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25 21: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底什么才是好的电吉他音色?如何才能得到它?(1)
文:刘陆伟(音乐制作人、唱作人、吉他手、释魂乐队主创、录音师、混音师)
我们所使用的所有相关设备和技术都是源于欧美,然而很多英文专业名词在被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都不够严谨、不够准确。所以在正文之前,我想先对几个关键词做一下正名。
Amp Modeler在中国俗称“音箱模拟器”,但是“模拟”这个词在中文里又同时指的是“Analog”(Analog Signal——模拟信号),于是这篇文章里我把Amp Modeler译作“音箱仿真器”,以免混淆。
和Analog对应的是单词是Digital,大陆现在习惯把Digital翻译为“数字”,然而又很容易和“figure”、“number”相混淆。Digital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指的是一种二进制编码技术,我觉得还是译作“数码”比较好。
正文:
两千年之后成长起来的这批电吉他爱好者们,几乎都用过数码吉他音箱仿真器(Digital Guitar Amp Modeler),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设备出现的原因和它的设计目的,自然也就很难理解它到底应该如何使用。
在数码吉他音箱仿真器问世之前,吉他手们只有模拟电路(Analog)的音箱和效果器可以用,即电子管或晶体管吉他音箱、单块效果器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数码音频技术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数码吉他音箱仿真器,它们最主要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用数码音频处理技术来模仿模拟电路的那些音箱效果器,所以想要玩明白数码吉他音箱仿真器,必须先得了解它们所模仿的源头,也就是模拟电路的音箱效果器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
电吉他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只有电吉他本身和专门为电吉他设计的音箱,没有效果器之类的东西。那个时代放大电路普遍使用的原件是电子管,后来晶体管出现了,它在几乎所有的指标上都优于电子管,于是逐渐取代了电子管,然而在电吉他音箱这一领域,电子管却被沿用至今,甚至被认为是电吉他音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电子管吉他音箱为什么受到吉他手的青睐?
众所周知,电吉他音色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失真音色。电子管产生的失真是软削波失真(soft clipping),偶次谐波成分比较多,失真音色比较柔和、温暖、比较悦耳;
而晶体管失真是硬削波失真(hard clipping),奇次谐波比较多,声音比较冰冷、生硬、刺耳。
图片
图:蓝线是原始信号,橘线是软削波,红线是硬削波。
电子管还有一个特性,当它进入饱和状态时,会吸收一些周围电路的电流,也就是说当它在发生失真的那一刻,它会改变放大电路的特性,也就是说它是非线性的。
于是电子管这两个在其他领域的标准看来是缺陷的特性,在处理电吉他音色方面反而成为了优势。
另外,吉他箱体中所用的喇叭也很特别,跟我们平时欣赏音乐用的音箱的喇叭有非常大的差别。
首先,和监听音箱喇叭相比,它的频率范围是比较窄的,通常只有100Hz-7kHz。而比较理想的监听音箱能达到30Hz-20kHz,几乎覆盖了人耳能够感知到的全部频段。简单来说就是电吉他音箱喇叭只考虑电吉他这件乐器的音域,更低和更高的频率它都放不出来。
其次,它的频响曲线非常不平直,按照监听音箱的标准(尽量平直)来看,简直可以说它是非常差劲的。它的频响曲线在2kHz-4kHz有较大的突起,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弥了电吉他高音弦(细弦)的输出比低音弦(粗弦)弱很多的问题。6kHz以上有很大的衰减,这反而让箱头产生的失真不那么刺耳——应该有人试过在音箱仿真器里把箱体仿真部分关掉,那个特别尖利刺耳的声音才是箱头失真本身的声音。它的频响特性都是只考虑电吉他这件乐器放出来的音色好不好听,压根儿没考虑其他的乐器或者声音,所以如果有人试过用吉他音箱来听音乐就知道,那个音质其实是很糟糕的。
图片
图:某监听音箱的频响曲线图。
图片
图:某经典吉他喇叭的频响曲线图。
再次,吉他喇叭的音圈,它的响应也是非线性的,当输入信号大到一定程度,喇叭振动的幅度会受到限制,纸盆会变形,这也会让声音产生失真,听上去像是加了一定的压缩效果一样。
以上这几点形成了电子管吉他音箱特有的频率响应范围、失真特性和非线性响应特性。所以你把吉他接到吉他音箱上,用不同的力度弹,出来的音色不一样,这就是大家所说的“动态”、“弹性”,这也是我认为判断一个电吉他音色好不好的重要标准!
