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之力 于 2018-10-16 02:32 编辑
远古蛮荒
关于我与吉他中国的故事,这事儿得从女娲补天的时候说起。 想当年远古时代,女娲费劲吧啦炼五色石补了天,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安静,安静的连手机、QQ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微博、抖音上面那些妖魔鬼怪。那个时候想往远的地方发点消息,要先把自己挪到邮电局,按字收钱发电报,远处的邮电局收到无线电信号翻译成汉字再投递给收信人。那会上语文课老师还教我们怎么用最少的字把事儿说明白省钱,想必段子里在东莞往老家发“人傻钱多速来”的大妈就是那个年代的人。后来科技发展了,我所居住的八线小城居然也可以看有线电视了,那个时候CCTV7还不只是“军事农业”频道,主要以科技节目为主。那个时候有个节目叫做《科技之光》,经常播译制过的“硅谷新闻”,会讲一些非常时髦的关于“电脑”知识。当时这节目对我的科普作用还是比较大的,看了这节目我才知道原来电脑不像霹雳游侠一样会自己说话,但是可以玩比红白机效果好很多的游戏。在家的时候还经常会看cctv7上电脑讲座,按“上档键”(其实是CapsLock键)再按字母就能输入大写字母。后来小姨和小姨夫让我家接盘了一台二手的486电脑,小姨夫看我会输入大写字母都觉得我是神童……。然后就是痛苦的自学过程,因为干什么基本都是靠dos系统的命令操作,就算想打开windows 3.1也得是在dos中打开,可能现在学设计的都没见过dos版的AutoCAD吧…… 没两年我家又接盘了小姨和小姨夫的“赛扬333”电脑,就是这台电脑,插上56K的调制解调器,插上电话就能拨号上网“冲浪”了(那个时候都叫上网冲浪)。拨号上网费用很贵,有数据交换的时候调制解调器还会咯吱咯吱响,上网的时候都得掐着时间,心惊胆战的,贼肉疼。那个时候有个叫马化腾的人仿制了国外一款叫ICQ的即时通讯软件,起名叫OICQ,当时我可真是个好孩子,装上oicq就是为了去里边的英语角聊天室跟另外一帮中国人练Chinglish。(好孩子状态一直持续到同学告诉了我一个叫japanesegirl的网站……)没多长时间马化腾让美国人给告了,于是把软件名改成了QQ。也是在那一年,美国有个叫Napster的软件因为免费分享mp3被判败诉,告它的除了国际五大唱片公司也包括Metallica,算是国内科普互联网音乐版权第一案吧。也是在那一年,咱们的楼主开始搞吉他中国,哈哈哈哈哈哈现在对吉他中国有多远古有直观的印象了吧……
初识
也是在那一年,班里要搞活动,我同桌(男的,哎,男的)拎了一把吉他来教室,课间的时候在那秀了一下弹唱,我记得好像是“花儿乐队”和“比盎”的歌。年少的我一听,卧槽这琵琶声音怎么这么好听,后来还去这大兄弟家玩,他打开他家的电视和不能三碟连放的VCD给我看了看Metallica的现场演出,卧槽,太牛逼了,虽然听不清楚是啥玩意而,就是觉得牛逼,当然当时我也不知道是啥乐队,跟着哥们学着叫猛胎粒克。再后来有一天去另外一个同学家玩,那个同学家里有一把蓝色的电吉他,他给我们秀了一段嗦罗,虽然不知道弹的是什么玩意,但是感觉很牛逼。我上去摸了摸,第一次见电吉他的我惊诧道,哎呦卧槽,这指板这个细,哎呦卧槽,这弦离品丝也忒低了,“敢问大侠此乃何方神器?”,我那同学一边整理他当年还没稀疏的头发,一边说道:“爱宾斯RG270,韩国产的,两千多”。当年两千多人民币可不比现在的两千多,在我们那八线小城两千多给孩子买个吉他的父母也算相当有追求了。接着我又问“你吉他插着的这个是啥啊?”哥们儿不屑道“505效果器”。紧接着他又嗦罗起来,嗦罗着嗦罗着,他突然一踩他那块未曾被大张伟开光过的505效果器,电吉他那聚丙烯的声音一下就变成了聚氯乙烯的声音,这个转换是那么的具有戏剧性,那么的惊心动魄,听得我汗毛倒竖手心出汗。又问哥们儿“哎,你弹的这么牛逼,咋学的啊?”哥们回道:“跟老师学了几天,主要靠自己练”,紧接着他掏出了从他过去的老师那花重金淘来的秘籍,我颤颤巍巍地接过来一看,皱皱巴巴破破烂烂的纸也无法掩盖那几个复印大字的光芒“重金属电吉他……蓝摇琴行”,哎呦卧槽,重金属,这仨字听上去就压得我喘不过来气,蓝摇琴行,听着这名字就牛逼,想必是什么吉他圣地吧。 