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243|回复: 97

[原创文章] (指上听谈演奏)之:跟徐宝学吉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 17: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指上听 于 2014-8-3 18:39 编辑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0:几点说明   

         1、回顾20多年的习琴历程,很幸运早期能树立正确的观念(虽然水平不高)。这很得益于徐宝先生的一段教导。今成此文,既为享受回忆的过程(老了?),也为感谢徐老师曾经给予的帮助。文中尝试在具体的情景中融入教学内容,希望能够给有心的朋友以借鉴。
    2、文中所涉全凭记忆,成文后也未经徐宝先生审阅,20年的记记如果有误本人将致歉意,但并不承诺对可能产生的误导承担责任。      
      3、本系列文章首发于吉他中国网站(http://bbs.guitarschina.com)、指上听吉他坊网站(www.guitar-ting.com)、指上听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itarti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有关古典吉他演奏与教学心得,本人曾认真地有过一些回顾总结,未必正确,如有不怕误导的朋友感兴趣,可在本站搜“指上听谈演奏”和“指上听谈自学”。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7: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本帖最后由 指上听 于 2014-8-3 17:35 编辑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一:楔子,吉他是用来抱的

      1980S末,在同学家看到一把装有5根弦的吉他,不由拿起欣赏。有两根琴弦之间距离特别远,洞口里有个圆形的商标图案,上有“红棉”字样。   
    同学看到我专注的表情,大手一挥:拿去玩吧!   
    那时对吉他演奏一无所知,手头也没有相关资料。很自然地把吉他平放在桌子上,也不知各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几天,居然摸索出了“1155665”的位置(那是初一买口琴时所赠教程中的一曲)。
   
    这事被数学老师知道了,在其指点下方明白:吉他,原来是抱着弹的;而那两弦之间距离特别远,是因为断了一根琴弦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7: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本帖最后由 指上听 于 2014-8-3 17:35 编辑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二:冠军原是帅小伙

         1991年考上大学,彼时大学生活,学习不是必需的(也没有挂科的说法),没有互联网来打发时间,喜欢吉他似乎是自然而然的甚至是别无选择的结果,逃课全日制练琴的,不在少数。
    陆陆续续地拿下了《樱花》,殷彪版的《彝族舞曲》,也斗胆在附近高校里办了几个班,交了更多的师友,挣的小钱换了把更好的吉他(所值为全年生活费)。
    那时《吉他之友》几乎是琴友唯一的信息窗口,从中得知我们所在地有位叫徐宝的得了全国冠军,就跟琴友们幻想着、计划着、讨论着去找他学习。

    展转从《吉他之友》联谊会找来徐宝老师所在歌舞团的电话。但那时“冠军”让你的感觉很遥远,很神秘,一种见面都不敢打招呼的感觉。终于鼓起勇气在小卖部拨通电话——那时一年也没机会打一次电话:
    “谁?”
    “我是你的崇拜者!”,未经思索,却言之由衷。
    “啊?!”的一声之后,电话里充满了爽朗的笑声。
    来到约定的徐州电视塔附近,我观察每一位路过者。直到一位帅小伙推着自行车过来……

    徐州的吉他氛围和水平都不错。不知是不是巧合,我发现水平顶尖的几位都是英俊帅气。徐宝、王原子老师现在还是英姿不减当年,段魏老师气质儒雅、一口普通话,上他课我有时会走神:这皮肤洁白细嫩的,更胜吴越,不是咱北方人吧?苗建军老师更是刚毅英气逼人(广告时间:苗老师从东瀛回来后的10多年中,研究手工音箱和功放制作,如果您正在选择HIFI器材,您将面临一个意外的、满意的选择)。
据此,我曾有困惑,之所以我的吉他难以达到较高水准,是不是不帅使然?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7: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三:第一节课,受表杨后自信、得意

    第一节课,徐老师先冲茶招待,然后让我自己弹:把你能想起来的曲子都弹一下,不要停。
    月光热热手,然后是樱花、彝族舞曲、......徐老师不停表扬:很好!不错!嗯,好!我的自信心加速膨胀,几年的努力没有白废啊!咱怎么说也是开过班的呀!
    临走前,老师布置了卡卡OP.60的NO.1,我不以为意,小儿科嘛。
    其实也知道徐老师的表扬里有客套的成分,自信和得意其实更多来自负:自以为下过功夫,自以为研究过很多资料,自以为真理不远。坦率地说,我一直碰到很多这么自负的琴友。自负可以让心情充满向上的情绪,可惜的是,它很快将会被彻底打破。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7: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四:你在一条腿走路

