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250|回复: 70

[单块效果器] 「單塊組合」附帶使用心得,大家交流交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 15: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其實這篇文章已經在「吉他硬件」中分享過了~~
但好像放在「單快效果器」這邊感覺好像比較恰當,若是已經看過的朋友請您直接跳過囉!


這是小弟的Pedal Board,我比較少用太特別或是特別經典的東西,可能是我彈的歌都是比較流行的,這些單塊可以很全面的達到我的需求




EBS Compressor:

這塊Compressor我用了十年,中間因為借別人自己忘記了還又多買了一塊,害我現在有兩塊
這塊Compressor我非常喜歡,聲音非常的清澈,很多參數都已經設定在合理的範圍,所以操作非常簡單,只有Gain還有Comp/Limit而已
音染是我可接受的範圍,所以我常常也會把它當作Clean boost來用,很多流行歌曲中Clean或是OD的節奏都能輕鬆勝任,Solo也有一定程度提高Sustain的效果
我的常用參數:
Gain: 九點鐘方向
Comp/Limit: 兩點鐘到三點鐘方向

Providence SOV-2:
這個單塊是我今年過年回台灣才買的,在琴行把Providence四塊都給試了一遍,最後挑中了它
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個OD幾乎沒有音染,可以很忠實地把琴或是pickup該有的聲音呈現出來,有人可能覺得他沒有個性
但是我相信像是擁有Fender/Gibson這類音色很有辨識度的琴的朋友們一定會很喜歡這個單塊的忠於原味
另外一個令我最喜歡特點就是他的Level以及Tone鈕的出廠設定值非常平均,以Level來說,大概調到十二點鐘方向的音量與All bypass音量差不多
我現在把這單塊用在Funk比較多一點,其他的就等我用的在熟一點在跟大家分享囉!
我的常用參數:
Gain: 九點到十點鐘方向
Tone: 十一點鐘方向

AC Booster:
這個單塊我用了快兩年了,雖然它叫做Booster,但是我都把它當作OD在使用,比較上面提到的Providence SOV-2
他的聲音要更肥更厚,聽感上是我很喜歡的顆粒很大的那種,OD類型的Solo我非常喜歡使用它!
我的常用參數:
Gain: 十點鐘方向
Treble: 一點鐘方向
Bass: 兩點鐘方向

Bogner(blue):
我想這個單塊應該很多琴友都不陌生,像我這種買不起分體音箱的人,它就可以滿足我享受到分體音箱的質感
這個單塊我常使用的方式就是Boost這一段,很多曲子Crunch的部分都會由它來完成,依然是那種我喜歡的大顆粒的典型,而且動態讓我非常滿意
我的常用參數:
Gain: 一點到兩點鐘方向   Boost Gain: 三點到四點鐘方向
Bass: 一點到兩點鐘方向
Mid: 兩點鐘方向
Treble: 十二點鐘方向
Variac: off
Mode: blues
Pre eq: b2
Structure: 101

Bogner(red):
就如同上面所說,很多朋友對它應該不陌生,一樣滿足了我享受分體音箱質感的一個單塊,其實對我來說這個單塊失真度有一點太高了
所以Boost這一段我幾乎不會去用它,我比較常會把它用在Hard Rock或是Metal類的曲子裡面,出力強,顆粒大,很兇猛!!
我的常用參數:
Gain: 一點到兩點鐘方向   Boost Gain: 沒有在用
Bass: 兩點鐘方向
Mid: 兩點鐘方向
Treble: 一點鐘方向
Variac: off
Mode: tight
Pre eq: n
Structure: 20th

Fulltone Clyde Wah(standard):
Wah是個很酷的效果器,一路走來玩過不少,有用過Dunlup 95Q/535Q,Morley Vai Signature wah,Vox,Budda wah,RMC,Ernieball…等等
每個都很有特色,但最後選擇了Clyde只有一個簡單的原因,因為他的wah度夠大,比較起Dunlup又沒有這麼帶了點毛邊的狂野,就是它了