那段时间在这俩哥们的影响下,刚认识五姑娘的我心中充满了躁动。于是我又插上了我们家那按分钟喝钱的56K猫,用雅虎疯狂搜索。一个叫做“丝忆吉他网”的网站出现了,紧接着我又顺藤摸瓜发现原来还有人在网上放了猛胎粒克的歌,在我们那八线小城基本有路子的人都是淘打口磁带听歌,我没路子啊,就只能在网上下。56K的猫下载速度每秒钟是7~8kb,下载一首歌就要十多分钟,还得说是用能断点续传的网络蚂蚁(NetAnt)软件才能下,不然可能随时卡断掉,不用网络蚂蚁下载一首mp3那么“大”的文件几乎是不可能的。后来我又知道了六线谱,知道了有个软件叫Guitar Pro,可以打开*.gtp的文件,在一个叫mysongbook的网站上可以下载各种国外乐队的谱子。MP3我下载不了多少但我却是下了很多gtp来听,那个时候经常在电脑上听gtp,电脑midi音源怪异鬼畜的声音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后来听到那些原版的曲子都有违和感。没有吉他的我就借了别人束之高阁的木吉他玩,没人教整天自己瞎扑棱。
云谈琴
一转眼就上了大学。我这人从小就没有悬壶济世的志向,上了医学院完全是我老娘的主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上这个专业的大学就等于告别最好的老师了。看着身边的同学各有各的路地活着,我经常自己一个人发呆、难受。我这辈子应该怎么过,以后真的要当郎中吗,心里难过极了。直到大二开学,我终于决定不能再这么活,说服爸爸妈妈资助我买了个电吉他,又开始在网上找资料。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到当年另外一个很强势的网站,叫“女吉他手”(susanguitar)。为啥叫“女吉他手”呢,因为这网站的站长是位姓苏的大姐,在东北吉他圈里也算比较有名了,论坛老人应该都知道。susan自己出钱搞了个网站,请人建了个论坛为大家提供交流的空间,并尽自己所能分享各种学习资料,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各路豪杰也纷纷慕资料而来。因为我这人不爱出宿舍,也没人愿意跟我搞对象,于是那会有大把的时间泡在论坛上,下载资料啊,水区发表发表愤青言论啊什么的,我的云谈琴生涯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Susan老姐看我时间这么多,就让我帮她管管网站,再后来又把我弄成超级版主,论坛后台,ftp服务器密码什么的都给我让我管。那时候闲的蛋疼的我也是不含糊,每天刷论坛管理版面,见广告都是秒删,还自己做过几个国外教学视频的翻译,自己用vegas给视频贴字幕传到网站上给大家分享,还经常去UC上听论坛大咖弹吉他,那段时间气氛还真是其乐融融。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就想问为什么“女吉他手”网站黄了,估计现在也没人在乎吧,不过还是想给当年有此疑惑的老同志揭个秘。“女吉他手”网站的倒下,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无偿分享资料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susan姐要当妈,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当年susan自己不懂,把一些自己应该去做的事交给别人去做,比如注册域名……当年一个网名叫做“木木”的管理员用他自己的身份证注册了suanguitar,并在“女吉他手”做大了以后要挟susan,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那个时候出了女吉他手的门,隔壁就是吉他中国,也经常来吉他中国来看帖子,但基本上不发言。
面基
