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继文老师的教材里有很多篇幅对这个进行了描述,
以前只学习过大小调转换,对调式互换没太大概念,学习了廖老师两本书之后,实践了,也用在流行编曲上,真的很棒。
大调音阶衍生出来的7条(第7条用的不多暂且不提) 都可用作调式互换
比如多里安,看成是多里安调式,福利几呀看成是福里几亚调式,莉迪亚看成是莉迪亚调式等等。
既然是调式,那么就有其对应的顺接阶和弦(这是实际运用的关键),
比如福利几呀调式,音阶是 1 b2 b3 4 5 b6 b7 ,顺阶和弦是一级小,降二大 ,降三属,四小,五半减,降六大,降七小。
把这6条都列出来,降二级和二级暂统称为二级,其他同理。同级数的和弦,理论上说6条调式的顺阶是可以互换的,比如大调二级是二小,福利几亚是降二大。
一个C调1625的进行,和弦是 C大 Am Dm G属
二级换成福利几亚的二级(降二级大) 和弦就成了C大 Am Db大 G属。
再比如6级换成自然小调调式的6级(降六大)
变为 C大 Ab大 Dm G属。
其余的可以自己去推,举个例子而已。
按照廖老师的说法,我自己想了一下,调式互换也应该算是一个和弦替代的新的想法。比如二级小(大调调式)可以实际运用的时候可以替换为降二大(福利几亚),或者二属(莉迪亚调式),或者二半减(自然小调调式),有时候给出一个和弦之后,对同一个和弦进行调式不停的互换,可以起到递增或者递减的听觉感受,就比如C大调中的dm和弦是二级,可以Dm---D半减(调式互换)--D全减(减和弦替代)----Db大,递减的听感就出现了。运用到实际中也很好使用。之前听opeth的音乐听到过类似的和声,现在明白其使用原来,豁然开朗。
抛砖引玉,一点拙见,希望高人可以继续指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