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5-3 22: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束手一拨 于 2014-5-3 22:33 编辑
老马原帖字太小了,改变一下再看
[color=Blue最近总喜欢跑来这里看贴,尤其是看28兄,校长,老于等半大老头的贴,带来巨大的鼓!接下页,哦,对了,还有舞!看完贴后,常常是心情不能平静,就喜欢抱起吉他一直练到后半夜。哥几个问了“老马最近都练啥呢”,嘿嘿,音阶,琶音。因为自己的右手机能出现紊乱近三年了,最初的症状外在表现是右中指内弯,内缩较严重,直接反映在触弦不准确不敏感,甚至出现中指漏音,严重时都不能弹分解和弦(有朋友知道我说起我弹不了《爱的罗曼斯》,是真的,就这原因)。起初以为是右手无名指无力,造成两指从动严重所致,试过大力度单练中指与无名指,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自己分析有1、右手下三指的放松不是自然放松,而是人为放松;2、手出问题前多次尝试更改指甲长度及形状,造成手指触弦点紊乱;3、过于强求触压绷放,使一个拨弦动作强行被分解成几段,造成动作过多等原因。所以我目前恢复右手训练的总方针是:做减法。
开题前也要先明确三点总要领:1.右手的问题,首先看指甲。2.触弦前及离弦后不可发力。(当然,这是老马学的所谓“后发力”学派的要求,其他如二关节发力,击弦奏法等流派,我没有发言权)3.以右手下三指指尖的触点准确一致为导向,以切实发出均匀,结实的音为目标。
先说要领1,学习吉他一段时间后,就应该留起指甲,而指甲形状因人而异,以我自己的指甲较薄较软又内弯为例,应以泰南德《跳动的尼龙》中介绍的短指甲为宜。(自己以前常常羡慕其他朋友的长指甲,也多次尝试,其中有时发现三指中的一到两指可以练到音色很漂亮,但却让另外的手指弹弦更别扭,所以三指应该是一个统一的体系,应综合指头形状,长度,手指直度,指肚形状、甲缝深浅,末关节弯曲程度等等各因素全盘考虑)。这里提供一个方案供参考:正确坐姿,右手自然放弦上,空弦下大力拨响柱式和弦,反复几次,观察各指触弦点和各指大致的离弦点,用甲剉粗修甲形,上琴做同样的试验,直到感觉各指过弦很平顺为止,固定这个甲型,上砂纸!修甲时注意左侧近甲肉接合处的指甲角要修掉,这里很容易挂弦。另外,从侧面看修好的指甲,边缘最好能是一条直线。
2,初学者最易犯的毛病就是“击弦”而不是拨弦,这毛病不需我多说,而离弦后不发力,是很多朋友做得不够或不好的。放弦后手指应马上放松,要在慢练中反复体会,要感觉离弦后手指都没了那种感觉。(其实这时的“刹车”也是有控制的,但这交给咱的神经系统去做,咱只去感觉),还有离弦后的放松千万别理解为手指的反弹!搞不好会让你在这里多加一个动作!
