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 倪老师,最近在QQ群里,有一个人问了一个问题,“都37岁了,还能走古典吉他专业吗”?说实话我看到很多类似的问题,比如“都XX岁了,学吉他晚了吗”?您怎么看待这种问题?
倪老师:首先我们要明白专业和业余到底是什么意思。在国内我们一般会觉得“专业”是指受过系统训练,而“业余”是没有受过系统训练。而这两个对立的词语在起源上并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Professional”和“Amateur”这两个词, 而是“Virtuoso”,“和“Amateur”。前者我们偏向于翻译为“炫技的”,比如用来形容像李斯特、肖邦、帕格尼尼这样的音乐大师,他们接受的音乐教育并不是现代的学院派教学,基本上是由一位比较博学的老师来面授,他们所掌握的音乐技术以及舞台魅力,和所谓的业余人士们有着天壤地别的差异,所以是否接受过系统化的学院派教育并不能视为专业和业余的区别。不是说经过学院派系统化的训练,这个人就是专业的。即使是学院派,也不见得系统。
可可:那您觉得是什么决定专业和业余?
倪老师:我觉得是对待细节的态度。专业人士在处理曲子的时候,会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处理,并且对音乐该如何表达,有相对成熟的见解;而业余人士在演奏的时候,往往只是把音符弹出来,对于音乐的处理,更多会依靠直觉。
可可:那这样的话,之前那个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问法,“37岁了,能不能达到职业技术高度”?
倪老师:坦白说,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37岁不见得完全没有可能,这个要看身体机理状态。如果是一直从事比较吃重的体力劳动,手指不够柔软了,那估计不太可能了。 而我也遇到过手指的柔韧性非常好的成年人。所以在不知道前提的条件下,没办法做出判断。大器晚成的演奏家也有,但是如果说能不能练到像山下和仁一样,达到像那些技术顶端的人一样,这样的问法就不太现实了。
可可:那如果这种目标达不到,那您觉得像从这个年纪开始学琴,应该定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倪老师:这要回归到音乐的本质。音乐不该只是用来震撼别人的,而是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有些音乐被演奏出来的效果的确在刚开始聆听时很震撼,但你最常听的音乐一定是比较有内容的,耐听的。 至于对技术的追求,我可以举个例子,像法国的音乐家圣桑,60岁的时候还写信给朋友说,自己的颤音练得不错。练琴的过程很长,坚持不懈能够做到逐渐提升,去享受这个提升的过程,而不是达不到目标就不做了。挑选曲目时可以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这就够了。
可可:据我所知,老师您也是成人后开始学琴,那当时怎么会选择古典吉他这么一个有点小众的乐器?
倪老师:嗯,我最开始接触古典吉他的时候是18岁。其实小时候特别讨厌音乐,感觉特别吵。现在想想之所以讨厌音乐,可能是因为小时候的印象中,父亲一直在教学生唱歌而没时间陪自己(倪老师的父亲是声乐老师)。 到16岁的时候开始想学音乐了,其实那个时候想学的是声乐。但是由于在变声期,没办法学。于是就学了民谣吉他。后来学了一段时间后,就开始纠结是转学电吉他,还是古典吉他? 由于看了一部电影叫《十字街头》(Crossroads 1986),里面有段用电吉他斗琴的场面,后来有着古典吉他功底的男主角胜了,当时就觉得学古典吉他会变得很牛,就选择改学古典吉他。
可可:那您觉得学习古典吉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倪老师:恩~我觉得是如何去发现并解决细节问题。 因为古典吉他是一个很细腻的乐器。在借助这个乐器表达音乐过程中,它需要你有很强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学琴过程中,有时是由外而内的,借助老师的引导来帮助自己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比如在平日的教学中,同样的谱子,老师会给学生演示不同的弹法,虽然学生不见得能立马做到,但是会提高分辨能力。有时则是由内而外的,即心中有自己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的声音,并克服技术问题,将自己想要的声音呈现出来。 所以,想要提高吉他的演奏水平,必需提高对声音的感知能力,也就是需要培养一副“音乐的耳朵”。
可可:说到这里,就想问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您练琴的时候会不会感觉枯燥啊?
倪老师:哈哈哈,当然会有觉得枯燥的时候啊!我不是一个打鸡血的人! 还真的有边看电视边练琴的时候!并且这种情况还不止我一个人,问了问周围的朋友,还都有这样的经验!不过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大量重复性的练习,比如一些基础训练,或者为了演出而要不断强化肌肉的记忆。 很多时候,我感觉弹琴不是娱乐,更像一场修行。艺术是苦工的产物,没有良好的技术做支持,是难以表现出想要的声音。
下图引自吉他时代,版权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