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2-28 11:1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ager 于 2016-2-28 11:19 编辑
也分享一下自己的调琴经验,说得不对之处请多包涵,大家如果有更好的经验和方法,我们也愿意学习。
琴颈尾部调钢筋的设计确实是麻烦,但这种钢筋调节方式的设计也有一定的好处,就是琴筋的中高把位(12品~15品)更不容易出现指板不可恢复的异常内曲现象。长期不弹并且不松琴弦的“收藏”方式,以及使用11或11以上非常规琴弦不经常弹又不降调调弦的,这些壕人壮举,不敢苟同。
不论钢筋调节位置在琴头还是琴颈尾部,内部钢筋长度基本都是一致的,琴颈尾调螺母的,说明钢筋整体位置更深入琴身方向,也说明钢筋“中间”这个最直接受力点比大多琴头调节钢筋的更倾向高把位一些。琴头调钢筋的部分美豪也有钢筋末端比较接近尾部的,我见过钢筋末端的钢块在20品位置琴颈背面的,这种钢筋深插设计的琴颈对中高把位曲度调节来说也非常靠谱。
其实尾部调节设计的Fender琴颈,有一个MOD方法可以避免反复拆卸琴颈。值不值得这样做视自己情况决定,没人强迫谁去MOD自己非常贵重的琴,仅仅是一个经验分享。
我的MOD方法就是:在钢筋螺母对应的琴体缺口中间位置,自己用圆锉开一个半圆形的缺口。这样的MOD方案类似suhr和musicman的琴颈设计,MOD后的尾调钢筋不再需要拆卸琴颈了。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不必担心琴颈尾部的四个定位螺丝孔出现滑丝现象,二是只要对位精确后,不会再出现因反复拆卸琴颈造成的整体偏弦现象。唯一坏处就是不再完全是原年设计了。一旦MOD后,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每次调节钢筋的时候,切记一定要握住琴颈进行调节,不要以固定住琴体的方式进行调节,这是为了避免旋转钢筋螺母时的扭力过大而损伤琴颈与琴体的衔接稳定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