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07|回复: 49

KPA使用手记(一)初步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6 16: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新闻官 于 2014-6-5 09:50 编辑



KPA关注的人太多了,似乎有KPA的就有着无限的讨论或是争吵,因为它不便宜,因为还是有不少人没能接触到它或者是没能深入的了解他。它将吉他音箱模拟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他也有它的弱点。接下来我会陆续发布我对这台机器的使用心得。首先明确的是,我用我目前的认识来尽可能地客观地评价这台机器的优点及不足,不对之处欢迎指点。同时也希望大家心平气和地接受或远离这个东西,跟贴里希望多些讨论少些争吵。

一、
第一印象

说实话,因为贵,我也对KPA一直持着观望并略带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新事物。我这个过程中,折腾了Two notes Torpedo CAB, 还有自己也DIY了一个隔音箱,它们各有利弊。所以我心理一直有个期待,KPA应该就是我最终录音及静音的方案。
终于朋友vAnA的KPA到货了,他提着来我家试了一下午,我才真正感受到了这个东西的魔力。
第一件事我们浏览了一些网上下载的音色,我找了一些我比较熟悉的音箱采样,我当时十分兴奋,声音模拟得非常到位。并且,动态及手感很真实,包括清音的动态及Headroom都是到位的。
第二件事:采样,采了MarshallJVM410的清音和失真音色,得到了非常非常接近的结果,在AB过程中我们只感受到了微乎其微的差别。实际上,当时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尝试地去对JVM的过载音色进行采样,这是一大失误,因为在我购买后,我在试图去采一些过载音色的采样的时候遇到了比较大问题,这个讲到那部分了我再细说吧。           
采样后我们也用不同的吉他进行了尝试,并来回和被采样音箱AB来回对比过,结论是采样过程中的通过扫弦来自动微调环节里,你用什么吉他来微调对最后的采样成品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第三件事,试了试周边,感觉很基本很普通。但其实后来仔细看过说明书后才发现并非这样。KPA的周边虽然没有那种可以搞怪用的音色,但可调性非常地强,从复古到现代都可以胜任,原来我还想再购置一台周边机架做为补充,但经过仔细研究后觉得已经没必要了,除非你真想要那种独一无二的搞怪的音色。
然后,我就开始失去了理智。迅速卖掉了一些音箱和效果器。比如一些原来作为备用的Marshall Class 5, POD HD300,单块等等。最后连最心爱的JVM410也卖了,目前只留下了一台我觉得可能会用得比较多的AC15C1,以备不时之需。
等待货到的这些天我也在研读说明书,做些预习功课。

二、
初步熟悉

说明说书基本手册加深度指导共两百多页,我看了差不两遍,由于手头没有机子,不少功能还是看得不是太懂。但有一些可以明确——KPA是一个为录音而生的机器。它为录音者做了最充分的考虑——平衡和非平衡还有数字接口,LOOP,USB,Reamp等等等等。而且各种调节,设置和储存功能多得恐怖。

KPA的狂热的粉丝们还专门设立了一个KPA的知识性网站www.wikpa.org/,这是对说明书的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补充。

两天后,机器安全到达。功能太多,操作方式也有别于任何综合效果器,尽管有研习过说明书,但是还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恐慌。比如开机后我花了五分钟才搞清楚怎么切换音色。。。
熟悉得差不多后,我立马测试预置音色。

说实话,有点小失望,那些音色好像都是为录音而准备,大部分都带着些不自然的压缩感,这种压缩感给音色带来了一股的数码味。而且每个音色都出奇地安静,无论增益度如何,KPA都可以做到近乎无底噪。这似乎正是不少人追求的,但我觉得安静得有点过分了,以至于开始显得不大自然了。(Line6 POD HD甚至在后来的固件中加上了底噪模拟功能,但那也是画蛇添足,因为那底噪也是机械的且一成不变的电流声,非常不自然)所以很快,我就删了所有预置音色。但后来在看www.wikpa.org/上的文章说,其实预设制作得是非常好的,都是出自专业人士之手,也许通过一些调节可以非常符合自己的要求了。所以我有点后悔了,不过刷机也可以恢复。但是想想里面有400个采样文件,也够烦多的,就先放下了,打算先研究一下云端的音色。