3.我从老师那学到的说法,是一定要固定各指的触弦点,每次拨弦要准确地落到这个点上。在甲形无问题的前提下,确定触弦点,让每次拨弦都触到这个点,非常有利于右手的平稳。
下面说下我怎么做减法的:
1.减掉“触压绷放”的机械环节。心里要有“触压绷放”的概念,而手不能做成分解动作。手指的动作是平滑的一次性动作---(放松的触弦-按手指落下的轨迹继续下行,内力压,继续保持这个力过弦,离弦-松)括号内的是力的变化,不是动作的变化与分解。这只有在慢练中慢慢修炼了。
2.减掉手指运动中的多余动作。比如我的食指在弹弦时就动作过多。可能很多人跟老马一样食指未关节是向中指侧弯的,而平伸手指看,食指的指甲与其他两指(或说手指背面平面)是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它向中指侧倾斜,加上我的食指指甲内弯,所以我感觉食指的甲形修整最困难,触弦点也不容易固定。有时修不好指甲上琴做食指中指交替指法时会发现到食指时触弦后会有两声。我的食指在一次拨弦动作时会有轨迹变动:触-压-向低音弦侧用力,过弦,离弦-松-向上反弹-甲背不小心碰到邻弦-收-停住,没完,还有!在交替运指时,无名指压弦用力时,食指还会下意识飞起!这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手指从动了,而是神经系统的紊乱。解决办法:慢练!不建议单练一指时将其他手指按在别的弦上,要空手做!因为固定其他指貌似练到了一指的独立性,但请注意,是不是发现这样练了一会后其他指指尖按得痛?对了,他们还在使力呢!拿起小手,其他指深深地按出弦印来了!除非慢练时你还要分心一定不要让其他指用力,但这样分心又会分散单练那指的注意力。所以我建议其他指悬于预备位置去单练一指。什么?从动了?不怕!只要确定他们是松的状态,一点点的从动让神经系统去调节。(而且我个人的感受,手指从动并不可怕,大师的手都有从动的!只不过人家的功力深,从动的幅度不太大罢了。不信大家去找视频看!手是一个整体,违背了生理特征,将手练“散”了,才最可怕)
3.人为放松不如不要!我在其他贴里有提过很多人的放松其实是另一种紧,是人为放松。比如我的无名指,离弦后会像打内家拳发力后的出现“抖颤”,在我慢练后发现这种“抖颤”不是真正的放松,而是离弦后手指有一个向上抬的新力(不是弦给的反弹力,而是人为的抬),而交替连续时又要求各指保持比较好的预备位置,所以手指又来了一个向下按的小力,结果小手就漂亮地抖那么两下。解决办法,回到从前!分解为两个过程 。过程一:发力离弦后,任手指沿发力方向继续走,以此卸掉手指人为上抬的力。确保不再犯上抬的毛病后,实施第二步:发力离弦后,把手指忘掉!一定是在慢练过程中,离弦后马上忘掉这个手指的存在,当然是让它彻底松下来。比如我自己这样做后,觉得手指未回到预备位,我想这是因为病久了,手的机能未完全恢复,手背伸展肌群的弹力亦受以前练法的破坏未完全恢复吧?我想加以时日,会慢慢好转的。
4.分析减去手的多余动作。比如我在单练下三指时会发现,食指和无名指,在慢练时都比较乖,能清晰准确地完成技术动作。而中指从发音上来讲,完全没问题,但它发力时,会先将手背支起(其他两指动作时手背不会动),其中原因我还没分析出来,但肯定这个中指发力-手背拱起的动作影响了手的稳定性,我现在的改正方法是用左手轻扶住右手背,慢练右中指,体会大关节发力而又不让手背拱起的感觉,然后固定。
目前我所做的改正主要 是这些。另给一些小建议:
1.多做柱式和弦,统一各指的触弦点,让练“散”了的各手指,重新“找回组织”。练习时以听力分辨出平均,密实的柱式和弦为准。
2.多做双音练习,进一步统一各指的触弦点及动作。以听到均匀的双音为准。
3.发现一个手指有问题,很可能问题并不只出自它自身,也可能是其他指的干扰。所以要多做各指的两指交替运指,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音阶。而且,为了集中注意力,越简单的音阶,比如平均的半音阶,甚至空弦练习会更有成效。
4.分解和弦。目前老马的手尚在恢复期,所以分解和弦还弹不好,所以在练好音阶、双音后,加入分解和弦练习,不要难的,卡卡22条分解和弦足够了。练琴的目标,永远别放在速度上!分解和弦要像弹音阶一样力求每个音发音正确,手的动作不走形。
5.如果有右手同样出现问题的朋友,又愿意像我这样常年只练右手的简单练习。别忘了左手。没事玩玩左手打弦,拨弦的圆滑音技术呗。
本文主要写给“改技术”后右手同样出现各种问题的老琴友,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新学琴的小朋友莫看,你们的手先天发育良好,又未做过多练习,是最自然的手,把注意力放在学习音乐知识与演奏技术上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