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12|回复: 41

永驻生命的感动__我的寻琴记(已加入试奏音频:-P)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3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永驻生命的感动__我的寻琴记(已加入试奏音频:-P)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永驻生命的感动
我曾默默无语,
毫无指望地爱过你,
我既忍受羞怯,
又忍受嫉妒的折磨。
――普希金
你爱一个人到极至的时候,你也许要说的就只有一句话,“I hate you”。
准备购买一把大师级手工吉他的想法一直在脑海萦绕,事实上,这恐怕也是每个吉他爱好者内心最深处的一个渴望。
于是,在国内外有关吉他的BBS上开始了长久的潜水历程。
(感谢斑竹为避免广告贴、托儿贴嫌疑以及为了避免和其它网站的无谓争端而删去的文字若干......);我喜欢到http://www.worldguitarist.com/luthiers.html去观摩大师们对吉他制作本身的领悟和理解,可惜我家老祖宗传下来的家具没有spruce/cedar/rosewood,不然,嘿嘿!@#$%^&*,事实上,许多制作家都像拉米雷兹那样在多层面板、背板、结构形状等等方面极力做着现代吉他的改良,而大家熟知的Smallman/Kneipp则是完全天才式的另辟蹊径;http://www.luthiersinternational.org/the_list_overseas.htm等许多地方也都有吉他制作大家的列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浏览到一如巴洛克建筑般华丽的吉他到网格材质的具体形式,当然还有许多大师的作品并没有来到网络世界的舞台,其中尤其以西班牙这一吉他圣殿IT并不发达的遗憾为最,但Internet依然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人类在吉他制造领域无限的智慧。


这个琴够华丽吧?:-)
从Torres、Rubio、Romanillos到多层面板、碳素材质,对大师吉他的认识逐渐堆砌起来。但历久常新的感觉时间难免飘渺得像传说中的楼兰古国一样美丽而不真实,突然一个念头从脑海中闪过,如同一道闪电撕开漆黑的夜幕,我是否该出手了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5 11:01:15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她的头发是褐色的,我说过,
  但她的眼睛却乌黑得像死亡,
睫毛也同样黑,像丝绒般弯下,
却含有无限娇媚。
----拜伦
我喜欢细腻而有多重泛音层次的音色,适合严谨而典雅古典音乐的演奏是我的首选条件。
综合自己纸上谈兵的体会,我觉得吉他制作中两个方面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其一是制琴人对乐器本身的把握能力,包括根据自己的领悟对吉他结构的设计和音色风格的控制。再者就是制琴材料的选择,尤其是未包含现代材料传统设计的乐器中。在参考了各方面资料后,我选择了德国制琴大师Achim Peter先生。
作为世界级的制琴大师,Achim先生在设计制造方面的能力是勿庸置疑的。尤其让我动心的是在某以著名中文吉他网站制琴大师的介绍一文中谈到了“阿明家里收藏有很多制作乐器用的木材,都经过了极其长时间的自然干燥,就那当时见到的这把吉他来说,其使用的木材在阿明家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而木材在购买时已经经过了长时间自然干燥,那么总的时间加起来要超过100年。所以,阿明吉他上背侧板所用的巴西玫瑰木颜色非常深,而面板的云杉颜色亦很深,据邹先生介绍说这都与木材干燥时间很长有关系。”
在和Achim先生多次通信后我确认了自己的选择,Achim先生将制造吉他与创造生命相提并论,他认为制造者基于经验的许多工作是赋予吉他灵性的源泉。
Achim先生还告诉我他每年的产量是10到12把之间,他追求的理念是典雅而均衡,尤其是通过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对吉他的改良来表达最传统的西班牙古典音色。当我对前文中提到他的乐器是否存在不适合弹奏热情的西班牙乐曲的问题时,大师回答说,任何乐器适应演奏风格的动态范围都是有限的,这个范围扩大的后果就是会使特色相应平淡,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可以动态调整这种矛盾的范围,但这主要取决于弹奏者的要求。
尤其比较意外的是Achim大师琴2004报价是3300欧元(约合人民币36,000),没有包括进口关税,不过就算包含这些费用,比起国内5万以下没有大师琴的说法还是平易近人得太多。
确定后的工作就比较容易了,琴型的选择、木材的组合和尺寸的定制。我选择的是Hauser model(http://www.gropius.de/instrumente/konzert/2004_hauser/2004_hauser.html),记得在一个米国佬的BBS上看到,Hauser先生本人制作出的吉他背板敲击是E音,侧板敲击是D音,声板敲击是G音,当时很是惊奇,但显然Hauser model是一种精心设计过的model,是一种对西班牙古典音色的典型诠释。Hauser sound似乎成为了制琴界对音色描述的一个特定称谓了。面板选择的是Spruce,侧板和背板为洪都拉斯玫瑰木,指板为乌木。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没有进一步选择奢侈的machine head。
然后是
静静的等待
温馨的等待
浪漫的等待
漫长的等待
甜蜜的等待
幸福的等待
安然的等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4 11:53:2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徐志摩
记得钱钟书老先生说过老房子着了火,那是不可救药的。有时想想自己就是那么一所着火的老房子……
华灯初上的都市一如既往的热闹,怀抱着从德国飞来的这个大纸盒,走在各种霓虹闪烁的街道,如同迎娶一个千娇百媚的新嫁娘,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Achim先生很周到地将琴盒周围塞满了填充物,打开琴盒扑面而来是玫瑰木沁人心脾的香气,美丽的吉他在Hiscox中秀丽而端庄。