KPA官方提供的Rig Manager可以方便的管理和下载音色,比如将外部音色移到KPA的内存里,或者删除,改名等。直接用USB连接很方便。

但RigManager不能对KPA进行操作控制,操作控制可以使用KPA MIDI Control Standalone Alpha这个第三方软件,但必须用MIDI或USB转MIDI线来连接。这是个问题!因为时不时会出现没有响应的情况。至少在我这,麻烦大过于方便,于是放弃。
而RigManager就稳定多了,但也是beta测试版,也会不时出现没有响应或导致KPA死机情况。但至少比最初的通过U盘导入的方式要快捷得多了,而且Rig Manager直接连接云端共享音色的服务器,并且提供实时载入到KPA并进行音色的预览,这为你挑选音色节省了非常多的时间!

云端目前有4000多个采样文件,并且还在不断扩大,采样文件质量参差不齐,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难听的,这也好理解,这么多用户,每个人的经验和设备都有所差别。

至于付费的音色,这些音色对于国人来说算上汇率是不算便宜了,但也有人觉得他们的所使用的采样话筒和箱体都更专业更昂贵,所以购买音色也是超值的。付费音色试过一些,的确质量很高,听感上都挺好听的。但这种好听有时并不仅仅因为是制作者的设备好,还有制作者利用自已的经验对采样音色做的后期美化。查看这些音色参数不难发现,这些音色几乎都不是原始的采样的状态了,都是制作者调整后的音色,有的甚至做过了很大的改动。这似乎也透露了一个信息,KPA有时并不总是能很好的完成克隆任务。比如低过载类型的音箱,有时不管你怎么Refine你可能只能得到一个5,6成像的音色,剩下的,就得利用机器上调节来完善这个音色,但不可避免的这么做就和原音箱的音色开始产生差异。但至少基本特性在那,再加上那些立体声的周边的美化,这些付费的音色到了购买者的手里,还是非常爽歪歪的音色。

KPA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音色,但在茫茫的音色中,有时会有这样一个可怕的感觉,为什么KPA的音色好像都是一个味?到最后音色区别仅仅在于清晰度,失真度,音头,压缩感,触弦感的不同。甚至于你无法感觉到便宜的BUGERA和昂贵的MESA的品质到底差在哪。你甚至可以拿一个Fender的过载音色调成VOX的过载音色。更可怕的是,通过的KPA上的Gain调节,你可以把一个过载音色变成一个完全的清音和一个高增益音色。。
KPA扼杀了那些箱头的个性吗?这一切我觉得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

从主观上来讲,太多的音色,得来不费工夫,这样就弱化了区别。如果你没有接触过原音箱的话,你可能很难欣赏那些被采样来的音色,因为你不知道这个音色原来到底有什么令人兴奋的优点,你也没有坐在这台音箱面前被它震撼过。一切从相片里面的看的美景和身临其境还是有区别的。同时被采样后的音色的调节方式也和原音箱完全不一样了。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有它自己的弱点,它并不是总能很好的完成克隆的任务,比如在那些半破不破的音色的采样的时候它有时会显得不知所措,并且我现在也没找到或采得一个满意的LOW OD或CRUNCH音色,总觉触感和呼吸感不理想,有的手感还有点滞后,或者有种不自然的压缩或衰减感在里面。这一切可以通过手动的微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也不是一个省事的过程。同时说明书里也提到KPA对于tubescreamer这种过载和音箱后级失真的采集是较不理想的,但原因并未提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KPA的音色的克隆对像是话筒拾音来的声音,这种方法获得的声音会让一些细节缺失,本身也有缺陷。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在唱片里或者看演唱会时听到声音也何尝不是话筒拾来的声音呢?

