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4|回复: 13

[原创文章] 习练进阶过程中,技术动作重要还是音色重要?或说应孰先孰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 14: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这个问题本来是想在"jsxzjhb"朋友《救救我的右手》一贴中讨论的,但觉得自己思考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所以单拿出来希望与大家讨论一下:
我的右手出毛病很久了,好在正在逐渐恢复。在恢复练习时,发现右手各种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了取得好的音色,右手下三指的运动轨迹是不平行的。比如 a指,每次拨弦是向右微转的,觉得这样发音更饱满厚实。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即在分解和弦或轮指时,手指运动幅度稍大,各指间就会因运动路线交叉而打架(说得严重了些,其实只是手指内侧间出现摩擦)。我在恢复分解和弦训练时,特别注意保证下三指各指运动路线相平行,以保证他们有独立的“车道”。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各指运动明显顺畅了,指间连动现象也减少了。但这样也带来些损失,就是以前已经形成的较为三指较为平均相近的音色系统被破坏了。特别是 a 指,显得比较无力,而且音色单薄了。这不得不让我重新修正指甲形状与触弦点,以尽量重建好的音色标准。我记得28版主曾说过,初学时不要上来就注意音色,我觉得音色这东西确实是一个长期的活儿,跟自己头脑中存储的良好音色记忆有关,每个用心弹琴多年的老琴手,没有音色太差的。所以我觉得在自己恢复手指机能的过程中,应先建立正确平顺的技术动作,然后在此基础不变的情况下,逐渐通过调整指甲形状,长度,触弦点,触弦深度等来达到好的音色。
顺便在此贴回复 jsxzjhb 琴友及逍遥老人琴友:我在前贴中所写内容看似像初学者习琴心得一样的一些零碎,是因为我一直坚信练琴不算用功的我,右手的问题不是器质性的,而更多是运动方式(长期自学建立了了一个自己的运动系统)和心理原因。这不得不让我像一个初学的小学生一样,去大量引证,研究各种文献中关于右手的动作要领,去仔细分析自己的动作过程。所以我列出的那几项内容,也是针对右手容易出偏的地方而写。以起到纠正的作用。我也深记逍遥老人曾回复我的贴子关于拇指与下三指关系的内容,我很赞同,也在日常练习中特别注意这点,但觉得这不是我的主要问题,我的主要问题是无力的 a 指借力现象严重,各指在触弦前人为抬指现象时有发生,以及m,a指放松不彻底。所以也在此谢过逍遥老人的关心与关注,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指点。
发表于 2016-2-1 14: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轮指,还是塞戈维亚的右手手型合适。
 楼主| 发表于 2016-2-1 14: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本帖最后由 老马哥 于 2016-2-1 15:01 编辑

不好意思,自己先顶下。可能这个问题对于很多老炮儿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可号称弹琴几十年的老马却拿这点破事儿出来开逗?你的手指动作真是平行的吗?如果分析一下手的生理结构,握拳动作时,手指运动是向心的,如果将手指动作轨迹线延长,那么这几条轨迹线是向心的,必定会交叉。我们弹琴时,应在较小的动作时,尽量保证“短途的平行“。但这点在各种教科书上都没有写出来呀,那是不是个问题呢?如果这个技术要点成立,那完全应该提一下。而如果这个要点不成立,或说允许下三指运动轨迹不平行,那又应该有些什么方法方式来规避手指快速运动时,因动作稍大而产生的手指打架(即便是摩擦的小小阻力,也会成为影响技术进步的一大障碍呀!)呢?
“油管”上有个老外常期做各种视频讲座,他有一讲提到练琴的7个要点,最后一条说,一定要并着手指弹琴,就是说下三指不能打开,我的理解是手指要并(不是紧,更不是缩),运动要平行,这样手指运动才不容易乱。
发表于 2016-2-2 13: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很想听听琴友们对这问题的看法
发表于 2016-2-2 13: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老马哥早日完全康复右手功力!
发表于 2016-2-2 14: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法:最自然的握拳动作就是手指最舒服的运行方向。a指指甲薄,造成的音色单薄,可以通过涂点透明指甲油来增加厚度,使得a指发声更饱满厚实。同时,通过仔细修剪指甲形状获得最佳的触弦角度,最终获得三指较为接近的音色。
发表于 2016-2-2 14: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有一讲提到练琴的7个要点,最后一条说,一定要并着手指弹琴
发表于 2016-2-2 15: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试了一下,太过于注重音色而调整手指的触弦点时,反而会弹乱了,觉得不知所措了。

我倒是觉得从手指放松中寻找好的音色更容易一些,不必拘泥于教条;人的手指长得不一定都很标准,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尽量按照标准去练习,但不必盲目遵从应该就好。
发表于 2016-2-4 13: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右手中指和无名指自然状态下就是往一起靠,弹琴的时候也是很别扭,我是新手,希望能够解惑
发表于 2016-2-4 13: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哥 发表于 2016-2-1 14:42
不好意思,自己先顶下。可能这个问题对于很多老炮儿来说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可号称弹琴几十年的老马却拿这点 ...