德国云杉声音面板上的年轮细密而均匀,由于音孔花饰(ROSETTE)是咖啡色,Achim吉他看上去以是淡淡的棕红色为主色调,整体看上去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调音旋钮也朴素而雅致,这一点和我的审美观念很吻合。来于简单,归于平凡。


事实上,我也曾有过很不错的吉他。93年6000元人民币购买了陈志先生的145 Concert guitar,不久女朋友携程赴美,之后人琴两散。当时对日本琴的感觉就是确实非常的精致,但音色和以前一把德产机器琴并没有本质的改观。然而这次Archim先生的琴带给我的确实足够的惊喜。当我打开琴盒的时候,这点小小的轻微触动竟然引起了琴箱的共鸣!

音节、琶音、熟悉不熟悉的练习曲…..
是夜,抱琴而眠。

毕竟新婚之始,如新车上路一样,势必有个磨合过程。可能是新琴的原因,刚开始弹奏的每个音符虽然能够感受到整个琴体都在振动配合,但有种声音还没完全发出来的感觉。换上喜欢的Savarez 540后,E1的歌唱性连续了很多,似乎也更符合了自己的听觉习惯。
在Stenzel先生的网站上曾看到过,他说一把吉他的音色并非完全取决于琴本身,还与很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所使用的琴弦、演奏者的指甲形状、发力方式等等。而在琴已经到手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她的特点,就是演奏者不断改变自身条件来尝试的一个痛苦的交互过程了。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也试图不断调整着自己每个指甲的形状、长度,拨弦的角度、过弦的速度,发现有的组合在这么好的吉他上弹出的音符像就像是魔鬼在嘶叫,倒也是非常的有趣。


听一个朋友谈起过,欧洲宫廷有种舞蹈叫做“圆舞”。曲子一开始和你牵手的人必定会在一曲结束的时候辗转回到你的身边。生活中很多事情不也是这样吗?寻寻觅觅,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原地。两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了,渐渐地基本能够做到“合辙”入铆了,磨合之后对乐器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把握。也许是琴渐渐的开声了,也许是自己对她的把握更准确了,Achims先生的琴的确声音细腻,典雅平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3 14:44:13编辑过]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3: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的沉默着?”
   “我不过是一朵花。”   
----泰戈尔
在BBS潜水这么久,各位朋友的讨论让我受益良多,在感谢诸位的同时,权以此文作为我目前阶段发烧的一个总结吧。当然学无止境,人生永远没有毕业。

曾经疯狂地着迷乒乓球和乒乓器材,Butterfly/stiga/Donic/Yasaka/Joola的底板就有一百多块,还有国手本人的器材,发烧之余总结出一点心得,技术还是第一位,世界上也没有完美的器材。我想,乐器也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点,不同的层次欣赏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比如某些古典吉他的收藏大家,赏琴无数,他对乐器的理解和把握一定比我深刻许多。不过我也并不气馁,毕竟我现在拥有了一把大师吉他。也许我今后还会追求新的高度,但现在有点像居家小女人似的对自己的琴已经很满足了。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此时,看着矗立的Hiscox琴盒,心中荡漾着一种幸福的感觉。
我想表达对Achim先生的谢意, 这把吉他再次激起了我对古典吉他和音乐的热情,这种心灵中的平衡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往日的色彩,对生活本身的爱才是爱的极至。红了芭蕉、绿了杨柳,我不知道人的一生中有多少感动能够永恒,但这种温暖却一定会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ps: 嗯,还好,终于可以贴音频了。
[MP=480,72,true]http://www.guitarcn.com/jtlt/UploadFile/2005-4/2005424195729508.wma[/M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4 20:04:3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999T在2005-4-23 13:18:10的发言:

楼主你的文章有严重广告嫌疑,想说自己不是托儿都难
谢谢您的回复,我连写了半天的东西都没发完呢:-)
您看完了应该知道是我自己的感受。只要人家不嫌弃,我还在想找个地方给人家当托儿呢,您雇人吗?:-)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3: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要是再转贴那个文章,别怪我骂你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999T先生的提醒极是,无论如何,对于吉他网站的BBS来说,我还是一个新警察,许多故事还不知道,谢谢您的提醒。正像您看到的那样,我对吉他中国的引用也是比较多的,因为,嘿嘿,这个网站的名称起的很大呀,让我觉得似乎是可以和“中国足协”媲美的一个挺大的官方组织的。更何况,这里人气真的很网,包括您说的其它一些网站的leader们也会来这里灌水。今天贴10个图的极限到了,还有偶试奏的呜里哇啦的曲子也没法来烦扰大家的清净了。偶的几个剩余的图片在
http://spaces.msn.com/members/achim2005/ 有愿意看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曲子,以后再贴好了。
嗯,还是999T您是老水手,看问题能看到本质。偶这个帖子定为“炫耀贴”倒是比较合适,但定义成广告贴就有点冤枉偶了。偶的高度还不够。嗯。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兄,您一定认错人了。不过您要说的故事我读过,那个好像不需要很考古,嘿嘿。我国产琴也是有几把的,但是以红棉居多,那时候国内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多制琴大师。您看到了,在这些大师成长之前,我已经弹陈志先生的琴了。但是还是别骂我的好,我会回骂的。嘻嘻。
发表于 2005-4-23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那你就写吧!建议你把有关名字隐去,我很想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4: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999T在2005-4-23 13:58:39的发言:

带有广告成分的炫耀贴
把所有其他网站相关链接,评价..之类编辑掉,只剩对琴本身的评价的话,等可以考虑给你加精华——看的出来你炫也是炫得蛮诚心的^_^
斑竹教导的是,偶仔细考虑了您的建议,刚才在Word里编辑之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偶的文字锐减1/3,虽然没有稿费,可是也算是brainstorming了半天的丫,偶真有点舍不得呢。呜呜...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4: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电影在2005-4-23 14:05:59的发言:
楼上的,那你就写吧!建议你把有关名字隐去,我很想看看。
电影兄,该写的都写了。大斑竹说了,偶这个主要还是炫耀贴,所以没别的了。:-(
喔,关于国产琴,偶的琴都是自己去挑的,偶觉得最值得相信的是自己的耳朵。
嗯,还有,偶的经验就是先跟琴行的人混熟,这样价格上人家不好宰你太多。然后多去琴行和人家聊天,期间把他所有的琴弹个遍,然后锁定目标。自己觉得最好的那把琴就基本上有阵子不后悔的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主,您下手真是又快又狠啊。敬仰之情犹如黄河之水......
发表于 2005-4-23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廉兄:我也很想买把德国琴,你这个琴能否给大家录一段听听,虽然录音可能不能真实反应琴的本来面目,但可以听个大概。
发表于 2005-4-23 14: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确实厉害,上了个厕所回来再看,改了不少。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兄,大师琴的音色真的不同。您给我一个email,我给您发过去我录的一小段。噪音比较大就是:-(。再就是这种琴自己联系买少了中间环节,也比较合算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4-23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威廉这个贴子,给我一个启示,可以绕开代理直接从制作家那买。
另外想知道,阿明能看懂中文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15: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和他联系的时候都是用英文的。但他后来也说过中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地区,他和Relington的一家公司合作准备开发中文的网站。刚才我去看了一下,他的网站果然中文版已经launch了。我想既然有中文网站,就应该有中文捆绑服务了。
事实上,我自己联络过不少大师,包括和他们交流他们制琴的理念来确认我应该选择哪位,(我自己水很浅的,但通过交流倒是让我了解了制琴中许多奥妙的所在,呵呵,惭愧)。但也有一些大师可能工作太忙不太爱搭理人,还有一些大师琴,比如Kneipp/Vowinkel/Stenzel等和国内代理商有商务协议,这种琴一般不会绕过代理直接出售,他们也会遵守这个协定的。
电影,你等等,我看能不能把音频upload到哪里。给你发了两次都退信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4 22:37:4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3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了,成中文了。看看我另一个QQ的邮箱,见短信。
发表于 2005-4-23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听了威廉兄给我的这把琴的录音小片段,是把好琴,中频很是醇厚。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22: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大家的垂询。在给电影兄传音频的时候申请的一个帐号:登陆 mail.yahoo.com用户:movie_guitar密码:movie2005有我录的一小段音频,集成声卡效果实在比较差,大家凑合着听一下吧。我过段时间换块声卡,录点效果好些的上来。
发表于 2005-4-23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传上来,竟然不可
 楼主| 发表于 2005-4-24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兄、lb兄等朋友,我把录制的音频更新了,这次噪音小了很多,您们有时间可以forward回自己的信箱听一下了。
发表于 2005-4-24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如何认识这位制作家的?在您决定买他的吉他之前您有没有弹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4-24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 自晓三尉兄:
您好,我在文章中提到了,我潜水的主要工作就是搜索Internet上的吉他制作家,文中列出的URL只是两三个,我的收藏夹里起码上百了,另外本BBS的一个话题里也有很多制作家的URL,不过估计很久也没更新了,所以很多的link其实都是broken的。Achim先生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和其它几位制作家一起浮出水面的,嗯 :-)
在购买Achim先生的吉他之前我并没有弹奏过他的吉他,这个问题我在购买之前也曾经想过,但好像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直接购买者我可能是第一个,没有别人的螃蟹可以拿来先尝尝味道。不过在一篇中文文中(这个Google或者baidu一下“阿明吉他”就找得到了,我不想再挨斑竹教训了)提到他的吉他的一个缺点,叫做不适合热烈的西班牙风格曲目的演奏,这个倒让我坚定了对音色的信心,因为我目前还没有弗拉门歌的鉴赏能力,当然阿蓝得埃胡里面的那些片断还是非常喜欢的。最后呢,只好放手一赌了。
赌博的结果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您也听听音频?...嘻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4 22:40:12编辑过]