    还课。
    徐老师表情严肃起来:你的右指拨弦,经常一指连拨,就像总在用一条腿走路,这是严重的错误。交替拨弦,是应该建立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拨弦原则。
汗下来了。随后这个问题我改了很久,在改的过程中,每节课都被徐老师一再提醒:无论什么音,哪根弦,如无特别目的,都要用不同指交替拨弦。说起来容易,但在错误习惯已经养成之后再来改正,还是颇费了精力。关键是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弹什么音,哪根弦,哪根手指。练习到某个程度,会突然建立起正确的感觉,那时,就可以在潜意识中自然而然地换指,左右手不会再相互影响。
    后来,直到今天,我看到许多自学的朋友,也是经常出现一指连拨的情况,特别是换弦之处。请自学的朋友们以我为镜。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7: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五、哪种指法是对的?

    卡卡OP60之NO2,徐老师要求我用PIMAMIMA。之前我阅读了很多资料,而我又比较迷信经典,书里不是PIMAMAMA么?
    “一首曲子,不同的目的,需要不同的指法。同一曲采用不同指法,练习目的也就变化了。原曲是强化MA,你有一定的基础,但不够稳定,所以给你安排的指法注重的是PIMA的均衡。”
    这句话使我认识到跟老师学习的重要性,找出你需要的,适合你的练习曲,制订相应的指法,这些,真的不是自学可以达到的:并不是你把大师当年弹过的曲子都弹一遍,就可以成为高手,弹不弹、练不练某首曲子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首曲子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练习。能提高我们演奏水平的,并不是练习曲的累积,而是(适应你目前需求的)恰当的练习方式。这种思想,在吉他练习的任何方面都是适用的,想想来我曾有个关于对爬格子的认识的贴子:并不是坚持每天都勤勉有加地爬很时间格子就一定会有成效,你收获的也可能是错误动作的顽固定型。相对于爬格子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爬。
    这句话还给我带来一个副作用:我在学校的本职教学中,也学会了运用同一个例题素材,设计不同的条件与求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在学校教学中得到的经验,很多用在吉他教学上,也取得了意外的效果。
发表于 2014-8-3 19: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请继续
发表于 2014-8-3 21:21: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既是同一根弦用同一手指连续弹我也觉得特别扭,不包括大指。
发表于 2014-8-3 23: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8-4 00:1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经验之谈
 楼主| 发表于 2014-8-4 09: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六、多年困惑,一朝解决的P指指甲修磨


    彼时我的P指有个顽疾,一直不得解决:拨弦时指甲有时会挂到弦上。
    徐老师先讲解了几个相关课题的理论基础,比如:
        1、修磨方法:
        2、拨弦发力方向:
    然后给出了一个“寻找适合自己指甲的方法”,具体为:
    剪一块砂纸别着放在4、5、6弦上,砂纸会盖住4、6两弦,只能看到5弦,这时以“正确”的,适合你自己的P指拨弦方式拨奏5弦,一段时间后,P指指甲就在砂纸的作用下,形成一定的形状。找到适合自己的大体走向,是完美修磨指的第一步,第一步完成了,余下的情况就好办了。
    我就陈志老师关于右手PIMA运指相对于琴弦方向的论述向徐老师请教,徐老师演示了不同的情况,并指出,根据各人指型的不同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立竿见影:P指指甲立即不挂弦了。
发表于 2014-8-4 11: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8-4 11: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留记号,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14-8-4 13: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8-4 22: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老师继续 技术有心得有体会 还有感情色彩 喜欢这样的文章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4 22: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南京时徐宝好像正在南艺,
不过我没去找他学艺。
发表于 2014-8-4 23:24: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经验总结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8-5 08: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指上听 于 2014-8-5 09:03 编辑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七、你的演奏没有音乐