在那些纯清音音色的采集上,我感觉KPA可以达到80%的相似度;在失真度较大的音色的采集上,KPA可以做到85%或更高的相似度。而在低增益的音色的采集上,相似度可能为70%左右吧。以上都是我的保守估计,我不想夸得太大,我只是更注重它模拟的细节程度,当然这样的模拟程度在录音作品里已经足以以假乱真了。

总之KPA其实并没有能给我一个极致的Analog感觉,虽然它的确非常接近了。但不得不说,使用两天KPA后,我现在开始想念我JVM410了。

下一次应该会谈谈它的采样功能和效果。并且我会尽可能的也录一些对比试听。并且我借来两台全频箱用的功放,接下来我也会尝试接一些后级来测试一下KPA通过算法来去除箱模的可靠度。
总之且行且玩吧。欢迎继续关注我的KPA使用心得。

发表于 2014-4-16 17: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火钳刘明
发表于 2014-4-16 1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猫叔威武 帮顶
发表于 2014-4-16 17:3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
发表于 2014-4-16 17: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猫叔
发表于 2014-4-16 17: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克慢慢看
发表于 2014-4-16 1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她不是电子管音箱的换代产品,只是一个互补的工具。
发表于 2014-4-16 19:5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用户评价,客观
发表于 2014-4-16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群内已水慢慢消化~
发表于 2014-4-16 21: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卖410确实有点顾此失彼了
发表于 2014-4-16 22: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4-16 23: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manyi

我也是kpa的用户 我想kpa不是取代音箱的 而是你没有条件使用音箱的情况下的一种方案 不要对他的要求太高 即使你有箱子也不代表你总是能够有条件使用它 尤其是录音  给你一台箱子 你还要考虑话筒 话放 声卡 和各种箱子的参数 同样的音箱 同样的参数不同的录音设备和琴会有非常多的结果
另外我觉得这个根盗版游戏不好玩有一样的道理  选择多了就不知道哪个好了 最后比较多了变的哪个都不好  音箱不一样 像正版游戏 买了就会一直调 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状态
发表于 2014-4-16 23: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kap是个好东西 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工作室 我想kap 真的是不错
发表于 2014-4-17 0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国内乐队一头扎进录音棚已经用KPA录专辑了
发表于 2014-4-17 06: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测评一向客观,必须支持。不知道目前克隆对唱片音色(没有人声、鼓声、键盘声、贝司声的段落)能否直截采样音色?建议赵老师试试截取唱片中单一声部实验一下。另外,再引申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软件克隆技术会不会迅速取代硬件克隆机?

[ 本帖最后由 eager 于 2014-4-17 07:06 编辑 ]
发表于 2014-4-17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文,慢慢玩不急。
短时间内调节过多的音色,容易造成听感疲劳,注意适当休息间隔保护听力。

硬件克隆机核心也是程序,软件也是。
如果程序的诠释理念一样。
那么差异由执行端决定,通用PC跟专用硬件的比拼。

如果没担心盗版的存在,那么软件发展速度会快过硬件克隆机。个人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09: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ger 于 2014-4-17 06:58 发表
赵老师测评一向客观,必须支持。不知道目前克隆对唱片音色(没有人声、鼓声、键盘声、贝司声的段落)能否直截采样音色?建议赵老师试试截取唱片中单一声部实验一下。另外,再引申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软件克隆技术会不 ...
1. 不知道目前克隆对唱片音色(没有人声、鼓声、键盘声、贝司声的段落)能否直截采样音色?
答:Tone match功能是KPA没有具备的,KPA只能通过脉冲信号来拾取音箱的响应或者其它EQ或失真类效果器硬件设备的响应。AXE FX有Tone Match的功能,但是否方便还有可行性如何我还没能亲自去了解。\


2.软件克隆技术会不会迅速取代硬件克隆机?
答:这是完全可以实现,毕竟都是算法都是数字化的东西,只要有人肯去做肯去投个资。但软件克隆技术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仅仅依托电脑的CPU来处理,因为会有延迟,必须使用专门的DSP来处理才能达到不影响触感的延时,所以往往还需要购买一个外置卡才能实现。而使用硬件的好处就是延迟可以做到比较低,5ms以内,不至于影响触感。看到KPA论坛上一些敏感的吉他手也已经开始关注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有人实测过KPA的延迟为5ms,这在清音的状态下,这可能已经是会影响到触感的临界点,我也能略感知出来。以前用Two notes torpedo cab的时候,延迟为2.8ms,这个延迟已经几乎感觉不到了,所以当初用Two notes的时候我感觉已经和模拟设备的响应无异了。据说AXE FX的延迟只有2ms, 本来AXE的算法就更复杂,如果真是这样,不得不说AXE在硬件上不惜血本的了。