发表于 2005-4-24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說出哪位大師用過Achim 的琴嗎?約 US 4400
 楼主| 发表于 2005-4-24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wujs2005兄,Achim先生的一封email中确实列了几位拥有他的吉他的演奏家,不过我都叫不上名儿来的,他的主页中也提到了一些电影什么的插曲是他的琴录的,可事实上我除了John Williams, Bream, Romero, David Ressell, 雪菲MM这些大名能认出来,欧洲的那些什么特丹的几重奏我可以说根本就一点也不相熟,这个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汗ing....
因为和他联络是2004年度的事情了,购琴后一些email已经没用保存价值而删除了,所以要找到这些演奏家也许可以和Achim先生本人联系一下。 sorry了。
发表于 2005-4-24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覺阿姆斯特丹三重奏好像用他的琴很有精緻感的樣子
发表于 2005-4-24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没有见过琴的情况下就敢掏钱,勇气可嘉!!!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0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to 030兄:
您使用的是chenzhi 030吗?我93年购买的是chenzhi 145s(都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是怎么编号的,那时候就是120/130/145s),但是也是先预付了30%,后来拿琴的时候付下剩余资费的,之前也没有看到琴,不知道您是如何购买的。所以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通常购买好一些的琴,特别是大师琴基本都没用机会先看到琴的,包括国内定制的琴也是一样。就算看到了前一个,人家给你做出来应该不完全一样,所以技术上终究是个不直接的参考。
至于您的问题如果牵扯的是诚信问题的话,嗯,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我是在首先信任别人的前提下为人处事的......
发表于 2005-4-25 0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目前还没有弗拉门歌的鉴赏能力,当然阿蓝得埃胡里面的那些片断还是非常喜欢的
前阵在伊美基DOWN了个Flamenco视频,里面除了Paco De Lucia其他都不认识,当然还有Flamenco舞蹈,看完后,对Flamenco有了新的认识。用抽象点的比喻来说:如果你不能欣赏吉普赛女人的狐臭味,这Flamenco吉他还是不要学的好。我是不行的!
发表于 2005-4-25 0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威廉在2005-4-25 0:04:05的发言:
to 030兄:
您使用的是chenzhi 030吗?我93年购买的是chenzhi 145s(都不知道他老人家现在是怎么编号的,那时候就是120/130/145s),但是也是先预付了30%,后来拿琴的时候付下剩余资费的,之前也没有看到琴,不知道您是如何购买的。所以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通常购买好一些的琴,特别是大师琴基本都没用机会先看到琴的,包括国内定制的琴也是一样。就算看到了前一个,人家给你做出来应该不完全一样,所以技术上终究是个不直接的参考。
至于您的问题如果牵扯的是诚信问题的话,嗯,这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我是在首先信任别人的前提下为人处事的......

因为你看到了阳光,所以你看到的是明媚的世界;
我喜欢你的世界观。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1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电影兄。我推断您也喜欢看金庸吧?:-)
发表于 2005-4-25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般;只是不喜欢和复杂的人打交道。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1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想告诉大家的道理很简单,如果要买一把大师琴,自己去淘是个不错的选择。嗯。
发表于 2005-4-26 15: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Butterfly/stiga/Donic/Yasaka/Joola的底板就有一百多块??呵呵,好象应该贵很多哦。两三倍吧应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7-24 01:58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