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96|回复: 25

谁帮我分析一下巴里奥斯《大教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4 11: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谁帮我分析一下巴里奥斯《大教堂》??

感觉有三个乐章???:)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4 13: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7-24 13: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spreawell at 2005-7-24 11:44 AM:
谁帮我分析一下巴里奥斯《大教堂》??

感觉有三个乐章???:)

如果你找不到那方面的文章,那我建议你买本叶登民的《浪漫吉他名曲经典》(配碟)。
发表于 2005-7-24 2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就是3个乐章,难度最大的是第3乐章,也是我最喜欢的
发表于 2005-7-24 2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姚飞 at 2005-7-24 01:29 PM:

如果你找不到那方面的文章,那我建议你买本叶登民的《浪漫吉他名曲经典》(配碟)。


不对,第二乐章最难,我是指音乐处理方面
发表于 2005-7-24 20: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cailandeli at 2005-7-24 08:15 PM:


不对,第二乐章最难,我是指音乐处理方面

一首曲子不是一段一段的,而应该是整体。有朋友对我说,如果你弹一首非常难的大曲子,可以分成一小段一小段弹,这样你会觉得很简单,但如果连接起来就会使你感到难度了。
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发表于 2005-7-24 22: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姚飞兄所言甚是!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4 22:3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7-25 09: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8楼的看法,意境常常是引领着抚弦人和听弦人的方向,如果没有意境,只乏味的一弦一音的拨,那就失去了创作人谱曲原有的旨意.......有个朋友说的好:弹琴,首先必须先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09: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听出来教堂,只是听到天堂的钟声
发表于 2005-7-25 1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看到过歌特式的教堂,就会对这个曲子有一点感觉了。
歌特式的教堂,巨大而辉煌,无数个尖顶耸入去云际,建筑上的装饰无穷无尽。看似一模一样,又千姿百态。想像一下这样的教堂,在音乐性上我想也能摸个大概了吧。
发表于 2005-7-25 12: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大教堂就不能不提到它的作者巴里奥斯。由于历史的渊源,南美给人的印象首先要跟西班牙挂上钩:激烈热情的西班牙吉他,粗犷奔放的性格和热辣的Tango。虽然其中具有南美的音乐元素,然而从这收标题音乐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来,不同于南美的传统风格,这是一首具有理性的、对于最高原则的思索和探求的曲目。也许这就是古典吉他的魅力,它可以在不同时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当中引起共鸣。

《大教堂》被算做巴里奥斯4类作品中巴洛克风格的作品之一,然而曲子本身展现的对于人性的关怀和强烈的画面通感又使其极具浪漫时期的人文色彩。

全曲共分三部分:下面是听各部分时相应的画面效果

第一部分:D大调本属于节奏明快的调性,却展现出了略带忧郁的感觉。仿佛祈祷的人站在空旷的教堂中央,缓慢的度步,阳光从巨大彩色的玻璃中透过来,使宁静的教堂带上了斑斓而温暖的色调。

第二部分:这是属于天国的声音。庄重的和弦表现出最崇高的、不可违抗的上帝的律令。似乎在描写天堂的同时勾勒出了人间的疾苦。人世的苦难众多,但是低沉、稳健的低音区奏出了坚强甚至有些悲壮的音符:顶着风雨前进: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这部分是最能够引起人内心的伤感同时又最能给予人力量的一部分。福田好啊。好啊。好的不能用语言形容啊。

第三部分:进入教堂祈祷的人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各人都有各人的不幸,但是得到的答复都是相似的:因为上帝的安慰不会因人而异。


由吉他王子约翰·威廉斯演奏的巴雷奥斯的吉他名曲《大教堂》,包括1-3部分。

http://www.bigcat-guitar.com/bbs/tjt/music/大教堂.mp3
发表于 2005-7-25 12: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资料来自吉他风景线http://www.guitarscape.com/class ... ks/la_catedral.html


《大教堂》


《大教堂》是巴利奥斯的传世之作,全曲共分为三大部分,其结构比较特别。第二部分才是序奏,而第一部分是在序奏前另加的一段前奏曲。这段长达48小节的前奏曲是描写祈祷的段落,D大调,2/4拍,极缓慢的速度。乐曲充满肃穆、宁静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大的教堂之内。在笼罩着神秘宗教色彩的钟声中,人们在虔诚地祈祷。演奏上声部旋律的时候,要用轻轻的靠弦法,右手拨弦的位置要在音孔和琴马之间稍微靠近琴马的位置,尽量要弹出透明清脆的音色。演奏下声部的分解和弦,左手一定要尽量采用保留指弹法,即在弹奏分解和弦的时候,左手手指要尽量保持按在弦上,不是万不得已不要离开琴弦,以达到使各个和弦音之间产生和谐的共鸣效果,仿佛钟楼上传来的钟声,在高大空旷的教堂内产生了回响。