Eventide(Modfactor/Space):
對於空間系的效果器,我個人比較喜歡華麗的聲音,所以一直都是以數碼空間系為主,比較沒有追求過類比的單塊
以前還在瘋Rack的時候用過TC Electronic的G-force,我非常喜歡,拿來錄音絕對有Studio的水平,
但是現場演出太不方便了,沒有Midi Controller現場真的是不好操控
Eventide真的是解決了這個問題,毋庸置疑的Studio等級音色,更能以腳釘來操控(雖然腳釘能控制的有限),界面也比G-Force更簡單明瞭
對我來說,Eventide的這幾個單塊,在空間系效果器當中已經封頂了!我已無所求~~

TC Electronic Flashback Delay:
TC這個單塊應該大家熟到不能再熟了,我就不贅述囉!我會擁有它是衝著2290這個經典,雖然他沒有做到100%當年2290的原汁原味,
但是可以濃縮到這麼小的體積也真的不容易,再加上很酷的Toneprint功能,雖然每次在上傳音色都會出現很難聽的聲音,但是真的很酷
其實,用它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Stymon Timeline還有Eventide Timefactor,我還在糾結中,所以Flashback眼前是個便宜的Solution,哈哈!

TC Electronic Polytune:
這個就不多說啦!一個很酷的調音器

Disaster Area DPC-5:
這個我一定要好好介紹一下,雖然我的單塊也不算真的非常多,但是演出的時候不免還是要跳踢踏舞以及使出佛山無影腳
這麼一說,大家應該就知道這是一台Looper/Switcher,他總共有五組loop在上面,還能控制兩個Midi Device,
通過它我可以任意組合我串在上面的五組loop(順序不可變),依序有EBS Comp - Providence OD - AC boost - Bogner Blue - Bogner Red
最厲害的是我可以通過他的Midi Control輕鬆地切換兩個Eventide單塊的音色,並且儲存到我上面認一個組合裡面,沒記錯的話總共
可存60組不同的組合
它本身還有Buffer in,而且最令我驚訝的是他的Buffer清澈明亮,做得真不錯,你也可以一個人喜好選擇UnBuffer input

既然有Midi Control的功能,當然Expression Pedal的輸入也是不可少的囉!我可以透過Expression Pedal控制兩個Eventide上面所有的參數

真的是很厲害又很方便的一個產品,不過我覺得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他的UI做得太差,操作時必須要瞭解他的設計邏輯,要不然會摸很久還不知道該怎麼用喔!

我寫信給Disaster Area公司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說他們目前正在計劃製作APP,讓使用者可以透過Ipad,Iphone或是Android手機

以圖形化操界面來控制你接在上面的所有設備,並且通過USB線傳輸並儲存
,這樣就真的是方便又強大了! 期待中啊~~

最後最後,剩下兩個Ernieball踏板就不介紹囉!一個當音量用(我習慣放在Delay前面),另外一個就當Expression Pedal用囉!

一點小小心得分享給大家,也謝謝有耐心把我又臭又長的文字描述看完的朋友!

所有內容都是我個人的使用心得,不見得是正確的,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正~~
发表于 2014-3-3 16: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发表于 2014-3-3 1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Disaster Area DPC-5真不错!是不是说通过这个东西,只需要一个Expression Pedal,就可以控制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持Expression Pedal的效果器?

[ 本帖最后由 greenline1987 于 2014-3-3 17: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17: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原帖由 greenline1987 于 2014-3-3 17:00 发表
Disaster Area DPC-5真不错!是不是说通过这个东西,只需要一个Expression Pedal,就可以控制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支持Expression Pedal的效果器?


