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348|回复: 34

[贝斯吉他硬件] 芭蕉0009 Buckeye Burl 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2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芭蕉 0009,Buckeye Burl 5弦。0009这个编号在5月份就已经定下,琴主是我的良师益友——大忠。
这是芭蕉图纸定稿以来我最喜欢的一把作品,指板和贴面都是之前我并不善使用的木材。装配完成后,第一个音从音箱出来,我就没法掩饰的开心。
做琴真是件快乐并随时都会有发现和惊喜的事,现在心理却有一种不舍,不过还好,我想每一把芭蕉在发货之前心里都十分舍不得,那才证明我们做到了。
今晚很快乐,等不及带去工作室去拍照,用手机拍了几张先发给想看和不想看的朋友们,有些色差,倒也不错。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反倒觉着我已经不在乎它能不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仅仅凭着内心坚守并坚信的一部分,完成了我对它和对我们这个三人的制作小组的责任。
话有点多,看客莫怪。^_^peace。

0009 Buckeye Burl 5 2.jpg
0009 Buckeye Burl 5 3.jpg
0009 Buckeye Burl 5 4.jpg
0009 Buckeye Burl 5 5.jpg
0009 Buckeye Burl 5 6.jpg
0009 Buckeye Burl 5 7.jpg
0009 Buckeye Burl 5 8.jpg
0009 Buckeye Burl 5 9.jpg
0009 Buckeye Burl 5 10.jpg
0009 Buckeye Burl 5 11.jpg
0009 Buckeye Burl 5.jpg
发表于 2013-12-6 22: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何其漂亮~求白天自然光时候重新拍一套~
发表于 2013-12-6 22: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看起来很好弹的样子
发表于 2013-12-6 23: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应该是芭蕉第一把没有采用乌木指板的琴吧? 很意外, 也很惊艳

照片上看真漂亮, 就如同特地为这篇帖子而选用的微软雅黑字体一样, 圆乎乎的让人好喜欢

由衷希望芭蕉越做越好, 创出国人一大品牌来
发表于 2013-12-7 0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指板弧度好像很小,特意这么要的?
发表于 2013-12-7 00: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7 08: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0品设计?0品和后面那些品的品丝,是一样的么?我有把找人做的琴也是0品设计,0品和后面一样的品丝,用了几年以后,0品磨损,空弦打品,杯具
发表于 2013-12-7 12: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8 05:4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12-9 18: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漂亮
发表于 2013-12-10 15: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不错有范
发表于 2013-12-10 16: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確很漂亮的琴!看得出製琴師手工及用心去製作!讚!
发表于 2013-12-13 08: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这么文雅的外表。。。会装两个肥皂盒上去。。。。。。
发表于 2013-12-13 1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诚实的人 于 2013-12-7 08:56 发表
0品设计?0品和后面那些品的品丝,是一样的么?我有把找人做的琴也是0品设计,0品和后面一样的品丝,用了几年以后,0品磨损,空弦打品,杯具

0品的磨损程度确实是比后面的所有品都高的(因为无论你左手按不按弦,琴弦都是贴在0品上震动的),但是理论上要达到0品的效果,就必须使用相同的品丝。所以这个是对品丝材质有极高要求的,也并不是所有好的品丝都可以胜任这种设计。

同理还有国内之前有不少朋友做的黄铜琴枕,也是一年半载的弦枕槽被磨大或者磨低,造成问题,也是选材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磨损的问题。

做琴之前一定要研究所有的细节和原理才可以下手,而不可盲目模仿呀
发表于 2013-12-16 13: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snblood 于 2013-12-13 10:36 发表

0品的磨损程度确实是比后面的所有品都高的(因为无论你左手按不按弦,琴弦都是贴在0品上震动的),但是理论上要达到0品的效果,就必须使用相同的品丝。所以这个是对品丝材质有极高要求的,也并不是所有好的品丝都可 ...

