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35|回复: 59

给所有古典吉他演奏者——古典吉他现状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2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所有古典吉他演奏者——古典吉他现状的思考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以前很少上网,最近来论坛看了看,做了一段时间的潜水员,觉的论坛里的气氛很活跃,也来凑凑热闹。主要是谈一谈对自己20年来的音乐感受,当然只是吉他方面的。我本来以为从我接触吉他至今(1985年)的这么多年时间,我们的古典吉他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一些古典吉他论坛里看了以后,很失望!也很着急!如果古典吉他在中国还是以现在的模式发展的话,其阵地会渐渐失守。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只是供喜欢吉他音乐的朋友参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首先是对吉他这门乐器的认识问题。吉他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过程在这里就勿需多言了,在现今的乐器中,没有哪一种象吉他有这么多的流派和风格了,他们之间有共通的地方,但也有差异巨大的地方。虽然古典吉他是吉他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但不能因此而贬低了吉他的其他表现形式,他们就象是亲兄弟,相互弥补,相互衬托!古典吉他音乐就象一首诗,一幅画,一种意境,一种遐想;民谣吉他则是一种随意,一份浪漫,一个生活;而摇滚吉他更是一种激情,一种张扬,一种宣泄。……。他们都是吉他不可或缺的表现,都同等重要!我们的生活他们的任何一样都会枯燥,乏味!本来嘛,生活就是多织多彩的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目的,时间来选择他们。
     好了,这里就要和选择古典吉他的朋友交流一下了。选择了古典吉他,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执着,选择了毅力,也许你还选择了清贫。这里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想和朋友们交流。
    1,技术问题。古典吉他的演奏要求很高,层次,音色,力度,颗粒,速度都力求完美。把他们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做到挥洒自如,收放有余是要下很大的功夫!俗话说;“台上3分中,台下十年功”,对任何乐器都是一样的。然而,目前有太多的演奏者,在自己的功力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盲目练习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曲目,觉得有难度,有长度就是有水平,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循序渐进,有浅入深的道理都明白,但要正真去做!
    2,意识问题。有了很好的技术,还必须有很好的意识。这是最最重要的,也是眼下许多古典吉他演奏者最缺乏的(我觉的国内普遍的问题)。古典吉他至今未能成为大众所能接受的乐器,为什么?有的人说是大众的欣赏水平问题,也有人说是音量的问题……。我看这不是主要的!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没有解决好技术和意识相结合的问题!或者干脆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先说音量问题,现代音响扩音技术已经可以解决吉他演奏的现场扩音,比如专用电容拾音麦可风,在比如夹在音空内的主持人用的小话筒,比如古典电箱琴(要用好的,而且要会调)。至于大众欣赏水平,那就更是借口了,只能说明你的音乐素质还不够成熟,曲目不够广泛,或应变能力不强,或沟通能力不足,甚至你就压根没打算让你的听众听懂,呵呵!好的厨师会根据不同的品尝者来做出不同的美味,这对厨师可是个考验哦!打个比方而已。那么作为一个古典吉他演奏者,对一些不太了解古典吉他音乐的听众,你有义务做一些简单名了的诠释,再适当调整曲目,用音乐去打动他。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好,在谈谈我们自己的意识问题。
