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jasonmetalfreak 于 2017-5-12 10:25 编辑
Ramble Marvel这块是在我最开始选MIAB单块时的候选之一,到手后觉得它的音色也并没有给我太多惊喜,和我之前在youtube上看测评的感受基本一致。这次没有录视频,因为Ramble Marvel这块和Bogner La Grange的音色走向大体相同。和weehbo plexface对比了三天后我还是决定出掉Ramble Marvel。不过这块真心赞,JFET模拟marshall电路,发烧原件加上和marshall plexi几乎一样的外观,加上这价位真的是非常良心!老实说我在Ramble Marvel上比我在bogner la grange上纠结得更久。为什么还是决定出掉呢,在此和大家分享一点对比的感受: 其实MIAB(marshall-in-a-box)类单块到这份上已经不只是对比音色轮廓描摹得像不像的问题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感觉。这里的感觉有客观的和主观的,客观的包括触弦动态和模拟电子管失真的音色特征(当然单块晶体管是永远不可能100%模拟电子管动静的,不过尽量往哪个方向靠近却是可行的),当然还有一个非常主观的因素,就是你脑海里最像的那个音色是从什么角度去理解的。而最后一个主观因素,却往往影响和支配着听者对前面客观因素的判断。以我为例,我对真实marshall plexi箱头的触弦动态和失真特征的理解也不是建立在玩过真正的箱头基础上的。但是在看过YouTube大多数高质量箱头测评视频后我觉得自己对marshall plexi的音色特征还是有了一些比较客观的认识。 对于Weehbo Plexface(以下简称PF)和 Ramble FX Marvel Drive V3(以下简称MD)这两块的对比主要有以下那么几点: 1. MD在EQ上最明显的特征是有更多的中频,更确切的说是high mids;而PF预设EQ更平一些,甚至中频有点凹。在调节的过程当中,无论怎么调MD的那点中高频都无法消除,而PF的shape拨档设置为push以后会有相当明显的中低频段的提升(更多的是低频的提升)。由于MD有更多的中高频使其在听感上会更抓耳,solo切入感更强,但是声音立体感变差,比较平面化;而PF因为EQ较为平均所以音色则更亮更刺激,音符立体感更强,在弹奏开放和弦时感觉更有力更punchy。而在中度失真弹奏分解和弦的时候MD声音更容易混在一起,PF则相对较为清晰。 2. 两个块音色的失真方式和结构略有不同。本人不懂物理电路上的东西,我在这里就用触弦的感觉来解释一下。这里先提一点,由于MD的低频来自normal旋钮,而normal旋钮同时又控制失真度,这导致了在low gain设置下声音偏薄缺低频,反之在high gain设置下低频泛滥声音混浊,但是配合tremble和presence的控制还是可以调出很好的音色。 失真结构上高音弦的比较两者非常接近,但低音弦差别明显:在相同失真度和音量设置下,MD低音弦有些过早失真的感觉,而PF则在高音弦和MD保持同样失真度的同时,低音弦还保持一种要破不破的感觉,而这一点正是我觉得PF非常接近真实marshall plexi音箱(有条件翻墙的可以参看YouTube 2Guys1Amp两男一箱的测评视频)的原因之一。我对于marshall plexi特别jtm和jmp一类的箱子的印象是:整个失真结构松散但不绵软,触弦在low gain的时候反应比较钝,但是把两个通道跳线所有旋钮开到十以后音头却是非常锐的。PF的低频就是那种松散但还能收着点的,就算在拨档设置为push增加低频情况下;而MD的低频在低失真度的情况下就很绵软,整个失真结构缺少plexi箱头那种sag的感觉,高失真度下低频甚至有些海绵般接近fuzz的感觉。这种低频的失真结构在Bogner La Grange和 Catalinbread DLS上同样存在,特别是Catalinbread DLS尤其明显,听起来更接近fender箱子的失真而不是marshall(虽然前期marshall是fender改过来的)。Plexface的这种失真结构和Wampler Plexi Drive非常类似,我在捣鼓这两块的时候音色轮廓上可以调得非常接近,但Wampler Plexi Drive一个问题是存在略多的中频染色听起来有一种ts类过载的味道。 另外在调节失真度的时候,我觉得PF的调节旋钮的反应更像我Marshall DSL5c的失真调节旋钮反应,过渡比较自然。