是的,当然,这些模仿学习过程,也是个经验,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6 16: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楼 诚实的人 的帖子

0品确实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加根品丝就完事了,我们也做了六七次才找到最对的细节。感谢叶子这么长时间一直关注我们。小队伍刚起步前期进度很缓慢,但都在认真的做细节。
发表于 2013-12-16 18: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病物和芭蕉越来越好!
发表于 2013-12-19 15: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病物 于 2013-12-16 16:22 发表
0品确实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加根品丝就完事了,我们也做了六七次才找到最对的细节。感谢叶子这么长时间一直关注我们。小队伍刚起步前期进度很缓慢,但都在认真的做细节。

很多东西看着很简单,做了才会知道问题多多,不是那么好搞定。折腾过的人才会懂的你们这样的小伙伴,真的不容易
发表于 2013-12-22 12: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诚实的人 于 2013-12-16 13:39 发表

是的,当然,这些模仿学习过程,也是个经验,哈哈

其实0品和黄铜弦枕的设计,现在看来是有利有弊

从理论上分析,0品是最科学的设计,然后黄铜弦枕也是想要获得更多泛音让声音听起来更华丽的解决方案(甚至某些程度上黄铜琴枕可以补偿一些选材的不足),包括我自己做的琴,之前也是采取这种设计,同样的还有35寸弦长以及Extension-B的设计,也是我非常钟爱的。(当然,我其实也并不是一个“制造技术控”,这个体现在我对于琴体结构的选择,我比较喜欢bolt-on的设计,虽然neck-elite理论上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可是最近和朋友一起又买了6,7把原年Fender认真的和其它贝斯,加上之前就有的一些60和70年代的原年Fender,包括Fodera最顶级的Emperor II Elite和Imperial Elite,Alleva Coppolo,MTD,Sadowsky NYC不同年代的作品(从早期没有挖chambered的到最新更换logo与preamp的作品),以及Skojd等一些不常见的但是颇得好评的品牌,认真的放在一起对比,包括使用Epifani和Aguilar, Ashdown的贝斯音箱,以及在录音环境下的对比,还有部分现场演出的经验。。。

最后是我对于自己从前的一些想法也产生了疑惑

目前我弹过最喜欢的贝斯,的确是Alleva Coppolo,毫不犹豫。可能之前很多跟我熟的朋友知道我比较钟爱MTD,然后我也对于Fodera是100%的好评(钟爱MTD只是因为性格原因)。可是Coppolo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说是完全拥有vintage fender的100%的声音特点也不足以说明它的优势,因为它的频率宽度,输出电平,还有cut-thru都是老fender没法相比的。虽然它做工很粗糙,也没有使用35寸弦长,金属琴枕,0品,还有Extension-B,Neck-Elite这些理论上更加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或许某些地方确实也不如使用了这些先进设计的琴来的完美,可是它的声音是最打动我的

我现在也在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或许下面我自己制作的贝斯会采取一些保守的设计,尽量的用另一种朴实的语言来看看是否能打动自己,当然,我也有自己的一些“秘密”在里面可以保证和市面上大部分“撞衫”的贝斯不同,这个“秘密”就只能永远卖关子了:)

[ 本帖最后由 bluesnblood 于 2013-12-22 13:04 编辑 ]
发表于 2013-12-22 18: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问下关于0品,为什么不选择黄铜琴枕呢
发表于 2013-12-22 2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no69 于 2013-12-22 18:52 发表
想问下关于0品,为什么不选择黄铜琴枕呢

如果想要黄铜(实际上是铜合金)琴枕达到0品一模一样的效果,那么就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琴枕的材质和品丝一模一样

2 琴枕的宽度和品丝几乎相同(确保琴弦与弦枕接触的面积是同品丝一样的)

这样看来,想要通过改变金属材质来达到0品的效果,是非常困难的,那么首先不能选用特别细的品丝,另外就是制造商必须有品丝相同的合金配方或者是从品丝制造商那里采购材料,事实上这些对于小型手工作坊来讲几乎都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不计成本的去订购和控制

目前我自己弹到过的贝斯里面,能够完全做到这点的只有YAMAHA BB2024/2025系列(大厂确实有大厂的优势),然后就是Fodera也能达到个差不多的效果,剩下Smith,Spector,Alembic,Warwick在对于空弦与其它品音色的统一性上来讲基本都只能说是差强人意,但是并不能否认黄铜琴枕可以带来另一种音色,不光是空弦不一样,在演奏所有品的时候都会不一样,这样其实最后还是会有一个问题出现,就是和传统的骨质琴枕相比,虽然空弦音色理论上无限接近其它品的音色,可是整体的音色又会有不同。