     “音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的音乐脱离了现实,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更别谈发展的空间了。这一点古典吉他已经远远落后他的两个弟弟了!究其原因还是意识的问题。我们现在是只有继承而没有发扬,只有模仿而没有创新(创作)。吉他和美术,文学,甚至建筑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大家都知道),一个画家可以画出自己想象的图画,一个作家可以写出自己构思的小说,一个建筑师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图纸,那为什么古典吉他不能呢?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长期以来,众多的古典吉他演奏者一直延传着以前的办法,死磕那些那些经典的曲目,一头扎在里面,刻苦练习,但练了很多年还是那些东西,在练十几年还是那些东西。完全陷入了一种刻板,僵化的模式循环。在练琴过程当中完全没有了自我,把自己的原始的想象力彻底压抑了。从事一门艺术,如果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什么后果?就是眼下古典吉他的这种局面!反观两个弟弟。在摇滚乐队中,吉他是占据着主要地位,一个摇滚乐队的成败,其主音吉他是决定性因素。大家有的看过很多摇滚乐队的演唱会,其主音吉他的solo, 激情四溢,揪人心肺,在加上其他乐手配合,现场上下交融,使人震撼!在看民谣吉他在生活中,在影视中处处可闻(很多是用古典琴,民谣奏法)。我并不是要用古典吉他和他们同等比较,只是想说明在各自该发挥的位置上,古典吉他不尽人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古典吉他,既没有取源于生活,也没有服务与生活!在曲目的创作上几乎是空白,只有一些改编曲。我们的生活那摸丰富多彩,怎么不用吉他把他表现出来呢?有的朋友也许要说了,只有成为演奏大师了才可能去搞创作,现在技术不成熟。错!从技术上来讲,古典吉他很多高难曲目有很多很多人可以演奏,而且还很好,只不过每个人的个性风格有差别。说明从技术上不是问题。就是意识问题了。有了这个意识,就会自觉的跳出来,自觉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手法,自觉的拓宽和加深音乐知识面,仔细研究吉他指板上音阶的排列和调性关系,更好的为以后的谱曲打基础。有一点要说明,随着技术和意识的不断提高,自己的作品会“水涨船高”。很多音乐创作都是从小品开始的,没有 谁以下子就写出了大的曲子(画家,作家也一样),都有个修改和添加的过程。首先,我们现在练习曲目时想法就要变,完成以后就要琢磨他们的编曲手法,和弦指型的巧妙运用,旋律和和声的关系,结合理论在总结出曲子的整体和声走向和技术特点,留做储备。再者,一定要用首调概念来熟悉指板。用首调可以最快,最好的培养你的和声感觉,熟悉原曲的和声和旋律在指板上的运用。由于吉他定音的特殊性,在独奏时的和弦按法是为旋律的进行服务的,和一般的和弦按法不同,这需要下功夫去琢磨它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找出其一定的规律,为自己的曲目做个借鉴。
    还有,很多的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伴奏都不好,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这不应该!古典吉他虽以独奏为主,但也做伴奏,而且给流行歌曲伴奏要比做一个古典式伴奏容易的多。我见过很多古典吉他弹的很好的(有的考试级别达到10级),让他给朋友或同学做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的伴奏,尽然手足无措,有的勉强应付过去了。这给人造成了一个印象,玩古典吉他的大都比较死,不会变化,对谱子依赖性强,不好和大家融为一体,这不利于古典吉他的发展。建议这方面比较弱的朋友一是平时多听一听以吉他伴奏突出的歌曲,二是有空弹一下民谣奏法(可用古典琴,只用手指),三是确立首调概念,音阶和和弦都用首调。吉他毕竟是个和声乐器,不会用来伴奏就不是个合格的吉他演奏者,这其实也是意识方面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过关。
   另外,有一个现象在古典演奏的朋友里普遍存在,就是轻视民谣,排斥摇滚。我认为这是狭义的表现,是闭关自守,不思进取的倾向!而喜欢民谣吉他的朋友大都喜欢古典吉他,有些朋友既弹民谣也弹古典,而且把一些古典技巧和手法巧妙的用在伴奏中;玩电琴的朋友也有许多也玩古典,他们认为古典吉他是现代吉他的起源,古典吉他的精美和声和旋律也是在摇滚音乐里所需要的。总之,都不排斥古典吉他,对古典吉他有一种崇敬的心理,虽然不会去刻苦练习,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其实,古典吉他的演奏者普遍缺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可以从他的两个小弟那里借鉴过来。了解一些民谣吉他的伴奏手法(最好培养即兴伴奏能力)和电吉他的即兴solo感觉,对自己的古典吉他演奏和创作有益无害!能够接触一下蓝调和爵士那就更好了。
