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6|回复: 3

[原创文章] 《艺园随笔》——第三章 悲壮中炼就出的烈火雄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 17: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嵛少爷 于 2021-4-1 17:24 编辑

现在该说说19世纪初,继新古典主义美学之后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和艺术了~


                                                                                                                                第三章

                                                                    悲壮中炼就出的烈火雄心
                                                              漫谈“浪漫主义”艺术中的精神本质

“浪漫”一词,很多人往往不经意会将它与摇曳多姿的烛光晚餐或罗曼蒂克的海誓山盟联系在一起。但“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却有着很深的社会渊源。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西方社会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民族解放意识不断高涨,整个欧洲都弥漫着久久不散的火药味。尤其是在风靡一时的拿破仑彻底失败以后,欧洲大陆面临着大国之间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角逐,致使社会动荡不安,下层人民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战争总会带来反思,那些有良知的文学家、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在如此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的价值究竟为何?怎样的生命才会是有意义的?艺术的变革总是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进行,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也不例外。在声势浩大的法国大革命时代背景下,带有强烈“自由、博爱、平等”精神,充分强调主观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思潮诞生了。在当时,虽然是以法国为中心,但德国的文学与音乐也真真实实地推动着这一浪潮一往无前地向前发展着。在政治上,它以反封建、反教会统治为纲,而在艺术领域则与标榜庄重、永恒的新古典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立。
   就新古典主义而言,不论雕塑和绘画都常以神话伟人为题,笔触很少深入到普通的贫民阶层,更不会去关注与人无关的其他事物。而充满着人道主义色彩的浪漫主义则不同,它们高举艺术应走出宫廷、走向民间的旗号,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群,甚至人以外事物的观察和描摹从而去挖掘洞悉人性**通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故而其意义更显弥足珍贵,是人类思想解放历程上的又一次伟大进步。
   在那个时期,文学艺术对浪漫主义思潮的推动和影响是最大的,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如法国的卢梭、雨果;英国的雪莱、济慈和拜伦;德国的霍夫曼,以及俄国的普希金,莱蒙托夫等。同时,文学又是最具包容性的一种艺术,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将浪漫主义的种子不断吹向其他的艺术领域。在当时,很多浪漫派画家都会去阅读不少文学论著以从中吸取灵感,这也是与过去时代画家不同的一点。像是法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罗瓦的名作《但丁的度舟》就是从但丁的长诗《神曲》中得到灵感而诞生的。 而浪漫主义文学上的抒情性无疑也深深地影响着十九世纪音乐的发展。例如菲利克斯·门德尔松的《无言歌》曲集,一共收录了他创作的四十八首短小精致,没有歌词的旅行小品。虽然没有歌词的表达,但那些意境单纯,如诗般优美感人的旋律即是作曲家门德尔松眼中独特的风景,亦是浪漫主义音乐所特有的抒情内涵。
   浪漫主义艺术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常以过度的夸张,将一切的个人情感、趣味完全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将对自我意志的表达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们不妨来对比一下,舒伯特著名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与巴罗克时期著名的意大利歌曲《我亲爱的(Caro mio ben)》(乔尔达尼Giordani),或是将浪漫主义时期任何一位作曲家的浪漫曲与亨德尔著名歌剧《里纳尔多》(Rinaldo)中的著名咏叹调《请让我哭泣》(Lasacia Chio Pianga)相比较,虽两者皆是抒发情感的艺术歌曲,但后者在巴洛克式华丽配器的衬托下,那种对情感有意克制的理性表达,以及非常模式化的抒情方式,既反映出一个特定时代艺术审美的风貌,也明显与前者浪漫主义式的抒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另外,浪漫主义艺术创作还力图打破新古典主义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力图获得更大的自由。
图片1.png
  新古典主义画派大师安格尔的作品为言,其构图十分对称、均衡,对比上面这幅杰利柯·西奥多的《罗马赛马场》,很明显,画家以一根斜绳突兀地将画面切割成了上下两个并不均等的部分,从而带来了一种不稳定的张力,视觉上则是一种倾斜感。这一构图上的细节有力地衬托出了那群被绳索圈禁又未经驯化的野马们那种狂放不羁的叛逆与野性。这种生性原始,如野马般的“反叛感”在浪漫派的很多画家那儿屡见不鲜,这便是画家们要想呈现和传达给观众的东西。浪漫主义似乎永远给人一种不稳定的感觉,永远充斥着战斗与反抗的激情。所以,当我们在欣赏一部浪漫主义作品时,很难用一种平心静气的状态去面对。因为,这些作品骨子里都渗透着一种狂野的倔强。
