7-F,这只是个例子.如果C7前的和龘弦不适合直接转C7,可以多转折几下.比如.我在转到bE大调,当前和龘弦是C,可以用C-B7-bB7-bE.
其实咱们最经常听到的和龘弦进行,先前都是西方的情歌,BALLAD里面用到的,很多手法都是从不同种类的风格中的音乐中引用过来的.我们平常听到的流行歌曲非常通俗化,也许广告上说这首歌是拉丁风格,BOSSANOVA风格,等等,其实可能只是用了人家的一种节奏,用了人家常用的一种音阶或常用的一种民族乐器.真正听到了比较正的那种风格的音乐,也许还会让听惯了商业味浓重的歌曲的你感觉不习惯,不好听.所以我这里只说一些我这些年来听口水歌总结出来的东西,只要能用语言写下来的,能用典型例子总结出来的我都写.我相信会对大家有用.这不是一条正道,但绝对会是捷径. ShawnC
3. 跟着和龘弦写旋律
现在来说说怎么写旋律.当然,我说的写旋律指的是你在一架钢琴或一把吉他上弹出和龘弦伴奏的时候即兴唱出或想出旋律这个过程中我积累的一点经验,我并不知道写旋律的什么公式(如果有公式就牛B大发了...),是不是经常你会觉得自己写的歌曲给人感觉太业余,太生硬,太单调?是不是经常觉得灵感很匮乏?我觉得有一个根本的,直接的原因,是这样的:很多写手在写歌的时候,他用自己的乐器奏起一个和龘弦C,那么他的脑袋里想出的旋律里面90%都是1,3,5,弹一个和龘弦G那么他满脑子都是5,7,2,其他的音都当成经过音了.有的时候可以写出点东西来感觉还不错,就是有土了点,听起来就像BEYOND风行天下时的那种感觉...那种东西拿到2004年来是当然不行的...在这里可能得罪BEYOND的歌迷了,但是你们要承认,他们的歌迷主要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早已不是主流了.那么现在,用你的乐器弹出一个和龘弦C来.不管是在吉他上扫弦还是分解等等...什么都好,在4/4拍的一个小节中,请你随兴哼出一段旋律来,注意,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1,3,5音上,把2,6,7音当成同样重要的音符来做.咱们把2音说作9音吧,这样更正确一些.如果这些音在这一小节的C和龘弦进行中起到了作用----我说的"起到作用"是说它们并不是作为经过音在旋律中出现,那么你会感觉到一些不同的色彩.9音,6音,7音都可以给你不同的色彩.但是注意.4音(11音)不要轻易用,从音律上讲它是不和谐的,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死教条,也有的时候会出现11或#11音比较突出但并不让你觉得这个旋律的色彩很刺激,反而又会展现给你一种新的色彩.现在要说到这篇和前两篇挂上钩的地方了.因为我们是跟着和龘弦来写旋律(当然我也会经常脑中浮现旋律,记下来以后再给它配合适的和龘弦,这种情况这帖里不作讨论),那么也要讨论一下关于和龘弦的问题.当然,现在说的就不是和龘弦的连接进行了.现在这样,你弹一个Dm和龘弦,是2,4,6三个音.但如果加一个1音呢(对于D和龘弦来说应该是b7音),成了2,4,6,1,它成了一个Dm7和弦,它的色彩就不像Dm那么地暗淡,却又不像D7那么刺激,让你觉得有一点点暗却又非常柔和.如果不加1音,加一个7音呢(对D和弦来说是6音),成了2,4,6,7,成了Dm6,给人的感觉要比Dm还暗,又比Dm要刺激,这又是一种色彩.举了这两个例子我觉得大家可以举一反三了吧.想想,如果你满篇的都是大,小,7和弦,那你的旋律色彩必然非常单调,让人觉得"嫩"也是在所难免的.当然如果这些基本和弦你一个也不用的话,也会让人感到修饰得太多,不容易接受(对于流行歌曲来说).再扯回到旋律上来.想想.弹2,4,6,1是一个Dm7的色彩.那么如果弹2,4,6而在旋律中写进1呢,会不会得到同样的色彩?答案是肯定的.当然,2,4,6,1这几个音,每一个的突出程度也会对这一段音乐的色彩起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你强调1,色彩就更偏向Dm7,如果1音不太突出,那么色彩就偏向Dm.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加入一些和弦外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和弹奏一个不同的和弦是很接近的.
民谣编配预备之一:怎样理解大小调?
编配吉它伴奏,首先要明确歌曲是大调式呢还小调式,才能确定歌曲的基本情绪,这是一个大方向;好比去一个地方,先要搞清楚大致方向,往南呢还是往北,然后才能选择具体的路线,确定坐车呢还是坐飞机。 通俗地说,按唱名来讲,以1、3、5 为主干音的曲子属大调歌曲,以2、4、6为主干音的曲子属小调歌曲。(所谓主干音,是指曲子中起支撑旋律的主导作用、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一组音符) 一般来讲,大调式的歌曲具有雄壮、开郎的特性,典型的如我国国歌;小调式的曲子具有委婉、优雅、哀伤的特性,典型地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橄榄树》等到曲子。 大调式的歌曲和小调式的歌曲在吉它和龘弦的选用上有不同的要求。
民谣编配预备之二:和龘弦基本常识
吉它是一种和声乐器,和龘弦的运用在吉它音乐中有举足重轻的地位,尤其是在民谣吉它中,和龘弦配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吉它伴奏的效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民谣编配其实就是和龘弦的配置。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和龘弦的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和龘弦
照一定度数关系排列起来的一组音,称为和龘弦。和龘弦中的各音之间是一般三度关系,但也有不按三度关系的。不同的和龘弦具有不同的色彩属性,可以达到不同的声音效果,这使得和龘弦的配置成为音乐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和龘弦一般是三和龘弦,其从低到高三个音分别称为根音、三音、五音。如果是七和龘弦的话,就多了个七音。
和龘弦的不同功能属性是由组成和龘弦的各音之音的关系决定的。
二、和龘弦的分类及功能
(一)按音程分 1、三和龘弦:由三个音组成,各音之间是三度关系。又可分为大三和龘弦,其第一、三音之间是大三度,三、五音之间是小三度,如C和龘弦:1、3、5;小三和龘弦,三个音之间均为小三度,如Am: 2、七和龘弦:由四个音组成,各音之间也是三度关系。如C7:1、3、5、7。还可细分为大七和龘弦、小七和龘弦等,不再详述。 3、九和龘弦:在七和龘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用得不多,不再详述。
(二)按功能分 这种分法直接关系到歌曲编配,故加以详细说明(为便于说明,均以大家接触最多的C调为例):
1、主和龘弦 三和龘弦的一种,只有过是依其功能命名。是在和龘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和龘弦。它是和曲子的主干音(参见:主干音)紧密相关的,确定整个曲子的基调。如以C大调为例,其主和龘弦即C和龘弦:1、3、5;而A小调的主和龘弦为Am和龘弦。