       月光,闭着眼也没问题。徐老师的朋友来坊,静静地听我演奏。
    起音,一点点紧张,最困难的大横按过去了,OK,一点杂音没有,完美无缺。我不敢把得意写在脸上(其实这几节课,我每节课都“汗”,越来越不自信),曲终停止。
    徐老师拿起琴:“你仔细听着,我模仿你的演奏,略夸张一点”。
    听着听着,汗下来了。平淡,乏味,机械。
    “你的演奏没有音乐”
    徐老师边说边放CD,“传奇”,我喜欢的曲子。
    没说是哪位大师的版本,但张驰有序,缓急有序,轻重相依,今天想来很可能是老威的版本。我谈了谈音乐上的可取之处。
    “你再听听这个传奇”
    交响乐的版本。表现力上,色彩上,均非一只吉他所能奢望。
    “你的演奏,只偶尔有些渐慢渐快的处理,而音乐的表现上,还需要强弱对比以及整体舒缓紧张的控制。你再听听这个:”
    钢琴版本的《传奇》从爱华音响中流出,相对于交响乐版本感觉就是100W万字的小说改成了1000字的简缩版,跟吉他版本的相比,音色变化与对比也少了很多。
    “变化多不等于音乐性好,但钢琴版本的表现力因音色与演奏方式的限制而达不到吉他的水准。从音乐性上讲,如果交响乐版的算90分,吉他或能表达到6、70分,而这个钢琴版本,只能说勉强及格或以下。”
      汗,在继续。
     一种昨日皆非的感觉油然而生。右手,经过几节课,除了手型和IMA的拨弦方向以及发力、过弦等还好之外,经历了一次完全的洗礼。

   指上听注: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随着中学教学工作的经历,我的很多认识也在变化着和深化着:
    1、音乐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只有对西洋音乐具有了真正的乐感,才能“流淌”出音乐。音乐性,不是摇头晃脑,不是自以为是的几个对比,而是发自内心的流动。音乐,不是“做”出来的。能够得到这些认识,当年徐老师一句“变化多不等于音乐性好”指明了方向。
    2、现在听钢琴版本的“传奇”,一种朴素美,一种经历沧桑才能有拥有的平淡感,一种闲看儿童斗泥巴、卧看云起的心境滋生着。我想,已经不能用多少分来形容。


补充内容 (2014-8-8 11:03):
一直犹豫最后一行字要不要“加红加亮”,现在,钢琴版本竟然是我最喜欢的版本:的确“平淡”,但也的确最有感觉,最感动。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0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八、左指要到位

        王原子老师的一节欣赏课上,一曲《魔笛》刚起突然停电,教室一片漆黑。下半曲的琴声,从黑暗之中传出,那感觉真的很奇妙。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于是经常试着有意不看指板演奏,并自鸣得意。
经过右手的几节课纠正后,这节课,徐老师专门提到了左指接弦位置。
    “到位。。。。。。”、“距离感。。。。。。”
    汗,下来了。
    从此,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来重新培养左手的位置感和距离感,以求达到品丝正上方略向上一点点:这是第一步。这一步达标了,随后就要逐步培养快速换把中的到位、组合指法的到位等等。在有导指和保留指的情况下,手指的相位位置,这种感觉比较好找,最为困难的就是距离感:在远距离下,快速的起动和运动之后,准确地停止下落。

附,指上听建议:四个步骤克服左指用力过度
        QQ上闲聊时一位朋友问如何克服左手按力过度,当时急就章式的回复,语句、逻辑都不是很通顺,时间问题就不再重新整理,以下为QQ上的原话:

    左手啊,知道用力过度,那就少用点力好了。少到刚刚不出杂音。如果能够试着让所有的音“刚刚出杂音”,那更好,那就已经成功了。我想表达一个观点:针对性练习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人练习这个曲子都会收到效果。曲目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练。(琴友:最好的老师是慢)嗯,慢,这非常重要。再加一点:有控制地慢。
    关于左手,我有个建议,您可以试试:随便拿一首曲子,(琴友说他目前在弹卡卡OP60)比如NO8,或者NO7,或者NO1,这都不重要,找一首你比较喜欢的,也比较熟悉的,只弹第一乐句,分四个步骤练习。速度可自由掌握,开始可慢点,但每一步最终都要达到正常速度。
    第一步:练习到正常速度下,左手不要按实,所有音都必需要是虚的,一个实音不许有。
    第二步:所有音,仍然都是虚的,但弦刚好接触到品,刚好弦打到品,效果是:刚好有点发出实音,但仍是虚音   
    第三步:所有音,刚好发出实音,但左指非常虚,虚到右手力度略大后,就会略有杂音。总之,小心地发出“刚好是实音”   
    第四步:右手以不同的力度演奏这一乐句,做出不同的强弱对比。速度快一倍、慢一倍,或随意地渐慢渐快。同时保证左指在正常运指中靠潜意识中的自然感觉来保持“刚刚实音”   
    经过这四步后,再练习第二乐句。慢慢扩大到整首乐曲。
    最后是我另一个看法:左手的放松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条件反射。开始时,这种放松是有意识地控制而成,等到习惯于这样按,习惯于“控制”到这种“刚刚好”的程度后,整个演奏过程中,就可保持左手永远处于放松状态。可看看杨永喜的VCD,他左手就很轻灵的。
    随便说说,不见得有用。我的经验是,成人的话,有演奏经验的人,很难变得过来。但如果是从0开始的朋友,很容易做到
发表于 2014-8-6 07: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搬张凳子听您继续讲故事。
发表于 2014-8-6 08:51: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现在的经验任何一首曲子,熟练后我自然就会用最恰当的力去按弦,不知道技术再提高后又是什么体验。
发表于 2014-8-6 10: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zheng60 发表于 2014-8-6 08:51
以我现在的经验任何一首曲子,熟练后我自然就会用最恰当的力去按弦,不知道技术再提高后又是什么体验。 ...