原則上來說是的,因為你在你的Midi Device上面都可以選擇每組所儲存的音色是需要被Expression Pedal控制作動或是不要!!
Eventide可以選擇其中一個當作Master另一個當作Slave,所以當DPC-5控制被我指定為Master的Device之後,Slave的會被Master所控制!
小弟我目前在Eventide Timefator以及Strymon Timeline兩個Delay糾結中!
如果最後買了Strymon Timeline,就可以測試看看兩個不同Device的控制,到時再跟各位分享!!
发表于 2014-3-3 20: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正准备从大综合转型,在单块上完全是个小白。想请教几个让我纠结的问题:
1、有这样的单块配置是否还用箱头上的失真?假设完全可以用单块作失真,是不是单埠矩阵后就进箱头的CLEAN通道还是跳过箱头进LOOP INPUT?
2、如果我需要用箱头上的管失真,又要串点延迟什么的,应该是串在LOOP里,那么有些块是需要在脚下控制的,那LOOP的线岂不是又要拉两条长长的到脚底下?再加上琴本身的输出线,那么光是从箱头到脚下的吉他线和LOOP的线都得至少三条?
发表于 2014-3-3 23: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了,好贴
发表于 2014-3-3 23: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用心的组合 !
发表于 2014-3-4 09: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楼 light_vai 的帖子

多谢指点!最近想弄个Wah踏板,暂时锁定在Budda wah,您觉得怎么样?跟您所用过这些Wah比较起来有什么优缺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0: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linwei987 于 2014-3-3 20:53 发表
我正准备从大综合转型,在单块上完全是个小白。想请教几个让我纠结的问题:

1. 有这样的单块配置是否还用箱头上的失真?假设完全可以用单块作失真,是不是单埠矩阵后就进箱头的CLEAN通道还是跳过箱头进LOOP INPUT?

=> 其實單塊與箱頭要分開來看的,以箱頭來說,好的箱頭或是音箱會有很棒的Clean/OD/Dist的音色,這是單塊無法取代的,
而以單塊來說,林林總總的單塊可以讓我們對音色有更多元的選擇,卻是一個箱頭所做不到的,
但是有再好的單塊,沒有好的音箱也是沒有辦法讓單塊的聲音完美發揮的所以你也可以把箱頭想像成另一個單塊來看
至於要進Clean還是要進Loop Return,這也是取決於你對聲音的喜好選擇,理論上來說所謂的前級Preamp,是一個信號放大器將吉他信號放大
當大到過載(overdirve)的時候我們就稱為過載音色,再大到一定程度我們就叫做失真(Distortion),無論箱頭或是單塊的原理都是相去不遠的
所以單塊的激勵(Booster),過載或是失真基本上來說你也可以當作前級來看,而每一個前級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在,既然大家都有各自的特色,這時你就可以選擇
要進clean或是return loop,進了Clean就等於進了箱頭前級,是單塊以及箱頭前級音色的結合,進了return loop就好像你把單塊當作前級了
單快本身的色彩會比較鮮明,就好像調色盤一樣!(雖然後級對音色也是有影響,但相比前級的影響小的多),因此你可以選擇你比較喜歡的聲音
我自己如果在不同的表演場地愈到不同的音箱,我也都會試試看哪個好聽!
=> Send/Return Loop的部分這邊跟您分享一下,我們都知道大部份的情況下,空間系的效果器基本上都會接在激勵過載失真這類的單塊後面
在箱頭裡面的大致線路順序是這樣的  前級(Preamp) --> Send/Return Loop --> 後級(Power amp) --> 喇叭單元(Speaker)
由上面這個線路邏輯我們就可以瞭解,當我們把空間系串在Send/Return loop時,就等於接在前級後面囉!(前級我們也可以當做一個單塊來看)
當我們把失真過載這類單塊接到Return loop,那就等於我們把這些單塊當作前級,取代了箱頭前級囉!而空間系本來就在你這些單塊後面,邏輯是完全相同的!

2. 如果我需要用箱头上的管失真,又要串点延迟什么的,应该是串在LOOP里,那么有些块是需要在脚下控制的,那LOOP的线岂不是又要拉两条长长的到脚底下?再加上琴本身的输出线,那么光是从箱头到脚下的吉他线和LOOP的线都得至少三条?