2、属和龘弦 和龘弦的一种,从其功能来看,对主和龘弦起附属作用,故名属和龘弦。其根音是主和龘弦根音的上行纯四度(四度音中只有一个半音程,这样的音程称为纯四度,因其音响效果是最和谐的,如1到4,在其1、2、3、4四度音程中,只有3、4间是半音)。如C调而言,主音是1,其上行纯四度是5,即G,则属和龘弦为G和龘弦:。属和龘弦有倾向主和龘弦的特性,这在和龘弦配置中十分有用,在下面的配置方法中会进一步讲解。
3、属七和龘弦 在属和龘弦的顶部再叠加一个小三度音即成属七和龘弦。如G7和龘弦:。属七和龘弦比属和龘弦具更加强烈的倾向主和龘弦的特性。
4、下属和龘弦 也是三和龘弦的一种。其根音是主和龘弦根音的下行纯四度关系。对C大调而言,下属和龘弦为F和龘弦:。
5、副属和龘弦 是指除大小三和龘弦和及属七和龘弦之外,并且由自然音阶中的音构成的和龘弦。如C调的F7和龘弦:。在不太重要的地方用副属和龘弦代替主和龘弦,会有意想不到的独特龘效果。
6、离调和龘弦 此种和龘弦中含有自然音阶的升降音。如C调的E和龘弦:3、#5、7,其中#5音是升降音。离调和龘弦可以大大丰富曲子的色彩。 民谣编配预备之三:和龘弦之间的基本关系
从上节对和龘弦的介绍中,大家可能已经看出和龘弦之间是有相互依存关系的,这正是和龘弦配置的最根本基础。下面就和大家总结一下和龘弦之间的关系:
一、四度倾向性 从和声学上讲,和龘弦之间是有倾向关系的,主和龘弦倾向于下属和龘弦,属和龘弦倾向行主和龘弦。仍以C调为例,C倾向于F,G倾向C,那么在和龘弦配置中我们可以采用C--F,G--C的联接,这种进行是很顺的,听起来很舒服。其本质原因是由于根音的倾向性。C的根音是1,F的根音是4,二者是纯四度关系,1倾向4,则C倾向F。可以这么说,所有和龘弦都倾向以其根音上方纯四度为根音的那个和龘弦。那么规律性就马上出来了:A--D,E7--A,A7--D等等。
二、三度倾向性 同四度倾向性类似,三度也存在倾向性,但这种倾向性比四度倾向性要弱很多。如C--Em,Dm--F等等。 正是和龘弦间的这种倾向性,以及倾向性的强弱的不同使的歌曲的和龘弦编配有了起伏的变化,使的曲子的和龘弦行进体现出运动性,不致于单调。需要说明的是倾向性并不是绝对的,在具体编配中往往有打破规律的做法,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和龘弦基本体系 相互之间有倾向性的和龘弦构成了一个和龘弦体系。比如C大调的和龘弦体系是以C和龘弦、G和龘弦、F和龘弦为主要骨架的,这三个和龘弦就可以完成对C大调调歌曲的主要支撑,其中C为主和龘弦,G为属和龘弦,F为下属和龘弦;同样,Am和龘弦、Em和龘弦和Dm三个弦构成了а小调的和龘弦骨架。对于一首歌曲而言,仅用这三个和龘弦就完全可承担全部的和龘弦编配任务!当初Gman初学吉它弹唱时,经常是这样三个和龘弦一配到底,效果还不错呢。当然,要将歌曲编配得更为丰富,还需要其它和龘弦的配合,但掌握了这三个和龘弦的运用,和龘弦配置的基本功就会了,简单吧? 民谣编配预备之四:和龘弦配置的基本方法
一、确定调式调性,把握歌曲基本情绪
拿到一首歌曲,首先从头到尾看一遍,把它唱会(不要告诉我你不识谱!)。当然,如果你已经会唱这首歌曲了,那可就省事多了。看看歌曲是什么调,是不是在你的音域范围之内,如果不是,将它调整到适合你自己的调,从而确定歌曲的调性,即是C调呢还是G调呢或者其它什么调,这是最基本的工作;然后,看看歌曲是大调式的还是小调式的,全曲的情绪是温柔委婉的,还是高亢激烈的。这样,你对全曲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二、配好曲子和乐句的开始和中止处 接着来看歌曲的开始和终止。开始和终止处一般应配上主和龘弦,因为主和龘弦最稳定,可以起到明确的开始、结束作用。比如C大调应配C和龘弦,A小调应配Am和龘弦。
然后来看每个乐句的起始和终止处。一个乐句可以是完整的一句歌词,也可以是情绪的一个小段,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看成是一段微型面完整的歌曲,因此在它的开始和结束处要有较为明确的表示,但因其只是整首歌曲的一部分,这种表示应比整首歌曲的起、止处稍弱,所以可以配一些半终止式的和龘弦,即前面讲过的副和龘弦,当然配主和龘弦也是可以的。这样,歌曲的基本骨架就搭好了。
三、确定每小节主要音,配上相应和龘弦
下面从歌曲的第一小节开始,看看该小节里面哪几个音最多,哪几个音的时值最长,找出含有这几音最多的和龘弦作为该小节的和龘弦。比如对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第一小节:该小节1和6就占了音数的一半,且加起来的时值最长,那么1和6是主要音,如果是C调的话,则可以配上Am和龘弦:,即A小调的主和龘弦。
要说明的一点是,确定和龘弦时,时值的长度要优先于音数的多少,这个道理是显面易见的。比如这样一个小节:|1--75|,7和5占了两个音,是否该配G和龘弦:呢?不是的,因为从时值上看仍然是1占得时间长,所以应配以含1的和龘弦,如C和龘弦:1、3、5等。
按照这个基本原则可以初步为所有小节确定和龘弦。
四、用和龘弦的倾向性优化和龘弦进行
通过上面两步,歌曲和龘弦的大致面貌已经出来了。但还不够,我们还要用和龘弦的倾向性来优化和龘弦的进行。首先,可以在全曲和乐句的终止的前使用属七和龘弦,以达到更加明确的终止效果。在歌曲的其它部位的主和龘弦前也可以用上属和龘弦和属七和龘弦。以C大调为例,在C前用上G或G7,可以达到完美的终止效果。
以上几步工作,其实就是将前面讲过的和弦基本体系运用到歌曲中去,使之能充分撑起整个歌曲的骨架,并且将各小节的血肉充实起来,完成整首歌曲的编配。
五、用副属和弦和离调和弦做修饰
以上几步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根据歌曲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用副属和弦和离调和弦进一步美化和声。比如在A弦前可以尝试使用E或E7和弦,很可能会有非常美妙的音响效果。但并不是所有歌曲都可以用副属和弦和离调和弦来修饰的,搞不好的话会有画蛇添足之嫌,要慎用。
六、前、间、尾奏设计
前奏、间奏、尾奏的设计对初学者而言较难,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在以后专门对此作论述。
以上就是给歌曲配和弦的基本方法。
吉他配和龘弦的10大错误观点
1、从头到尾都用主和龘弦此错误出现在不学无术,还妄想勾引小女生,而那小女生竟然智商低下到感觉他很帅的情况下。
2、以重拍音为根音配置和龘弦此错误的出现证明了此人乃是出自贫困山区,见识低下的初级弹唱分子,但自悟能力较强。
3、选择和龘弦时候以听着好听为标准当然悦耳是好的,但过分的悦耳是很单调的,要考虑和声的进行。
4、每个小节只配一个和龘弦此错误是束缚他和声思维晋级的最大障碍,因为这样的话就不可能总有很良好的和声进行。
5、和龘弦音一定包括旋律音的某些音为了和弦连接顺畅,有时大可牺牲这个协和性。
6、一个长音只配一个和弦大错而特错了,为了和弦连接顺畅,有时加个过度和弦是好的。
7、只用调内和弦当然你可以只这样用,没人管你。
8、和弦和变化太复杂该简单的就叫他简单得了,有规律的好,太花里虎骚就有点那个那个装了。
9、想着法的把和弦配复杂,却忘记了织体表现优秀的节奏,充分的和弦外音和过度音比复杂得过分的和弦好
10、不考虑风格和意境这是眼界见识和追求艺术性问题了!