MD失真增加也很自然,但Bogner La Grange就有很刻意把失真分为高中低的感觉:不管在哪个gian设置下,旋钮调过12点以后基本没有明显影响,估计是为了配合gain拨档的选择。 3. 音头的对比,PF比MD更直接,更有侵略感。在这点上MD和La Grange已经比很多MIAB类单块做得好太多了,但我觉得weehbo还是略胜一筹。多数marshall类单块都有一种音头被包裹的感觉,像一层雾蒙蒙的东西,MD也不例外,这是连presense旋钮也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我曾一直以为是单块动态问题但貌似并无多大关系)。我认为造成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预设EQ的中高频过多,也有可能是JFET电路本身设计导致的,我在几块基于JFET电路设计的MIAB单块比如MD, Catalinbread DLS和Wampler Plexi Drive都发现了这个问题,而相比之下基于MOSFET电路的ZVEX Box of Rock和Distortron音头就直接的多(Plexface是基于FET电路但官网没有说明是哪一种)。但是,这两个原因只是基于我个人经验的主观猜想,真正原因还有待研究电路的大神解惑(Weehbo JTM Drive是基于JFET电路但是听起来却没有音头被包裹的感觉)。 4. 叠加Fuzz时PF明显更透明,对fuzz过滤较少。MD和La Grange这两块在叠加fuzz的时候都会过滤掉更多fuzz的高频以及原有的粗犷和颗粒感,变得绵软和奶油般顺滑,但MD叠fuzz比LG更透明一些。Plexface也会过滤fuzz的高频,但是相比之下保留了更多fuzz原有音色特征。这个问题就看个人喜好了,一些人是很喜欢奶油般顺滑的fuzz的。 5. 最后一点,也是我比较困惑的——电路对比。我在TGP(the gear page)论坛发帖时一个叫Sergey的俄毛子老头和我交流了很久,据他称MD基本是根据marshall箱子电路设计的,只是把电子管都换成了晶体管。MD和La Grange等大多数烧块的电路都是采用传统的THD(Through Hole Design),也就是所说的分立元件,或者洞洞板;而Plexface以及Weehbo其他单块都是采用SMT(Surface Amount Technology),也就是贴片元件,或者PCB印刷电路板。前者是纯手工制造,后者则基本是机器制造。Sergey的观点是THD用在音频设备上要远好于SMT,一个理由是原件的体积被缩小了肯定会影响音色。但经过我在TGP和Google上的搜索,发现很多人认为SMT和THD的主要区别就是:THD更易于维修和DIY,而SMT可以降低制造商人工成本并增加利润。现实确是如此,越来越多的单块制造商选择SMT电路制造单块,比如wampler,lovepedal,tech21等等。而我在TGP论坛上搜索THD和SMT对比时,发现回复最多的就是Sergey这人,而大多数人则是保持中立或者只关心音色。当然,单块的用途本身就是用来做音色,我自己也更倾向于选自己喜欢的音色为主而不是看它用了什么电路。(这里提一下,SMT有个优点是噪音小,因为原件更小连接更精密。我在对比过程中也发现MD和La Grange的噪音要更大)。 以上就是最近倒腾MIAB单块的一些感受,不得不说音色这个东西虽然非常主观,但也是部分基于客观因素的。一个音色像不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你脑海里对它理解的角度。话说Sergey自己也有Plexface,和MD对比过后他觉得MD听起来声音细节更多,更开放,和我的观点基本相反。Sergey说他对于plexi音色的这种理解是通过把箱子放在mix里得出的,而对于把一台音箱单独拿出来听他并没有仔细研究过也不感兴趣;而我的理解是研究一个单块和其模拟的箱子音色到底有多像,必须要把这台箱子单独拿出乐队近距离倾听。当然,能够自己亲自用一下是最好不过的。个人主观测评,也欢迎各位单块玩家交流不同意见!
这里再补充一下,Plexface的吉他旋钮Clean-up能力要好于Ramble Marvel和La Grange。在两者都设置为相同中度失真的情况下,Plexface在LP琴桥音量旋钮拧到7的情况下就可以得到不错的清音,而Ramble Marvel要得到同等程度的清音需要把音量旋钮拧到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