=> 是的,沒有錯!

以上內容是小弟我個人的經驗分享,如果有誤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 本帖最后由 light_vai 于 2014-3-4 10:43 编辑 ]
发表于 2014-3-4 17: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楼 light_vai 的帖子

谢谢,有这么悉心的解答,原来自己对单块矩阵断断续续的理解现在基本可以连成一片了,我也能明白自己需要的和适合自己的选择是什么。那就定入手兰尼 IRT STUDIO分体,只想感受管失真的味儿,用它来练手,当然这个头必要时还能DI到PA,驾驭不了管箱的手活还真不算弹得了吉他,业余小场合入PA还是背我的大综合利索 谢谢
发表于 2014-3-5 10: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
发表于 2014-3-5 11: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个我自己的~ 86fa879fjw1edzdcfz8f3j20hs0hsgof.jpg


我倒是不太喜欢SOV的声音 我自己偏爱SDR的声 我的琴也是单线圈的 我喜欢稍微暖一点失真度大一点的过载 SOV我个人觉得太干瘪 不适合我
失真用的是emma 非常全面 P牌的delay也非常的不错
特别推荐JAM的合唱 非常的水 非常的干净 第一次打开弹一个和弦的时候就爱上它了。。。。让人无法自拔的合唱
哇音是RMC3 没啥好说的 中规中矩 没有特点 可调性大
我一般不用过载推失真 因为我不玩high gain 一块clean boost就够了 用的是free the tone的
线材是新出的evidence sis免焊  非常非常的牢固 没有出现过问题。。。我所有的线都是EV的 个人很中意这个品牌!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3: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reenline1987 于 2014-3-4 09:43 发表
多谢指点!最近想弄个Wah踏板,暂时锁定在Budda wah,您觉得怎么样?跟您所用过这些Wah比较起来有什么优缺点?


不好意思,現在才注意到您的回覆~~
Budda wah相當不錯,不過我當初用的是舊款的,現在新款的我沒有用過!
舊款的與我現在用的Fulltone Clyde wah我個人覺得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的Wah度比較大,中頻在聽感上比Fulltone要多一點
毛邊也多一點(毛邊不是不好噢!是看個人喜好),我自己喜歡乾淨肥厚的音色,也有很多人喜歡帶毛邊那種狂野的感覺!!
其實有機會的話,建議你到琴行去都試一試,會比較知道自己到底比較喜歡哪種!

參考看看囉!
 楼主| 发表于 2014-3-6 14: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Tim5 于 2014-3-5 11:06 发表
贴一个我自己的~2422615

沒有錯,我當初在試的時候SDR的確是比較肥厚的,也相當好聽,SOD
聲音很忠實,弦音比較重一點,應該就是您說的乾吧! 不過挺特別的!
EMMA的失真我一直沒機會試試看,網上聽起來真的相當不錯的一塊Distortion,找機會一定要試一下!
RMC的wah可不是沒有特色啊! RMC的Wah的聲音非常的Vintage,也是很多吉他手的夢幻Wah~~您相當有眼光阿!!
Evidence的導線感覺真的很Solid,真可惜太晚跟您交流了,前一陣子才剛買了四套Lava Ultramafic Solder-free

看您單塊排列乾淨工整,挺舒服的,諸多好物,在這也給您頂一下!
发表于 2014-3-6 23: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失真 一个延迟就够了!
发表于 2014-3-7 1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楼 李钊 的帖子

您是过来人
发表于 2014-3-7 13: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文章好详细 拜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7 09: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梦吉 于 2014-3-7 13:14 发表
楼主的文章好详细 拜读了~~


謝謝您的肯定喔!
发表于 2014-4-7 16: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15 00: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楼 李钊 的帖子