跟着和【和谐】弦写旋律
当然,我说的写旋律指的是你在一架钢琴或一把吉他上弹出和龘弦伴奏的时候即兴唱出或想出旋律这个过程中我积累的一点经验,我并不知道写旋律的什么公式(如果有公式就牛B大发了...)
是不是经常你会觉得自己写的歌曲给人感觉太业余,太生硬,太单调?是不是经常觉得灵感很匮乏?
我觉得有一个根本的,直接的原因,是这样的:很多写手在写歌的时候,他用自己的乐器奏起一个和龘弦C,那么他的脑袋里想出的旋律里面90%都是1,3,5,弹一个和龘弦G那么他满脑子都是5,7,2,其他的音都当成经过音了.有的时候可以写出点东西来感觉还不错,就是有土了点,听起来就像BEYOND风行天下时的那种感觉...
那种东西拿到2004年来是当然不行的...在这里可能得罪BEYOND的歌迷了,但是你们要承认,他们的歌迷主要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早已不是主流了.
那么现在,用你的乐器弹出一个和龘弦C来.不管是在吉他上扫弦还是分解等等...什么都好,在4/4拍的一个小节中,请你随兴哼出一段旋律来,注意,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1,3,5音上,把2,6,7音当成同样重要的音符来做.
咱们把2音说作9音吧,这样更正确一些.如果这些音在这一小节的C和龘弦进行中起到了作用----我说的"起到作用"是说它们并不是作为经过音在旋律中出现,那么你会感觉到一些不同的色彩.9音,6音,7音都可以给你不同的色彩.但是注意.4音(11音)不要轻易用,从音律上讲它是不和谐的,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死教条,也有的时候会出现11或#11音比较突出但并不让你觉得这个旋律的色彩很刺激,反而又会展现给你一种新的色彩.
现在要说到这篇和前两篇挂上钩的地方了.因为我们是跟着和龘弦来写旋律(当然我也会经常脑中浮现旋律,记下来以后再给它配合适的和龘弦,这种情况这帖里不作讨论),那么也要讨论一下关于和龘弦的问题.
当然,现在说的就不是和弦的连接进行了.现在这样,你弹一个Dm和弦,是2,4,6三个音.但如果加一个1音呢(对于D和弦来说应该是b7音),成了2,4,6,1,它成了一个Dm7和弦,它的色彩就不像Dm那么地暗淡,却又不像D7那么刺激,让你觉得有一点点暗却又非常柔和.如果不加1音,加一个7音呢(对D和弦来说是6音),成了2,4,6,7,成了Dm6,给人的感觉要比Dm还暗,又比Dm要刺激,这又是一种色彩.
举了这两个例子我觉得大家可以举一反三了吧.想想,如果你满篇的都是大,小,7和弦,那你的旋律色彩必然非常单调,让人觉得"嫩"也是在所难免的.当然如果这些基本和弦你一个也不用的话,也会让人感到修饰得太多,不容易接受(对于流行歌曲来说).