第一次和楼主“小兵吉他”面基是在2005年6月3日。那是北京乐展的最后一天,我风尘仆仆地从环京贫困带赶到了国展馆,大家都开始要收摊了。本来还约了另外一个ID:“吉米慢手”的网友,没成想他比我去的还晚,都要关门了才到。我专门找到了吉他中国那个小展位找工作人员问下午Nuno Bettencourt演出的具体地点,兵总非常热心的过来给我指路。那个时候手机用的都是黑白屏的诺基亚,只能发短信打电话玩像素风贪食蛇,根本没有手机导航定位什么的高级功能。兵总告诉我出了门坐哪趟车,怎么走,总之就是到女人街,新豪运酒吧。我印象中兵总还没有现在这么敦实,想必兵总也不记得当初那个红毛小伙子吧。告别了兵总出展馆门和吉米慢手去了女人街吃了路边摊等着看演出。Nuno的那场演出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国外大师的音色,第一感觉是耳朵聋了啥都听不见,缓了不到半分钟感觉妈的原来磁带、CD、视频里的声音都是骗人的,现场的音色完全是另外一种声音!失真全靠声大,全靠巨大的音量去振耳膜和麦克风出的失真,而不是从效果器开始的。吉米慢手嫌我们的位置太靠后他自己挤到前面池子里去听了。演出快结束的时候Nuno要找下边的观众上台弹吉他,居然第一个把吉米慢手捞了上去,这小子居然弹的还挺好!又干净又流畅还很有音乐性,后来Nuno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还对第一个被他随机捞上台人的演奏者赞赏有加,甚至说有点像他自己的感觉。后来两位上台的哥们弹的就有点差强人意了,听着总让人捏把汗觉得尴尬。 时间在看书与考试中度过,一晃就到了大五实习的时候。自己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那个时候租个30多平米的房子自己住,一个月才300块钱,现在如果不拿手机出门,带300块钱想必心里都没底吧。那个时候的我仍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对未来的迷惘真的是很折磨人的一件事情,想实习吧,看别人都考研自己不考感觉缺了点啥。不考研吧,不考研去哪工作养活自己啊,当时听说回我们那八线小城的医院找个工作也得掏个十万八万的。感觉这个世界即将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至少在那段时间,30平米的出租房就是我逃避这个不友好世界的小窝,我经常深夜睡不着觉,烦躁得不行的时候就抱起吉他开始练琴,我这人做事情还算专注,练着练着心就静了,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都是这样过来的。实习那一年我的弹奏水平进步是最大的,那个时候居然可以很清晰连贯地速弹。
断舍离
再后来毕业走投无路的我穿上军装去了大山里的基层部队。体重一下从刚毕业时候的110多斤长到了140斤。基层部队的生活估计当过兵的兄弟都知道,忙的时候真忙,闲的时候是真闲,具体我是怎么种菜养猪发大白药片当带车干部就不做介绍了,如果有机会开另外一个帖子再讲吧。那个时候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看吉他中国论坛的帖子。这么多年吉他中国论坛就像一部系列连续剧,上演了各种爱恨情仇。什么假弹事件啊,假琴啊,西门烧烤的恩怨与救赎啊,老梅铁骑京西抓骗子啊,等等故事看得津津有味,也时不时和大家分享点好玩的事情。再后来有个领导看我做事情比较认真,想办法给我争取了个出大山上学深造的机会,于是我就又在医学这个不归路上更进一步。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实验室的机器有个师姐要用,我就每天晚上去实验室做实验,弄到半夜两点回宿舍睡觉,早上不到六点起来赶早地铁去社区参加流调,这流调是上海某大老板的全国课题,北京这边我们医院的科室负责协助,我是去干最烦的那个环节——问卷调查,每天和老头老太太说一上午,中午回医院凑合一口饭,就躺下睡觉,下午别人下班了再去实验室做实验,周而复始。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有段时间,直到我话都说不出来了,开始发烧,在卫生间用卫生纸捂着嘴打了个喷嚏,发现卫生纸上都是鲜血,就不敢再扛着了。艰难的拖着自己40多度的身躯去急诊挂号,检查了半天说是急性咽峡炎,一支赖氨匹林下去开始汗如雨下,舒服多了,然后开始输头孢,大概一周之后就好了。