这要看对乐曲和自己的心情来发挥吧?熟练以后才可以表现出自己弹琴的境界 我是这么看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6 23: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现在左手还是很容易紧张、用力过猛的,这辈子弹琴就到这啦,不想太多了

我琴是越换越好,练琴的时间倒是越来越少,当年一天十几小时的弹,现在一年十几小时的弹 :(
发表于 2014-8-7 10: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指上听老师分享,教学回忆录!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1: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指上听 于 2014-8-7 12:08 编辑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九:小偷式的演奏(“小奏鸣曲”一)

        《小奏鸣曲》,节奏感强,左指要求变化灵动,这种类型的曲子,我很怯。
      特别是自从第一节课被表杨的自信到随后几节课反复不断的被提出一系列的错误,我陷入了对自己的全面否定。演奏也放不开手脚,缩手缩脚,没有底气。
      “你的演奏像小偷!”
      ——心情沉重,我的信心处于弹琴以来的最低谷。
      “这类曲子要张杨、爽朗、明快”
      ——可是,这么快速,怎么可能做到啊,是不是我的肌肉类型不适应呢。
      “你来看看佩佩的演奏”
      徐老师打开LD,放入托人从香港捎回来的佩佩•罗梅罗《罗德里格90纪念》。
      第一次到徐老师家就特惊讶:进口的大彩电(印象中是21寸)、LD、爱华音响、录像机。不说别的,当时黑白电视也非每一家都拥有。慢慢发现,这些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都是为了吉他,准确地说,都是为了音乐。徐老师之所以能两获冠军,并完成南艺的本科学业,终成为颇有成就的专业吉他教师,其付出与努力,并非每个人都能体会到。
      这张LD片,价格超过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了。罗梅罗家族应该是对国内吉他界影响最大的,倒不是说其水平如何,而是其音、像资料,在国内流传的非常广泛。
      今天看的是“阿兰胡埃兹协奏曲”,画面以风景为主,偶尔几处佩佩的运指,那一泄千里的利落,打破了我对吉他的认识,原来吉他可以如此流畅,快速音符在佩佩的指下倾泄而出,急速的,毫不罗嗦,气势如虹。
      一曲即罢,我沉思佩佩所展现的新天地。
      接下来是佩佩与指挥的交流,第二乐章,不再以风景为主,画面基本上以佩佩的演奏为主。再接下来,佩佩跟罗德里格的交流中,一时兴起,拿起吉他放在背上,弹起了《阿兰胡埃兹》
      “灵光”一闪,我的手指痉挛似地自动弹出一串怪异音符,不成曲调,但气势恢宏!
      徐老师笑了:这么怪,弹的什么?
      汗,没有下来。相反,如沐春风的感觉。
      从容?感动?温暖?充实?心头弥漫了一种黄昏般的、一种带有朦胧中慢速下淡定和慵懒特质的幸福感。
      汗没有下来,因为我看到了一种新的境界,一种“闻道则喜”的感觉充盈胸中,沉浸在那样的幸福之中,怎么会汗?
      回校练琴,我师弟说:你现在的演奏沉稳爽朗,动静分明,收放不急不慢,祝贺你具备了自己的风格。我笑着回答:哪这么夸张,无非是“不要脸”而已:我可以出错,但一定要放得开。
      放得开,心胸开阔了,放下吉他之外的私心,技术的完成也会更为流畅。从而专心享受吉他演奏带来的快乐。在朋友、老或陌生人面前演奏,在比赛中演奏会何易出错?就是因为私心,最主要的就是希望超常发挥的私心,弹琴的时候不专注于演奏的快乐,而是想着得到朋友或老师超过自己水平的肯定、而是充满对超过自己应得名次的渴望。在不弹琴的时候出现这些私心和渴望并不是错误,但在演奏的时候,心思不放在演奏本身而被这些想法所累,那是舍本逐末。
      20多年过去,回想这段学习经历,其他错误的改正都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唯从“拘谨”到“放得开”,基本上是顿悟。
      《越女剑》是金庸不太重要的一部小说,其中有一个情节:因为见到了剑神的影子,虽看不清学不会,但这种感觉让越国剑士技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质变。我想,名师的作用,不仅仅是他可以给出适合于你的练习方式,更可以在你眼前呈现出一个境界.
发表于 2014-8-7 17: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用砂纸定大拇指指甲形状
“砂纸别着放在4、5、6弦上,砂纸会盖住4、6两弦,只能看到5弦”
这个怎么放法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8-7 18: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musik 发表于 2014-8-7 17:40
关于用砂纸定大拇指指甲形状
“砂纸别着放在4、5、6弦上,砂纸会盖住4、6两弦,只能看到5弦”
这个怎么放法 ...