再扯回到旋律上来.想想.弹2,4,6,1是一个Dm7的色彩.那么如果弹2,4,6而在旋律中写进1呢,会不会得到同样的色彩?答案是肯定的.当然,2,4,6,1这几个音,每一个的突出程度也会对这一段音乐的色彩起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你强调1,色彩就更偏向Dm7,如果1音不太突出,那么色彩就偏向Dm.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加入一些和弦外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和弹奏一个不同的和弦是很接近的
和【和谐】弦的链接
在任何一个调性的大调或小调上,都可以建立七个不带变音的自然三和龘弦或七和龘弦。也就是说,从任何一个三和龘弦或七和龘弦出发,都有和其他六个三和龘弦或七和龘弦连接的可能性。
如果进一步考察,不难注意到任何五度、六度、七度的和龘弦连接,实际上就是降低八度的四度、三度、二度连接的反向进行。
由此,我们可以将一切同一调性内的自然和龘弦连接,归纳为二度、三度、四度等三种基本连接形式,以及每一种基本连接形式又有上行与下行两种走向。
三种基本连接方法在声部进行上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我们将和龘弦看作是传达多声部音乐信息的基本单位,即可以看出,在二度连接的两个三和龘弦或七和龘弦之间,由于没有任何共同音,因而以二度连接为基本语汇的和声进行,将获得非常新鲜的和声效果。但是,下由于和龘弦与和龘弦之间没有共同音,因而,比较缺乏应有的前后声部联系,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述说一连串含义不同但又缺乏语法联系的单字一样。
三度连接的和龘弦情况则正和二度连接相反。三度连接的三和龘弦有两个共同音,七和龘弦则有三个共同音,只有一个不同音,因而其信息的联系性较强,而提供的信息量较小,新鲜性较弱。因而,由一三度连接的和龘弦组成的和声进行,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说一连串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虽然词语不同,但语义却比较缺少新意。
相比之下,四度连接的和龘弦其音响的新鲜性与联系性相对比较平衡。四度连接的三和龘弦有两个不同音和一个共同音,七和龘弦各有两个不同音和共同音,因而,从听觉的感受来说,四度连接的和龘弦比较符合听觉审美感的一般要求。
再从和龘弦连接的走向来说,任何和龘弦连接时,各声部的上行走向(特别是包含导音向主音的进行),都会给人以较富于向上推动力的感觉;而下行走向则意味着推动力的减弱。
在三种不同形式的和龘弦连接中,首先要注意掌握运用四度关系的和龘弦连接,特别首先应该掌握好以调性主和龘弦为中心的上方四度与下方四度的I、IV、V三个和龘弦的连接,组成和声的基本语汇。一般说来,任何和龘弦的四度连接(尤其是上行四度)都具有良好的音响效果。
如果在运用四度连接的同时,结合运用一些二度连接,特别是上行二度连接,则将取得更为鲜明、强有力的效果。古典和声中常见的I-IV-V-I的进行,包含了两个四度进行与一个上二度进行,就是这一语汇的典型表现。
对于下行二度的连接,特别是连续下行二度的连接,常给人以下沉、坠落的感觉,初学者一般宜慎用,或是在下二度以后,即采用上四度连接,以造成听觉上的平衡感。
如果希望获得更为柔和的效果,则可以较多地采用一些三度关系的连接。特别是大调的I、IV、V三个大三和龘弦的上下三度,除了VII级减三和龘弦之外,都是小三和龘弦。在大调中如采用一些三度连接,将使和声音响在明亮中透露出温馨的色彩。这对于抒情歌曲是尤为合适的。
简而言之,和龘弦连接的基本要领是:一般以四度(特别是上四度)连接为主,同时根据不同情况辅以二度或三度连接。
换句话说,在不同的和龘弦连接时,一般说来,共同音与不同音相对平衡的和弦连接,容易获得较适中的和声效果,而共同音较多或没有共同音,将使得音响弱化或强化,而获得更柔和或更强烈的和声效果。
在不同和弦连接时,即使是在功能联系相同的情况下,声部的共同因素愈多,则和弦的联系性愈强,新鲜性愈弱;共同因素愈少的情况则反之。
即使是在和弦之间功能联系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只要和弦之间有一定的共同因素(不管是共同音或是等音),和弦连接时仍然能获得较好效果。此类情况在七和弦、九和弦、复杂变和弦连接中尤为多见。
初学作曲(三)音乐是由三大要素构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节奏没什么可说的,无非就是两拍子强、弱,三拍子强、弱、弱,四拍子强、弱、次强、弱,其它的都是这几种的组合。主要来说说旋律以及和声。这些都是我平时得出的一些经验,结合书本上的理论。
关于旋律,我记得书上大致是这么说的: 1、主音,属音和下属音本性平稳,称为“静音”;而重属音,中音和下中音本性多变,称为“动音”。 2、第七度本性极不稳定,称为“导音”。 3、动音要解决到相邻的最近的静音之一,而导音要上行解决到主音。 4、旋律的进行有四种,同音反复,级进,小跳和大跳。 5、一度音程的进行为同音反复,二度音程的进行为级进,三度到五度为小跳,五度以上为大跳。 6、大跳不宜使用,如果要用的话必须保证前后两个音在同一个和龘弦内。跳进之后一般反向进行。 7、有一种跳进可以任意使用,就是下行跳至导音,然后导音解决到主音。 8、旋律的线条,节奏要有一定规律,不能谁和谁也挨不上边。 9、模进就是同样的旋律在不同的高度反复出现。模进一般不超过四次,是好的做法。 10、乐句结尾处是属和龘弦,称为半终止或不完全终止;若是主和龘弦,则成为全终止或完全终止。如果应该解决到I和龘弦的,却解决到VI和龘弦上去了,则称做假终止。 11、前后乐句要有联系。关于乐句的结构请参看《曲式》一章。书上大致就是这些。我自己在写作中还有一些体会,下面一一说来。 1、回音鼓励使用。所谓回音就是1231或者1232形状的音,在哈农里面非常常见。写作时无论是在连续快速的无穷动式的进行当中,还是在歌唱般的旋律中,回音都大有用场。不管是巴赫,海顿,莫扎特还是贝多芬,向上和向下两种方向的回音在他们手中都能够游刃有余。 2、音阶级进鼓励使用。音阶级进的用处就更广泛了,可以每个音用一个和龘弦,也可以一大段用一个和龘弦。不要小看普通的音阶,如果用得恰当会给你的作品增色不少。在海顿的交响曲作品中,音阶就有着出神入化的表现。注:由于回音和音阶属于级进,所以在快速进行的时候这种二度必然会导致大量和声外音的出现。