整个十九世纪的欧洲政治局面波橘云诡,变幻莫测。用“浪漫主义”来概括这一时期的音乐,大致的时间跨度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一百多年。但实际上,面对这一时期如此多元丰富的新音乐现象层出不穷,仅凭“浪漫主义”一词实难概括。浪漫主义音乐的兴盛与法国大革命对整个欧洲社会与文化的影响关系密切,对具体欧洲不同国家和不同阶层的作曲家来说,则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一般音乐史将浪漫主义分为四个时期:早期,即十九世纪一二十年代(韦伯、舒伯特)、盛期,大致是三四十年代(柏辽兹、舒曼、门德尔松、肖邦)、中后期,四十至八十年代(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最后是晚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布鲁克纳、马勒、理夏德·施特劳斯)。
相比视觉艺术而言,浪漫主义初期在音乐领域的发酵则要相对保守得多。浪漫派的作曲家们对于古典传统并没有完全排斥和否定。相反,他们试着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竭力仿效着古典主义的形式,也就是竭尽全力在古典形式中去抒发浪漫主义的情怀。然而,浪漫主义思潮全然表现自我,突出个性价值的精神与传统古典主义所强调的重理性而轻情感的主张完全对立,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这两种流派本质上的差异让这些作曲家们的尝试和努力不仅收效甚微,甚至给古典风格形式本身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这一现象被美籍匈牙利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称为“浪漫主义的矛盾冲突所造成的奏鸣曲式和交响乐衰落的后果”。这里的“衰落”指的即是象征着古典“大型曲式”的解体。
   西方音乐中纯正的古典风格在十八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手中已发展到了臻于完美的境地。音乐语言精练、朴素,形式结构明晰、均称,音乐中的矛盾冲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和深化。维也纳大师们的创作体现出形式与内涵的完美结合,堪称西方音乐的经典。而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大型曲式结构当属“奏鸣曲式”。围绕着这一曲式结构,不知道诞生了多少杰出的经典之作,这也难免使得十九世纪上半叶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作曲家们依旧不自觉地沉湎于这种古典形式的光辉之下无法自拔。而浪漫主义思潮所自带的文学抒情性使得它根本无法很好地和古典奏鸣曲式的结构和睦相处,因而矛盾重生。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叫“奏鸣曲式”(Sonata Form)。这是一种音乐创作的结构模式,是十八世纪下半页逐渐形成的一种器乐曲的重要曲式。一般诸如奏鸣曲、协奏曲,或是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是采用这种模式写成。这种曲式内部被分为三个部分: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有的作曲家会在呈示部前加一段小小的前奏作为引子,或者在再现部后续一段结尾,这些都视创作需要而定。在这三个部分中,呈示部尤为重要,是整个乐章的核心所在。因为,这个部分包含着正副两个主题(使用主调的主部主题和紧接其后使用属调的副部主题),这两个主题要在音乐色彩和情绪表现上截然相反,以造成一种戏剧性的张力和内在冲突,这必然就与浪漫主义的特质不相容。
“缺乏统一连贯性” 首当其冲成为浪漫主义式的奏鸣曲和交响曲在结构上的最大硬伤。造成这一矛盾后果的根本原因在于,呈示部中两个本该对立冲突的正副主题被两个对比并置的主题所取代,甚至“抒情的第二主题更占优势”。如此一来,不仅“妨碍了一个能够提高情绪的展开部”,而且也导致奏鸣曲式本该紧凑的戏剧性逻辑被瓦解。
另外,和古典奏鸣曲中那些短小灵动,极富发展性的主题相比,浪漫主义那种漫长的,气息宽广的主题并不太适合交响性的发展,而更适合非交响性的、独立的音乐小品创作。
再者,浪漫派音乐重和声的色彩而非功能。因此,虽然它能以其优美动人的旋律造就出丰富的印象色彩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但这已破坏了古典交响思维中合乎逻辑的调性关系。因此,作曲家们这种“旧壶装新酒”的尝试终究还是不尽人意。就连被冠以德国古典音乐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中期著名音乐家的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也觉得:“浪漫主义大师们以抒情精神继续写奏鸣曲式的作品,这是和奏鸣曲的内在戏剧性相违背的”。而具有诗人气质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Robert.Schumann)也曾在他的音乐理论著作《音乐与音乐家》中写到过这样一段话:“最近,我们很少有高水平的管弦乐作品……有许多都是贝多芬的绝对仿效,更不用提那些交响乐令人生厌的表现了。它们只能投射出莫扎特和海顿假发的影子,却实在无力映射出那戴着假发的头脑”。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这样苛刻的形式中也不是没有出现过一部可圈可点的浪漫主义交响作品,譬如舒伯特只写了两个乐章就夭折了的《b小调第八交响曲》。这部作品虽然未完成,也从未在其生前发表演出过,但却被后人一致认为是超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在古典乐派的既成模式中另辟蹊径的经典之作。尤其是第一乐章,作曲家以崭新的管弦乐手法制造出不同于以往的色调,从而展现出高度的个人主观情感,被认为是首次将浪漫主义风格带入到交响曲中的典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的诞生代表的是另一种人生价值和美学体系。从形式上讲,它与古典主义之间确存在着很多难以磨合的地方。那么,什么是“浪漫主义精神”呢?