    吉他音乐也许是你一生的追求和热爱,将来你弹了一辈子琴,总要留点儿自己的东西吧,对自己也算是个交代(你不会读了那么多书,却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出来的)。
上面所谈的都属于意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思想”。     
    3,音乐性和个性的结合。我们都发现,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弹出来风格迥异,当然包括吉他大师们,而且他们的差别更大,但又都很好听。这就是音乐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我们在听别人弹琴的时候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性上面,而不是只注意某些技术动作和错误,整体的音乐性是最总要的,包括起伏,缓急,段落衔接的感觉,音色的变化处理等。这才是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你想想:如果所有人弹同一首曲目都是一个样还有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机器了对吧。所以,在我们完成了一首曲目之后,应该在处理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但是这种处理是要有音乐性的,合理的,为听众所接受的,而且不能破坏原曲的动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成了改编了,那还不如你自己写一个得了。
    4,曲目的选择。我个人认为练习的所有曲目应该有个目的,比如有的是技术上有针对性的,有的是旋律感非常强的,有的是和声对位非常精致的,有的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但不一定别人弹了你就非要弹,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就是领会不了的东西和驾御不了的东西不要去弹。你想。连你自己都听不懂,你能让你的听众领会才怪,那不是自己在骗自己吗。有这个时间你琢磨点自己的东西不更有意义吗?
      以上只是自己的几点看法,本着交流学习的态度,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不对之处尽管拍砖!
发表于 2005-4-22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传世经典之作!如果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吉他爱好者看到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彻底的反省自己,那么以后其他乐器爱好者就不会小瞧吉他,不会再说吉他是一种很简单的乐器和吉他音乐表现能力差等等之类的话了,朋友们,该醒醒了!
发表于 2005-4-22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精华!
发表于 2005-4-23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送花了.
发表于 2005-4-23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的思想解放者!
发表于 2005-4-23 0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发表于 2005-4-23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在这个论坛看到的最有价值的一片文章.技术问题不是问题,意识问题就难解决了,有人认为吉他就是个别少数人的,因为大众的东西太俗.而内容全部来自西方,与我们自己的生活没有多大联系.而且严格追求同一种模式,把很多东西格式化,根本就没有发展可言,怎么能让大众喜欢.
发表于 2005-4-23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力要求版主加精!然后,为楼住这句话而顶:选择了古典吉他,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执着,选择了毅力,也许你还选择了清贫。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才会要求加精华,hoho在我看来是不够的因为楼主说的这些,是本论坛大约2年前热烈讨论的话题如果照我在论坛公告里写的建议,去多看旧帖子,估计就没那么多人喊好了精华我不加了,以个人名义送多花来谢谢楼主敲了这么多字上去
发表于 2005-4-23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4-23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999T在2005-4-23 10:40:26的发言:

新手才会要求加精华,hoho
在我看来是不够的
因为楼主说的这些,是本论坛大约2年前热烈讨论的话题
如果照我在论坛公告里写的建议,去多看旧帖子,估计就没那么多人喊好了
精华我不加了,以个人名义送多花来谢谢楼主敲了这么多字上去

楼主的思想是有着争议的,但这种麻木的态度不利于问题的讨论,新手要有意见,还要将两年前的贴子翻出来不成,所有争议也不是在两年前就终结了.
发表于 2005-4-23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部分观点:我们很多并没有轻视民谣和摇滚,只是说不适合我们而已.文章还是好啊
发表于 2005-4-23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不需要加精.楼主说的是现状的思考.跟二年前思考题还是那么惊人地像吗?那真是政协提案年年提.只听到雷声不下雨了...
发表于 2005-4-23 11: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到觉得楼主意见并不能完全恭维啊,因为古典吉他和两个弟弟之间本身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就不是一条路的,楼主关于发挥创造想象力之于古典吉他确实没错,然而太过强调这点未免不妥,因为终究演奏古典吉他是为了祭奠过去无数的音乐家们,我们用她展现的是过去的历史,可以说她任重而道远,这是她的首要任务,关于楼主“长期以来,众多的古典吉他演奏者一直延传着以前的办法,死磕那些那些经典的曲目,一头扎在里面,刻苦练习,但练了很多年还是那些东西,在练十几年还是那些东西。完全陷入了一种刻板,僵化的模式循环”的见解,个人认为古典吉他的演奏曲目广泛以及演奏要求的苛刻导致她确实需要多年乃至一生的研习,如果你真正爱她的话,这其实是对古典音乐的一种虔诚,级别不代表任何重要的东西,她是无止境的,其实她的思维方式与她的弟弟们就是两条路,而我们精力有限,我们要做的事太多了,就只能选择其一好好地把路走下去。。。。如果要说即兴演奏确实很吸引人,谁不想会呢!然而选择了古典吉他或许就是选择了沉默,如果你不是作曲家的话。当然给同学生日PARTY助兴的话我想只要认真研习过古典吉他基本乐理的话,简单的和弦伴奏是能够胜任的,但这只能是有空的时候玩,不能影响了主业。话说回来,即兴演奏就是过眼云烟,她不会象恰空那样的流传下去,或许对于追求永恒的人们,她缺少了时间上的经典。。。。并不是有意分割兄弟们,只是道不同而志相异,更不是谁看不起谁,有空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的,其实古典吉他演奏者没大家想象的那么死板啊,村织在西班牙拍MTV后台休息时就常常给西班牙交响乐团的大家即兴伴奏助兴啊,我们同学也有些人在学校演出间隙给大家伴唱流行歌曲的嘛,虽然要看谱,那也和正常嘛,我们平时又不大练民谣咯,这和弦再简单也会有记不住的时候啊。只希望兄弟们在自己的道路上都能有出色的表现,厚积而薄发。(全属个人意见,望不吝指正,谢谢)
发表于 2005-4-23 12: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句话叫"若现在的艺术家连自己谋生都成问题,那末他绝对不配做艺术家."所以选择了古典就是选择清贫的说法不一定对.
发表于 2005-4-23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flli883在2005-4-23 12:28:53的发言:

有一句话叫"若现在的艺术家连自己谋生都成问题,那末他绝对不配做艺术家."
所以选择了古典就是选择清贫的说法不一定对.

艺术家又不一定都是职业艺术家.15年至今,大多数选择古典的要么不再继续,要么做乐手,要么做吉他生意,要么挂二职......其中只有做生意的和少数专职二职的不错之外.其他的要不就是工薪族,要不在为生活而挣扎.
发表于 2005-4-23 13: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其实包括整个古典音乐因为音乐形式等因素本身就不会被大多数人欣赏的,何必一定要使整个大众欣赏。用古典吉他来演奏流行歌曲来拉拢一些观众也没什么必要,流行音乐的形式自有它自身的特点。每种音乐欣赏的受众也不一样。(没有轻视流行的意思,我自己就有很多其他音乐形式的音频、视频)音乐形式不同,百家齐放好了。
发表于 2005-4-23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钢琴就可以,大众喜欢的未必就只有流行音乐.
发表于 2005-4-23 16: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钢琴就可以,大众喜欢的未必就只有流行音乐.
钢琴现在有很多大众在听了?
发表于 2005-4-23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一篇好文章,只看楼主的笔杆子就知道是一位水平很高的知识分子,吉他圈里太缺这种有水平的人了。所有演奏主流音乐乐器的人都知道技术的重要性,只有玩吉他群体里的人整天狂讲音乐性,因为技术不如别人那就比音乐性,以为音乐性是抽象的,想怎麽说都行,其实音乐性是很具体的,在专业面前谈这些一听就知道是业余的,这就是专业不愿意跟业余的玩的原因。看看玩吉他的那些大师班,跟江湖上练气功的一样,真好玩!
发表于 2005-4-23 17: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lues20000在2005-4-23 16:46:51的发言:

.
钢琴现在有很多大众在听了?
去看看音像市场,钢琴的不少,这些不只是卖给从事音乐的人的.而古典吉他的,基本上是给学古典吉他的,我还没有见过只喜欢听古典吉他的人.但吉他轻音乐和指弹就相对较好.原因就是不会刻板于一种形式.
中国现在古典的状况就是学是为了教,而不是为了演出或音乐制作,这样是一个恶性循环.
发表于 2005-4-23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看看音像市场,钢琴的不少,这些不只是卖给从事音乐的人的.而古典吉他的,基本上是给学古典吉他的,我还没有见过只喜欢听古典吉他的人.但吉他轻音乐和指弹就相对较好.原因就是不会刻板于一种形式.
中国现在古典的状况就是学是为了教,而不是为了演出或音乐制作,这样是一个恶性循环.
音像制品本身很大的听众就是爱好者,并不一定是搞这个专业的才听。古典吉他本身因为中国的历史原因,了解的人少。音像资料更少,当然听的人就少。吉他轻音乐和指弹因为音乐要求不一样,当然形式上会不一样点。很多种吉他音乐形式,比如blues、jizz等等形式一样不刻板,但在我们国家受众一样的少。这些跟一个国家听众音乐习惯也有关系。所以不要因为自己喜欢某种音乐,就想所有的大众都来欣赏这种音乐,这是不现实的。古典吉他也好,歌剧也好,京剧也好,本身就只是少数人喜欢的东西。
发表于 2005-4-23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搞错!大众不是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不是相关的,比如有人喜欢听戏曲,但他本人不唱戏.但要作为一个演奏家,没有听众,还算什么演奏家?
发表于 2005-4-23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搞错!大众不是大部分人,就是普通人,不是相关的,比如有人喜欢听戏曲,但他本人不唱戏.但要作为一个演奏家,没有听众,还算什么演奏家?
没说大众不是普通人,你去问问你周围那些听港台流行歌曲的人,看看他们知道不知道你说的那些指弹吉他的演奏家。还有那些弹电琴的,像现在在我们国家玩电琴的经常提的史蒂夫·崴(英文名字拼不全了)等等,你拿那些电琴的吉他大师去问你周围听港台歌曲的你说的普通人,你看他们知道不知道,他们听不听。这些形式都是你说的不刻板的形式。
发表于 2005-4-23 17: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去问问你周围那些听港台歌曲的普通人,知道不知道塞哥维亚。塞哥维亚算不算演奏家?
发表于 2005-4-23 2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些民谣吉他的伴奏手法(最好培养即兴伴奏能力)和电吉他的即兴solo感觉,对自己的古典吉他演奏和创作有益无害!很同意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05-4-23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些古典吉他演奏者的心态,之于电琴演奏者对于音乐的态度同样百益无一害。不是那“天下文章一大抄”似的即兴,而是那更多经典的加洲旅馆。。。。大家要做的事都很多,望楼主以后这样分心的话语少题。。
发表于 2005-4-23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uzhiliang在2005-4-22 20:16:30的发言:

以前很少上网,最近来论坛看了看,做了一段时间的潜水员,觉的论坛里的气氛很活跃,也来凑凑热闹。主要是谈一谈对自己20年来的音乐感受,当然只是吉他方面的。我本来以为从我接触吉他至今(1985年)的这么多年时间,我们的古典吉他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一些古典吉他论坛里看了以后,很失望!也很着急!如果古典吉他在中国还是以现在的模式发展的话,其阵地会渐渐失守。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只是供喜欢吉他音乐的朋友参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首先是对吉他这门乐器的认识问题。吉他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过程在这里就勿需多言了,在现今的乐器中,没有哪一种象吉他有这么多的流派和风格了,他们之间有共通的地方,但也有差异巨大的地方。虽然古典吉他是吉他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但不能因此而贬低了吉他的其他表现形式,他们就象是亲兄弟,相互弥补,相互衬托!古典吉他音乐就象一首诗,一幅画,一种意境,一种遐想;民谣吉他则是一种随意,一份浪漫,一个生活;而摇滚吉他更是一种激情,一种张扬,一种宣泄。……。他们都是吉他不可或缺的表现,都同等重要!我们的生活他们的任何一样都会枯燥,乏味!本来嘛,生活就是多织多彩的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目的,时间来选择他们。