最后的结论其实是,黄铜琴枕并不容易达到空弦与其它品的音色一样,但是它可以改变琴弦的振动和泛音,获得不一样的声音,结论就是使用黄铜琴枕的话,琴弦本身振动的音色厚度和亮度都会增加,音色会更加偏向现代和华丽一些。也就是说,很多使用黄铜琴枕的厂家设计黄铜琴枕的思路并不一定是要获得一样的空弦音色,而只是出于对整体音色的考虑。
像我自己之前的Atelier Z DAL改黄铜琴枕,还有我的Challenger PJ,还有给李九君老师制作的PJ24,给痴人乐队房博宇老师制作的“痴人”6弦,还有给花儿/蛋糕炸弹乐队的郭阳老师制作的“0529”都使用了黄铜琴枕的目的也是为此,而不是为了统一音色。在我制作Challenger的时候,尝试了玫瑰木、兽骨、碳纤维、铜合金不同材质的琴枕,最终确定了铜合金,但是我压根儿就完全没有从空弦音色是否和其它品统一的方面去考虑(至于原因下面会间接的说明)



另外就是相同材质的琴枕,宽度不同,对声音也会有影响,当然,这个又可以开另外一个课题。并且对此,所有的制琴大师也都只是各执己见而没有标准答案。所以琴枕的话题到这里就此打住好了。


而0品的设计,才是统一音色的解决方案,不过目前来讲可以发现它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譬如说很多乐手(譬如Marcus Miller)喜欢弹奏的开放弦的音色,会变的无限接近其它品的音色,在修正了某些问题的同时(我们姑且理解为增加了演奏的精准度),损失了一些演奏的乐趣。

当然 ,这些都是非常非常细节的问题,真正的乐手并不一定会去计较。不过对于某些强迫症的玩家来讲,又是一个不得不去计较的问题。

我个人最近对于这些细节的倾向性发生了变化,下面我打算着手制作的Jazzbass会采取最传统的骨质琴枕设计,当然不光是琴枕设计更改了,很多细节的地方都修改了设计,声音和之前的贝斯也会有很大不同。
发表于 2013-12-22 23: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OZ 于 2013-12-13 08:18 发表
为什么这么文雅的外表。。。会装两个肥皂盒上去。。。。。。

肥皂盒不代表不文雅呀。。。看看Fodera,MTD,Ken Smith。。。
发表于 2013-12-23 09: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哟,颇有些大写意山水的味道
发表于 2013-12-23 09: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白版,对于黄铜琴枕,一直以为是为了提高寿命
发表于 2013-12-23 09: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snblood 于 2013-12-22 21:22 发表

如果想要黄铜(实际上是铜合金)琴枕达到0品一模一样的效果,那么就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 琴枕的材质和品丝一模一样

2 琴枕的宽度和品丝几乎相同(确保琴弦与弦枕接触的面积是同品丝一样的)

这样看来, ...

感谢白总分享,不过大部分国人容易极端,看到白总说Alleva Coppolo好--“毫不犹豫”,于是集体又会开始对这个牌子趋之若鹜(包括我)----- 其实这个琴除了粗糙之外,就我看TB上的帖子,貌似重量还是普遍很不轻的,这也是一个国人不容忽视的问题啊

[ 本帖最后由 killerbass 于 2013-12-23 10:26 编辑 ]
发表于 2013-12-23 09: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5楼 killerbass 的帖子

不过AC应该不是很容易买到,产量小,新琴估计国内无法下订单
发表于 2013-12-23 10: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llerbass 于 2013-12-23 09:28 发表

感谢白总分享,不过大部分国人容易极端,看到白总说Alleva Coppolo好--“毫不犹豫”,于是集体又会开始对这个牌子趋之若鹜(包括我)----- 其实这个琴除了粗糙之外,就我看TB上的帖子,貌似重量还是普遍很不轻的, ...