[ 本帖最后由 unclezzm 于 2014-4-17 09:3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10: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嘟嘟 于 2014-4-17 02:53 发表
一些国内乐队一头扎进录音棚已经用KPA录专辑了
这个不难理解,省钱省事省时很多。不过,如果有心去精心塑造一张专辑,还是摆摆话筒用真家伙才感觉心理更踏实吧。不过话又说回来,谁在乎呢?
发表于 2014-4-17 12: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您这个延迟是怎么算得啊  如果你拿KPA当LINE6那么用 直接录音  不会存在触感延迟的问题吧 一般有延迟的感觉都是软件监听的时候啊  这点我没看懂
发表于 2014-4-17 1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唯一觉得难受的是数码产品会更新换代这事~~~
发表于 2014-4-17 13: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ager 于 2014-4-17 06:58 发表
赵老师测评一向客观,必须支持。不知道目前克隆对唱片音色(没有人声、鼓声、键盘声、贝司声的段落)能否直截采样音色?建议赵老师试试截取唱片中单一声部实验一下。另外,再引申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软件克隆技术会不 ...

除了赵老师说的axe的tone match,还有eqmatch和eqclone。这些都属于反推算获取平均频率响应,准确性相对kpa要明显的差一些,可以明显的听出不同来。而kpa是完全遵循吉他信号的传输流程,比较接近于话筒录音。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15: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2zhaochen 于 2014-4-17 12:36 发表
楼主 您这个延迟是怎么算得啊  如果你拿KPA当LINE6那么用 直接录音  不会存在触感延迟的问题吧 一般有延迟的感觉都是软件监听的时候啊  这点我没看懂
对延迟的敏感度因人而异。延迟可以这么算出来,用一个分线盒,分出两条线,一根直接接到声卡录音,一根接到KPA再进声卡。弹一个短音并录下来,然后放大两个波形看。具体我也没实践,KPA论坛的人这么做的。
发表于 2014-4-17 16: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nclezzm 于 2014-4-17 15:33 发表
对延迟的敏感度因人而异。延迟可以这么算出来,用一个分线盒,分出两条线,一根直接接到声卡录音,一根接到KPA再进声卡。弹一个短音并录下来,然后放大两个波形看。具体我也没实践,KPA论坛的人这么做的。


您那意思就是说所有可录音的综合效果器都有一定的延迟  哪个小哪个就好一些   那我举得KPA应该是可控范围内的延迟啊  要不 LINE6 BOSS那些低端就别活了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16: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82zhaochen 于 2014-4-17 16:03 发表


您那意思就是说所有可录音的综合效果器都有一定的延迟  哪个小哪个就好一些   那我举得KPA应该是可控范围内的延迟啊  要不 LINE6 BOSS那些低端就别活了啊
LINE6 BOSS的延迟不算高的,也都在5ms之内的。其实综合效果器延迟基本都可以忽略不计。对触感的影响只有最最在意的人才会感觉得出来。所以延迟问题在硬件效果器的领域其实也都不是事了。

[ 本帖最后由 unclezzm 于 2014-4-17 16:26 编辑 ]
发表于 2014-4-17 22: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啥时候买的啊???不是现在都出了kpa  rack了吗??怎么还买这个样式的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22: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mgrm 于 2014-4-17 22:08 发表
这是啥时候买的啊???不是现在都出了kpa  rack了吗??怎么还买这个样式的啊。
。。。。。这个样式方便携带,因为有提手。。。。。RACK版价格是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4-17 22: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保持联系 于 2014-4-17 13:43 发表

除了赵老师说的axe的tone match,还有eqmatch和eqclone。这些都属于反推算获取平均频率响应,准确性相对kpa要明显的差一些,可以明显的听出不同来。而kpa是完全遵循吉他信号的传输流程,比较接近于话筒录音。
试过臭氧的EQ Match功能,不知怎么回事,一点也不match...
发表于 2014-4-17 23: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楼 unclezzm 的帖子