12345.jpg

红色的是砂纸。黑色的圆是弦的横面。这就是“别着放”,这样,你只能看到5弦,4、6弦被砂纸挡着了。按正常弹琴的方式拨弦,砂纸就会自动磨出适合你指甲的形状。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微调一下。
发表于 2014-8-7 21: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吉他中国了,一来就见如此好文!宋老师V5!
发表于 2014-8-7 22: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练琴体会,感悟,娓娓道来,好文章!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4-8-8 10: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加精华的!!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0:5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十、音像资料是一扇窗,更是良师

    在第一节课的“演奏”得到称赞时,我是发自内心的“自豪”、“自信”、甚至是有些“自得”。随后一点一点被否定,原来不仅不是“好不好,好到何种程度”,而是“一塌糊涂”。好在否定的过程中,徐老师总是随之给出了改正、进步的方案。但改正的过程,打击感真的很强烈。这也是我以前“指上听谈自学”的系列贴子中一再强调、建议琴友们不要幻想完全自学的原因。
    徐宝老师在教学中,不仅大量使用古典吉他大师级的演奏音频和视频,而且非常重视音乐本身。他的爱华音响同时带有CD和卡座,我购买了成打的空白磁带放在那里,每课结束后,基本上都会带一盘CD转录的磁带回去。事实上,徐老师给我录的第一盒并不是吉他,而是肖邦的“24首前奏曲”。我非常高兴在初期从老师那得到了正确的指引,在开始时就能明白音乐是海洋,而吉他只是其中一个我们所特别倾情的小岛,无论这个岛屿有多美丽,无论我们怎样偏爱这个岛屿,他都不是音乐本身。有了这个正确认识,对吉他的爱就会更纯粹,对吉他音乐的欣赏与演奏就会有更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再关注、沉迷或者计较几大乐器之说,而把心思真正放到吉他音乐本身上。吉他是我偏爱的特色小菜,我每天离不开他,但这并不影响别的菜我也喜欢,喜欢别的菜并不是对吉他的背叛。同时,我还明白,不同的菜饭有了合理的搭配,营养才会全面。(事实上在音乐的海洋中除了吉他,我还有一个衷爱许久的神秘岛——古琴,经过了几年的准备后,希望我斫的第一床古琴不会让自己失望)
    有感于佩佩LD带来的冲击,大学毕业时感谢当时女友(现在的老婆,将来的伴)的理解与支持,我挪用了结婚买家具的部分款项购买了录像机,逐步开始了录像带、CD、VCD、DVD的收集之旅。至今,收藏有古典吉他500辑DVD,上千辑CD,数千辑古典音乐CD,成为我最大的财富,他们在我心里的地位,远超作坊里的几百套高等级木料。在某曲的钻研和教学时,当对比欣赏5、6位甚至是10多位大师不同风格的演奏,很多东西,不言自明;很多感悟,不期然而至。
    另外,关于倾听,在这里再次郑重向朋友们建议:
        1、音响要过关,少听MP3级音质的曲子,时间长了,可能对音色的敏感度就下降了。
        2、多欣赏古典音乐,而不拘泥于吉他,音乐才是吉他的归宿。
 楼主| 发表于 2014-8-8 11: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WHW7777 发表于 2014-8-8 10:34
好贴要加精华的!!谢谢分享!

