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4 15: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第1点说的情况也并不是特指你,玩到一定阶段肯定都会接触很多琴。确实是你接触的琴越多你对琴的理解也就越多,我也是如此。之所以能有一些特别的想法和对琴的判断,最主要是由于我那三把venus手工琴。当你永远都是在桃花心、ash、枫木贴面这些千遍一律的配置间做比较时,因为木材的类似,琴与琴之间的不同就只能是通过拾音器来区别了。这一点我并不是自大,认为就自己有见识,别人都不懂。全koa,全枫木琴身估计用过的人就不多,风干二十年以上的木料也没几个人用过,像我那几把venus的用料我在国内就没见过第二把,当没有用过这种木材的时候,你是根本就体会不出木材之间的差别会对音色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你已经能感觉到木材对声音的影响后你就不会再在意拾音器了。就像我试电吉他好坏大部分时候都不再插音箱了,甚至我光看木头就行了,什么木头什么声音我已经有数了,所以我买琴时根本不看拾音器。当然大部分人还没到这个程度,没看之前有人拿国产琴和gibson做试听比较都很难让人做出准确的判断,可见木材如果没有本质的差别,拾音器又能让两者产生多大的区别。
不同拾音器之间肯定是有不同特点,当然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变化。但就像我第2点说到了,这些变化我不认为就是音色好坏的变化,只是特点不同了而已。如果非要主动和被动的比较,或者双线圈和单线圈的比较,来说明拾音器对音色的改变。那只能说让人一听这就是某某拾音器,你所有表现出来的都是拾音器的特点而已,这也是很多品牌木料很一般却听起来还不错的原因,文章全在拾音器和电路上。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国外网站查询一下各种制琴木料的价格,真正好木料全下来就接近一万块,如果按品牌琴的价格你想想有哪些能算得上是用了好料。我建议你到一定程度后,可以不要在意那些外在的东西,把更多的重点放在吉他本身木材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