很有启发呀,过去看老马哥的文章总强调独立性,我个人觉得手指分开力量就弱了。动作纠正起来是两个方面,第一步注重练习柱式和弦,pima同时奏响,音色整齐统一。第二步用柱式和弦的感觉弹单音,ima指交替弹的时候相互间带一点接触,有一点点摩擦的感觉。
发表于 2016-2-5 02: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个热闹哈:

我也赞成弹弦基本是握拳头的动作的说法。a指弱跟左手4指一样,先天性的,办法只有一个,弱就得多“折磨”(练)。单独练,曲子里也练,好几个曲子(卡卡25老9,萝卜丝练习曲一号)里面的圆滑音我都尽量用3,4指折腾。a指可以用单指弹音阶或者自己喜欢的旋律的方法加强训练。练分解和弦也多找a指用得多的组合。

我的右手手指是自然并一起弹,这样手型自然,而且手指在弦上的位置相互靠近减低音色的差别。

这是目前的理解,不对的地方欢迎拍砖!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发表于 2016-2-9 05: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lade79 于 2016-2-9 06:01 编辑

个人的理解是:右手的一切技术动作都是为音色服务的,同时手指运动方向是向心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放松和独立性。但是,由于演奏的内容不同,比如琶音或和声或轮指或强调旋律等,手指触弦点是不同的,这需要调整手腕儿不是手指运行轨迹。任何单独调整手指轨迹的做法都是危险的,要慎重。
另外:学习吉他的过程中,手指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做杠铃一样,你的能力是9个,那么9到10个之间就是提高的关键,所以,练习尽量避免大量反复自己能力达到的曲目,比如卡卡,而是应该涉及一些高于自己能力的练习,由慢到快,逐步达到能力提高的作用。
发表于 2016-2-9 09: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段时间没上网了,老马哥好久不见啊,谈一下个人看法,先祝琴友们新年快乐,心想事成!

技术重要还是音色重要?这个提法很有违和感,听起来技术和音色好象是矛盾似的。理论上说,我们需要的技术至少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就是能发出想要的音色,第二是有利于运指。第一条要求是核心,是前提,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要求,也是吉他本身的要求。吉他除了音色,还有什么呢?去除其独特迷人的音色,吉他也许就不在有存在之价置。

吉他史上拨弦方式,在传承杨弃过程中,一直在变化,无论什么样的技术方式,都会要求能获得想要的音色。这些不同的方法“获得想要音色”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是否有利于运指拨弦”的便利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吉他演奏手法发展到今天,这个发展的过程,我想,正是在保证音色的前提下,越来越有利于运指。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至少两个结论:1、应该严格按照目前“权威主流”的手法来,因为它是历史积累过程中得到的最佳方式,不用这种方式,只会“更困难”而不是更容易。2、没必要晋升格按照目前“权威主流”的手法来,比如塞格维亚、帕肯宁,不超样是超级大师?如果他们活到现在(帕肯宁还活呢),是不是也要改为目前的“权威主流”方式呢?

但实际上这里有个诡辩,因为我们并不是帕肯宁,我们的技术与并不是帕肯宁的技术,我们自己形成的拨弦方式(不顾音色只顾方便的方式)放在任何时代都不是“理想的、正确的”方式。虽然通向罗马的路不止一条,但并不是所有的路都能通向罗马。很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琴友自学得到的定型动作和肌肉运动记忆,都不是通向罗马的路,都只是南辕北辙的路。曾有位朋友买到了一把顶级品牌的琴,发现“声音很不好”,研究了很长时间之后终于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拨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音色很好听,但这种拨弦方式弹单音OK,却几乎无法演奏曲目。

说到这里,我的思路也慢慢清楚了:音色要保证、技术要“可行”、获得这种技术的练习要省心。所谓可行,就是通过正常程度的努力和练习,可以让运指自如。而时间和大师的双重作用获得的“目前的权威主流”的技法,对大多数琴友来说其实是最为省力的技法,这种技法当然会因为同的指型而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但完全“自行更换”为有着质的差别的另一种技法后,有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劳动。尽可能向主流技术靠才是最省力的方式,除非自己的目标只是“弹响就行”。

每个时代都有那个时代的权威主流的拨弦方式,现在的主流方式是什么?这不是我一位业余爱好者能回答的问题,那我说的这些都是废话?也许有废话的成份,但至少坚定了一条原则,坚定了一个方向:指望自学这种方式是指望不上的,找位称职的老师,解决问题才会事半功倍。

至于拨弦的个人体会,我跟J版描述的有很多想似,比如手指发力的动作或者说轨迹,跟握拳是非常相似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1-28 05: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