毕竟是动态的音频信号,靠一个不精确的静态曲线很难还原,连AXE特别针对吉他优化了的TONEMATCH听起来都有明显区别,何况OZONE。

话说减法得到的5ms延迟我觉得还是靠谱的,也确实高了些。不过耳机党肯定感受不到,监听党凑合,接吉他箱大音量稍远距离估计就会感觉难受了。
发表于 2014-4-17 23: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对
发表于 2014-4-17 23: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次展会体验过了,我在机器里找到几组 Matchless 的采样音色并仔细玩了一个小时。
和真实的 Matchless 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你想知道机器采样的音色是否真实,就必须找到那种自己非常熟悉的机器音色做对比。
另外个人对音色理解到什么层次,直接决定自己对KPA真实还原度的判断。
如果一个用户压根就不熟悉甚至听都没有听过原型的话,那么所谓的对比就不成立,换句话说就是意淫。

[ 本帖最后由 李鸣 于 2014-4-17 23:47 编辑 ]
发表于 2014-4-18 04: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鸣 于 2014-4-17 23:42 发表
上次展会体验过了,我在机器里找到几组 Matchless 的采样音色并仔细玩了一个小时。
和真实的 Matchless 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你想知道机器采样的音色是否真实,就必须找到那种自己非常熟悉的机器音色做对比。
另外个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U3NTg5MDAw.html
李鸣叔,这是个original vox ac10 , 有什么vox clone有这个音色的 . 我要迷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4-18 15: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鸣 于 2014-4-17 23:42 发表
上次展会体验过了,我在机器里找到几组 Matchless 的采样音色并仔细玩了一个小时。
和真实的 Matchless 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你想知道机器采样的音色是否真实,就必须找到那种自己非常熟悉的机器音色做对比。
另外个 ...
如果是boutique或者vintage玩家的确会比较容易注意到KPA的那些不自然的压缩感,在一些crunch音色里有时会出现很突然的一个音头,感觉某个压缩机制在启动一样。反正我也还在带着疑问在研究这个东西吧。有的时候,单独听话筒拾音后的音箱,感觉KPA其实模拟得也还不错,差距是有,不过倒也没那么大。而且最麻烦的是,在采样模式下,延迟会更高,应该已经有10ms了,音头总会慢一些,这给AB对比带来了一定麻烦。只有当这个采样文件储存后,在浏览模式下浏览延迟才恢复到常态。。。
发表于 2014-4-18 23: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玩了那些HI GIAN的音色真的蛮好的,自己录失真反而觉得更繁琐,效果也很难比KPA效果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9: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鸣 于 2014-4-18 23:18 发表
我玩了那些HI GIAN的音色真的蛮好的,自己录失真反而觉得更繁琐,效果也很难比KPA效果好。
恩。Higain的劲道是很足的,我采LANEY晶体管练习箱的Higain音色也都是刚刚的。。只是有时候不同的音色听起来好像都差不多,可能这也是话筒拾音本身的缺点吧。
发表于 2014-4-21 16: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LZ把KPA和AXE一起比较过没有,很期待你的下次测评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7: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趴趴虫 于 2014-4-21 16:38 发表
不知道LZ把KPA和AXE一起比较过没有,很期待你的下次测评
我们本地有个人买了AXE,不过我还不认识他,有机会认识认识他再做对比。
发表于 2014-4-22 22: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老师又出评测贴了……必须顶……可惜未能在一起喝两杯
发表于 2014-4-23 12: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楼 unclezzm 的帖子

兄弟,KPA是不是比较合适直接进监听音箱?你用了哪些设备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0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趴趴虫 于 2014-4-23 12:19 发表
兄弟,KPA是不是比较合适直接进监听音箱?你用了哪些设备啊
KPA最理想的归宿是监听设备或PA设备。接吉他专用箱体需要一台功放(全频或吉他用功放)并关闭KPA上的箱体+话筒模拟,但这样是KPA算出来的。实际的使用起来是过得去,不过声音和手感都有种隔膜感,并不适合要求太高的用户。我用KPA就是为了静音练琴和录音,所以我多接监听耳机。监听音箱声场较宽,有时听起来不适应。
发表于 2014-4-24 08: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贵的价买一台大综合效果器,感觉总是不太实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22 00:5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