可能玩到最后才发现:年轻时候拼命构建自己的pedal board ,跟风似的别人用了那种效果自己也买来安在板子上,然后可能并不常用,到后来才发现,压缩 降噪 合唱什么的都可以不需要,一个失真和一个延迟足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3: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ndy_ 于 2014-4-15 00:59 发表
可能玩到最后才发现:年轻时候拼命构建自己的pedal board ,跟风似的别人用了那种效果自己也买来安在板子上,然后可能并不常用,到后来才发现,压缩 降噪 合唱什么的都可以不需要,一个失真和一个延迟足以。。


其實壓縮的使用頻率很多時候比延遲還要多,彈funk會用到壓縮,clean chords也很常會用到壓縮
壓縮甚至還常常被歸類為always on的單塊效果器,很多人其實不太懂的壓縮的使用而覺得他不需要
而延遲的功能當中如果不看他looper的功能的話,很多人覺得必須要有卻只是因為覺得solo的時候就得把延遲打開
那已經變成一種習慣或是大家都這麼用而跟著用,而不是真正的需要,相反的,大多數的時候延遲反而會用在clean chords而不是在solo的時候
而solo時所使用的延遲大部份都會使用dynamic delay,特點就是一連串的音符當中並不會有延遲出現,只在音符結尾時才出現,目的就是讓solo清晰
各位在許多的唱片當中不難發現,solo當中其實根本聽不到延遲,只有在solo結尾時才會出現~~

混響也是一樣,其實使用頻率比延遲要高出許多,也算是always on的效果之一,在樂隊演出的時候混響可以有效的把吉他的音色融入到樂隊整體當中
沒有混響聲音會太乾,在樂隊演奏當中其實反而會有一點太突兀或是搶了其他樂器的頻率,這不只是單單音量大小的問題而已
如果大家有機會在錄音棚或是演唱會彩排現場,大家會發現混響其實都開得比各位想像的要大很多,好的混響可以讓你開很大而不糊
是否一個失真就足夠單看曲目的需要,許多的失真是無法做到過載的動態的,除非您只玩金屬或搖滾,但那不代表所有人都只需要一塊失真
在流行音樂當中,過載用的比失真多,也會需要很多modulator的音色,例如tremolo,chorus,vibrator...等,都是很常見的音色

小弟年輕的時候也走過這條路,一路走過來二十年,玩機架,拼單塊矩陣,玩綜合....到了今天我依然不覺得一個失真一個延遲夠用
這裡還是要分享一個觀念,對於自己用不到的東西,第一有可能是自己不會用,或是不熟悉使用的領域,第二也不代表其他人用不到
音樂種類百百種,每個人喜歡的都不一樣,對於設備的使用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需要與不需要或是經濟負擔得起或負擔不起
也因為每個人的需要不同,所以沒有任何情況能夠代表所有人,也沒有什麼情況是真理,所以對於設備沒有必要以暗示什麼才是對,什麼才是錯~~
對錯只會與使用邏輯有關,與是否擁有這個設備毫無關係~~

身為GC的一員,希望所有的前輩們能真誠的分享自己對於所使用過的設備的使用經驗,至於用不用的到,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把尺
自己會去衡量,透過經驗的分享,許多朋友也能從其中了解自己對於設備的需要與否,以及正確的使用觀念~~
而不會讓後輩錯誤理解認為高手就應該東西用的精簡,或是設備精簡等於老手的象徵~~這樣不是讓很多人失去玩效果器的機會以及樂趣了嗎!

共勉之~~

[ 本帖最后由 light_vai 于 2014-4-15 13:40 编辑 ]
发表于 2014-4-15 13: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4-15 14: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4-4-15 14: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主顶一下,专业、认真、严谨!
发表于 2014-4-15 14: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ght_vai 于 2014-4-15 13:35 发表


其實壓縮的使用頻率很多時候比延遲還要多,彈funk會用到壓縮,clean chords也很常會用到壓縮
壓縮甚至還常常被歸類為always on的單塊效果器,很多人其實不太懂的壓縮的使用而覺得他不需要
而延遲的功能當中如果 ...