图片2.png

图片3.png
以上两件油画作品,一幅是前面提到过的浪漫派画家杰利柯·西奥多的《牛市》。而另一幅名为《猎狮》的,则是法国另一位浪漫主义画派代表人物德拉克罗瓦的作品。在这两幅作品中,虽都出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但画中那些被人类束缚、猎杀,却勇于拼个鱼死网破的牛和狮子才是画家着意要塑造的主要形象。畜生尚且在危难时有强烈的反抗与挣扎,何况人乎?浪漫主义艺术家们相信,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拥有一种渴望摆脱一切枷锁,无拘无束的原始野性。人,如果被太多规范所束缚淹没了这种原始的本性,那么生命的价值将无从体现。正因如此,当我们读到雪莱、济慈的诗篇,听到贝多芬的《命运》后会从心底被深深地震慑。贝多芬虽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但当他耳朵出现听障后,便激发起内心那种对命运不屈不挠的原始倔强,他将这种倔强完美地融入到他的交响乐作品中,故而在古典主义的氛围中显露出了浪漫主义的精神曙光。
浪漫主义这样一种对人性、对生命弥足珍贵的认识在画家杰利柯最为出色的代表作《梅杜萨之筏》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画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的标志之一,创作于一八一八到一八一九年间,现典藏于罗浮宫。
图片4.png
作品描绘了法国海军巡防舰梅杜萨号在大西洋失事之后,侥幸存活的十多名船员是如何在海上利用自制的木筏和一切可以让自己活下去的资源求生的情景。他们漂泊在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洋中,强烈的原始求生欲让他们不得不尝试一切办法,抓住可以抓住的一切希望,顶着巨大的恐惧相互堆叠成一个金字塔状的人梯,让站在金字塔顶端的那个人不停用力挥舞着醒目的布条,声嘶力竭地呐喊出求救的声音。为了活下去,他们不惜靠吃死去同伴的肉,喝他们的血来维持生命。撇去强烈的政治讽刺色彩不谈,画家杰利柯不正是通过画作来向众人展示潜藏在人性中最原始的执着是如何在绝境中发挥出那惊人的力量的么?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琼瑶式的花前月下被理解成浪漫。当然,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为爱出走,为爱去反抗封建家长制与世俗人的眼光确实能够映射出一部分浪漫主义情怀,但我总觉得,浪漫主义不应该被过分世俗化。真正的浪漫主义应该是在惊涛骇浪中去提炼出生命本身潜在的价值——即自我超越。生命在几近绝望的灾难之中也并没有就此屈服,而是竭尽全力去创造能够活下去的种种可能,这才是浪漫的实质,才是浪漫主义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可以将舍弃安乐的冒险精神和反抗不公的不屈意志看作是浪漫主义一个本质的核心。
  另一方面,在浪漫主义追求自由、博爱、平等精神的强烈感召下,促进了全世界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样的觉醒在一些长期饱受欺压的弱小国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国的“民族乐派”先后成立这些国家在音乐创作的题材方面大多采用民间歌谣及故事为主,而肖邦则是这一时期最为杰出的民族乐派代表,被称为爱国主义钢琴诗人。在肖邦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浪漫主义情怀与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相交织。一九三一年,他在旅途中突然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噩耗后万分悲痛,于是愤笔写下了著名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从中,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极度的彷徨苦闷,以及不屈地反抗意志。从此,肖邦便只能定居在巴黎。虽然他在那儿获得了毕生的最高殊荣,但心中却无时无刻不思念着故土。波兰的民间舞曲马祖卡、波罗乃兹通过肖邦的艺术处理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著名的《五十一首钢琴马祖卡》和 《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如今已成为波兰人民永远的骄傲!
