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乌托邦Guitar 于 2019-12-23 20:26 编辑
自入行起,就庆幸有了很多对吉他制造深入了解的机会,从中习得着理念知识和制作经验。
量产型的制作方式为多数人提供了更便捷的入口,可以更轻松地了解音乐、制造音乐⼀⼀大众的精神粮食。 手工或私人定制的方式,为更高要求的用户提供着解决方案。
但用户所最终关注的是使用体验而非制作方式,“零部件”如何加工成型?作用是什么? 这不是他们的任务,他们是使用者而非制作学徒,唯一的义务是对使用体验进行反馈。
用户了解生产制作,是希望能对自身的使用体验有更准确的判断。
分析用户体验——制造用户体验——用户体验反馈——合理优化体验,这些是制琴者所要注重和研究的板块。
坚持认为,无论选用何种制作方式,要有良好/合理的成品就不能只顾贪图生产便捷性而一味以音质的流失作为代价, 来让琴更耐“操”,否则会经常出现一些问题:
如音准(八度音)可以误差到⼀个微音(1/2半音),结构对音质与稳定性之间的平衡并不太合理。。
制琴上每一个变动都可能影响最终的体验,其中有规律可寻吗?
当然有:多了解清晰制琴原理,包括结构、弧度、数据的合理调整。。。 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许多问题,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不要只按上⼀个传下来的方法来制作,“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那为什么这样做呢?是否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或许我们都可以问⼀下自己!
不怕做不好,就怕做不好,还认为是好的。
先了解了再做,永远都不晚。
同时,无论怎样的理念,实践过后再作决定,不要在任何没有印证过的改变或调整上太快下结论。
从事吉他制作有些年份,但和动不动就几十年经历的前辈相比,不值⼀提。 所幸一路保持着上述的学习态度,⼀路过来,每⼀次调整、经手的吉他,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在过去几年里,我总结了重要的一点:
关于很多有关理论知识,无论是口传身教、书中所写,大多是⼀些未运用电子设备精确测量来证明的观点, 我有时会故意跳出规则,从来没有发现结果像作者预测的那么糟糕。
这让我⼀路反思: 声学结构制造中的任何部位都是用特定方法来做的,只是因为这方法已成为传统,同时是否有好或更好的方法? 这并不是说现代制琴应该抛弃或忽视传统的方法,但是同时也应该考虑现代技术。
“我们拥有更多关于木材,声音,制作⼯具,胶水,环境控制和其他知识,他们没有”,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根据、介绍被运用之后。”⼀⼀(C.F .Martin)。
所以作为制琴开始的部分,应该是我们知道“怎么做”会更好开始: 现有最好的方法,原理支撑、技术、经验、延伸出来的改良,在多数情况下,这可能比科学研究更有用。
⼀把好的或伟大的吉他制作出来,会有乐⼿参与到里面,他们指引制琴师的手。 事实上,我们现在所在谈论的经验,就有许多是无数乐手参与到里面所产生的结果, 其中许多已经将我们正在了解的进行了非常深入剖析。
我们站在前人所搭建的基础上是幸运的,也值得我们花更多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
⼀个专业的声学⼯程师,可以在⼀个制琴师的结构上找出非常大的漏洞、不合理的地⽅, 但永远解释不清为什么他在这样的条件下制作出来的吉他,可以有如此动听的声音。
琴师为设计⼀种可工作的声学模式所付出的努力,被几个似乎难以解决的巨大问题所困扰, 每⼀个问题都有模糊的边界和暗示。每天必须在音乐和工艺的精确界面上⼯作, 使两者协调⼀致,同时还要面对乐手们的“反复无常”(玩笑)。
吉他所牵扯到动力学、声学、实验技术、吉他分析、吉他结构、琴弦、木材性质、涂装等等, 关于心理声学这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在市面上基本上找不到相关作品信息, 有依据的是19世纪经典著作——《论音调的感觉》,首次将物理声学与对声音的定性感觉联系起来,希望能通过物理学的方式解释声音。
这些年下来,很多时候我会因为⼀个事件,脑海电光⼀闪想到⼀个问题节点。 而对应⼀个处理方式,这只是很小的⼀个点,事实是它为我解决了很多延伸问题。 而每解决一个问题,都可以把答案应用到很支吉他上,不断提升着乐手的使用体验。
我想说的是,在制作吉他当中,多去考量问题的根源,只有真正发现问题的根源本质,才能有⼀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不要为了做而去做,这样可能你做10年,回头看时,除了技术熟练以外,其它可能都没有改观。
关注乌托邦吉他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官方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