     好了,这里就要和选择古典吉他的朋友交流一下了。选择了古典吉他,也就意味着你选择了执着,选择了毅力,也许你还选择了清贫。这里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想和朋友们交流。


    1,技术问题。古典吉他的演奏要求很高,层次,音色,力度,颗粒,速度都力求完美。把他们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做到挥洒自如,收放有余是要下很大的功夫!俗话说;“台上3分中,台下十年功”,对任何乐器都是一样的。然而,目前有太多的演奏者,在自己的功力还不太成熟的情况下,盲目练习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曲目,觉得有难度,有长度就是有水平,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循序渐进,有浅入深的道理都明白,但要正真去做!


    2,意识问题。有了很好的技术,还必须有很好的意识。这是最最重要的,也是眼下许多古典吉他演奏者最缺乏的(我觉的国内普遍的问题)。古典吉他至今未能成为大众所能接受的乐器,为什么?有的人说是大众的欣赏水平问题,也有人说是音量的问题……。我看这不是主要的!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没有解决好技术和意识相结合的问题!或者干脆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先说音量问题,现代音响扩音技术已经可以解决吉他演奏的现场扩音,比如专用电容拾音麦可风,在比如夹在音空内的主持人用的小话筒,比如古典电箱琴(要用好的,而且要会调)。至于大众欣赏水平,那就更是借口了,只能说明你的音乐素质还不够成熟,曲目不够广泛,或应变能力不强,或沟通能力不足,甚至你就压根没打算让你的听众听懂,呵呵!好的厨师会根据不同的品尝者来做出不同的美味,这对厨师可是个考验哦!打个比方而已。那么作为一个古典吉他演奏者,对一些不太了解古典吉他音乐的听众,你有义务做一些简单名了的诠释,再适当调整曲目,用音乐去打动他。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好,在谈谈我们自己的意识问题。


     “音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的音乐脱离了现实,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更别谈发展的空间了。这一点古典吉他已经远远落后他的两个弟弟了!究其原因还是意识的问题。我们现在是只有继承而没有发扬,只有模仿而没有创新(创作)。吉他和美术,文学,甚至建筑一样,都是一种艺术(大家都知道),一个画家可以画出自己想象的图画,一个作家可以写出自己构思的小说,一个建筑师可以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图纸,那为什么古典吉他不能呢?不是不能,而是不为!长期以来,众多的古典吉他演奏者一直延传着以前的办法,死磕那些那些经典的曲目,一头扎在里面,刻苦练习,但练了很多年还是那些东西,在练十几年还是那些东西。完全陷入了一种刻板,僵化的模式循环。在练琴过程当中完全没有了自我,把自己的原始的想象力彻底压抑了。从事一门艺术,如果没有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什么后果?就是眼下古典吉他的这种局面!反观两个弟弟。在摇滚乐队中,吉他是占据着主要地位,一个摇滚乐队的成败,其主音吉他是决定性因素。大家有的看过很多摇滚乐队的演唱会,其主音吉他的solo, 激情四溢,揪人心肺,在加上其他乐手配合,现场上下交融,使人震撼!在看民谣吉他在生活中,在影视中处处可闻(很多是用古典琴,民谣奏法)。我并不是要用古典吉他和他们同等比较,只是想说明在各自该发挥的位置上,古典吉他不尽人意。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古典吉他,既没有取源于生活,也没有服务与生活!在曲目的创作上几乎是空白,只有一些改编曲。我们的生活那摸丰富多彩,怎么不用吉他把他表现出来呢?有的朋友也许要说了,只有成为演奏大师了才可能去搞创作,现在技术不成熟。错!从技术上来讲,古典吉他很多高难曲目有很多很多人可以演奏,而且还很好,只不过每个人的个性风格有差别。说明从技术上不是问题。就是意识问题了。有了这个意识,就会自觉的跳出来,自觉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手法,自觉的拓宽和加深音乐知识面,仔细研究吉他指板上音阶的排列和调性关系,更好的为以后的谱曲打基础。有一点要说明,随着技术和意识的不断提高,自己的作品会“水涨船高”。很多音乐创作都是从小品开始的,没有 谁以下子就写出了大的曲子(画家,作家也一样),都有个修改和添加的过程。首先,我们现在练习曲目时想法就要变,完成以后就要琢磨他们的编曲手法,和弦指型的巧妙运用,旋律和和声的关系,结合理论在总结出曲子的整体和声走向和技术特点,留做储备。再者,一定要用首调概念来熟悉指板。用首调可以最快,最好的培养你的和声感觉,熟悉原曲的和声和旋律在指板上的运用。由于吉他定音的特殊性,在独奏时的和弦按法是为旋律的进行服务的,和一般的和弦按法不同,这需要下功夫去琢磨它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找出其一定的规律,为自己的曲目做个借鉴。