  外,欧洲其他国家如俄国“强力集团”的作品也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的创作大都选用俄罗斯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有极强的土气息。威尔弟的歌剧也是深深扎根在意大利音乐土壤中,体现出鲜明的民族
  这样的民族觉醒意识还不仅仅反映在欧洲大陆,更有艺术家们跨越国界,将自己的一腔热情挥洒到了欧洲以外的各个角落。比如英国诗人拜伦,积极参加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帮助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的**。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也曾亲赴希腊的西奥斯岛(chios),用自己悲愤的笔触记录下了土耳其统治者的种种**。这幅名为《西奥斯岛屠杀》的油画作品就是那个时期德拉克罗瓦在希腊所作,它与其他两幅以屠杀为题的画作共被称为德拉克罗瓦《屠杀三作》。
   图片5.png
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了镇压风起云涌的民族起义,派大军到岛上大肆奴役屠杀。画面右下角,一个上半身裸露的年轻母亲或许已经死去,而扑在她怀里那不经世事又饥肠辘辘的小婴儿却只顾着朝母亲的乳头爬去。画面远方的黑色浓烟,被奴役岛民们的惨状都深深传递着一种人间炼狱般的绝望。这幅作品的构思受到了另一位浪漫主义画家格罗(Boron Antoine-Jean Gros,1771年—1835年)的影响,但就连格罗本人也无法认同德拉克罗瓦如此狂野的色彩运用,将其称之为“绘画的屠杀”。 德拉克罗瓦从英国风景画家康斯太勃(John Constable1776年—1837)那里借鉴了并置色点的技法,还以光油来造成一种色彩上的颤动感。而新古典主义画派的平涂技法被完全抛弃,画面色彩力度强烈鲜亮,豪放的笔触将这一震撼人心的场面活脱脱地摆在我们眼前,即使欣赏者因观赏距离太远而看不清作品主题,也会因为画面狂魔般的色彩而受到感染。相信任何人看了也会为之动容,这就是浪漫主义艺术的力量。
但是在那个时期,很少有画家会像德拉克罗瓦那样全面地探索浪漫主义的主题与情感。他在对色彩与光影方面的见解(认为自然界中真正的纯色很少见,色彩是在不同色调、光影的折射中呈现出来的)不仅成为后来前印象派色彩理论的依据,也为之后的色彩科学的兴起打开了一扇门。他的技法是在内在汹涌澎湃的情感的驱使下进行的,带有很大的即兴性,与当时并存的新古典主义画派那种冷静细致的手法大相径庭。因此,以安格尔为首的新古典主义画派对诸如此类的浪漫主义作品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判。他们认为,艺术必须要具有美感,为了从作品中传递出美,画家的每一笔都应该深思熟虑、精益求精。而德拉克罗瓦则不甘示弱,对此番言论进行了争锋相对的反驳。他认为,古典主义者纵容许多艺术家刻意重复过去的艺术形式,其结果只能是抑制人类展现原始激情的可能性。艺术家应当破除冷冰冰的学院派成见,让色彩与线条本身所蕴含的无穷表现力都释放出来。安格尔的作品被他斥责为一种不完整知性的表现,而这种知性之所以不完整是因为缺乏想象力的缘故。于是,两派间的论战甚至成了当时巴黎街口巷尾的热门话题,报刊舆论争先报道。古典主义者称浪漫派画家为“野蛮人”,而浪漫主义者则反击古典主义艺术是“木乃伊”。
然而,从艺术本质上讲,没有什么观念能够永远的完全对立。
图片6.png
看上面这幅《罗杰解救安吉丽卡》,是安格尔从十六世纪的叙事诗中得到灵感而创作的。画面中全身赤裸的安吉丽卡是东方某游牧民族大汗的女儿,被当做海怪的祭品等待着死亡的降临。而身披金色铠甲的罗杰骑着自己半鹰半马的坐骑前来搭救,与海怪来了一场殊死搏斗。
  从画面构图看,安吉丽卡的“静”与英雄罗杰的“动”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女人白皙圆润的肌肤和男人坚硬辉煌的盔甲在黄褐色岩石的衬托下尤为醒目,二者之间又形成“柔”与“刚”的对比。这种戏剧化的细节处理与主题的故事性明显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特点,但画中人物的形态优美庄重,无论是神情哀婉的安吉丽卡,还是正身处在激烈战斗中的罗杰,他们的表情都透露着一种冷静。这种从沉静的表现中追求美感又无疑是新古典主义的典型标志。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当时法国艺术界有着这两大派别的激烈较量,但就算是身为新古典主义领导人的安格尔也会有这样以新古典主义手法描绘浪漫主义题材的折中之作。
如果说,从古典主义笔下所诞生的英雄形象是以米开朗琪罗《大卫》那般的神勇为代表,或是以拿破仑那样的风云人物为标准的话,那么出自浪漫主义笔下的英雄形象就该被称作“悲剧英雄”。所以,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德拉克罗瓦最为著名的绘画作品《自由领导人民》吧。
图片7.png