如何选择和声就成了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有两种选择方式:选择奇数音作为和龘弦主干,或者选择偶数音作为主干。前者比较常见,因为强拍一般在奇数音上,推荐使用,尤其是在连续进行的时候;后者也出现过,这时奇数上的音被当作类似倚音的装饰来处理。比如mozart的土耳其风格回旋曲。其实在这种处理中,整个回音或音阶必须很短,而且本身也具有装饰音的性质。 3、不推荐使用半音阶和全音阶。尤其是后者,奉劝初学者不要过早模仿debussy之类的人物。可以看一看此公早期的arabesque,完全是传统的写作方法。毕加索早年的习作不在过去的任何一位传统画家之下。即使认为有必要使用半音阶,也要极为谨慎,而且应该在熟悉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处理方式之后。否则一定不要自以为是,要知道写不好正楷的人是没有资格写草书的。 4、琶音是很好的处理方法。琶音不涉及和声外音的问题,而且可以随着和龘弦的变化改变自己进行的方式,所以比起音阶和回音更容易掌握。只是注意进行方向,一般琶音进行完毕旋律反向进行。 5、简单模进有类似音阶的效果。简单的模进就是13243546之类的形状,每两个音是一个三度,因此可以看作是两个一组的音阶。莫扎特经常用这种音型和音阶一起出现。为了构成完整的音阶,可以将结构稍微作一些调整。另外这种音型也同样可以用作装饰效果。比如海顿后期的bE大调钢琴奏鸣曲。 6、可以在进行中加入和龘弦共同音比如在主属(I->V)连接或主下属(I->IV)的连接中,有共同的音。主属的共同音是属音,主下属的共同音是主音。可以在两种和龘弦不停变换的时候把共同的音放在中间。共同的音也可以放在一个类似音阶的进行中间。 下面说一下两个声部的写作规律。 1、首先声明一点,我没有学过对位法,所以只能说一下我的经验而已。 2、两个声部一点要划分清楚,其中一个声部是旋律声部,另一个声部是低音声部。 3、低音不意味着没有旋律,低音也可以有很好的旋律,而且有时两个声部可以对调,不过不可为时过长。 4、低音尽量不与旋律重复,这样才能够使整体效果更加丰富。 5、在旋律单调性(嘿嘿,借用函数术语。)比较强的时候,建议低音以相反的方向进行。 6、如上的倒影是很好的效果,但交*的部分声部不免有重叠。这个没关系,只是临时的现象。7、声部重叠绝对不能出现到两个音以上,除非是两个声部在齐奏(tutti)。否则就会构成意外的平行八度。 8、注意和龘弦连接,不要出现和声上的禁忌。 9、平行五度也要尽量避免。 10、平行三度和平行六度是很好的进行。还可以通过八度平移的方法来进行平行三度和平行六度之间的切换,效果也很好。 11、三全音(增四度)尽量要避免,除非是属七和龘弦的完全终止。 12、一个声部奏持续音,另一个声部奏旋律效果很好,但是要注意持续音的选择,以及旋律不要和持续音产生和龘弦冲突。 13、低音可以以伴奏的姿态出现,奏阿尔贝提低音。这时写作和钢琴曲的写作差不多一样初学作曲(四)最后说一下和声。以下几个“禁忌”的连接:
1、V-IV:这是一个著名的禁忌,叫“异音进行”,因为两个和龘弦没有共同的音。在大调中,有一个允许的特例,就是V-IV-V,但是小调中要尽量避免。 2、II-I:另一种形式的异音进行,不可。 注:现在说一下为什么V-IV或II-I不可,而IV-V或I-II却可以。I是最重要的和龘弦, 因此可以进行到任何一个和龘弦;V虽然不是I,但是其重要性仅次于I,IV有是主三和弦(这个是相对于副三和弦说的),所以也可以。 3、VI-I; III-V; II-IV:以上三对和弦称作同系和弦,其中I,V,IV是主三和弦,VI,III,II是副三和弦。同系和弦从主到副是正当,从副到正是不良。 4、III少用,小调不用。 最后补充一点:低音一定要选择好,这点至关重要。好的低音甚至可以弥补旋律的不足。尤其是主和弦与副和弦交错的时候,更是如此。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好转位,因为一般来说一种情况只有一个转位是最合适的。
跟着和弦写旋律
当然,我说的写旋律指的是你在一架钢琴或一把吉他上弹出和龘弦伴奏的时候即兴唱出或想出旋律这个过程中我积累的一点经验,我并不知道写旋律的什么公式(如果有公式就牛B大发了...)
是不是经常你会觉得自己写的歌曲给人感觉太业余,太生硬,太单调?是不是经常觉得灵感很匮乏?
我觉得有一个根本的,直接的原因,是这样的:很多写手在写歌的时候,他用自己的乐器奏起一个和龘弦C,那么他的脑袋里想出的旋律里面90%都是1,3,5,弹一个和龘弦G那么他满脑子都是5,7,2,其他的音都当成经过音了.有的时候可以写出点东西来感觉还不错,就是有土了点,听起来就像BEYOND风行天下时的那种感觉...
那种东西拿到2004年来是当然不行的...在这里可能得罪BEYOND的歌迷了,但是你们要承认,他们的歌迷主要是从他们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他们早已不是主流了.
那么现在,用你的乐器弹出一个和龘弦C来.不管是在吉他上扫弦还是分解等等...什么都好,在4/4拍的一个小节中,请你随兴哼出一段旋律来,注意,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1,3,5音上,把2,6,7音当成同样重要的音符来做.
咱们把2音说作9音吧,这样更正确一些.如果这些音在这一小节的C和龘弦进行中起到了作用----我说的"起到作用"是说它们并不是作为经过音在旋律中出现,那么你会感觉到一些不同的色彩.9音,6音,7音都可以给你不同的色彩.但是注意.4音(11音)不要轻易用,从音律上讲它是不和谐的,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死教条,也有的时候会出现11或#11音比较突出但并不让你觉得这个旋律的色彩很刺激,反而又会展现给你一种新的色彩.
现在要说到这篇和前两篇挂上钩的地方了.因为我们是跟着和龘弦来写旋律(当然我也会经常脑中浮现旋律,记下来以后再给它配合适的和龘弦,这种情况这帖里不作讨论),那么也要讨论一下关于和龘弦的问题.
当然,现在说的就不是和弦的连接进行了.现在这样,你弹一个Dm和弦,是2,4,6三个音.但如果加一个1音呢(对于D和弦来说应该是b7音),成了2,4,6,1,它成了一个Dm7和弦,它的色彩就不像Dm那么地暗淡,却又不像D7那么刺激,让你觉得有一点点暗却又非常柔和.如果不加1音,加一个7音呢(对D和弦来说是6音),成了2,4,6,7,成了Dm6,给人的感觉要比Dm还暗,又比Dm要刺激,这又是一种色彩.
举了这两个例子我觉得大家可以举一反三了吧.想想,如果你满篇的都是大,小,7和弦,那你的旋律色彩必然非常单调,让人觉得"嫩"也是在所难免的.当然如果这些基本和弦你一个也不用的话,也会让人感到修饰得太多,不容易接受(对于流行歌曲来说).