    还有,很多的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伴奏都不好,有的甚至根本不会。这不应该!古典吉他虽以独奏为主,但也做伴奏,而且给流行歌曲伴奏要比做一个古典式伴奏容易的多。我见过很多古典吉他弹的很好的(有的考试级别达到10级),让他给朋友或同学做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的伴奏,尽然手足无措,有的勉强应付过去了。这给人造成了一个印象,玩古典吉他的大都比较死,不会变化,对谱子依赖性强,不好和大家融为一体,这不利于古典吉他的发展。建议这方面比较弱的朋友一是平时多听一听以吉他伴奏突出的歌曲,二是有空弹一下民谣奏法(可用古典琴,只用手指),三是确立首调概念,音阶和和弦都用首调。吉他毕竟是个和声乐器,不会用来伴奏就不是个合格的吉他演奏者,这其实也是意识方面的问题,不是技术不过关。


   另外,有一个现象在古典演奏的朋友里普遍存在,就是轻视民谣,排斥摇滚。我认为这是狭义的表现,是闭关自守,不思进取的倾向!而喜欢民谣吉他的朋友大都喜欢古典吉他,有些朋友既弹民谣也弹古典,而且把一些古典技巧和手法巧妙的用在伴奏中;玩电琴的朋友也有许多也玩古典,他们认为古典吉他是现代吉他的起源,古典吉他的精美和声和旋律也是在摇滚音乐里所需要的。总之,都不排斥古典吉他,对古典吉他有一种崇敬的心理,虽然不会去刻苦练习,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其实,古典吉他的演奏者普遍缺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可以从他的两个小弟那里借鉴过来。了解一些民谣吉他的伴奏手法(最好培养即兴伴奏能力)和电吉他的即兴solo感觉,对自己的古典吉他演奏和创作有益无害!能够接触一下蓝调和爵士那就更好了。


    吉他音乐也许是你一生的追求和热爱,将来你弹了一辈子琴,总要留点儿自己的东西吧,对自己也算是个交代(你不会读了那么多书,却连一篇作文也写不出来的)。


上面所谈的都属于意识方面的问题,也就是“思想”。     


    3,音乐性和个性的结合。我们都发现,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弹出来风格迥异,当然包括吉他大师们,而且他们的差别更大,但又都很好听。这就是音乐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我们在听别人弹琴的时候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性上面,而不是只注意某些技术动作和错误,整体的音乐性是最总要的,包括起伏,缓急,段落衔接的感觉,音色的变化处理等。这才是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你想想:如果所有人弹同一首曲目都是一个样还有什么意思呢,那就是机器了对吧。所以,在我们完成了一首曲目之后,应该在处理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但是这种处理是要有音乐性的,合理的,为听众所接受的,而且不能破坏原曲的动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成了改编了,那还不如你自己写一个得了。