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如彗星般出现在了波旁王朝第二次复辟的历史背景下,描述了法国人民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自由与平等),勇敢走上街头与**者奋勇抗争的起义运动。这是一部明显受浪漫主义文学影响而诞生的不朽之著。
如今,我们可以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间接了解到当时法国各阶层在**者路易·菲利普的残暴统治下民不聊生的情景。人民为了活下去,不得不走上街头和**者抗争。画家德拉克罗瓦受此启发,加之他又亲眼目睹了巴黎人民在统治者血腥镇压下依旧不屈不挠去争取光明的战斗现场,大受鼓舞。在这幅名著中,画家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将人民心中对自由、平等、博爱的渴望凝聚成了一个高举三色旗,在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的巴黎街头领导着法国人民不畏强权、前赴后继去争取最后胜利的自由女神形象,极富象征意寓,是浪漫主义不可多得的佳作。那自由女神手中所挥舞的三色旗,蓝色代表自由、白色象征平等,而红色则具有博爱的寓意。作者巧妙地将这三种色彩贯穿于画面的每一个角落。细看,匍匐在自由女神脚下的男子,束着红色的腰带、蓝色的上衣、白色的内衬,和飘扬在他头上的三色旗遥相呼应。整幅画面色彩对比强烈又和谐,显示出画家高超的构图手法和色彩驾驭能力。
此画问世之后,甚至让当时的**者心生畏惧,私下买走了这幅画。可以想见,作品所传达出的那浓浓的浪漫主义激情是多么的强而有力,富有号召性,是多么拥有凌驾于枪炮之上的战斗力!
  起初,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虽然也受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最终的浪漫主义精神却并非是那种不着边际的幻想,也不是你侬我侬的唯美,而是人性中那种实实在在的倔强与抗争。浪漫主义艺术也并非没有传递美,那种从烈火中炼就的悲壮雄心不正是另一种能够打动人心的美吗?“浪漫”一词原指的是古代人们用“罗曼语(法兰西古方言)”写成的一系列诗歌和传奇故事,其题材大多是反映中世纪英雄人物的冒险与奇妙经历,如“亚瑟王传奇”则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则。到了十八世纪,这一词语被用来比喻和现实相区别的想象世界,它与“野性”、“未开化”、“不可思议”等词意思相近。
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王漫妮在上海这个纸醉金迷的大城市奋斗打拼了多年,将自己最美的年华都付出在了这片青春的热血中。但当她年近三十时,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击溃了,堕入了命运的深渊。她心灰意冷地卖掉了自己在上海的一切,匆匆逃离了这个地方。而回到老家的她回想起这么些年在上海的起起伏伏,真就像是做了一场梦。当她在老家安顿好工作,也找到了一个能踏踏实实过日子的相亲对象后,内心的不甘却又让她重新燃烧起了奋斗的决心。于是,她打算放弃结婚,放弃如今安稳平静的生活,以三十岁为起点,重新回到上海。即使一切都要从新开始,从基层做起。即使最后还是不能够立足于那个人人向往的大都市,她也心甘情愿,在所不惜。她只求再给自己一次奋斗的机会,和命运再抗争一次!王漫妮的结局是三个女主中最不切现实的,以至于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甚至说王漫妮身在福中不知福,已经都三十岁了,思想还这么不成熟。但在我看来,编剧之所以这样去写正是基于整部作品中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情怀,以此结局来升华全剧的主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画龙点睛之笔。正如全片末尾的结束语:
“人生大概就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程,没有什么特定的数字可以决定我们奔跑的速度和停下的时刻……这是我们三个人的故事,未完待续,愿每一个我们都保有而已的勇气!”
故而,剧中王漫妮一往无前的精神是浪漫的,张爱玲在中年选择远走他乡去美国重打江山,向诺贝尔文学奖冲击的企图心是浪漫的。浪漫主义美学歌颂的就是在逆境中的反抗与倔强,它更颂扬了那敢于驶向远方未知世界的悲壮灵魂!

发表于 2021-4-1 20: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发表于 2021-4-1 23: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感谢少爷的这些知识科普
 楼主| 发表于 2021-4-2 16: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lcs007 发表于 2021-4-1 23:59
感谢少爷的这些知识科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11-26 07: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