再扯回到旋律上来.想想.弹2,4,6,1是一个Dm7的色彩.那么如果弹2,4,6而在旋律中写进1呢,会不会得到同样的色彩?答案是肯定的.当然,2,4,6,1这几个音,每一个的突出程度也会对这一段音乐的色彩起一些微妙的变化.如果你强调1,色彩就更偏向Dm7,如果1音不太突出,那么色彩就偏向Dm.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加入一些和弦外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和弹奏一个不同的和弦是很接近的
在过去的一周内我被几种有难度的技术折磨着,这甚至推迟了我第二部分的进展。直到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我又被重新唤起了希望。在我们开始之前先来做点别的事情吧: 我总是试着发自内心的去创作音乐。可换个角度说这么干简直就是毫无观点可言。(...)曾经的成功和名望的确让人激动和欣喜,但这样的荣耀和你完成一张伟大唱片时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是我简单而又伟大的动机成就了我的事业”
-- Greg Lake(出自他的回忆录)
当然,伟大的专集是以伟大的歌开始的。1969年的King Crimson乐队是由Greg Lake担任BASS和主唱的,那年他们发行了首张专集“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过这张专集,那么他对你也没任何帮助。这帮小子专干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专集打入了美国榜的前40位和英国榜的前5。没有一首歌出自精选,但从那时起这张专集改变了一切。
这就是一个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怎样将你自己的勇气和情绪变成现实。当然唱片工业从那个时代起也发生了变化,不过同时也仍有很多艺术家报着决不妥协的态度去做音乐。这是唯一该被载入史册的。
现在来开始我们的东西,你需要用笔和纸来记些东西。在学习理论和经验之前,你该学着把各种和弦的进行运用自如。A和D(象史普林斯廷,鲍布迪伦这些人用了很多。比如那首著名的(A)Born in the (D)U.S.(A) A).把G加进去再混一下你就能得到7成以上的流行,摇滚和民谣的精典歌曲了!!不信我的话吗??试试去!!!另一些合成的活儿也是一样的简单。我自己则是滥用Am--G 或者A--G这样的和弦混合多年了。在这开始之前先别问我理论,那不是我的专长。读一下David Hodge的精彩专栏:"A" Before "E" (Except After "C"). David 将给出详尽的解释。
先围绕主和弦去弹奏(A-B-C-D-E-F-G,别用小调和弦什么的),并且感觉它们。开放式和弦和小和弦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小和弦有着忧郁的感觉,他们听起来象是有很多悲剧式的爱情故事在里面!现在来弹奏小调,感觉到不同了吗?现在先来弹一个A 然后再来一个Am并且注意他们的区别。接着弹完G后紧跟着来个Am,用不同的方式去弹。肆意的乱弹一段时间,然后找出一个紧凑快速的模式来。看看你能在这两个和弦上找出几种不同的模式来,每一个模式都能是一首歌。
现在你可以只弹你最喜欢的那种模式。然后用笔在纸上写一些句子。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把时常在自己脑袋里浮现的事情写下来就成了。下意识的东西会变成你所想要的,成败的可能性就在于你要有和你喜欢的那个模式相同的感觉。
接着你要一遍接一遍的弹自己喜欢的那个模式,直到你感觉舒服了为止,然后唱你写的句子。是的,每个人都能唱,同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唱好,但别介意这个。如果你的句子有1到两个特别的音节,你就得把你的模式做1到两处相应的调整。或者你可以你可以从句子里拿一个词出来,或者把一个长的词用一个短的来代替。(有很多你可以做的,但我们在这仍保持简单的态度)。如果你的句子错过了一个音节,那就把其中一个词拖长一拍。
现在来写别的句子。虽然不需要和开头的有什么关系,但有时也可能会有。如果和你的第一部分没关系的话,你得干别特别的工作将他们连接起来。你必须记住在你选出的模式中的音节数(这些事实上比前一部分要麻烦,但在这时要继续保持简单的态度。)接着,别绞尽脑汁想,跟着感觉往下走。如果你实在想不出写点什么,那么就在先前写的句子里加写东西。
现在该把两段连起来了。我建议你再多加两段。然后会到你完成的工作前。好了,现在你有4段Am--G模式的的歌了。这简直就是诗篇!让我们试着开始另一首。还是4段的!
听起来怎么样?可能在两段间错过了一些东西。那么在他们间加个D,然后通过先前的模式把他们连起来。现在你可以从新来演奏一下修改了的东西。好的,接下来写和弦。我们试着用C--G的模式。把你先前的那些东西换掉,把这个当成和弦,你会把它用做歌曲的“高【和谐】潮”部分的。你先前写的发生了些什么?他们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让这些诗句变的有生命!你曾经想到过这些吗?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什么?写好第一段后对第二段有准备吗?试着用F--G的模式来代替。写第三段时再回到C--G的模式。接下来的第四段将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在这里做些改变,你将永远去演奏这些和弦。你的听众也会跟着睡着的。从来F--G的模式,但是再碰到G时将它挂在那。正如你的乐句,将会又一次结束在G上。换句话说就是你把整首歌都挂在那了。基于以上观点你可以把吉他放下了。但是不论你的感觉是不是很舒服,接着写别的句子。现在你遵从这个规律来写:第一段,第二段,和弦,第三段,和弦。然后弹奏整首歌。瞧,你拥有一个完整的歌了!一首简单的歌,但也是首歌。别着急,关键在于这并不是你的极限。剩下的就是歌名了。我不建议你用简单的词来给歌取个名字,你可以通读你写的歌词,你会发现有几个词突然间跳出来!用这个来当你的歌名。
在过去的一周内我被几种有难度的技术折磨着,这甚至推迟了我第二部分的进展。直到这些问题得以解决,我又被重新唤起了希望。在我们开始之前先来做点别的事情吧: 我总是试着发自内心的去创作音乐。可换个角度说这么干简直就是毫无观点可言。(...)曾经的成功和名望的确让人激动和欣喜,但这样的荣耀和你完成一张伟大唱片时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是我简单而又伟大的动机成就了我的事业”
-- Greg Lake(出自他的回忆录)
当然,伟大的专集是以伟大的歌开始的。1969年的King Crimson乐队是由Greg Lake担任BASS和主唱的,那年他们发行了首张专集“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过这张专集,那么他对你也没任何帮助。这帮小子专干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后来专集打入了美国榜的前40位和英国榜的前5。没有一首歌出自精选,但从那时起这张专集改变了一切。
这就是一个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怎样将你自己的勇气和情绪变成现实。当然唱片工业从那个时代起也发生了变化,不过同时也仍有很多艺术家报着决不妥协的态度去做音乐。这是唯一该被载入史册的。
现在来开始我们的东西,你需要用笔和纸来记些东西。在学习理论和经验之前,你该学着把各种和弦的进行运用自如。A和D(象史普林斯廷,鲍布迪伦这些人用了很多。比如那首著名的(A)Born in the (D)U.S.(A) A).把G加进去再混一下你就能得到7成以上的流行,摇滚和民谣的精典歌曲了!!不信我的话吗??试试去!!!另一些合成的活儿也是一样的简单。我自己则是滥用Am--G 或者A--G这样的和弦混合多年了。在这开始之前先别问我理论,那不是我的专长。读一下David Hodge的精彩专栏:"A" Before "E" (Except After "C"). David 将给出详尽的解释。
先围绕主和弦去弹奏(A-B-C-D-E-F-G,别用小调和弦什么的),并且感觉它们。开放式和弦和小和弦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小和弦有着忧郁的感觉,他们听起来象是有很多悲剧式的爱情故事在里面!现在来弹奏小调,感觉到不同了吗?现在先来弹一个A 然后再来一个Am并且注意他们的区别。接着弹完G后紧跟着来个Am,用不同的方式去弹。肆意的乱弹一段时间,然后找出一个紧凑快速的模式来。看看你能在这两个和弦上找出几种不同的模式来,每一个模式都能是一首歌。
现在你可以只弹你最喜欢的那种模式。然后用笔在纸上写一些句子。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把时常在自己脑袋里浮现的事情写下来就成了。下意识的东西会变成你所想要的,成败的可能性就在于你要有和你喜欢的那个模式相同的感觉。
接着你要一遍接一遍的弹自己喜欢的那个模式,直到你感觉舒服了为止,然后唱你写的句子。是的,每个人都能唱,同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唱好,但别介意这个。如果你的句子有1到两个特别的音节,你就得把你的模式做1到两处相应的调整。或者你可以你可以从句子里拿一个词出来,或者把一个长的词用一个短的来代替。(有很多你可以做的,但我们在这仍保持简单的态度)。如果你的句子错过了一个音节,那就把其中一个词拖长一拍。
现在来写别的句子。虽然不需要和开头的有什么关系,但有时也可能会有。如果和你的第一部分没关系的话,你得干别特别的工作将他们连接起来。你必须记住在你选出的模式中的音节数(这些事实上比前一部分要麻烦,但在这时要继续保持简单的态度。)接着,别绞尽脑汁想,跟着感觉往下走。如果你实在想不出写点什么,那么就在先前写的句子里加写东西。
现在该把两段连起来了。我建议你再多加两段。然后会到你完成的工作前。好了,现在你有4段Am--G模式的的歌了。这简直就是诗篇!让我们试着开始另一首。还是4段的!
