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冥燚设计双切角电吉他的设计思路
我的弹琴视频浏览量有十几万次了,不少朋友对我用的琴很感兴趣,这是把我设计的定做琴,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设计它的思路吧。
琴体的形状乍一看不是特别新奇,因为那不是我追求的方向。我想要的是基Les Paul之上的双切角琴体形状,参考了很多款式,比如Gibson Doublecut、PRS Custum 24、PRS Santana、Cort M、Caprison Angelus、Ibanez AR,当然,没有哪个能完全满足我的审美,所以我综合各家之长,设计出自己想要的轮廓。
琴体木材是Alder(赤杨),厂长帮我挑选了一块上等的美国赤杨。琴体表面是类似美产PRS的弧面,这种弧面更美观,但是需要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木头成本,这也是为什么韩产PRS没有这种弧面,新出的美产S2系列也没用这种弧面。
至于琴头形状,我不太喜欢PRS那种很尖的琴头,和切角比较圆的琴身配在一起感觉不协调,于是在综合诸多3:3琴头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最符合自己审美,同时能和琴身轮廓融为一体的琴头形状。
琴颈是一整根的枫木,据Suhr说整根枫木的琴颈对于振动的传导要比多块木头拼接的琴颈好,但是这就对抗变形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把琴做出来已经三四年了,琴颈还是很直,状态很好。
琴颈的尺寸是影响演奏手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这方面没少花功夫。吉他本来是为欧美人设计的,中国人的手普遍偏小,我的手也不大,在弹过了市面上各种成品琴之后,我的想法是:既然我不能改变我手的大小去适应琴,那就定做琴来适应我的手。其实对于琴颈来说,只是一两毫米的尺寸差异,也会对演奏手感带来明显的改变。这把琴是24.75英寸的有效弦长(即Gibson LP的弦长,相对Fender Strat来说较短)。由于采用了对的琴枕和琴桥,使得我们可以合理地把琴颈做得略窄一些。
指板采用了比较大的弧度,接近某些经典款的fender,比大多数其他电吉他的指板弧度要大,这样会让按和弦(尤其是大横按)更加舒服。琴颈的厚度偏厚一点,这样握上去更充实,适合推弦时用力。我个人很讨厌那种又平又宽又薄的琴颈,不知道谁说的这种琴颈适合速弹,反正我是一点都没觉得。可以说市面上再难有第二把琴的手感像这把琴这么适合我自己(当然我相信也会适合很多人,至少身边人弹过的都说好呵呵),无论是按和弦、推弦、高把位扫拨还是速弹,都很舒服。
要做到以上这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所用的琴桥——Kahler。这个牌子国内知道的人不多,我也是做了很多的搜索才了解到这个牌子。事实上,国内第一份Kahler琴桥的特点介绍配图是我翻译的,最早发在吉他中国论坛,被转载到首页,后来我发现被国内某“代理”直接拿去当做广告,也没跟我打声招呼呵呵……
我觉得Kahler是世界上可调节性最强的琴桥。每一个弦鞍都可以做上下左右前后六向调节,它本身是双摇,但可以锁定成为固定琴桥,如果加装一个小配件还可以方便地改装成单摇。美产系列还可以搭配不同材料的部件来得到不同的音色(不过价格也很贵就是了……)。其他一些特点可以看当年我翻译的图:
关于其他硬件:
品丝是Dunlop 6500大号品丝。
卷线器是厂长给我推荐的一款自锁卷线器。它的手柄设计很有意思,弯曲的形状正好让你在上弦的时候使得上劲,而在松弦的时候不需要大力。另一个好处是你再也不会搞反拧手柄的方向了(在3比3的琴头上比较常见的错误),因为当你手放到上面就自然会感觉到哪个方向是紧、哪个方向是松。
拾音器原来是Seymour Duncan P-Rails Neck和Bill Lawrence L500XL Bridge,录视频时琴桥换成了Suhr DSH+。后来琴颈拾音器换成了Suhr SSV,琴桥换成了Seymour Duncan SH6,都是镍壳的,这样所有金属配件都是统一的配色。电路比较简单,一个三档,一个音量,两个mini switch作为前后拾音器各自的切单。没有音色旋钮,因为我从来没用过它,反而觉得它碍事:经常发现声音变了,找来找去才发现是音色钮无意中动了位置。音量钮的位置是个重点,因为几乎所有Strat型的琴,音量钮的位置都很碍手,经常会无意中碰到(很多人也有和我一样的感觉),所以我把音量钮放在了一个不会碍手的位置。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研究、设计更加适合自己的琴,因为我觉得手中的乐器不应该成为演奏的障碍,它应该是一个能够让你得心应手表达自己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重新编辑图片太麻烦,完整带图版戳这
http://site.douban.com/kindlethe ... 386/note/368793163/
冥燚吉他演奏视频: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15966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