    4,曲目的选择。我个人认为练习的所有曲目应该有个目的,比如有的是技术上有针对性的,有的是旋律感非常强的,有的是和声对位非常精致的,有的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但不一定别人弹了你就非要弹,要结合自己的特点。有一点我认为很重要,就是领会不了的东西和驾御不了的东西不要去弹。你想。连你自己都听不懂,你能让你的听众领会才怪,那不是自己在骗自己吗。有这个时间你琢磨点自己的东西不更有意义吗?


      以上只是自己的几点看法,本着交流学习的态度,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不对之处尽管拍砖!


您是不是著名的吉他演奏家吴子彪老师的姐姐吴芝莲老师啊?写得太好了!只有真正的艺术工作者才有这样的水平。好帖,顶一下!
发表于 2005-4-24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现状针对性较强.现状的另一方面,中国的古典吉他和吉他家族的力量越来越强.快要称东南亚老大了.
发表于 2005-4-24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eitang在2005-4-23 23:22:06的发言:


您是不是著名的吉他演奏家吴子彪老师的姐姐吴芝莲老师啊?写得太好了!只有真正的艺术工作者才有这样的水平。好帖,顶一下!
请问吴女士从事什么工作?对业内事务了如指掌.佩服.
发表于 2005-4-24 14: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arrios2004在2005-4-23 11:47:51的发言:
我到觉得楼主意见并不能完全恭维啊,因为古典吉他和两个弟弟之间本身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和义务就不是一条路的,楼主关于发挥创造想象力之于古典吉他确实没错,然而太过强调这点未免不妥,因为终究演奏古典吉他是为了祭奠过去无数的音乐家们,我们用她展现的是过去的历史,可以说她任重而道远,这是她的首要任务,
不是吧!
我们学经典力学,可不是为了纪念牛顿...
学习前人的知识,就是让他们成为我们自己去改造世界(生活)的工具...改造在音乐里就指去创造.
为什么我们还要去演奏前人的音乐,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即成果)对现在的我们还有利用的价值..可不是为了去祭奠.,<爱的罗曼史>人人会弹,不就是因为好听吗?谁会联想到历史,又有多少人想到叶佩斯?
我们前人的作品也不是为了祭奠我们前人的前人!
按你说的是为了祭奠,那如果我们光去祭奠而不创造,那么让我们的后人拿什么来祭奠我们...


[em01]
发表于 2005-4-24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五楼的回复和头像真逗~
发表于 2005-4-24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goooooooooooooooooood     赤裸裸
发表于 2005-4-25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我来吉他中国中看到的最好的一篇文章
发表于 2005-4-25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那么长你太不厚道了.....
发表于 2005-4-25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拜读了,虽然偶不是吉他界的专业人士,但觉得问题思考的比较全面和有深度,很多想法也是偶以前和现在的毛病。但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偶对自己在许多方面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最重要的就是弹琴很happy就可以了。不过谢谢分享您的想法,虽然不少似曾相识,但真的很受益。
发表于 2005-4-25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999T在2005-4-23 10:40:26的发言:

新手才会要求加精华,hoho
在我看来是不够的
因为楼主说的这些,是本论坛大约2年前热烈讨论的话题
如果照我在论坛公告里写的建议,去多看旧帖子,估计就没那么多人喊好了
精华我不加了,以个人名义送多花来谢谢楼主敲了这么多字上去
看我目前我应该是新手想老手过度的阶段的,这个阶段比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还困难。
发表于 2005-4-25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写了这么多`辛苦了……`顶一下    我是先看了评论再看了你的文章,呵呵,写的确实不错有针对性,我们应该反复的体会他的意思``……
发表于 2005-4-25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aldime在2005-4-25 9:30:04的发言:

写那么长你太不厚道了.....
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会成为乘堂证供!


发表于 2005-4-28 15: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高兴是最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4 05:3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