听起来怎么样?可能在两段间错过了一些东西。那么在他们间加个D,然后通过先前的模式把他们连起来。现在你可以从新来演奏一下修改了的东西。好的,接下来写和弦。我们试着用C--G的模式。把你先前的那些东西换掉,把这个当成和弦,你会把它用做歌曲的“高潮”部分的。你先前写的发生了些什么?他们给你的感觉是什么?让这些诗句变的有生命!你曾经想到过这些吗?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是什么?写好第一段后对第二段有准备吗?试着用F--G的模式来代替。写第三段时再回到C--G的模式。接下来的第四段将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在这里做些改变,你将永远去演奏这些和弦。你的听众也会跟着睡着的。从来F--G的模式,但是再碰到G时将它挂在那。正如你的乐句,将会又一次结束在G上。换句话说就是你把整首歌都挂在那了。基于以上观点你可以把吉他放下了。但是不论你的感觉是不是很舒服,接着写别的句子。现在你遵从这个规律来写:第一段,第二段,和弦,第三段,和弦。然后弹奏整首歌。瞧,你拥有一个完整的歌了!一首简单的歌,但也是首歌。别着急,关键在于这并不是你的极限。剩下的就是歌名了。我不建议你用简单的词来给歌取个名字,你可以通读你写的歌词,你会发现有几个词突然间跳出来!用这个来当你的歌名。
一)专业与业余音乐人的区别 很多感兴趣新学流行音乐作曲的朋友,喜欢张口闭口的说跟我说,"我的流行音乐感觉比你 这个专业的强!"这句话,对吗?呵呵,个人觉的很对,但是这个要看站在什么角度上看了,举 一个例子,同样是踢足球的人,一个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一个是踢野路子的,放在一起比较, 有时候,看上去其实真的差不多.甚至踢野路子的足球技术与意识比专业的还强,但是当11 个专业足球运动员,与11个踢野球的足球运动员相遇时,比赛的结果不用看也知 道.........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问的好,呵呵,这说明如果你拿自己单个的作品去跟 专业的比,真的差别不大,不就是整体差那么一点点儿么,不就是缺点儿好设备吗?如果给 我装备,我的作品甚至会比专业的还好,很有牢骚吧,呵呵,但是当你与众多专业音乐人合 作时,你会发现你跟本就跟不上他们的音乐思路与专业想法,这时你会发现你空有本事,但 没有用武之地,你也不是大腕儿,谁会来迁就你呢?靠本事说话,如果你拿出10首作品与一 个搞专业的10首作品进行比较,你就会在各个方面,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与专业的差距,不看 后期制作的水平,也不听编曲的水平,只听简单的曲子,你也会发现自己写的歌,基本上都 在一个音乐范围内打转,10首歌下来,基本上都是一个调调.想变都变不了.而专业的搞出 来的作品.音乐色彩斑斓,风格多变,融合贯通了古今中外的很多音乐风格,这个就是专业 与业余的最大区别.
话说回来,有人就是说"我虽然其他方面比专业的差,但我的流行感觉就是比专业好,写的 歌就是比专业的流行"对不对,我也认为非常对,为什么呢?因为专业的概念,不是以偏盖 全,人不能只看自己的强项,而忽略了自己的弱项,所谓专业,代表着个人就是要靠音乐吃 饭的,流行音乐只是音乐的一种,并不是每个专业的音乐人,都能有机会,全靠给别人写流 行歌混饭吃,尤其是现在盗版这么厉害,坦白的说,仅靠几首歌曲的版权费用,根本养不活 一个作者,那么专业的要养活自己,还要靠什么?靠市场的需要,需要你明天写出一首广告 歌,那你就要晚上加班,明天交稿,需要你写几首民歌,下个星期,有唱民歌的歌手来选作 品,那你就要这些日子狂写民歌,需要你过两天写一个晚会的歌,那你就要跟喝白开水似 的,马上组织一下,把音乐与晚会主题结合起来,迅速交稿,需要你敲锣打鼓去卖身?% #@*......写的有点儿惨了^_^,总之当需要你写别人急需的东西时,你千万不能说,虽然我 的音乐无敌,但我现在没有灵感,等我灵感来了吧,到时我写出来的肯定超级棒,呵呵,除非 你是大师级的音乐人,别人会有耐心等你,否则等你写出来,黄花菜都凉了,这也是专业与 业余最大的不同.
业余与专业的区别还在于,专业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比较稳定,前后作品水准起伏不大, 让人放心,而业余的可能就情绪化多了,水平忽高忽低,今天写的比专业的都专业,明天写 的比业余的还业余,想想看,如果你去一个公司上班,老板是选择要一个情绪化的员工好, 还是用一个心理素质稳定的员工好?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好了,以上罗嗦了那么多,可能你看的也厌烦了,(P/S:本来就是的,我只想玩儿流行音乐作 曲,其他的别跟我扯蛋^_^).行,马上切入主题,说说怎样进行简单的流行歌曲创作
(二)学流行音乐作曲,需要什么样的基础 很多人问我,"我喜欢流行音乐,喜欢作曲写歌,可是我没有基础,也没人教我......"很无 奈是吧,^_^,其实流行音乐也好,其他音乐也好,作曲本身其实就是没人教的,老师教你的, 或书上教你的,也只是一个怎么来进行作曲的正确方式,写的好坏还是要看个人对音乐的 理解感悟能力,作曲这个东西,感性的成分占的比较多,理性的成分相对要少一些,至于需 要什么样的基础,什么样的老师......其实爱好就是你最好的老师,俗语说得好"熟读唐诗 300首,不会作诗也会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流行歌曲听多了,自己肯定也能哼哼出几 句原创的旋律来,无非是好与坏的分别,不同的只是专业的,会把它事后归纳整理,将来会 写出一个完整的作品出来,而业余的只会把它用电脑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可以不用作事 后的修改整理,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不高兴了,就扔回收站里处理了,呵呵,写作方式不同而 已,但这些都叫作曲.