《大教堂》的第二部分,是缓慢的序奏,b小调,4/4拍,开始四小节上声部的主题旋律庄重、缓慢,在第三和第四小节里,下声部有一句低音过门,第5-8小节,主题旋律在低八度上出现,在缓慢进行的和弦中,隐藏着低音部旋律。从第八小节的后半部分开始,上声部旋律上行逐渐引出这一段的高潮部分,下声部的旋律也在推动高潮的出现。高潮部分是由一组不断变化的和弦,以附点的节奏来形成动感向前推进。第16小节第4拍开始的一个上行分解和弦和第18小节第4拍开始的一个上行分解和弦形成对比,又推出一个短暂的高潮。这个高潮急速回落到b小调主和弦上。序奏的结尾部分是由下声部的低音旋律,和上声部三次出现的主和弦组成,渐弱的乐句加上最后的几个泛音,将乐思引向远方……

《大教堂》的第三部分是6/8拍的快板,由b小调转到D大调后又回到b小调,这是巴利奥斯采用“无穷动”的技法写成的。a段是由b小调的快速分解和弦开始,不时出现的经过半音,把这些分解和弦有机地连在一起。要特别注意的是,从第7小节开始,一直到第12小节,每小节中第三拍的前半拍连在一起是一条旋律线,弹奏这些音符的时候要尽量采用靠弦奏法,其他和弦音不必用靠弦奏法。第29和30小节,分解和弦的重音分别在第一拍和第三拍的前半拍上,这一段音阶和分解和弦交织进行,要演奏得流畅,重音要突出,旋律上下行起伏也要大些。b段从第49小节开始,基本上全是分解和弦,要注意每小节中的第一拍和第三拍的低音旋律要突出,尽量要用靠弦奏法,而且要有起伏,不能平淡。c段是最精彩,也是难度最大的一段。弹奏这一段的时候,一定要先放慢速度,无论是音阶还是分解和弦,务必要把每一个音都交代清楚再逐渐增加速度。旋律上下行的强弱起伏要特别明显才有效果。《大教堂》第三部分的结尾又是一连串的分解和弦,要注意这些分解和弦第一拍和第三拍的前半拍,突强低音组成的旋律要弹奏得有生气。最后有六小节上行主和弦分解琶音,这六小节中每小节的第一个音是突强音,这六个突强音连成一个上行b小调主和弦,推出这一段最后的高潮,然后乐曲结束于三个b小调的持续主和弦上。

《大教堂》是一首难度极高的经典古典吉他名曲。它不仅是许多国际古典吉他比赛、音乐学院定级的规定曲目,更是几乎所有吉他爱好者爱不释手的作品和津津乐道的话题。下面作一点版本比较:

大卫·罗素:本曲的最佳版本之一,尤以第一和第三乐章为甚。宽广的低音,晶滢的高音,几乎可与钢琴媲美。情绪的起伏波澜壮阔。

约翰·威廉斯:另一堪称完美的版本,无可挑剔。

山下和仁:第一乐章的速度把握非常不错,对于狂飙风格的山下来说,如此的沉稳并不常见。第三乐章是山下技巧与速度的绝佳展现。是非常不错的版本。

戈兰·索舍尔:空灵而虔诚的乐思,速度和情绪的控制均好。十一弦吉他的共鸣性尤其令人难忘。

让·皮埃尔·居梅:略去了第一乐章。流畅性欠佳,琴的共鸣性能似乎也不尽人意。

弗拉基米尔·米库卡:亦略去了第一乐章。第二乐章较快。总体上音粒清晰流畅,但音色有点干涩,缺乏润泽感。

马努埃·巴鲁埃科:音色最为透明的一个版本。以雪松面板的吉他奏出云杉效果,似乎这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甘甜清冽,无比纯净,但是似乎在宽广性方面较罗素的版本差得很远,个人以为不适合表现祈祷的主题。

杰弗瑞·麦克法登:年轻的麦克法登在演奏第三乐章时的速度或许仅次于山下,但毫无勉强滞重,是一个值得参考的版本。

[wmv]http://www.popserv.biz/~crash/zero/data/guitar/catedral.wmv[/wmv]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5 12:5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7-25 13: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一般水平 at 2005-7-25 12:53 PM:
楼上讲的真好。
心服口服。
能拜你为师吗?


不好意思,我也在学习古典吉他中,一般水平:P
发表于 2005-7-25 13: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扎贝结克的版本已可参考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5-7-25 14:44: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视频里的人叫啥名?看过好多次了不知道他叫什么。

里面像是有一个用泛音的?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5 20: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6 01: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6 0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6 01: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7-26 01: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8: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John的好(只听过他的和福田进一的),第三乐章的分解颗粒感比较强
发表于 2005-7-26 09: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很扎实的基本功,这首曲子是无法弹出那种味道的,看来俺要苦练基本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7-26 09: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扎实的基本功,也不一定能弹出那种味道的,老兄!
发表于 2005-7-26 1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

狂人兄,说得也很对,要想弹出那种味道出来,扎实的基本功是前提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7-22 07:1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