重量分什么跟什么比,我弹过的所有的LG,包括4弦和5弦,重量都算是非常轻的,王聪老师那把LG4比我的Sadowsky NYC(订制没有chambered,full-size body)4弦还要轻。当然和挖了chambered的标准大小的Sadowsky确实没法比

但是比国内容易见到的大部分高级贝斯都要轻,尤其是和Fodera,F bass,Atelier Z,Spector USA 相比,简直可以算是轻的没边儿了。和那些量产的大牌相比,譬如Fender,Musicman,YAMAHA也算是非常轻了。
基本上重量类似于MTD或者日产Sadowsky,不知道这种重量如何算的上“很不轻”??

LM的重量或许比较重,这没办法,如果您有机会弹到60年代和70年代原年琴就明白,Coppolo的重量是完全贴合原年琴特点的。

PS,如果真计较一下,那么Coppolo的alder绝对是比MTD和Sadowsky的轻,毕竟琴体要比Sadowsky大上整一圈。不过Sadowsky NYC是有chambered的优势,目前在重量上没有任何牌子可以和它相比。

[ 本帖最后由 bluesnblood 于 2013-12-23 11:15 编辑 ]
发表于 2013-12-23 1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llerbass 于 2013-12-23 09:28 发表

感谢白总分享,不过大部分国人容易极端,看到白总说Alleva Coppolo好--“毫不犹豫”,于是集体又会开始对这个牌子趋之若鹜(包括我)----- 其实这个琴除了粗糙之外,就我看TB上的帖子,貌似重量还是普遍很不轻的, ...

另外我觉得我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什么好,什么不好,至于其它人是不是走极端,我觉得跟我没有什么关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也相信我认为好的东西,通常都不差。我认为不好的东西,经过大家长期的验证,最后也都明白了确实不怎么样,起码没有各种正规和非正规的卖家吹的那么牛逼。但是至于个人喜欢什么东西,这个还是看个人。我只是对客观的品质问题尽量客观的跟大家分享出来。这就好比,玩车的可以不喜欢宾利或者马丁,但是说宾利或者马丁不好的不是胡说八道就是别有用心。

我不过是有机会在各种条件下对比一些不常见的东西,带给朋友们一些经验而已,譬如说您没弹过Coppolo,也只能从网上看一些资料,到底对不对,我只能说我只负责我发表的言论,别人的言论我一是也没能力负责二我也没那个权利。别人说的对不对您就只能自己判断了,但是起码大部分朋友也是通过自己判断最后认为我说的挺客观,容易接纳我的意见,这是我非常荣幸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本来是玩metal的看了我的话硬是去买了Coppolo最后跟我说这琴根本没Spector好,对不起,我觉得这不是我的问题。
就好比本来某年轻人要买一个家用买菜车,偶尔路上激情一下,预算30个以内,看了土屋圭市说86适合年轻人,一琢磨,职业车手说的总没错,立刻扔银子提车,买回来发现后排不能坐人,加速拼不过国产GTI,然后想也不想就直接骂街的主儿,我觉得这跟人土屋圭市没关系,是买车的人自己理解能力有限逻辑思维能力有限造成的。

PS 我也很累,因为现在网上托儿和黑太多,我现在也没有什么时间每天长篇大论的去跟大家分享一些东西,但是我依然不希望大家被网上的胡言乱语误导。这是让我能够没事儿打开论坛回回帖子的动力。因为版主没有回帖子的义务,版主的义务只是管理而已,加加精华删删违规这样。。。

[ 本帖最后由 bluesnblood 于 2013-12-23 11:11 编辑 ]
发表于 2013-12-23 12: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snblood 于 2013-12-23 10:48 发表

另外我觉得我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什么好,什么不好,至于其它人是不是走极端,我觉得跟我没有什么关系,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是我也相信我认为好的东西,通常都不差。我认为不好的东西,经过大家长期的验证, ...