那么数码电吉他音箱仿真器又是为何出现的呢?
对大部分非职业吉他手来说,在家里用电子管音箱是一件麻烦的事情。得开大音量才能得到好音色(音箱已经很贵,更贵的是你得有间声学处理良好的屋子才能玩嗨。。。。)、需要保养和维护(电子管容易坏,而且换了管子后声音就不一样了)、灵活性差(一台音箱很难兼顾clean、crunch、distortion,没有一台音箱是全能的)。就算用管箱录到了满意的结果,怎么把这个声音带到舞台上去又是另一个难题。不是每个吉他手都像摇滚明星一样有专门的团队负责运输、安装、调试的;如果不同的歌里需要同一个音箱通道里的不同参数,不可能弹到一半跑去拧音箱旋钮吧……等等。
数码设备和模拟设备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性、灵活性和性价比。可以想象,在数码音频技术的一开始,肯定就有人想把吉他音箱数码化,也就是用数码方式来得到“话筒拾取吉他音箱”的声音。但是最早被成功数码化的不是吉他音箱,而是像延时、混响这些空间类效果(它们基本上超越和取代了同类的模拟设备)。一直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数码音箱仿真器才真正达到能够实用的程度。想当年,Line6 POD2.0那是相当高大上啊,2000年前后不少乐队专辑内页里致谢了Line6,说明它也被用在了一些专辑的录音中。音箱仿真器大大简化了录音流程,降低了成本。后来很多吉他效果器厂家都开始出类似的产品,ZOOM、BOSS、DIGITECH……。到了电脑音频时代,又有如NI Guitar rig、IK Amplitube、Waves GTR等软件形式,这些插件在宿主软件里可以非常方便地做Re-Amping,也被广泛使用。
这些音箱仿真器,技术原理大多是基于物理建模,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学公式去再现音箱中每一部分电路对于声音的改变和影响。但是电子管失真电路的特性非常复杂,想用物理建模的方式去再现它,需要非常多的公式和非常大的运算量,早期的数码信号处理芯片运算能力根本没有那么强,相关的技术不够成熟,结果就是早期的数码音箱仿真器很难得到令专业吉他手信服的声音,用俗话来说就是它们的声音“冰冷,没味道”、“动态反应不够”、“轻弹重弹都是一个声儿”,所以在大部分专业场合还是不会用它们。
著名制作人Michael Wagener讲过一个小段子:King’X乐队(一个前卫摇滚乐队)的吉他手Ty Tabor(YAMAHA代言人)有几年时间一直在用音箱仿真器,有一次录音,Michael Wagner让他用管箱弹,他都控制不好演奏动态了,虽然在跟管箱复习了几天之后他找回了手感,但是用Michael Wagener的话说,这足以说明音箱仿真器是多么“毁人”哪。
图片
图:Michael Wagener在他的录音棚里
好在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数码音箱仿真器已经越来越强大,不光是功能越来越多,音色也越来越接近它所模仿的那些“真家伙”们。当然随着功能的强大,使用操作也越来越复杂,那么多的模块,那么多的菜单,让人头晕眼花,绝大多数人买了之后其实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只能用用厂家预制,或者网上下载点网友上传的预制,往往得不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当然,在将“如何得到好音色”之前,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再深入谈谈到底如何是“好”的电吉他音色,先明确了这个概念,才能谈到后续的环节。
(待续,欢迎分享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