顶一个!说得很好 我也涨了不少见识 说实话我的确不知道压缩的用途 没有用过 哈哈
繁体字我读的很费劲不过依然觉得很赞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4: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ndy_ 于 2014-4-15 14:28 发表

顶一个!说得很好 我也涨了不少见识 说实话我的确不知道压缩的用途 没有用过 哈哈
繁体字我读的很费劲不过依然觉得很赞


謝謝您的肯定,我真心希望大家能開心玩吉他玩音樂,不要被一些觀念給束縛住了!
想玩就玩,想折騰就折騰,只要自己開心又在經濟許可之下,有何不可呢?!
許多有錢人擁有好幾部跑車,但也不會每天每台都開他一輪啊! 也不見得一定得是賽車手才能買跑車吧!
難道要說一台腳踏車一張公交卡足矣?!  呵呵~~
不過也不能說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對,畢竟自己的需求最重要,只是不需要糾結什麼才是真理!
小弟我的經驗與GC裡面許多前輩比起來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小弟自加入GC後一路走來都很真誠地在分享自己有限的知識領域裡面的東西
單純的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大家一起加油~~

PS: 繁體字的部分就請您多包涵囉!
发表于 2014-4-15 1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ght_vai 于 2014-4-15 14:51 发表


謝謝您的肯定,我真心希望大家能開心玩吉他玩音樂,不要被一些觀念給束縛住了!
想玩就玩,想折騰就折騰,只要自己開心又在經濟許可之下,有何不可呢?!
許多有錢人擁有好幾部跑車,但也不會每天每台都開他一 ...

楼主好样的!另外 可否帮我讲下压缩的作用呢 实在是不懂
还有 期待楼主上传视频
发表于 2014-4-15 22: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求你单块板的尺寸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326588480n8 于 2014-4-15 22:47 发表
楼主,,求你单块板的尺寸

810mm * 400mm

下面這個鏈結是官網給您參考
http://pedaltrain.com/products/pedalboards/pedaltrain_pro.php
发表于 2014-4-16 09: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楼 light_vai 的帖子

我有个压缩用法,就是把HI GAIN变成MID GAIN做分解和刷音墙。。
发表于 2014-4-16 09: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能跟楼主的口味差不多  我有5个块都跟楼主一样
发表于 2014-4-16 0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辆脚踏车一张公交卡足矣?”哈哈哈,说的好!
发表于 2014-4-16 09: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楼 light_vai 的帖子

我有个压缩用法,就是把HI GAIN变成MID GAIN做分解和刷音墙。。
发表于 2014-4-16 09: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楼 light_vai 的帖子

谢谢  目测此贴要火...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0: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enjita 于 2014-4-16 09:13 发表
我可能跟楼主的口味差不多  我有5个块都跟楼主一样


呵呵~~好奇是哪五塊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0: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末日英雄 于 2014-4-16 09:37 发表
我有个压缩用法,就是把HI GAIN变成MID GAIN做分解和刷音墙。。


末日英雄,又見到你啦!一直想跟你約見,但一直抽不出時間! 不知道你還記得我嗎?

請您順便分享一下Compressor的用法給大家參考一下囉!
发表于 2014-4-16 10: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楼 light_vai 的帖子

差不多 也不是一模一样 TC迷你黑色调音表 TC黄色的延时  bogner的blue red  不过red和blue都在出  换换口味了

[ 本帖最后由 shenjita 于 2014-4-16 10:4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enjita 于 2014-4-16 10:31 发表
调音表 延时 失真过载就Providence没有 其他都一样


呵呵~~那我們喜好的確挺相近的~~
相信Providence你應該也會喜歡~~
不知道你會不會覺得Bogner Blue還有Red用了一段時間以後,Red的使用率越來越低,Blue幾乎可以cover大部份的東西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0: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andy_ 于 2014-4-15 19:13 发表

楼主好样的!另外 可否帮我讲下压缩的作用呢 实在是不懂
还有 期待楼主上传视频


壓縮的相關參數以及知識還挺多的,全部打字挺累的,這邊跟你分享一篇挺不錯的文章給你參考。
文章出處:http://www.guitarplayer.com.tw/skill/011.htm