Alleva Coppolo之重是源于我之前看到TB上一把LM4 ······足足12磅!印象深刻,就觉得LM5没13磅以上应该是下不来了······后来看TB上的其他帖子,也多少见过一些“偏重”的评价,不过我的确没有真的摸过AC,·其他客套话不说了,总之向白总致敬!此外,国人对高端设备的兴趣估计是无解的,一般都是“一步到位”逻辑和“只选贵的,不选对的”,和家里老人买家用电器,买房子买车差不多思路,没办法,现实局限,不能买很多好琴收,那就买几把最最顶级的压死别人呗,这方面是不是日本也差不多····

[ 本帖最后由 killerbass 于 2013-12-23 12:22 编辑 ]
发表于 2013-12-23 12: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白总致敬
发表于 2013-12-23 13: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llerbass 于 2013-12-23 12:12 发表


Alleva Coppolo之重是源于我之前看到TB上一把LM4 ······足足12磅!印象深刻,就觉得LM5没13磅以上应该是下不来了······后来看TB上的其他帖子,也多少见过一些“偏重”的评价,不过我的确没有真的摸过 ...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因为70年代Fender采用了重ash做为琴体,加上很厚的高光聚酯漆,这些都是增加重量的原因,70年代尤其是74年之后的Fender Jazzbass普遍重量都是在12磅左右,但是有非常操蛋的14,15磅的也是有的。

不过现在业界普遍的认为,重Ash,聚酯漆,是70年代Fender的音色特点的来源,也就是说,虽然60年代的Fender理论上选材和工艺都好过70年代,可是却无法得到70年代那种有力的声音。当然70年代的Fender也很难有60年代的声音。其中抛开选材的品质和工艺等等不说,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重量型Ash和聚酯漆的使用,使得声音变得沉重并且相对硬和紧凑了许多。另外品丝的粗细以及拾音器的不同也是值得考量的,但是想要70年代Fender的音色,重Ash和聚酯漆,是必不可少的。

Coppolo的制琴理念在于“能否在改善Fender所谓的问题的基础之上完全复刻出老Fender的音色与手感”,所以LM系列会选用比较重的Ash也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这只是LM系列而已,并不能代表Coppolo所有的琴都非常的重。

就像是同样以复刻70年代Fender(更主要的其实是复刻Marcus Miller手里的贝斯)出名的Atelier Z,基本上也都非常的重,但是我弹过许多之后发现,确实是越重的声音越接近70年代Fender的音色。有的时候,为了某种结果,重量或许需要牺牲一些。
发表于 2013-12-23 13: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琴体的轻重,目前一线的这些制琴大师品牌,只有Sadowsky和MTD在坚持轻量化的路线,而Fodera,Smith,Spector都是走重量化路线的,当然这些都是他们各自的制琴理念,都是为了获得某种音色。轻量化的琴自然对于长时间演奏是有极大的好处,可是有时候或许真得牺牲一下。
我自己并没有什么倾向,我觉得做的最好的贝斯是Fodera,但是它很重。。。我最喜欢的MTD和Coppolo,“刚好”除了个别型号和配置,都不太重。。。其实从2010年开始我自己就从来没有考虑过重量的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bluesnblood 于 2013-12-23 13:12 编辑 ]
发表于 2013-12-23 14: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llerbass 于 2013-12-23 12:12 发表


Alleva Coppolo之重是源于我之前看到TB上一把LM4 ······足足12磅!印象深刻,就觉得LM5没13磅以上应该是下不来了······后来看TB上的其他帖子,也多少见过一些“偏重”的评价,不过我的确没有真的摸过 ...

另外,我觉得对于乐手来讲,如果真有能压死人的应该只有自己弹的比别人好而已。。。好琴是谁都可以买的。。。没什么可“压死人”的。。。反正能让我觉得羞愧的就是看到王聪老师这样的人在我面前弹琴,而不是谁在我面前炫耀他一屋子的Fodera :)
发表于 2013-12-24 11: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支持
发表于 2013-12-24 11: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llerbass 于 2013-12-23 12:12 发表


Alleva Coppolo之重是源于我之前看到TB上一把LM4 ······足足12磅!印象深刻,就觉得LM5没13磅以上应该是下不来了······后来看TB上的其他帖子,也多少见过一些“偏重”的评价,不过我的确没有真的摸过 ...

感谢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