毕业之后在老板的推荐下去了另外一家医院,刚到的那段时间因为医院人员安排出了问题,科里缺了规培的一线医生,我就成了任务最重的一线,手上运行的病历保持在10个左右,每天入两三个,出两三个,每天早上上班前把所有病人查看一遍都要半个小时以上,更别说查体测血压之类的。然后就是早交班、下医嘱、开出院、开带药、查房、写病历、收病人、写首程入院志、3-4天一个夜班。对于我这种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倔强的人来说,是根本完不成的。每天差不多都是半夜3点睡,早上6点起,感冒了去开点感冒颗粒对付,经常头疼,吃止疼片忍着。逐渐的记忆力开始出了问题,记在本上的工作有时候都忘了去看去做,因为这个经常被上级训斥,查房的时候我头疼的不行,同事开玩笑说让我去做个核磁,我那时候真应该去做一个……直到有一天晚上,我去查看病人的时候,跟病人说,我感觉自己快过劳死了,病人也只能表示同情。就是那一晚,半夜2点我躺下后第二天就没起来,再醒来已经是三天后了。听宿舍的室友说我那天凌晨癫痫发作,拍打床和墙壁的声音把室友吵醒,送我去了急诊,6小时内先后总共打了80mg安定止不住抽搐,动脉血气有三次测的都是ph<6.8,要不是我之前跑马拉松对酸中毒耐受能力强一点估计一口气上不来就挂了。中间过程就不讲了,总之经过漫长的会诊和抗炎治疗后来开颅切了一部分脑组织,病理报的是炎性,不是肿瘤,只能推测是感冒加长期不能睡觉休息导致的脑脓肿。出院以后休息了三个月,这三个月不敢到处跑,就只能没事在宿舍刷刷论坛,但那段时间我跟论坛上谁也没说过,只有鲁科长私信问我的时候跟他说了一下这个事。我这人可能真的比较倔强,5月份开的颅,出院锻炼锻炼9月份就参加了北京马拉松还跑完了全程,那个时候才觉得自己真的恢复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科间会诊,出门诊什么的。又过了一段时间,是个周日的下午,那一天我出一天门诊,快下班的时候发现我看电脑上的字,视野中心的字看不见,周围视野的字可以看见,两个眼睛都是这样,左眼更严重,左眼左上象限视野有彩光遮挡,坚持到下班后我赶紧请教了眼科的朋友,他说我最有可能是眼的中心性浆液性渗出,诱因是劳累,需要多休息……第二天我去眼科做了OCT,确诊了中心性浆液性渗出,而且从检查图像上看确实左眼比较重。 可能是我这种不会偷懒且倔强的性格不适合做医生吧,去年申请从部队转业,今年也在地方医疗结构辞去了医生的工作。
未曾改变的
18年很多东西都变了:春天下土的沙尘暴没有了,变成了雾霾;“普通家庭”的马化腾通过QQ起家发展成了互联网巨头;手机从只能打电话发短信变成了啥都能干的智能移动终端;猛胎粒克也写不出几首好歌了,大张伟也不正八经搞乐队开始靠耍贫嘴吃饭了,当初在教室里弹吉他唱歌的同桌现在变成了个说唱歌手,在某三字名的乐队当主唱,还经常参加各大音乐节的演出;现在用的这个光纤网速是当年拨号上网速度的3600多倍,绝大多数人也变得没有耐心在论坛上发长篇的帖子,连微博最多140个字都错别字连篇自己懒得改了;我除了脑袋上多了个20厘米的疤,也变得比以前更看得开得失了。但有些事情没有变,比如关于吉他的一切,当我抱起吉他,还是18年前的感觉,它的声音还是那么的好听,心烦的时候练练琴,不愉快的事情慢慢就会被忘掉。打开吉他中国论坛,看看那些“江湖恩怨”,还是那么有意思。这么多年,看了不知道多少场兵总组织承办的演出、吉他春晚什么的,每次看兵总在现场忙忙碌碌,我都不好意思过去打招呼。这18年来,我的一些同学、战友已经失去了生命,我也差点但是命还算硬,我会经常在论坛留言让大家知道我还活着,也许下次有机会,会找兵总握个手聊聊天。人这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有想法就要赶紧实现,尽量不留遗憾。我想和我一样感觉的人还有很多,比如去年3月,咱们论坛的老乔和不插店来北京办事,要和力主任见一面,这难道不是一种吉他中国论坛情怀吗,哈~没错,他俩勾搭在一起了,通过论坛认识的,他俩的喜糖我现在还留着…… 总有些事情值得去怀念,这些,就是情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