COMPRESSOR就是動態壓縮處理器,用來調節音量大小變化的線性,也就是將輸入的音量按照一定比例壓縮後輸出,使音量在某指定的範圍內變化。

COMPRESSOR的幾個基本參數
THRESHOLD 壓縮動作的起始點,指的是輸入音量的值。
THRESHOLD是用來決定開始壓縮動作的音量 ,一但超過此起始點,壓縮動作就會開始。
RATIO 壓縮比,由起始點以上起算,輸入音量除以輸出音量的比值。
RATIO決定THRESHOLD起始點以上音量壓縮的比例。
ATTACK 輸入音量超過THRESHOLD到開始壓縮動作所需的時間。
RELEASE 輸入音量掉回THRESHOLD以下到壓縮動作回復所需的時間。
MAKE UP GAIN (OUTPUT) 壓縮後對整體音量的補償。

首先要了解COMPRESSOR和音量變化最基本的參數: THRESHOLD 和 RATIO到底是什麼?
以2:1的RATIO為例,當輸入高過THRESHOLD 10dB時,輸出僅增加 5 dB,其餘以此類推。

例:INPUT LEVEL = 35 dBm, OUTPUT LEVEL = 20 dBm,
THRESHOLD = 10 dBm, 我們可以算出壓縮比 RATIO = ( 35dBm-
10dBm )/( 20dBm - 10dBm )= 25/10 = 2.5

我們可以調整THRESHOLD的高低和RATIO的大小,如此便能夠適當壓抑輸出的音量大小變化了。

再來了解ATTACK TIME的快慢和聲音的變化。
輸入的訊號是一般樂器的聲音,如SNARE, GUITAR...等。尖端處是我們一般講的TRANSIENT,也就是瞬間最大音量的部分。
在快速的ATTACK TIME時,大部分超過THRESHOLD的音量都被 COMPRESSOR抓住,以設定的RATIO壓縮。
在慢速的ATTACK TIME時,最先超過THRESHOLD的音量大部分被COMPRESSOR放過,其後的部分才會被OMPRESSOR以設定的RATIO壓縮。

在前面我們瞭解到RELEASE TIME是輸入音量掉回THRESHOLD以下到壓縮動作回復所需的時間。 同樣的輸入的訊號是一般樂器的聲音,如SNARE, GUITAR...等。請注意THRESHOLD以下的部分的音量變化。

在快速的RELEASE TIME時,COMPRESSOR很快就放過所經過的訊號。
在慢速的RELEASE TIME 時,COMPRESSOR會把訊號壓縮的動作延伸,形成比較長的SUSTAIN(延音)。

為何要使用COMPRESSOR?
為了適應錄音,播放媒體的動態範圍,使音量保持在媒體可負擔的音量範圍內。
一般樂器的音量變化可以分為四階段:ATTACK'DECAY' SUSTAIN'以及RELEASE。混和使用COMPRESSOR的各項參數能改變聲音的品質。

~~~End~~~

這篇文章很詳細地說明了Compressor的原理以及各項參數,相信很多朋友會覺得挺複雜的
其實對吉他手來說,大部份的單塊壓縮都已經把直設定在一定的合理範圍了,
所以我們一般常見的參數只有Compress/Limit,Sustain,Level/Gain這幾種而已,相對操作簡單很多
只需依據上面參數的原理加上自己的耳朵用心聽聽看就會知道差別在哪裡,Clean tone/Overdrive/Distortion都試試看,相信不難找出自己的喜好
也能了解Compressor的重要性喔!

[ 本帖最后由 light_vai 于 2014-4-16 10:57 编辑 ]
发表于 2014-4-16 1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楼 light_vai 的帖子

对的 失真现在基本不用  玩多了会腻  我大部分玩的都是过载  所以我过载块比较多  既然咱口味一样 以后有机会试试SOV-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4-29 20:0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