多谢28兄加为精华,很开心
发表于 2014-8-8 13:0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教学应该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的方法!其实左右手力度如何做到洽好?做到一点:放松就行。如何放松?只有千百万次的练习才会熟能生巧。不要过多地强调初学者放松,一般不会有效,要他们熟练后才谈放松,脑袋放松了手自然放松!我儿子练钢琴没练熟之前我从不要他放松,每一小节小句慢练,练得滚瓜烂熟了,才去跟他讲音乐性!
发表于 2014-8-8 13:4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琴痴 发表于 2014-8-8 13:09
吉他教学应该学习钢琴和小提琴的方法!其实左右手力度如何做到洽好?做到一点:放松就行。如何放松?只有千 ...

观点相同,使用任何工具都是这个过程,吉他不会列外,我们能感觉到这个过程。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4-8-8 14: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 发表于 2014-8-8 10:50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十、音像资料是一扇窗,更是良师

    在第一节课的“演奏”得到称赞时,我 ...

其实器乐独奏MP3高品质的还可以,不仔细听区别不大,
而且没有一定投入的音响器材根本体现不出来,说到底都是钱……
发表于 2014-8-9 04: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
不敢不敢,在姜版面前是关二爷面耍大刀了。

俺是门外汉,您可千万别这样说!您跟徐兄学吉他的时候我连中央C在哪儿都不知道。
发表于 2014-8-9 04: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WHW7777 发表于 2014-8-7 21:34
好贴要加精华的!!谢谢分享!

加得好,就等着7兄过目盖章!
发表于 2014-8-9 05: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几遍 都看成是徐根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5:5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上听谈演奏)跟徐宝学吉他之十一:卡卡OP60之NO3:练习的秘诀在于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带来改头换面的欣喜,进入新的境界。
    这节课的内容是卡卡OP60的NO3,通过这首曲子,我领略了变化在练习中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良多。
    此曲我早就能“熟练地弹奏”了,而且旋律音使用A指靠弦,IM不靠弦。徐老师问:“你为什么要用靠弦?”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资料上都说旋律音要靠弦,甚至有人给A指起了个“旋律指”的名称。本曲虽然只是个分解和弦的练习曲,但符杆向上的音符完全可以看成是旋律,而且是非常优美的旋律,在指法上这些音多由A指来承担,为了旋律的突出,“当然”要用靠弦了。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你A指的音,因为拨弦过程太长,造成发音迟钝,影响了乐曲的连贯性?
    “靠弦,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为了同一个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手段。每种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当你决定选择某种手段时,要清楚这种手段的优缺点,并发扬优点,改善缺点
    “比如你的靠弦,优点是:声音比较厚
    缺点是:拨弦时较为笨重
    改善方向:加强过弦的灵敏性练习
    “你的不靠弦:优点是灵活
    缺点是声音不易厚实
    改善方向:加强过弦时对弦的控制。
    “本曲的旋律声部,靠弦与不靠弦的选择,取决你的演奏目的,假如你的靠弦不理想,而你的目的只是为了眼下能弹好,就不能采用靠弦,而如果你就是为了靠弦技术的提高,那就要采用一系列的手段来改善不足。你目前的希望是什么?”
    一半是自己的希望,一半要为难一下徐老师:“我希望通过此曲对旋律音的靠弦和不靠弦都能从根本上提高,并为右手全面的提高打下基础”。
    徐老师笑了:“不错,我也是我的预期目标,为了达到这些要求,简单地一遍遍重复事倍功半,科学的方式是变化练习,比如:
    变化一:分别使用靠弦与不靠弦练习:包括全靠、全不靠、有靠有不靠
    变化二:节奏变化:前附点,后附点,变速练习

附:图中不同节奏型为徐宝先生亲手所绘。
11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8-9 16: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东西心里想着简单,写出来还是需要花费点时间。明天起外出交流一段时间,外出的这几天就空更新了。回来后再继续。

前面有朋友们分享了自己的宝贵经验,不一一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1-23 04: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