(三)正常的创作一首流行歌,需要学会什么才行 好了,当你也能偶尔溜出一两句不知是什么调调,但至少确信是自己原创的曲子时,会很兴 奋吧^_^,那么如何把这个曲子继续下去,让别人也能感觉到你写的这个作品比较完整成 熟,听起来比较的专业呢?我想,对原创流行音乐作曲的新手们来说,这个还是最关心的问 题吧,呵呵,个人建议就是你要学习一门乐器,最好是钢琴或吉他,要求也不高,能达到自弹 自唱的水平就可以了,然后呢,再学点儿乐理知识,要求也不高,知道最基本的概念,知道什 么叫和弦,什么叫移调,转调,大小调这些,只要你知道它们大概在书本的哪一页上,等具体 哪一个问题不明白,自己随时翻出来看明白就可以了,不需要你死记硬背那些乐理知识,这 个已经是最基本要求了,如果还有人问有什么再简单的方法,不用学不用记......嗯,那个 嘛,你花钱雇我当枪手吧^_^
(四)流行歌曲的正常创作方式 C---Am---F---G 好了,当你会吉他弹唱或钢琴弹唱以后,肯定对和弦有了一个大概了解,翻开乐理书,查查 上面这几个和弦分别是由哪些音组成的,大概了解一下,不用死记硬背,因为以后你弹多了 这些和弦,自然而然你就记得了,这个是80年代流行歌曲经常用到的和弦行进方式.我最初 开始学习弹吉他的第一首歌<>(恰似你的温柔^_^),从头到尾就是这四个 和弦弹下来的,新手们可以下载这首歌听听,感觉一下,是不是发现用这四个和弦写歌,对 现代的我们来说,很简单,很老套?呵呵,可是现在依然有专业的音乐人爱用这个和弦行进 方式写歌,至于效果出来以后,为什么我们听起来不土?不老套?那个是后期编曲制作的水 平问题,不需要只想学流行作曲的你来管^_^ 好了,会了这个简单的和弦行进方式,你再学其他的和弦行进方式,一个行进方式对应一首 歌,弹唱流行歌曲的书籍很多,自己找一本练去吧,这样一两个月,你就应该对流行歌曲建 立了比较直观的认识与了解了,怎么样,终于知道和弦的好处了吧,恭喜你,你的作曲也入 门了,这些就是流行歌曲的正常创作方式,虽然你没有觉察到它,但它确实已经灌输到你的 脑子里了^_^,不信吗?那你肯定没去学钢琴或着是吉他弹唱,呵呵,就先写到这里吧 作曲的技巧,有很多人都在谈,很多人都在和弦上花工夫。也有一些人完全按照感觉来写。诚然,按照下行5度和弦圈的经典走位,旋律怎么写都不是很难听,但学一些作曲的另外一些技巧,也许你的旋律会有另外一番天地。小生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生写的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高手指正。
流行歌曲创作分:1:先有词后有曲。2:先有曲后有词。这里我只谈第二种情况,即先曲后词。
一:倒影。就像你在河上,看到河里自己的影子。如:33345 33321
在五线谱中,以3横线,就会发现,345往下翻180度的话,其旋律线条就会和321吻合。这样写出来的旋律,不会很散。
二:模进。模进分严格模进和自由模进。
严格模进要求各旋律音程之间完全一样。旋律线条也要完全一致。如:3323 2212
自由模进则没有这个限制。如:1123 3345(1和2之间是全音,3和4之间是半音,音程不同)
三:重复。重复永远是音乐中不二法门,从段重复到小节重复,几乎每个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注意,重复也是同度模进)
四:对格。艺术都是相通的。在文学中某些技巧,放到音乐里也完全适用。在一些诗联中,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第二联的第一个字。放到音乐中的话,就是第一句最后一个音符,是第二句的第一个音符。然后依次类推。
如:123 312 234 465
大家注意,前面的最后一个音符,都是后面的第一个音符。在李宗盛的鬼迷心窍中,通篇都是使用的对格的技巧。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回家把谱子翻出来看一看。
五:前面说到艺术是相通的,并借用了文学技巧,这里我们借用国画技巧来看看是怎样的。1:疏密有致。在国画中,如果中间画了很多的树,在四周一定要留出大量空白的地方。这样眼睛才不会累。同样在音乐中,前面几小节如果节奏部分非常密集,后面一定要多写些长音。如果前面旋律起伏非常大,那么后面一定要把旋律安排地平稳些,而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
2:有深有浅。国画中,你不可能一张画全用一种颜色,就算是黑,也分深黑,墨黑,浅黑,灰等等。同样道理也可以放到音乐中,如果前面两小节你都使用上行的旋律,如:1123 3345,后面你最好使用下行或者平行的旋律,如5442等,这样让人感觉旋律有起伏有变化了,听觉上比较舒服,也符合自然规律。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陈升的把悲伤留给自己,开头第一到第二句,旋律从低音5直线上升且不带拐弯的到高音1,音程跨度纯四度+纯八度。第三句开始慢慢下降,从高音1下降到底音6,音程跨度8度加小三度。给人感觉旋律起伏很大,感情全部发挥出来了,然后第四句旋律开始走稳。
六:变音。变音一般而言就是升降音符。用一些,会给人非常新鲜的感觉,也容易使情感更加饱满。一首歌,变音用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看这个人对旋律的把握程度好不好。一般说,表现明亮色彩的用大调,忧伤或温柔的用小调。我们也可以把大调的3音降半度,来表达忧伤或温柔。在小调中,多使用#4和#5,那是绝对不会错的,因为小调的上行音阶中本身就包括#4和#5。如果你想写一段带有JAZZ风味的旋律,除了节奏上多用切分音符外,用b3和b7是不二法门,其实,这也是JAZZ的特有音阶。
我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罗大佑在爱的诤言里,A段第三句,用了:#1 2 3的级进,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而且非常新鲜。李泉的爱的颜色中(好象是这个歌名,记不太清了)用了:5 6 7 #1的旋律级进,四个全音连续上行,把感情发挥到了极至,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橄榄树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老歌,作者用了#4作为承上启下,收到非常好效果。如果改用4的话,旋律色彩就会大打折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